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交換條件

“噼啪!”

……

隨着一陣皮鞭抽打的聲音響起,陰暗的牢房內頓時傳來了一陣慘叫。此時此刻,秦王正面色鐵青的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冷靜的觀察着這場殘忍的審訊。

看到一旁的那盞茶有些涼了,黃門官趕忙伸手去想要給秦王換一碗。就在此時,一位身材魁梧的王府武官突然急匆匆的走到了秦王身邊,然後神色緊張的說道:

“王爺,這夥人招供說,無憂洞內有一條暗道直通東京內城,出口處,就在遼國驛館內!”

“哼……果然如此,遼人真是陰險!”

“那現在怎麼辦,王爺!這河東佈防圖一旦流出東京,我大宋在河東路便再無秘密可言!要不要我帶上人去驛館……”

“不行,現在正是我大宋虛弱之時,若是攻打驛館,遼人定然要趁機發難……”

“那……咱們怎麼辦?”

“怎麼辦?告訴王玄義,抓緊追查河東佈防圖的下落,那個畫師,要是問不出什麼了,你就替我送到樞密院去吧!”

秦王交代完畢之後,便起身離開。此時他實在是安不下心來坐在這裡等消息。可身爲開封府尹,他對今天發生的事情又難以推辭。總而言之,這是一件超出了開封府職權能力,可開封府卻不得不管的爲難之事。這也是秦王如此爲難的原因。

自從王玄義那邊抓到了失蹤的畫院待召之後,秦王原本懸着的心這纔算是稍微放鬆了下來。現在從這位待召口中得知,那河東佈防圖尚未落入遼國人手中。秦王便又多了幾分期待和希望。

……

王玄義此時沒有過分在意那些抓回來的犯人的話。因爲他知道,光是分析這些人說的話就是一份艱鉅的工作。爲今之計。王玄義唯一的想法便是找到鄭待召的那個娘子。

一個女子在東京城裡可以躲在什麼地方。王玄義覺得能夠藏身的地方數量絕不會多。而且,因爲那個妖女失蹤前闖進了內城,所以王玄義覺得自己也應該是在內城多下功夫。

“王敬,酒坊的事情先放一放,這幾天讓飛龍幫先去四處打探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那妖女的下落。還有,那位鄭待召的妻子。一個女人家,在這內城裡能躲到哪裡去?“

“王玄義思索着,隨後便走到東京城的圖輿前仔細查看了起來。考慮到這鄭待召的妻子好歹也是官宦人家,估計不會住的太差,但也不會住得太好,這樣看來,城內也就西榆林巷那一帶比較合適了。“

“你們看,西榆林巷一帶怎麼樣?那裡雖然是煙花柳巷,可是一來人口流動大,有不少女子都在此居住。而來,此地也算的上繁華。一個女人家若是沒有男人跟隨,住在這種地方倒也不算顯眼!”

“西榆林巷?院判!這鄭夫人好歹也是官宦女子,跑到煙花柳巷那種地方住,有可能嗎?”

“若是平時絕無可能,現在可是有人要他的命,比起像北里這樣由類似景福幫這樣的地頭蛇控制的地方,西榆林巷這種無憂洞觸及不到的區域也許才最安全。無憂洞四處拐賣女子,西榆林巷的人可是把他們恨透了……這種地方,現在正適合鄭夫人藏身!”

王玄義雖然只是猜測,可是仔細想來卻也覺得事情也只有如此纔是。這鄭夫人現在被無憂洞的人四處追殺。而內城之中除了各大衙門之外只有少量民居,這樣想來,能讓鄭夫人藏身的地方也就寥寥無幾了。

王玄義思量許久,覺得這件事也許去找宇文柔奴更妥帖些。論起來,西榆林巷跟白礬樓雖無往來,可那裡的女子卻多是教坊出身。讓柔奴去打聽一下,也許會更容易。

“不過,這事兒卻也不能白讓柔奴幫忙,畢竟是事關兩國征戰的大事!”

王玄義想到了這裡,便打定主意先去找秦王。於是他先是收起來眼前的這份東京城輿,然後便邁步離開了軍巡院。直進內堂去拜見秦王。

……

當王玄義來到了內堂之後,說明了自己的推測,秦王不由得陷入了沉思。許久之後,秦王才面帶憂慮的問道:

“太玄,此事可有把握!”

