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個文字引發的血案

十年前,程邈還是下邦縣的縣丞。

那個時候,秦國剛剛開始籌劃滅韓之戰。滅韓沒有動用當時即將練成的主力新軍,而是以內史郡的幾萬守軍出戰,統兵將軍是內史郡郡守嬴騰。

既爲郡守,內史騰自然通曉關中各縣的治情,於是選定了關中東部官吏最整肅的下邦縣,作爲自己後援大營的所在地。那時,程邈由縣署被派入後援大營,職任糧秣司馬,專一執掌糧草進出。

程邈知道,自己之所以被選中入軍,除了軍政才幹尚可,是因了他有一樣別人沒有的長處,字認得多寫得快,且對各國文字與各種書體都能辨認出來。可剛剛入軍一月,程邈便被下獄了。

程邈的罪名,特異得連廷尉府的勘審官也瞪大了老眼——錯書地名!

廷尉府勘審官問程邈,錯書了何字?程邈一筆一畫,公正地寫下了兩個字:宜陽。勘審官端詳片刻皺起了眉頭,“這有何錯?”程邈又提起筆,以獨特的書體快速地寫下了兩個字。勘審官見了大是驚訝,“這是甚寫法?甚字?”

程邈說:“這是隸書,還是宜陽兩字,是在下的公文寫法。”

勘審官似乎明白了,板着臉問道:“你沒寫錯,可糧秣卻送錯了地方?”

程邈點頭道:“正是,糧草送到南陽去了,多走了三百餘里路,致宜陽駐軍斷糧旬日餓斃三人。”

勘審官在秦法中反覆查找,也找不出相關的治罪條文,但程邈之舉確實是令那三人餓斃的源頭不能不罰。左思右想後,勘審官拜謁了專一執掌律法答問的國府法官。領事的法官僕射聚集了全部十名法官,會商半日,最後的答覆是:程邈之罪,法無條文,案無先例,得廷尉府酌情處罰。

勘審官很是無奈,只得報給了老廷尉。老廷尉苦思三日,擬出了一則判罰書令:下邦縣丞程邈,不當以非官定書體書寫公文,以致大軍斷糧旬日,餓斃士卒三人,處下獄待決。

宣刑之日,程邈不服,當庭質詢老廷尉:“何謂官定書體?秦國有文字以來,國府幾曾明定過書體寫法?遍查官署公文,天下八書皆有,何獨以在下之隸書定罪?”

老廷尉素稱鐵面執法,思忖半日,遂將判罰書中的“非官定書體”磨去,改成了“非公認書體”。

但程邈還是不服,氣昂昂的爲自己辯稱:“秦政求實效,有用便得公認,既往隸書皆得官府認同,我書便何以不是公認?”

老廷尉左右思忖,最後索性直白判定:程邈寫字,致人錯認,故罪。

程邈還是不服,“我沒寫錯,是他要認錯,我何罪哉!”

老廷尉拍案道:“餓斃士卒由你而起,此乃事實!認錯者有罪,寫字者豈能無罪?先下獄,老夫後報秦王決斷!”

程邈又氣又笑又無可奈何,終於被押進了雲陽國獄。

臨上囚車,程邈還是高喊了一句:“書文無法!律條無載!程邈無罪!”

秦法素稱縝密,用山東六國的說法,就是凡事皆有法式。可程邈一案竟成了無法可依的奇案,一時便在朝野傳開了。得此緣由,程邈在雲陽國獄備受獄吏關照,破例地可以得到一支大筆一坨大墨,也破例地可以在牆上寫字。如此光陰如白駒過隙,待牢房四面石牆寫得擦洗了數十百次之後,程邈已經忘記了一切,只知道寫字,也只會寫字了。

程邈沒料到自己此生竟能出獄,而且還是皇帝特詔開釋,奉常大人親車來接。

如同雲裡霧裡,當程邈看見滿頭霜雪的奉常胡毋敬時,驚訝得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一路之上,身居九卿高位的胡毋敬,對程邈禮敬有加,說皇帝已經知道了他的事,特意下詔開釋的,皇帝說程邈是才具之士,要他爲國家做一件大事。

經歷過十餘年的牢獄之災程邈如今已經無心官權之事了,一路上沒說半個字,木然如同泥雕。接應他的胡毋敬見狀倒也不勉強,只兀自說着該說的話。

到了咸陽後,胡毋敬將程邈安置在驛館中最好的庭院,又特意叮囑了驛館令幾句,這才起身離開了。程邈什麼都沒想,在那從來沒有見過的華貴浴桶裡狠狠泡了一個多時辰洗去身上的污垢後,便爬上涼爽的竹蓆榻呼呼大睡了。

當程邈醒過來的時候,看到驛館令正惶恐不安地守在自己榻前。

看到程邈轉醒,驛館令對他說道:“你已經睡了五日五夜沒吃沒喝沒如廁,皇帝陛下都派出太醫來守護了。”

程邈哈哈大笑,“太醫?海外奇談也!”

