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燈初上,揚州城內繁華不減,酒肆青樓燈火通明。
楊霖回到府上,門子開門的一剎那,就看到門口兩輛馬車。
“霖兒,你可算回來了。”楊通搓着手站在一旁,看這模樣是等了很久了。
自己的父親身體癡肥,站久了不行,楊霖眉頭一皺斥責道:“楊三,怎麼不給我爹搬張椅子。”
“哎,你別說他了,是爹自己站的。霖兒爲了我這當爹的,不惜放下讀書人的氣節去拜訪知府,爲父這心裡不好受啊。”
楊霖一陣無語,楊通想當然的把自己拜訪知府,想成了爲他賄考一事奔走,根本就沒有想到是爲了自己的前程。
自己這個正人君子的形象,經過前身十幾年的積累,已經是深入人心了。不過這也不是什麼壞事,名聲這東西當然是有用的,尤其是這個時代。
無心辯解的楊霖掀開後面的車輛,只見滿滿當當的都是珠寶,大宋豪商不缺錢,尤其是揚州這種地方。
“楊三,我們走。爹,你在家等我的消息,不用掛念。”
說完之後楊霖上了另一輛馬車,趁着夜色就往蔡府趕去。
蔡京的府邸和楊家不遠,穿過一條街道就到了,遞上了名帖之後,沒有通報便把他們引了進去。
看來是蔡京已經吩咐過了,嘿嘿,這老賊哪有白天表現的那麼淡然,這廝對權勢的追求怕是已經到了走火入魔了。
“老爺吩咐了,請楊解元到書房談話。”
楊霖的身份是府試的解元,這是必定會當官的,就算沒有白天的事,走到知府家中也是客客氣氣的,畢竟現在的蔡京還不是那個權傾朝野的奸相。
進到書房,紅燭映照的亮如白晝,牆壁上掛着幾幅字畫,供蔡京觀摩。蔡京的書法和繪畫真不是吹出來的,要不是他的奸臣身份,後世應該更加傳頌這個書法家和畫家。
蔡京一副家居打扮,頭上纏着一個白布,髮絲溼漉漉的,看來是剛剛沐浴完。
楊霖在門外整了整長衫,扶正了冠,高聲唱了名號,這才邁步走進房中。
“學生楊霖,見過府尊。”
“文淵吶,深夜前來,所爲何事吶?”
老東西真能裝蒜,楊霖心底咒罵,嘴上卻很恭敬地說道:“特來恭賀府尊高升,得進廟堂之上,匡扶社稷。”
蔡京面沉似水,笑着擺了擺手:“哦?文淵消息夠靈的,我自己尚不知道,你就篤定本府可以入朝麼?”
書房內此時只有兩個姬妾,站在蔡京身後伺候,楊霖環視一眼,上前道:“學生有一言,要單獨說與府尊知道。”
蔡京揮了揮手,兩個姬妾款款退下,書房內只剩下兩人。
“府尊,學生得中解元,無非是託庇於府尊的關照,豈能不知恩圖報。就算來日同殿爲官,學生也會追隨府尊。
官家登大位之後,任童貫爲供奉官,在江南搜尋古人字畫,奇花異石,此乃天賜良機。”
蔡京見他先是表了忠心,心中十分滿意,再聽他說起童貫的事,更是和自己不謀而合。這小子將來當官,也是自己的好幫手...
心念至此,蔡京看向楊霖的目光也變得柔和起來,溫聲道:“依文淵之見,本府該如何把握這天賜良機?”
楊霖早有定計,說道:“府尊將來要入朝,聲望自是十分重要,這等事豈能親自出馬。家父正是揚州商賈,頗有餘財,我們楊家就是傾家蕩產,也要爲官家尋得幾個稱心如意的寶貝。”
楊家何止是有餘財,蔡京在這裡當了這麼久的知府,對楊通有所瞭解,這個暴發戶當得上是富可敵國。如此一來有楊家父子幫忙,自己省錢省心,事情還能辦好,也可以留下精力和財力繼續鑽營其他。
要知道一個貶官想要重回朝堂,需要的可不是一點半點的準備,這是一條艱難險阻的道路。
楊霖卻絲毫不擔心,蔡京這廝要是入不了趙佶的法眼,他也就不是趙佶了。這對極品君臣,早晚會聚在一塊禍國害民,自己想有所作爲,就要先搭乘這班順風車。
既然已經剖明瞭心意,兩個人聊得更加投入,直到兩炷香燒完,楊霖才笑着說道:“時辰不早了,學生就不叨擾了。”
蔡京親自起身相送,握着他的手說道:“文淵,這供奉官童貫的事,就交給你了。”
“府尊放心,學生必不辱使命。”
蔡京長舒了口氣,突然笑道:“來日若是果能如願,少不了你的好處。”
楊霖等的就是這句話,裝作十分感動的樣子,揮手拜別。
送走了楊霖,蔡京揹着手站在門前,突然笑道:“這小子,是個人物...將來或許還能用得上。”
出了蔡府楊霖心中還有一些激動,今天這個投名狀交的恰到時候,再等幾天蔡京進了汴梁很快就拜相了,還有自己什麼事。
要知道蔡京得位之後,爲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大肆提拔任用自己的親信。他在揚州這麼久,朝中哪還有什麼親信,自己這個還能被忘了?
想着想着,馬車已經穿過繁華的鬧市,回到了府前。
果不其然,楊通還在門口守候,不過這一次坐在了椅子上。
見到馬車上下來的兒子,楊通站起身來,問道:“霖兒,怎麼樣,知府大人怎麼說?”
“爹,召集咱們的所有掌櫃的,收購名貴字畫。時間越久越好,名氣越大越好,各種奇巧之物也是多多益善。”
楊通有些憤憤不平,氣道:“當初那個蔡府都管說的好好的,花三萬貫買一個解元,霖兒的文采又不差,不是讓他們點一個粗漢做解元,怎麼還貪心不足,又要咱們出錢,果然官府沒有一個好東西。”
楊霖哈哈一笑:“爹,這次咱們可不是買一個解元這麼簡單了。咱們楊家的前途,就看這一回了,千萬不要吝嗇花錢。”
楊霖的話在楊家十分有分量,就如同後世一個商人再有錢,也很聽自己公務員兒子的話,楊通雖然不信,還是點頭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