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大人,我們又一次見面了,想不到你堂堂的禮部尚書親自來這裡,前幾次都是你們禮部的官員來這裡的,難道今天發生了什麼大事,要尚書大人來這裡的?”
今天李光儼是在汴京轉了一大圈,最後是累了纔回來,一回來就發現陶谷在這裡等他,他還以爲大宋是要接見他。
“李大人說笑了,對了剛纔下官來的時候看到看到你們的屬下了,機率還不錯,不過怎麼跟你們彙報的人少了三個人呢?”
陶谷沒有說子來這裡到底是怎麼回事,只是說起來了李光儼的護衛,這些護衛在禮部哪裡是有記錄可以查的,而且他們是向大宋的禮部報備過的。
“哦,他們呀,我們是小地方來的人我讓他們去見識一下世面了,看來朝廷對我的屬下還是比較在意的,就連少了三個人都知道,看來你們朝廷這些事情都知道,真的是佩服。”
李光儼這是在諷刺,他是在爲自己這幾天被朝廷冷落而感到憤怒,他覺得現在禮部尚書親自過來,可能是朝廷要有什麼動作了。
“李大人說笑了,本官知道你有三個侍衛不見了很正常,本官可以告訴你,他們現在正在素衣衛的大牢裡關着,任何人都見不到,本官來只是告訴你一聲。”
陶谷早就得到了上面的意思,知道怎麼跟李光儼說這些事情。
“什麼,素衣衛是什麼衙門,你們爲什麼要扣留我的侍衛,你們大宋到底是想幹什麼?”
李光儼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但是在汴京居然抓了他的侍衛,他很是生氣。
“你們一定要給我一個交代,千萬不能這樣就算了。我們雖然是小地方的出來的人,可是也不是任誰都能欺負的,這一次我是咯愛給朝廷進貢的,你們就是這樣對待我們的嗎?”
李光儼現在就是試一試大宋的態度,所以他很強硬,即使面對大宋的高官他一樣是很強硬,就是想看看他們到底想怎麼樣。
“李大人我希望你明白這裡是汴京,你是大宋的臣子,要朝廷給你什麼交代,朝廷應該給你什麼交代,請你說話注意你的言辭,在京城不是誰都撒野的地方,這裡是天子腳下,莊嚴肅穆,惹事這裡不是地方。”
陶谷當了這麼多年的禮部尚書,見識了各式各樣的人,什麼的人都打過交道,李光儼這樣的還真的嚇唬不住他。
而且臨來的時候趙旭吩咐了,對這個人不能客氣,就看看他道理是來幹什麼了,陶谷是緊跟着太子爺的步伐的,自然百分之百的去執行了。
“怎麼了,我知道這是朝廷,可是朝廷也不能這樣蠻不講理吧,我們党項族不是一個大族,但是也不會就這樣算了的,我們有自己的骨氣,寧死不屈。”
李光儼雖然沒有說不滿,但是話裡總是帶着刺,那就是你們大宋朝廷要是不給我面子,那麼我們整個党項族都不是好惹的。
“李大人慎言呀,實話跟你說吧,你的那三個侍衛根本就沒有辦法出來了,當街辱罵我大宋的太子殿下,這可是滅九族的人,所以你還是慎言的好。”
陶谷想不到這個人還真的是大膽嗎,還敢這樣來一個軟威脅,這讓太古都覺得他的膽子大。
這一下子李光儼終於知道了,爲什麼陶谷來了,原來是奉了他的主子來的,不過這個還真的麻煩了,得罪了太子,這實在不是一件好事。
“真的是狗膽,這三人真的是狗膽,等我見了他們一定好好的教訓他們,這幾個兔崽子,真的是膽大。”李光儼很是惱火。
“好了,李大人本官只是來通知你明天金殿覲見陛下,至於其他的事情就不是本官所能做主的,還請李大人做好準備,要是沒有其他的事情本官就告辭了。”
這此時陶谷來的真正目的,來通知你一聲,明天讓你去覲見,好好準備省的到時候你失了禮節,陶谷走了,可是留下兩個禮部的官員就是教這李光儼一些事情的。
讓他好好的學習一下,雖然不要求精通可是明天的覲見的時候千萬不能出錯,不然禮部的官員也要受罰。
“這三個笨蛋,我早就說不要惹事了,你去查一查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爲什麼這個三個笨蛋會碰到那個太子快去。”在陶谷離開之後,李光儼讓人去查一查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沒有過多長時間出去的人就回來了,簡單的將今天的事情說了一遍,李光儼聽後肺都快氣炸了,這兩個人真的是膽子太大。
自己千叮嚀萬囑咐一定不要讓他們惹事,可是還是出事了,這幾個傢伙真的是不省心,看來他們真的是在銀州威風慣了,真的是笨蛋。
這裡是汴京,那些話能是在這裡說的嗎,看來想要救他們出來的話真的是很困難了。
“大人,我們還要按照以前的計劃行動嗎,我想現在大宋的人都在秘密的關注着我們呢?”李光儼身邊的人勸道。
“沒事,這一次一定要給我大哥討封郡王,這是一個名分,不然的話我們以後成事就很困難了,有了這個名分我們辦事就順利多了。”
李光儼這一次來是有打算的,爲的就是以後的行事,所以他一直在堅持着,一直都沒有改變,也不能改變。
“放心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大宋現在沒有能力對我們怎麼樣,他的北方和東北都有敵人,他會同意我的要求的,放心,準備一下我們明天去見大宋的皇帝,我要見識一下那個趙匡胤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皇帝。”
當房間裡面只剩下一個人的時候,李光儼直接拿出來一件東西,好像是布帛製成的,展開上面都是紅色的字體。
要是靠近的話一定能夠聞到上面有一股子腥味,那上面都是血寫成的字體。
對那就是用鮮血的簽名,這就是定難軍幾州的百姓聯合簽名,爲的就是向大宋的皇帝請願,就是爲現在的定難軍節度使李光睿請願,請大宋的皇帝冊封他爲王,身爲一個部落,歸順大宋的部落就應該有一個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