第241章 皆是普通

呂端的辦事效率還是很高的,一天之後,他便把那個南唐百姓和那個大宋士兵的情況調查了一遍。{首發}

“那名南唐百姓叫鄭三,是個地地道道的百姓,家裡沒有什麼人,只他一個;那名士兵叫韓輕,是洛陽人,進入兵營三年了,一直沒有什麼劣跡,他家裡也沒有什麼人了。”

呂端將這些調查說出來後,望着柳味,柳味深鎖眉頭,道:“呂大人有沒有覺得奇怪?”

“是,那個南唐百姓鄭三一直以來都是個很安分的人,他怎麼可能突然跑到大街上去辱罵韓輕呢?”

柳味笑着點點頭:“是啊,一個很普通不過的百姓,爲什麼突然就做出了這般令人意想不到的舉動呢,除非他根本就不是個普通的百姓。”

“大人的意思是說,有人將鄭三的情況給隱藏了。”

柳味頷首:“這並不是什麼難事。”

“這……”

“從南唐百姓這邊只怕查不到什麼了,從我們這邊查吧,那韓輕入兵營三年,不可能不留下一點線索的。”

柳味說完,呂端卻面露難色。

“怎麼,有疑問?”

“大人,有關韓輕的情況下官已經調查了,只是一直都沒有什麼新的發現。”

柳味微微凝眉,而後露出一絲淺笑,然後在呂端耳邊低語一番,說完後道:“你去吧,告訴我們的士兵,誰能提供消息,本官賞他銅錢一百貫,再給他升一級。”

呂端臉上露着欣喜,連連應了下來。

呂端將柳味的懸賞發佈下去後,那些大宋軍營頓時沸騰了,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啊,如果把握住了,錢和權可都有了。

流言在軍營慢慢散播,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心思。

只是這樣過了三天,卻仍舊沒有人肯向柳味透露消息,展青和呂端他們有些着急,可柳味卻仍舊平靜,不過卻命人將懸賞加到了兩百貫。

而就在這個時候,大宋京城的人忽而接到了幾封信,這幾封信都是快馬加鞭送到京城的。

晉王接到信後,頓時憤怒不已。

“南唐真是可惡,竟然讓我大宋士兵撞死在大殿之上,這柳味怎麼也沒有向京城傳消息,難道他就任由我大宋士兵撞死在南唐大殿之上嗎?”

晉王這樣說着,把信遞給了蘇另看,蘇另看看完之後,眉頭微凝,但卻還能夠保持冷靜。

“也許柳味的信沒有我們的快吧。”

晉王冷哼了一聲:“什麼沒有我們的快,我看那柳味是害怕受到責罰,想要隱瞞此事,不行,本王要進宮面聖,將此事稟告聖上。”

“王爺,不可。”蘇另看突然制止晉王。

晉王一愣,道:“蘇先生,因何不可?”

“王爺此一去,豈不是暴露了我們有派人暗中盯着柳味的情況?”

“這……是本王一時氣急,還是先生提醒的是。”

蘇另看笑了笑,又道:“這種事情只怕是隱瞞不了的,可柳味卻並沒有向朝廷稟報,想來其中大有問題,而如果我們大宋在這邊向南唐發難了,王爺讓我那一萬多名大宋士兵置於何處,他們可是孤軍深入啊。”

晉王又是一愣,許久之後長長嘆了一口氣:“先生提醒的極是,只是……只是我們就什麼都不做?”

“無妨,這事既然瞞不了,聖上早晚會知道的。”

就在蘇另看和晉王兩人這樣交談的時候,魏王的府邸,趙廷美也是收到了同樣的信。

他接到信後,眉頭微微一凝,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本來,他對柳味是不怎麼喜歡的,柳味要真能死在南唐他也樂意,可他又很清楚,這封信上的內容如果被聖上看到,勢必大怒,到時與南唐的一張戰爭怕是少不了吧。

可現在的大宋還能跟南唐打仗嗎?

他是樞密院的,對大宋如今的兵力還是很清楚的,大宋有一半的兵馬都在北邊防範着遼人和北漢,而西邊現在又冒出個西夏,兵力分散,能夠跟南唐一戰的兵馬實在不多。

最重要的是,大宋這邊跟南唐一戰,西北之地的敵人必定趁虛而入。

他雖想奪取皇位,可卻不想他們趙家剛建立的大宋王朝就這樣被人瓦解。

“叫陳青來。”

不多時,陳青進了魏王的書房,行禮,道:“不知王爺叫屬下來所爲何事?”

魏王將那封信交給陳青:“你看看吧,然後給本王出個主意。”

陳青早已經從其兄陳臣那裡知道了這個消息,不過他還是很認真仔細的看了一遍,這樣看完之後,忍不住怒道:“南唐人真是欺人太甚,竟然令我大宋士兵撞死在大殿之上,這……這可真是可惡。”

陳青很少有表現的這般憤怒過,這讓魏王都爲之一驚:“你可有什麼主意?”

“王爺,此事事關重大,只怕必須儘快稟告聖上啊。”

“可……可現如今大宋不宜與南唐開戰啊。”

“王爺的擔心是?”

