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皇后這時候已經起身,坐在榻上,聽趙匡胤這麼一說,知道他是肯定不會處理趙光義,爲自己出氣了。
雖然翻了個大大白眼,但是趙匡胤這番話也不白說,她總算是理解了緣由。
不過轉念一想,宋皇后又問道,“就算你不處罰晉王,那麼趙普老宰相是我費盡心機請出來復出,他也答應了繼續秉政,陛下你爲什麼不順勢而爲,就讓他繼續幹下去,你把他在送回家,可讓我的面子往哪兒擱!”
這話不說也就罷了,一說出來,趙匡胤把臉一沉,生氣了。
因爲一瞬間,趙匡胤已經想了很多。
宋朝禮法最嚴苛,雖然程朱還都未出現,但是儒教依然地位崇高。
大宋嚴禁婦人蔘政議政,趙匡胤不讓趙普再次臨朝,就是爲了趙德昭以後接班打基礎。
如果宋皇后倚重趙普的話,趙普感恩戴德,以後得益的就會是趙德芳。
趙匡胤可不敢再讓大宋出現剛剛發生過的驚宮之變了。
所以他立刻沉下臉,冷哼了一聲。
“婦人不得干政!是朕親自立下的規矩,上次是事急從權,朕可以不怪你,但是你不要得寸進尺。以後再跟朕提這些朝政之事,哼!你仔細着!”
說完,留下驚懼飆淚的宋皇后,自己去找吳妃了。
吳妃侍候趙匡胤吃了晚膳,正和趙匡胤說笑喝茶。
忽然內侍來報,“陛下!趙普求見!說要來進宮謝罪。”
趙匡胤搖手道,“朕不見他!讓他回去。”
接着又遣小太監,給趙普府上送去了一壺御酒。
趙普見不到趙匡胤,只好回府。
家人問起謝罪之事,趙普嘆氣不答。
片刻,有小太監上門,送來御酒一壺。說是聖上賞賜的。
這一下趙普家人大驚,無不痛哭流涕。
“父親!聖上這是要賜毒酒,賜……死嘛?”
趙普的夫人也是嚇得大哭。
“一定是聖上怪你插手了宮廷的宮鬥,要了解你了!”
想不到趙普看了這壺御酒,反倒是笑了。
“來人!拿酒杯來。”
他接過酒杯,親自開啓酒壺,將酒水每人都給斟了一杯,這纔開心說道,“不必擔心,並不是毒酒,這是聖上通過送酒告訴我:前事已了。讓我以後多喝酒,少說話。”
在家人的驚懼擔心中,趙普笑着滿飲一杯酒,果然若無其事。
家人這才安下心來。
又過了幾天,趙德昭從番禺出發時那四百人的後隊,追上了押送劉鋠的隊伍,兩隊合併,押着劉鋠終於也趕回了京師。
趙德昭親自出城,把劉鋠押進東京。
這是大宋建國後,最大的一件國事了。
所以趙德昭早就申報戶部,要搞一次盛大的獻俘儀式。
趙匡胤當然不反對。
這是兒子遠征建立的不世功勳,他當然願意給兒子背書。
南漢被滅。從此大宋以南可以永遠承平,百姓無不歡送。
獻俘當日,整個東京城都轟動了。
萬人空巷,無數百姓都涌到街上瞧熱鬧。
大家無不感念天水郡王趙德昭的功勞,是他一統南蠻,消滅南漢,爲大宋帶來永久的安寧和平。
幾天之內,趙德昭的聲望暴漲,滿城人無人不知是天水郡王建立下莫大的功勳。
事情既然到了這一步,趙匡胤也無須顧慮,直接叫戶部和吏部爲趙德昭敘議評定嶺南之功。
戶部尚書馬植正是趙德昭的人,立刻就坡下驢,要求即刻加封趙德昭爲嗣王,甚至直接封王。
宋朝王爵分爲三等,分別是王,嗣王,郡王。
趙德昭的天水郡王和趙德芳的武功郡王,是最低的一等。
而趙光義的晉王,趙廷美的魏王,則是最高的一等。
馬植的意思,趙德昭這次立下此等大功,自然是應當升級王爵。
不過朝堂之上,此議一出,立刻遭到了以趙光義爲首,一衆大臣的反對。
從劉鋠被押那天起,趙光義就開始了準備。
他知道這次趙德昭一定會被提爵,年紀輕輕如果就和自己平等的話,那這儲君之位自己就不用爭了。
所以他讓人連夜查毛病,找證據,堅決要把 趙德昭拉下馬。
這次是吏部侍郎嚴紹樂最先發難。
這幾天,他和戶部尚書馬植爲了晉爵的事情吵得是不可開交。
兩人一個是晉王趙光義的心腹,一個是天水郡王趙德昭的心腹,各爲其主,各不相讓。
接着其他人也參與了進來,只不過奇怪的是,爭議很快就出現了反轉現象,而且還是連續反轉。
首先就是原本大家以爲會是天水郡王陣營的大理寺卿周自明,這次居然反對趙德昭晉爵。
這一點別說晉王陣營的人覺得奇怪,連趙德昭自己都是一頭霧水,不知道自己什麼時間得罪了這個大胖子。
接下來有一個反轉出現了。
大家原本認爲一定會是晉王陣營的兵部尚書黃元義,這次卻破天荒的沒有站在趙光義一邊,而是同意爲趙德昭加官進爵。
不過他的反轉大家都猜得到緣由。
一定是因爲上次趙匡胤氣急昏厥,正是被黃元義等人氣的。
這次他想討好聖上,才改換了陣營。
趙德昭和趙光義都是哭笑不得。
也都禁不住自責,原本自己的人忽然出現反轉陣營的情況,自然是自己的問題,看來下朝之後有的事情做了。
雙方爭辯良久,始終沒有結果,趙匡胤有點不耐煩了。
“這件事情,朕早就給戶部和吏部說了,這麼久還是沒有定論,還要在朝堂之上囉嗦個沒完,你們真是讓朕失望。”
戶部議功,吏部定職,所以兩部都妥不了干係。
這時有一個聲音傳來,“陛下!臣以爲,這件事情吏部無責。”
趙匡胤眯起眼睛,吏部無責,那就是說嚴紹樂是對的,馬植是錯的了。
看來兒子這風頭出的大,得罪的人也不少啊。
他擡眼看去,見說話的人是御史中丞唐繼先。
唐繼先道,“臣已得到信息,天水郡王在嶺南大量殺害降兵,還誅戮了不少當地的士大夫,不但不該晉爵,反而應當降爵!”
嘶!
譁!
滿朝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