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騎戰(下)

張順記得自己曾經在後世的網絡上看過一篇評論古代軍隊戰鬥力的文章,八旗軍隊赫然在列,不但如此還名列高位,當時張順就對這種見解嗤之以鼻。

滿人能夠佔據天下的原因很多很複雜,只能說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加在一起所有的便宜,這才能夠最終取勝,雖然他們當初的戰鬥力絕對不容小視,但是他們腐化的速度也絕對不比蒙古人差多少,甚至還有更快的趨勢,要不是無數先後涌現出來的漢人官員,這個朝代絕對無法延續那麼長時間。

所謂騎兵的戰術他們其實也是沿用了蒙古人的,基本上就是利用蒙古人消滅大金的辦法,打敗了蒙古,不過接下來他們對於蒙古人的待遇要好得多用懷柔和親政策將蒙古人團結在他們的周圍,之後這纔敢於正視大明。

但就算是這樣他們的戰略一塌糊塗,戰術也僵硬的厲害,甚至有傳言說他們的戰爭老師是三國演義,反正不管真假,如果不是因爲天災人禍而造成了大面積饑荒和無數流民不停的暴動,再加上大明莫名其妙的黨政而引發的朝廷動盪,滿人可是有一點機會坐上那個位置麼?

張順隱約記得不知道誰說過存在即是合理,他認同這句話,也認爲不管是因爲什麼滿人最後終究還是取代了大明,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問題是這些茹毛飲血的傢伙一上來之後想得並不是建設國家,而是巧取豪奪,雖然這個政權延續了那麼多年,可他們掠奪者的本質卻從來也沒有改變過,好像是一羣闖入了主人家的盜賊,雖然成功的制服了主人,可他們依舊賊人膽虛,隨時都準備一走了之,甚至到了八國聯軍的時代還能有慈禧那種人說出寧與外人不與家奴的話來,更可笑的是隻要遇到挫折,不管是哪個皇帝都會第一時間想到回關外老家去,其實在他們看來只有那個地方纔是他們的家,其他的地方只是他們征服的一塊土地,能搶一天是一天吧。

這些都是題外話了,不過從這些也可以想到張順此時的迷茫,他根本就不知道可以學誰?這往後的一千年好像是騎兵迅速退化的一千年,而此時就是騎兵的巔峰,他已經真的無人可學了。

外國的騎兵戰術他也不是沒想過,可想來想去也就是那麼幾個,好像十字軍就是這個時代發生的事情,甚至已經都發生完了,而歐洲也開始進入文藝復興年代,很快他們就會跟着進入火藥時代,並在那個上面大展拳腳,最後甚至做到了五千人可以擊敗一個國家的巔峰時刻,那就是武器壓到實力的實例。

第三條道路就是創新,而這一點卻是張順根本做不到的,他自己聯想也不敢想走着一條道路,他當然知道自己是個什麼玩應,自己根本就不是什麼天才,做不了那些驚天動地的事情。

當這些問題全都交織在一起之後,浮出水面的也只有一個方向了,那就是拿破崙的戰術了。

這一位大神可是實實在在的天才,除了政治方面有點差強人意之外,在戰鬥上面幾乎沒有任何問題,他創造的大炮加騎兵戰術幾乎無敵於歐洲,而他也曾經想要進入中國,只是因爲沒有越過俄羅斯的寒冷才最終作罷,那也是天意使然,並不是他的戰術上出現的問題。

大炮推到陣前用來給騎兵開路,然後騎兵順着這個方向直接衝鋒,這個戰術說起來好像挺一般的,但實際上卻還是非常實用的,但問題是他現在沒有大炮,一切都只能等待了。

好在他現在的軍隊還有蜂巢箭,而經過改造之後,現在的蜂巢箭也已經和之前的不大一樣了,至少在火藥的使用上已經整體改爲了高爆炸藥,這也讓這種武器的射程更遠,大大的超出了這個時代任何一種箭矢。

這也是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了,至少在沒有大炮的時候他們只能用這個戰術來彌補一下。

徐進的衝鋒排山倒海一樣襲來,他的隊伍並沒有多大的增長,畢竟騎兵的要求還是很高的,並不是只要找到幾個農民隨便給他們穿上板甲就可以上陣作戰,這需要大量的時間進行訓練,所以即便他們是第一批進入此地的軍隊,現在也不過是隻有一千兩百多人而已,而他們此時面對的則是三千騎兵。