“大宋如今兵力不足,跟南唐開戰勝算不大。”

陳青點了點頭,但卻說道:“王爺若只是想當一個大宋王爺,有這樣的考慮自然是無可厚非的,可王爺如果雄心萬丈,卻不宜這般,試問大宋歌舞昇平,當今聖上穩坐皇位,王爺又如何能成爲人中之龍?”說到這裡,陳青突然壓低了聲音:“亂世方成就豪傑,當今聖上爲何能成爲九五之尊,還不是託了亂世的福。”

陳青這話突然就擊在了魏王的心坎上,是啊,如果大宋就這樣發展着穩定着,他什麼時候能夠登上帝位?只有亂世,他纔有機會。

--------------------------------------------------

次日早朝,魏王將大宋士兵撞死在南唐大殿上的事情說了出來。

他倒不必像晉王那樣考慮怎麼知道這個的,他是樞密院使,那些跟着呂端去的士兵多半都是他帶出來的,他們會向魏王通報消息是很正常的。

而就在魏王說完這些之後,陳臣立馬站出來道:“聖上,南唐真是欺人太甚,先污衊我大宋士兵無辜殺人,而後又逼我大宋士兵撞死在他們的大殿之上,這等羞辱,若我大宋還沒有行動,只怕要貽笑大方了。”

魏王和陳臣兩人這麼一說,朝中其他大臣也皆是紛紛表示憤怒,要求給南唐一個教訓。

趙匡胤高坐大殿,卻顯得很冷靜,大宋士兵撞死在南唐大殿上的事情,他昨天也受到了消息,而昨天晚上他已是連夜將趙普宣進了宮進行商談。

兩人這樣商談完後的決定是,不宜開戰,只能命令柳味給南唐施加壓力,讓南唐朝廷給他們大宋朝廷一個說法。

只是如今看到羣臣如此激憤,趙匡胤也不由得凝起眉來,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要是不出兵吧,會顯得他這個聖上懦弱,讓天下羣臣和百姓都傷心失望,可若是開戰,這是一場沒有把握的戰爭啊。

就在趙匡胤十分爲難的時候,晉王突然站出來道:“聖上,我大宋士兵撞死在南唐大殿之上,此事的確令人震驚,但在柳味沒有傳來確切消息之前,我大宋不宜做過多動作,不要忘記,我大宋一萬多兵馬還在南唐境內呢,難道要我們犧牲他們嗎?”

晉王一番話罷,所有羣臣皆是閉口不言了,他們雖然覺得南唐欺人太甚,可誰敢開口說隨便就犧牲那一萬多人馬?

誰說趙匡胤敢殺誰,那可是他們大宋的精銳啊。

不過,他們不開口再說討伐南唐之言,卻不代表他們會隨便罷休。

“晉王所言確是有道理,我大宋一萬多名百姓,不能就這樣隨便摺進去,就算要與南唐開戰,也要等他們撤回來後才行,不過我大宋士兵在南唐發生這等事情,大宋使臣柳味柳大人卻隱瞞不報,不知他是何居心?”

一直以來,潘美想要對付的就只是柳味,因此在衆人都不開口的時候,他將矛頭對準了柳味。

柳味身爲大宋使臣,大宋士兵在南唐被辱,可他卻隱瞞不報,這可是大罪啊。

潘美在朝中勢力不弱,他這麼一開口,立馬有人討伐柳味。要求趙匡胤將柳味召回,重重處置。

趙普見此,已是明白潘美用意,只是南唐的事情沒有解決之前,他們又如何能將柳味召回?將柳味召回,豈不是預示着大宋與南唐的一戰在所難免?

因爲柳味回來了,他所帶領的使團也必定回來,大宋士兵離開南唐,這戰爭也就是時候爆發了。

“聖上,此事才發生不過幾天時間,也許柳大人的奏摺還沒有送到京城,也許柳大人覺得此中頗有疑點,因此想弄清楚之後再上報朝廷也是有可能的,柳駙馬身爲大宋駙馬,一心爲我大宋,還請聖上對其放心,任他處理南唐之事。”

趙普這麼說完,晉王也連忙跟着附和,不管怎麼樣,現在大宋不宜與南唐開戰,他晉王就算對柳味有所懷疑,現在也必須幫柳味保住這個大宋使臣的位置。

朝中宰相和王爺都這般說了,其他人那裡還能再有什麼意見?

...

第271章 無心第157章 血的教訓第274章 好奇的心第147章 境內事第81章 夜變第494章 出發之前第245章 險招第194章 對敵之前第299章 慈安局第204章 窮兇極惡第277章 挑戰第30章 驚聞第168章 再戰第96章 喧鬧第380章 再見李煜第511章 皇命第503章 山重第478章 對峙第206章 觀望第205章 遇敵第417章 有本事的道士第347章 壓制第64章 灌湯包第116章 御將第440章 布棋第412章 忍下第258章 瘋狂的執念第392章 破局第510章 疑慮第423章 麻煩來了第312章 耶律賢的心思第138章 逼之第318章 挑撥離間第381章 交換第50章 家食天下第69章 驚名天下第386章 歸來第103章 舌戰第394章 變天第516章 秘方第275章 夜攤第70章 博弈第231章 大風歌第100章 吳生第167章 三箭封城第556章 天可憐見第459章 心壯第522章 人有三急第516章 秘方第156章 亂市第193章 海賊第198章 求求第338章 法不容情第317章 宋朝的選擇第322章 變數第209章 何以信第334章 仁濟醫館第391章 來襲第545章 登門拜見第161章 勇士當殺敵第426章 口舌之爭第269章 南唐事罷第269章 南唐事罷第210章 臨敵第314章 時常擾之第134章 天下士子心第300章 暖冬第546章 結仇第469章 風雲變第187章 風雨來第505章 炸藥第419章 川蜀事第360章 回京之後第365章 四方雲動第458章 長城險第253章 自身難保第195章 挑釁第160章 城郊城郊第411章 趙光義的意思第279章 猛將如虎第378章 被綁第228章 柳堤成第554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365章 四方雲動第251章 中毒第77章 驚殺第441章 打擊第465章 夜談第478章 對峙第18章 先人一步第387章 大宋天子第373章 北伐開始第426章 口舌之爭第313章 圍而不攻第21章 盤龍棍第70章 博弈第267章 拼命爲之第503章 山重第13章 引魚上鉤第426章 口舌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