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

趙頊頓時有興趣了,對範寧道:“朕倒想見見這個韓孚。”

範寧笑道:“陛下現在見他還不妥,不如陛下坐在裡間,當臣等在這裡問問他詳細情況。”

“也可以!”

趙頊便坐到裡面御書房內,拉上移門,外面的談話他也能清清楚楚聽見。

不多時,韓孚被帶了進來,他年約五十歲,遼國進士出身,在遼國做官二十餘年,現任參知政事。

富弼曾經出使過遼國,認識韓孚,他微微笑道:“韓知政,我們很久沒見了。”

“原來是富相公,文相公也在,這位是......”

他目光望向範寧,範寧淡淡道:“在下範寧!”

“原來是楚王殿下,在下失禮了。”

韓孚連忙躬身行禮,範寧擺擺手,很客氣道:“韓相公請坐!”

韓孚在對面坐下,一名宮女上了茶,範寧淡淡道:“聽說遼國打算遷都,不知準備遷到哪裡?”

“已經決定,第一站將遷都到金山北麓的金山城,那裡是遼國最西的邊陲。”

金山就是今天的阿爾泰山,也是遼國最西面的疆域,遼國在那裡修建了一座金山城,有一千士兵駐紮,但當初築城時怎麼也想不到,有一天這裡會成爲遼國的都城,這就像城內的豪門大戶搬到鄉下祖先留下的幾間破草房一樣,讓幾名大宋相公都爲之感嘆。

範寧卻眉頭一皺,他聽出裡面話中有話,便問道:“第一站是金山城,那第二站呢?”

韓孚嘆口氣道:“遼國已經半農耕化,金山北麓並不適合遼國長久建都,只是暫時落腳地,我們天子真正要去的地方是碎葉,在那裡建立新遼。”

範寧第一個反應就是西遼,歷史上,遼國被金國滅亡,耶律大石在碎葉一帶建立了西遼,最後被蒙古所滅,今天耶律洪基也要走這一步嗎?

範寧淡淡道:“去金山也不容易,且不說那邊本來就是乃蠻部的勢力範圍,還有達旦部和烈山部的沿途襲擾,你們怎麼保護數十萬婦孺西遷?”

韓孚沉默片刻道:“只要宋軍能網開一面,准許遼國西遷,不再趕盡殺絕,我們會感激不盡,至於草原宵小,我們並不畏懼,更何況有遼國在西面牽制草原遊牧,大宋的北方至少會安寧百年。”

“韓相公就爲此事而來?”

“正是!”

範寧和富弼等人交換一個眼色,富弼道:“這件事我們要稟報天子,商議後再做決定,韓相公稍微等一兩天吧!”

韓孚深深看了一眼書房門,起身告辭離去。

這時,天子趙頊走了出來笑道:“遼國居然要遷都去碎葉,各位愛卿覺得可能嗎?”

範寧笑道:“碎葉是黑汗的統治中心,遼國必然是要和黑汗決一死戰,其實微臣覺得,遼國西遷,未必是壞事。”

“何以見得?”

“關鍵就是那句話,遼國現在是半農耕之國,如果他們真能在碎葉立足,遲早會和西州回紇形成激烈對抗,這對我們將來收復西域會有很大的幫助。”

“範愛卿認爲可以和談?”

“微臣覺得可以試一試,微臣也不主張徹底滅了遼國,有遼國的存在,確實能牽制草原遊牧民族壯大,我們甚至可以和遼國達成協議,只要遼國肯去帝號,我們可以助他奪取碎葉,相反,如果他們不肯去帝號,那遼國西遷就走不到金山。”

範寧提出的這個方案富弼和文彥博都贊成,韓琦也同意,畢竟遼國已經對宋朝沒有什麼威脅了,唯一讓宋朝不滿的就是他們帝號,如果遼國能去帝號,這是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次日,富弼向參知政事韓孚提出了宋朝的條件,韓孚立刻送鷹信回上京,此時宋軍主力距離上京已不足四百里,半天時間,耶律洪基便收到了韓孚的鷹信。

“居然還是要我們去帝號!”耶律洪基只覺胸中一陣絞痛,他怕兄弟看出來,儘量剋制住疼痛。

耶律洪泰沒有發現兄長的異常,他仔細看了一遍鷹信道:“宋朝說他們會適當幫助我們奪取碎葉,這適當幫助是指什麼?”

“還能是什麼,無非是給我們一些生鐵,難道宋朝還會給我們鐵火雷?”