“王爺,事已至此,若說有完全的把握,那是我欺瞞您!不過,這教坊中人都是苦命人,情義自是非常人能比。我想若是這幾日出現了什麼生面孔,必有人會注意到的。說到底,這東京城畢竟是我們的地盤。遼人之前勾結匪類佔了先機,可一旦想要過河拆橋,這內部就首先出問題了。我想即便是無憂洞也要防着這遼人一手。畢竟,這一次他們可是那自己地身家性命和朝廷作對啊!”

秦王聽到王玄義的這番安慰,臉色頓時變放鬆了一些。王玄義見狀,這才繼續說道:

“我希望秦王答應我一事,若是今日我能順利找回河東佈防圖,請王爺向官家求情,爲柔奴和真奴除去這教坊奴籍……”

“此時好說,可太玄,那日我在金明湖上問你此事,你……”

“王爺,無功不受祿!若是當日受了王爺好意,我便心中愧疚,日後必然想着報答王爺……”

王玄義後半句話沒有說透。可秦王卻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他這是不想欠下人情,爲及所用。一想到這裡,秦王不由得感到有些惱火,可是眼下情勢不由人,秦王也發作不得!

“好吧!那我就依你!事成之後,我爲那兩位姑娘除去教坊籍!這也算是我這府尹所有的權利!”

“如此,在下就多謝王爺了!”

王玄義聽到大喜過望,忙做揖向秦王道謝,然後就像王爺告辭,隨後帶着親隨,徑直出了開封府。

其實要是說起來,這內城纔是東京最爲繁華的所在,以白礬樓爲中心,在內城東北角一帶堪稱大宋的商業核心。也正因爲頻繁的商業活動,造成了這一代人口流動頻繁。若是想找一個人出來,那可真是如大海撈針一樣。

不過也正因爲這裡商業活動頻繁,所以教坊籍中的弟子在此地謀生的也不在少數。而王玄義正是要藉助這些人中的關係網,效仿上次以黛查案來找出鄭夫人的下落。

第48章 徐琴娘第21章 無憂洞第19章 尋跡覓蹤第43章 真奴的舞第32章 御前分辨第47章 催眠第42章 賣畫第26章 白髮人送黑髮人第30章 馮家之事第12章 雨夜勘察第21章 故交第7章 井中案第27章 秦王的封賞第29章 生意上門第8章 甥舅對質第48章 貞孃的玩笑第37章 全城大索第35章 河東佈防圖第21章 循跡再查第47章 風言風語第7章 張榜懸賞第75章 蔡軍使辭別第6章 羹湯第38章 新的嫌疑者第13章 打上門去第17章 眉妝的門道第50章 恐水症第44章 落網第11章 殿試三題第3章 還有兩個?第26章 麻煩上門第35章 塵埃落定第1章 甩不開的張記第24章 鑫隆油坊何員外第15章 破門算賬第31章 路遇歹人第16章 面具人第1章 修羅夜第30章 趙普的反擊第70章 出書第42章 開口跪第10章 殿試風波第6章 張店村第39章 四處緝拿第42章 賣畫第2章 祭祀第1章 香水行第29章 藥發傀儡戲第24章 閒雲居第14章 夜雨橋斷第27章 規矩第78章 宜秋門前軍巡鋪第27章 兵亂第4章 上門詢問第34章 李麻現身第28章 讀書點茶第12章 集思廣益第46章 善後第38章 張家謀劃第33章 柔奴才是真正的目標第29章 朝堂爭辯第25章 郡公的條件第2章 拉攏飛龍幫第42章 無事獻殷情第64章 徐暮雨的回憶第21章 縣衙借兵第50章 比較第24章 形勢逆轉第28章 讀書點茶第41章 秦王相邀第18章 開封府第33章 希濤姑娘第70章 出書第45章 兩難第14章 唱名賜第第26章 再生毒計第45章 兩難第37章 北里命案第44章 血鬥第30章 重點嫌疑第13章 棘手的遼人第31章 大理寺對峙第13章 心理畫像第29章 雌雄莫辨第34章 李麻現身第48章 徐琴娘第16章 面具人第58章 大婚在即第33章 希濤姑娘第26章 再生毒計第2章 鬥茶第19章 佈局釀酒市場第31章 霸王餐第16章 店宅務第7章 待漏院第20章 羊羔酒第9章 接狀子第11章 開堂驗屍第49章 洛陽來信第14章 長棍會鐵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