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鈔拿在手裡輕飄飄的,就跟廢紙一樣,完全感覺不到它有多少價值。
拿着一萬兩,楊叢義根本就不知道該怎麼花,感覺就像身上突然多了累贅,甚至有些不知所措,放在房間裡怕被偷,裝在身上怕丟。
當楊叢義爲這些外財煩惱時,湯鷽又告訴他,兩輛馬車他也帶回來了,馬都是從北方帶過來的,比他們之前買的馬要好。
楊叢義聽到這個消息大喜,當即出門一看,發現那兩匹馬雖然不算特別高大,但看起來還是很健壯,馬齡也不大,絕對比他騎的馬要好上很多,此去泉州可算得一助力。
兩匹好馬,當然是一人一匹。
喜事說完,剩下的就是悲劇。
四個老掌櫃,早上不聲不響,全都走了,房裡留下了不少紙鈔,全是銀票,加起來也有四萬多兩,可見他們這幾個月搜刮的錢財不少,湯鷽不相信留下的這些就是全部,他們應該也帶走了一部分,但他們都算是家裡人,也不能讓他爹臉上掛不住,就不想再追究。
留下的這些錢,不知道是從哪些商人那裡來的,還也還不回去。兩人一商量,暫列在回易督造處,當作公使錢,以備不時之需。
馬的問題解決了,楊叢義還在爲萬兩黃金紙鈔的事兒鬧心,悄悄問湯鷽他準備怎麼處理這些紙鈔。
湯鷽告訴他,有急用就留着,不急用就用來做生意,他的這部分準備用來做生意,現在回易督造處物資採購的也差不多了,但還有很多商賈在等待交易,他可以私人採購一批物資囤積起來,過幾個月,等市場上物資短缺的時候,稍稍提點價,也能賣出去,小賺一筆。
楊叢義一聽,暗歎湯鷽不愧家裡是做生意的,就是有頭腦。回易處採購了一千兩百多萬的物資,準備運到海外,那麼今年市場上絲綢、瓷器、茶葉等收購量大的物資必然短缺,物以稀爲貴,到時候肯定會漲價,也許過不了兩個月,等所有物資都往泉州運,全國各地都缺這些物資的時候,商品開始漲價的時候,有這些東西商人就可以賺一筆。
這麼多錢拿在手上不安全,也浪費,可他自己不會做生意,也沒心思做生意,當即就留下二十張,共兩千黃金紙鈔,其他的全給湯鷽,讓他幫忙保管一下,能賺錢的話,也幫忙賺點。
湯鷽也不推辭,直接就接在手裡,他了解楊叢義,既然把錢給他,那就是隨他支配。
兩人就如此隨意的交割了八千兩黃金,也就是三十多萬貫錢,沒有用文字記錄下隻言片語。因爲是兩年同吃同睡的同窗,有生死相交的友情,所以彼此信任。
能不能賺錢,楊叢義不在意,他在意的是湯鷽會替他保管好這些錢,他自己東奔西走,錢都帶在身上實在不安全。
紙鈔交割完畢,湯鷽便接着去忙回易採購的事情,今天就他一人了,該做的還是要做,不能突然就停。
楊叢義上街找了一閒人,讓他把一份信送到金使行館,然後憑送到的憑證,來領一貫錢。如此,他沒去行館,就把給完顏亮的信送了出去。
等他半個時辰後回到回易督造處,就見黃大人已經在等候。
宣威軍建軍編制情況,楊叢義跟高大人做了比較詳細的彙報,軍中上下軍官名冊也給了他一份,這些都是作爲宣威軍統領必須要知道的事情。
高大人對楊叢義等人的工作十分滿意,當即就是一番鼓勵和表揚,軍官任職之事,他沒有明確表明態度,卻說出海之事再正式任命。
對於軍費不足的問題,讓楊叢義跟湯鷽協調,從回易經費中支取。
之後楊叢義又將船隻預估不足的問題彙報,打算再建造一批,不然到時候可能有些商品物資無法全部裝船運出去。
海船建造的費用並不算貴,多造幾十艘,應該也不會有問題。高大人無異議,讓他跟湯鷽商討之後,自行處理。只是特意強調一次,船隊年內必須出海,拖延不得。
楊叢義聽那意思,如過年內船隊不能出海,他們不僅不會升官,估計還得受罰,收回授予的官位。他當即保證,一定竭盡全力督造回易船隊,絕不會辜負高大人的信任。
隨後楊叢義提出要先支取十萬貫銀錢,繼續用於督造海船,先前預定建造的六十艘船後續錢款要支付,再造新船也要一大筆錢。
高大人不說二話,自然是同意支取。十萬貫是小數目,賬上還有多少錢,他很清楚。
諸事辦完,當天楊叢義離開臨安。
乘船過江後,催快馬一路直往泉州。
年初已經到泉州去過一次,再去已是輕車熟路,路上基本不耽擱,但遇到狂風暴雨的天氣,就不得不歇在驛站裡。
天氣稍好,便日夜趕路,十天之後,終於順利抵達泉州。
楊叢義還不休息,迫不及待的就去看造船廠,看造船進度。
船廠裡熱火朝天,各種木料堆積,有的已經處理好,有的還是原木,等待加工。造船工匠各有分工,一切都還算有序,全都在忙碌。
當即找來一個船廠老吏,詢問造船信息。
楊叢義年初來過,找他們商討過造船的問題,老吏在場,自然認識楊叢義。
不等楊叢義發問,老史直接彙報道:“楊大人,我們這幾個月,造船進度很順利,已經有二十艘海船建造完成,有十艘正在上油,預計六月中旬這十艘就能建成下水,有十艘船正在建造船艙,另有十艘船已經開始鋪設龍骨,預計這些船在中秋之前就能建造完成。”
看他們建造速度如此之快,楊叢義心裡自然高興。但高興之餘,卻忽然想起一事,隨即問道:“建好的和在建的都是什麼船,有沒有戰船?”
