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師囊和方七佛雙雙被擒,方臘軍一敗如水,再也沒有些許的抵擋,對於這羣綿羊,西軍的兩大高手自然不屑去屠戮,於是兩人便在戰場上聊起天來。
“宿主,獲得功德值八千,存於兌換系統中,隨時可以兌換。”
聽到系統的聲音,彥崇恨不得將方臘抱起來親上一口。八千功德值,就是八萬RMB,在超市中可以買太多的東西了。
手一伸,彥崇兌了兩瓶綠茶出來,扔給楊再興一瓶,“嚐嚐。”
“神仙難道真在天上觀戰嗎?他們也太偏心了,爲什麼不給我一點好東西。”
楊再興左看右瞧搞了半天打不開瓶蓋,見彥崇已經喝上了,心中一急,拔出佩劍一揮,直接就將瓶蓋削飛,然後痛飲起來。
“這水有股清涼的感覺,但沒酒來的有勁。”
……
方臘逃到戰場之外,隨身還有五六百聖兵,聽着喧囂散盡,再看着森林中蟲鳥在快樂的歌唱,不禁將心放了下來,臉上也露出笑容。
方肥趕了上來,“聖公,爲今之計,向北行不通了,不若我們悄悄潛入清溪,去幫源洞,那裡有十萬大山,往着山裡一鑽,官兵休想找到我們。”
回頭看看這幾百名跟隨着自己的狂熱信徒,方臘將手一揮,“我們抄小路向南行,回清溪去,只要到了幫源洞,憑藉那裡的羣衆基礎,要做那謝安東山再起,也是不難。”
“聖公且慢,我們要故佈疑陣,讓宋兵認爲我們是向太湖方向去尋求鐘相的支持,這樣身後的追兵就會被我們引開。”
聽了方肥的建議,方臘點頭同意,於是一衆人先向太湖而去,走了幾裡後,將馬蹄包上,從原路又返了回來,只留有幾人繼續前行充當疑兵。
看看到了正午,方臘便下令埋鍋造飯,卻被方肥所阻,怕煙火引來宋軍,大夥便用了些乾糧,正躺在地上歇息,卻聽一聲炮響,殺出一隻隊伍來。
爲首大將手持摩雲三尖刃,正是涇原第三將曲端,當先逼了過來。
“曲將,爲首那就是是方臘,雖然他割了鬍子,便屬下還是認得他。”
韓世忠和曲端一直跟着太子身邊,吃肉喝湯都沒有碰上,老種經略這次專門照顧他們,明確命令種彥崇的第九軍只負責正面戰場,而提前埋伏的事宜就交給了曲、韓兩人。
老種經略此舉,更加贏得了西軍的愛戴,但凡將士一上戰場就沒有不想立頭功的,在種彥崇和楊再興的威名下,沒有人敢說能在他倆手中奪下頭功。
方臘一見西軍早有埋伏,雖然驚慌,但身臨絕境後反而把一腔熱血激發了出來。
“誰敢與本皇大戰三百回合。”舞動一杆長槍,方臘飛騎直取曲端。
“我呸,穿上龍袍,也是猴子!”
曲端一見方臘親自上陣,不由暗暗歡喜,臨來之際,老種經略對曲端和韓世忠早就吩咐過,誰擒到方臘,誰就是頭功。
兩馬相錯,刀槍相交,曲端只試了兩招心中便有了底,這方臘雖也有幾分本事,不過對上自已,還不夠看。
曲端存了活捉方臘的心思,刀上的辣招並沒有施展,交鋒中開始找機會,賣一個破綻出來,以便生擒方臘。
方臘的心中也有了底氣,對方三尖刃雖然歷害,看來是想捉拿自己,有些動作明顯就不夠流暢,自己這把是賭對了。
果然兩人戰了十餘合,曲端終於找到機會放了一個破綻,而方臘武藝有限,自然是看不出來,長槍抖出一朵槍花,向着自己右胸而來。
曲端見之大喜,正待側身用刀逼住方臘,卻聽遠處弦響,定睛一看,卻是三枝長箭飛射過來。
方臘和方肥的配合也是恰到好處,見對手顧不上自已,專心去對付那三枝冷箭,方臘大吼一聲,兩馬交錯之後一記回馬槍,曲端腹背受敵,使出平生本事這才避過三枝冷箭,戰馬卻被方臘一槍刺在腹部之上。
“聖公,走。”
方臘衝破曲端的攔截後,再不回頭,打馬狂奔,方肥挾弓疾馳,跟隨其後,曲端沒料到方肥箭法過人,等換馬再追,方臘在樹林中左轉右繞已是失去了蹤跡。
“大意了,大意了!”
曲端沒有找到方臘,氣得頓足捶胸,只好將怒火發泄到聖兵身上,幾百聖兵,逃出曲端剿殺的不足一百。
“將軍,怎麼辦?”部下們自然也不甘心。
曲端看了看遠方,嘆了口氣,“雷神說過他必定是朝幫源洞而去,絕對不去太湖,叫兄弟們打起精神,如果潑韓五也沒有抓到方賊,我們便先行趕住幫源洞。
方臘自然不知道彥崇已經成功的收服了太湖羣雄,知道他們的關係並不是太熟,便料定他不會走太湖,應該是去老巢幫源洞,方臘做再多的疑兵也成了無用功,西軍的搜索部隊層層埋伏在其南下的道路上。
……
松江南岸已經平靜了下來,在“繳槍不殺”的口號聲中,方臘軍見投降的果然沒事,在榜樣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人放下了武器,開始只是星星點點,到後面地上全是武器觸地的響聲。
“大郎,真不知道你腦子裡是不是有什麼不一樣的東西。”
楊再興看着在彥崇安排的託的引導下,沒死多少人,除了北岸的兩三萬人馬和昨夜逃散的十數萬人馬,整整有二十多萬方臘軍,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我的我的都是我的。”
彥崇看着這些士兵,兩眼發光,就象看着一位絕世美女一般,楊再興見大郎的神情古怪,情不自禁的離他遠了一些。
“再興,在這個人口貧乏的時代,有人就代表着有錢,代表着發展,也代表着強大。”
見楊再興不太明白,彥崇見大局已定,揮手將第九軍諸將叫了過來。
“想想戰國後期,武安君白起爲什麼叫殺神?你們認爲是他本性好殺嗎?還有項羽,也坑殺了不少秦朝降卒,這是爲何?”
劉琦見其它人都回答不出來,便接口道:“這個問題我和吳麟曾經研究過很多次,我們一致的看法就是武安君的做法就是減少六國的精壯人口,從而讓秦國一家獨大,爲始皇帝一統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