笑聲尚未落點,外廳走進了一位鬚髮雪白的老人,手中那隻精美的醫箱顯露着久遠的磨拭痕跡,任誰見了也不會否認他醫者的身份。程邈侷促地笑着,接受了老者的諸般檢視。

老者診過脈後對程邈說道:“足下心氣沉靜,幸無大事,只調養歇息大半年自當恢復。”

於是,驛館令派一精幹官僕日夜侍奉,程邈過上了自己想也不敢想的大人日子。不過這樣的日子雖然和牢獄裡是天上地下,但是程邈居然懷念起了自己過去十年的牢獄生活。如今的日子雖好,但是程邈心中時刻提心吊膽,反倒不如過去在牢獄裡過的舒心。

將程邈送到驛館安置後,胡毋敬就再也沒有來過。程邈期間不斷的向驛館令打探消息,但驛館令也是一頭霧水。

在牢獄中的十年裡,程邈也想明白了。當年之事確實罪在自己,自己學識淵博但不代表別人學識也淵博。自己用隸書寫就的宜陽二字連當初處理自己一案的勘審官都不認識,何況那個運糧的小吏。想明白這一點後,程邈不再氣勢洶洶的爲自己叫屈,反而開始一臉平淡的開始自己的牢獄生活。

一月之後的一個黃昏,贏政的六馬高車駛到了驛館門前。驛館令疾步匆匆趕到程邈的房中,進門便高喊了一聲:“皇帝高車來接大人!”

聽到驛館令的高呼,程邈心中除了震撼再沒有別的想法。入獄前,他也只是一個小小的縣丞。如今他更是帶罪之身,程邈沒有想到自己會有上達天聽的一天。

聽完嬴政的詔書後,程邈心頭的疑惑大解。在這之前程邈就有過猜測,畢竟自己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自己識字比別人多寫字比別人快!當初自己因此入獄,如今恐怕也認識因此而出獄!

聽完嬴政對自己的委任,程邈知道,自己的那點長處如今終於要派上大用場了。

第一百七十四章 爭或不爭第一百零五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羅地網第二百七十一章 活下去第一百零一章 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第四百一十二章 世上沒有失敗的人,只有放棄的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恩怨第四百零六章 臉厚心黑第三百五十八章 子明、子羽第三百八十二章民貴君輕第四百六十章 不曾贏但也不曾輸第六十六章 永遠不要得罪女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百三十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百八十一章 現學現賣第四十二章 閉門造車第四百零四章 “絕對可靠”的天明第一百章 送魚入海,放虎歸山第二百三十八章 和女人講道理,天真!第三百九十四章 相生相剋第三百一十九章 拼夕夕版百步飛劍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榜題名第七十章 成長的代價第九十章 只因在暗中多看了你一眼第一百九十八章 權利是這世上最浸蝕人心的毒藥第十九章 韓非使秦第四百一十九章 囂張的人說囂張的話第四百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二百零七章 雪上加霜第六章 而後生第三百四十四章 誰來拯救學渣天明第三百二十章 治標不治本第三百章 落後就要捱打,捱打就要立正第二百四十一章 討好一個男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討好他喜歡的女人第十二章 論道大會第四百三十五章 水淺王八多第一百四十九章 羊再多終究也還是羊,成不了狼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第七十八章 是像人一樣死去,還是像豬一樣苟活第四百七十章 糖衣炮彈第二十二章 俠以武犯禁第三百零七章 秀恩愛死得快第七十三章 背叛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第二百零二章 趙嘉的最後一絲生機第四百八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於戰亂,死於一統第三百五十二章 相見恨晚的兩大文盲第三百一十二章 似劍非攻,墨梅無鋒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個文字引發的血案第三百九十七章 步步錯第七十四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四十五章 強撐只能撐一時,撐不了一世第一百四十章 孤星照命第八十八章 “深謀遠慮”的秦子戈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羅地網第二百一十九章 半路殺出的王綰第二百八十九章 論補刀的重要性第二十七章 隔閡第一百六十三章 逐出山門第三百六十八章 今非昔比第二百六十二章 鴆羽千夜第二百八十四章 如果世上沒有龍,屠龍的劍又有什麼存在的價值第四百五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二十一章 女子癡情時,感人最深第二百二十三章 步子邁得大了容易扯着蛋第二百九十八章 雖不可及,但心嚮往之第十三章 比武論劍第三百一十三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二十四章 衝冠一怒第五十七章 偶遇第四百四十三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二百二十四章 胡亥與趙高命運的交織第二百九十五章 有情劍第六十章 稷下學宮第三百零九章 攻與防,矛與盾第六十四章 少女情懷總是詩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六十五章 一朵珠花引發的血案第二十六章 問政第三十四章 新婦嫁衣壓縞素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個文字引發的血案第四百七十二章 芒種第四百三十六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三百二十三章 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第四十三章 打臉第四百五十四章 光盡力可不夠,關鍵是要盡心第九十章 只因在暗中多看了你一眼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極容易生悲第七十章 成長的代價第二百六十五章 蓋聶的育兒經第九十四章 假公濟私?不,我這隻能算假公濟公第四百零二章 設局第一百四十三章 昌平君反秦的心路歷程第四百三十九章 就算沒有了內力,你爸爸還是你爸爸第四百四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一章 一場由夢境開啓的穿越第四百四十六章 愚公移山、史祿移水第二百四十章 永遠不要和女人犟嘴第二十三章 滄海月明珠有淚第二十八章 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