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聽說青雲子仍然健在,說不出的高興,對青松說:“把鑰匙和房屋建築圖給周爺。”
那個精明的青松恭謹地搬出一個精緻的紫羶木盒子,裡面,一串長長的銅鑰匙和一張變黃了的圖紙。這就是“鬼屋”主人所擁有的一切。
“有樁富貴很快就會送到周爺的手裡。這是‘鬼屋’的鑰匙,36把,這是房子的建築圖紙,只有擁有了這圖,纔算是真正擁有了這棟房子。”
青松的這句話,讓周希漢感到疑惑,爲什麼擁有了建築圖紙纔算擁有房子?很快他就猜測到,也許是有很多機關吧。
老人看着周希漢疑惑地接過盒子,笑着說:“今後,周爺不再窩在醫院也罷,當然,周爺要是覺得在醫院裡湊湊熱鬧,那也是無妨的。鬼屋裡有十幾塊金磚,周爺可以隨意取用。另外,不知周爺還需要什麼,譬如,人手什麼的,我想,周爺你應該需要的。”
老人說到這,眼睛盯着周希漢,等待他的回答。
“好,老太爺,今後我肯定是需要一些人手的,要是你能給我一兩個人,那我自然感激不盡。到時,我來要人時,你可別小氣喲。”
周希漢對這事可不客氣,他想,這位爺手下的人不會是平庸之輩,今後肯定需要這類能人。
“好,周爺,今後要人你只管說一聲。臨江的鬼屋那裡,我有一些廢人,原來都是我的精英,現在沒得用了,幫我在臨江看看房子,今後,有什麼疑難問題可以跟他們商量。他們雖是廢人了,但是,見識還是有的。”老人很高興地說着。
回鬼屋之前,周希漢給老人看了看病,沒什麼特殊,就是太老了,機能衰退,周希漢幫他用了一回“天籟針”,讓這位老頭子再多享十年人間生活,這也算是周希漢對老人的一種回報。
回到臨江,周希漢自然按捺不住去“鬼屋”的衝動,當晚,他就去了“鬼屋”。
一進門,周希漢就已經驚愕不已了。因爲,從外面看,房子一
片漆黑,可是一開門,裡面亮堂的很,燈火通明。整個房間乾淨異常,沒一絲塵埃,好像是每天有人精心打掃似的。
周希漢很快看了個遍,兩層,每層都是四室一廳,錯落有致。也就是除廚房廁所,總共才十間正房,可自己手裡卻有36把鑰匙,難道還有地下室?
正疑惑時,牆壁上,突然和門一樣被打開了,裡面走出一個美婦人,三十來歲,恭謹地低頭叫了聲:“周爺,您回來了。”
回來了?從沒來過此地,怎麼可以稱爲“回來”?
“你是?”周希漢對這突然冒出來的中年婦女驚愕不已。周希漢看着迴歸的牆壁,心想,這也是門?還有多少這樣的門呢?周希漢突然冒出一個想法,這女子不會是鬼吧?
當然不是鬼,身邊的這位女子溫柔典雅,身上淡淡的幽香,以及呵氣如蘭,明明就是個美婦人。
“我負責看管房子,今後爲周爺打理家務。”這女子的聲音很清脆,北方口音。
周希漢現在明白了這句“擁有了這張圖紙纔算是真正擁有這房子。”的真正意義了,他趕緊打開圖紙。
打開結構圖一看,讓周希漢驚訝的是,整套房子哪裡是現在看見的這個樣子?原來,另有一番天地暗藏在這看似普通的房間裡:三層,房間套房間,從哪裡看,每個房子都有窗戶陽臺,外面的景色一覽無遺。還有神奇的是,一至三樓,哪是一樓?哪是三樓?竟然無法分清。你說這是一樓吧,怎麼走着走就到了房頂呢?你說這是三樓吧?可似乎並沒下樓梯就可以出大門。更奇特的是,這棟房子如果從後門出入,後門就對着一個街道,出出進進,竟然不會被任何人發現。
周希漢怔怔地看着這圖紙,這美婦人也靜靜地候在一邊,讓他琢磨。
等周希漢詢問地眼神看她時,她才微笑着說:“這房子建造者,就是魯班第三十七代的嫡系傳人,很有一些奧妙,沒看過地圖的人即使在這裡面住一輩子,也不知道這裡到底
有多少間房子,並且,有些房子還進去不得,進去了就沒法出來。當然,也有的房子明明就在眼前,可就是進不去。周爺,地下有一層,我沒有進去過,那是儲藏室,那只有您才能去到裡面。”
周希漢暗暗地叫着媽呀,天下竟有這般的奇遇?這麼神奇的房子,今後就歸我所有了?可是,這神奇的地方,怎麼想得透呢,又沒有魔法,竟然神奇到這地步,這可能嗎?
這是怎麼回事?周希漢思索了半天也沒有個完整的構思。看圖紙,看了半天,又一間一間實地查看,似乎纔有一絲倪端了,卻又有一個謎團出現,看着這棟看起來與實際樣子是兩碼事的房子,他不由得不驚歎,這設計的方案,可謂是巧奪天工。
那位美婦人等他看完了每一件房子,恭謹地說:“爺,這裡是主樓,還有一棟附樓,是我們青蓮幫在臨江的產業。”他指着一個牆壁說,“從這裡出去,就到了附樓了。周爺,要不要看看?”
還有附樓?怎麼從外面看,沒有看到啊?不會是地下室吧?
可是,來到附樓,他才恍然大悟,這門通一個甬道,從外面看就是個普普通通的圍牆,這圍牆就是隔壁學校的圍牆。
也許是由於這圍牆離教室和宿舍很遠,沒有人會注意到這圍牆比普通的圍牆要厚。周希漢是這麼想的,但是,他還是問了:“這圍牆不會被別人看出來嗎?從外面看那不是一個小小的城牆?”
“從外面看,這圍牆就是一個普通的圍牆,沒有一絲可疑的地方。”那婦人說道。
“這通向哪裡?這方向好像是通往學校啊。”周希漢驚訝地問道。
“對,這學校就是我們青蓮幫建的,現在是臨江市望月坡小學,又叫書院小學。這學校很古老了,清末民初建的,原來叫清江書院。幾十年了,只剩下辦公樓是我們的附樓,現在被列爲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他的房子都是政府後來建的。”美婦人一邊說着,一邊推開甬道的紅色木門,“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