老吏回道:“回大人,戰船正在準備中,沒有開始建。”
“爲什麼沒有?”楊叢義眉頭一皺,沒有戰船,宣威軍如何熟悉大海,練習海戰,等九月十月戰船造好,那留給宣威軍的時間就太少。
老吏回道:“大人息怒,戰船建造需要堅固的上等木料。這種木料船廠裡沒有儲存多少,近處也買不到,這些木料也最近纔剛剛運回來不到一半,等全部運回來,也在半個月後。按我們的建造速度,三個月之內肯定能把十艘戰船全部建好。”
“那還有一艘四千料大船呢,有沒有動靜?”過去了五個月,只建好二十艘海船,剩餘的全都沒有建好,這十一艘居然還沒開始動工,這讓楊叢義很不滿意,他現在只想讓他們越早建好船越好,船造好,什麼都好說,能練軍,商品物資也能隨時裝船。
老吏道:“大船所需的龍骨木料也是前幾天才運回來,已經開始處理了,這艘大船肯定能在四個月內建好。”
楊叢義有些頭疼了,他們雖然能卡在時間點上把這些船造好,但對回易船隊來說,顯然進度有些慢。
“船廠裡有多少人,多招些人能加快造船進度嗎?”楊叢義想起了人海戰術。
老史回道:“現在船廠裡有將近八百人,勉強夠用。造船很費人工,要是人多些,造船肯定快。”
“好,那就行。”
隨後楊叢義讓老吏帶他去看造好的船,和在建的船。
二十艘建好的大船已經下水,停在淺海中,用重錨固定在海岸邊。在太陽照射下,整個船身散發出明晃晃的金黃色。那是刷的桐油,防水泡防蟲蝕,桐油刷的次數越多,木頭的顏色也明亮,也越結實耐用。
楊叢義乘着小船來到一艘大船邊,順着軟梯爬上甲板。三根桅杆,一主兩副,全都放倒在船頭,沒有立起。
老史也隨後跟上,把船上的情況做了一番解釋和介紹。
整艘船裡裡外外都是全新的,船艙裡生活五六十人不成問題,甲板下的空間也很大,能裝不少商品物資和生活物資。這海船跟年初看過的海船想比,減少了一些東西,當然也增加了一些,全是根據要適應長時間出海,做的更改設計,年初造船之前大家一起討論商議過,在造船時也都按當初的討論結果施工建造。
站在船頭,看着遠處那些同樣造好的海船,楊叢義心裡很滿意,只是造好的船還是太少,讓他心有憂慮。
之後楊叢義離開船廠,找到負責造船廠的官員,費大人。
兩人坐下,沒寒暄幾句,費大人就開始叫苦,說船廠人多,後續造船款項遲遲沒付,工匠們的薪俸已經一兩個月沒發了,材料錢也不夠用等等。
楊叢義當即拿出一萬兩銀票放在桌上,笑道:“費大人,楊某這幾個月一直在忙其他事情,沒時間來過問造船進度。四月初你派人去臨安支取了一萬貫錢,所差也不過是五月份的五千貫錢而已,造船廠怎麼就如此拮据了,不會吧?”
費大人一看到桌上的銀票,眼睛立馬就亮了,乾笑道:“楊大人有所不知啊,爲了趕進度,船廠招了上千人,每月薪俸就要開支好大一部分。另外還要購買木材、桐油、鐵釘等材料物資,又是好大一筆錢。之前那點錢真是不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