一對三的比例讓蕭風很是開心,他雖然開始的時候有點緊張,但很快就放鬆下來了,因爲他認爲打敗這些敵人並不是什麼難題。

但很快他就知道自己錯了,因爲對手根本就不是他想象的那個樣子,人家在衝鋒的時候首先就放出了蜂巢箭,無數的箭矢像是沒頭蒼蠅一樣鑽進了他們的隊伍,隊伍的左翼立刻就倒下了一大羣,然後他們騎兵開始發動攻擊,他雖然立刻指揮部隊不上了左翼的空白,並且在第一時間展開反擊,但敵人還是迎頭來了一陣短戟攻擊。

其實張順以前想過用作一些迴旋飛行器那種的武器裝備自己的隊伍,畢竟那個東西的原理並不複雜,而且飛出去還能飛回來非常實用,可問題是那種武器並不適合在這樣的戰場上使用,上千只回旋鏢飛回來的時候,也無法保證每個人都可以接住,而且還有可能造成誤傷,這樣的東西也就沒有什麼大的意義了,所以也就作罷了。

戰鬥就是這樣開始的,但卻並沒有立刻撞在一起,張順的騎兵忽然在敵人的面前分成了兩股,瞬間向前後兩個方向奔去,而當他們快速分開的時候就露出了後面恐怖的蜂巢箭車。

在投出短戟之後本來應該在後面待命的蜂巢箭射手已經快速的趕到了前面,他們全都乘着用三匹馬拉的蜂巢箭車一路狂奔,而且在路上就已經準備好了下一輪的發射,當前面的人正好露出了空隙的時候,第二輪蜂巢箭就直接飛射了出去。

第三十九章 重大問題第六十四章 頭疼的張順第八十四章 手段(下)第174章 報仇第四十一章 前路(上)第九十八章 目標終於找到了第六十二章 呼喚(上)第113章 臨安的意義第186章 連環局(三)第七十二章 大年夜(四)第144章 新法(上)第六章 雜務第七十一章 小法規大作用第133章 攻佔兵器坊第一百章 幹大事(求收藏)第194章 炮灰第153章 這裡是大宋第九十二章 機會不多第二十四章 誓言(下)第179章 攻城(四)第六十五章 偷襲與強攻(四)第144章 新法(上)第五十六章 心狠第十章 煙花煙花第七十五章 漕幫(二)第十四章 血染關頭(一)第145章 新法(下)第五十五章 多事第209章 嘹亮的衝鋒號(五)第四十一章 佈置第179章 攻城(四)第149章 信鴿第五十三章 成功第五十六章 蛻變(一)第206章 嘹亮的衝鋒號(二)第123章 真的逃了第八十一章 意外收穫(上)第七十五章 張弘範的疑問第101章 結果(二)第九十二章 被淘汰者第三十三章 張順的計劃(上)第七十章 大年夜(二)第105章 冷雨夜(四)第五十八章 水軍第五十九章 遠景第八十二章 意外收穫(下)第147章 陽謀第七十五章 漕幫(二)第101章 信心(求收藏)第128章 謝太后的決定第六十三章 救星來了第五十八章 蛻變(三)第128章 謝太后的決定第177章 攻城(二)第162章 西域軍團(上)第十五章 目標龍尾洲(三)第四十章 判斷第二十六章 李庭芝第七十四章 徐寧的命令第七十章 敵襲(上)第139章 談判(下)第七十六章 漕幫(三)第三十二章 山東攻略(一)第七十九章 簡單任務第七十三章 援兵第四十三章 心狠第五十六章 心狠第145章 新法(下)第二十八章 甕中捉鱉第十三章 全新的戰鬥(三)第五十六章 心狠第十五章 全新的戰鬥(五)第七十五章 張弘範的疑問第136章 強手在旁(上)第107章 上當了第111章 賈似道之死(下)第177章 攻城(二)第六十四章 頭疼的張順第十一章 神農架(四)第八十九章 鐵桿漢奸(一)第八十九章 熱血男兒(下)第七十八章 未來規劃第175章 朝廷的安排第五十五章 夜襲(下)第104章 沒良心炮(發重了,不要重複訂閱)第三十六章 密議第104章 沒良心炮(發重了,不要重複訂閱)第三十八章 不敢妄想第136章 怨氣(上)第122章 還給你了第三十五章 山東攻略(四)第六十三章 救星來了第148章 學生團第109章 鄂州慘敗第198章 深談第九章 這就是神臂弓第五十五章 多事第126章 斷然的決定第155章 元人的勇氣(上)第二十九章 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