“我倒覺得可以試一試。”

“我們可以有條件的使用鐵火雷,比如由宋軍掌管,宋軍使用,我們不介入。”

耶律洪基倒有點動心了,如果有鐵火雷,那他們拿下碎葉的可能性就大了。

“你覺得有多大把握!”

“我們只要有誠意,比如上次錦州那三顆未爆的鐵火雷,我們還給宋朝,反正我們也仿製不出來,這就顯出我們的誠意了。”

耶律洪基嘆息一聲,“可是還要去帝號!”

耶律洪泰勸道:“去帝號只是暫時的,將來我們強大了,隨時可以恢復,爲了保住大遼一脈,現在就算忍辱負重也必須接受。”

耶律洪基跪下,磕了三個頭泣道:“列祖列宗在上,洪基未能保住大遼社稷,無顏去見列祖列宗。”

他剛說到這,忽然猛地捂住左胸,臉上極爲慘白,身體搖搖晃晃,耶律洪泰一把扶住他,“皇兄,你怎麼了?”

耶律洪基聲音極其微弱道:“我感覺到了太祖的震怒!”

說完,他閉目而逝………..

按照耶律洪基留下的遺詔,太孫太過於年幼,無法領導軍民在遼國生死危亡之際開闢一條生路。

他便傳位於其弟耶律洪泰,耶律洪泰繼承了兄長的遺志,令韓孚全權代表遼國和大宋協商。

三天後,大宋和遼國終於達成一致。

第一.遼國將去帝國,將象徵皇權的玉璽和帝王世譜交給宋朝。

第二,宋朝准許遼國西遷,並不再追擊,同時承諾派兵保護遼國曆代帝王的陵墓。

第三,宋朝將善待所有投降宋朝的遼國百姓,一視同仁,不予歧視。

第四,宋朝將以適當方式協助遼國奪取碎葉地區重新建國。

第五,新建遼國將世世代代爲宋朝藩屬,宋朝將支持遼國發展農業和養殖業,促使遼國向農業國徹底轉變。

當韓孚將遼國使者帶來的玉璽和帝王世譜正式交給天子趙頊後,遼帝國就徹底滅亡了,而多了一個依附於宋朝的遼王藩國。

八年後,耶律洪泰決定向黑汗發動戰爭,奪取碎葉,他派使者趕到東京向大宋請求幫助,時任宰相的章惇派兩千騎兵攜帶三百枚鐵火雷趕赴金山,參與了遼國對黑汗的戰爭,爲奪取碎葉城立下了最重大的功勞,這就後話了。

耶律洪泰在和宋朝達成協議的第三天,滿城四十餘萬軍民離開上京,開始了漫漫的西遷之路。

這次遼國效仿宋朝,除了七萬精銳之軍外,還組織了十萬人的民兵隊伍,兵甲上身,看起來和正規軍也沒什麼區別。

保護了遼國宮室,保護着老弱婦孺,還有二十萬輛大車,滿載着帳篷、糧食、銅錢、租寶等財富,還有數十萬匹戰馬以及一千餘萬頭牛羊。

雖然宋朝放過了遼國,但並不代表草原各部落會放過他們。

這塊大肥肉讓所有草原部落都爲之眼紅。

在烏梁河,遼國西撤隊伍到達旦部和烈山部的六萬人偷襲,耶律洪泰命人丟棄了滿載黃金珠寶的數百輛大車和數百萬只羊。

達旦部和烈山部本來爲了爭奪牧場而常常發生衝突,關係很僵,這次勉強爲了共同的目標糾合在一起,但在數十輛大車的黃金白銀以及各種名貴珠寶面前,他們都眼紅了,爲爭奪戰利品,雙方爆發了激戰。

就在兩軍殺得快兩敗俱傷之時,耶律洪泰親率七萬大軍掩殺而來,草原聯軍大敗,傷亡極其慘重。

烈山部和達旦部互相指責,各自含恨返回了部落,雙方從此結下難解的仇恨。

烈山部和達旦部退出,勢力最大的乃蠻部獨木難支,不敢妄動,使遼國得以一路平安西撤。

兩個月後,遼國西遷隊伍抵達了金山城,便以金山城爲都城,開始建立新的遼國,史稱西遼。

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復仇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三百七十一章 態度軟弱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動時刻第一百六十四章 監視者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二百八十四章 計劃有變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一百八十二章 緊急救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監視者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壽(二)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六百零一章 遼國消息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七十章 比賽要延期第十八章 再遇小蘿莉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一百二十章 範鐵牛打官司(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七百三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人消息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六百三十七章 搶佔河套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試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七十五章 匿名舉報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議事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三十八章 鄉村離婚案(中)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論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六百三十七章 搶佔河套第四百五十三章 登門賠禮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