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提前籌劃

“殿下有什麼辦法?”許林坤一喜,對於楊成風這個玩玩能夠出人意料的遼王他充滿着好奇。

“建立官學。”本來楊成風想說舉行科舉制度的,但科舉制度雖好,現在還不是提出來的時候,一來他現在的地盤只是一個小小的涼州,自己也只是一個朝廷的親王,說出什麼科舉制度就等於造反;二來現在他已經得罪了天下的世家,對於科舉制度這個徹底的毀滅世家的制度一定會讓天下的世家羣起而攻,現在他還沒有能力和他們作對。

雖然現在剛剛打敗了方樹樑,但是方樹樑只是世家試探他的一個代表而已,加上他在西北的所作所爲對於別的什麼世家的危害不大,所以他們纔沒有進一步的措施。

不過如果提出了科舉制度就不同了,這樣一來就徹底的得罪來了天下的 世家。傷害了他們的利益,到時候不要說他們的攻擊,就是現在涼州幾個剛剛依附他的小世家也會反叛。

所以暫時楊成風不會提出科舉制度,只是一步一步的慢慢的引導,用十年,二十年時間才真正的建立科舉制度。

“官學?”許林坤一愣。

“不錯,就是官學,寡人想在涼州各地的郡、府、縣、鎮建立官學,凡是涼州各地的十八歲以下的孩子都可以進入官學學習,如此一來等數年之後,我涼州就有大量的如此可用。”楊成風點點頭道。

“殿下的方法不可行。”許林坤回答道。

“什麼?不可行?”楊成風本來興奮無比,哪知道許林坤卻給他撲了一盆冷水。

“不錯,一來,我們涼州在十八歲以下的男孩有幾百萬,這幾百萬人的開銷有多多?不說這開銷,就是這幾百萬的老師到哪裡去找?二來,就是能夠建立這官學,那麼這也要在幾年後纔有效,現在我們怎麼辦?”許林坤道。

聽了許林坤的話楊成風才知道自己有些異想天開了,是啊!幾百萬的學生就要幾十萬的老師,整個大秦帝國不知道有沒有這麼多的老師,而且涼州剛剛結束戰爭,正需要大量的資金重建涼州,自己在這幾次戰鬥中雖然繳獲了不少的財物,但是現在用完了以後怎麼辦?

楊成風皺了皺眉頭想了想道:“這樣吧!官學一定要建的,寡人決定在武威建立西北大學和西北軍官學校,用來培養各類人才和低級軍官,西北大學和西北軍官學校每年招生五百人,其中二百人是從現在的郡府和軍隊中招募,其他的向外招募,而西北大學和西北軍官學校就老師就由我們西北的高級官員和武將就任。”

“是。”楊成風已經決定的事情許林坤不敢反駁。

“至於現在的問題,去年我們不是收留了一些孤兒嗎?你去把他們之中年紀比較大一點的,聰明伶俐的人進行一個月的緊急培訓,然後讓他們進入各個部門。”楊成風道。

“是。”

“還有什麼事?”楊成風看了一眼還沒有離開的許林坤問道。

“殿下,兵部尚書楊成威就要來武威了,我們是不是弄一個迎接活動?”許林坤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迎接?不需要,這件事情寡人自會處理,現在你只需要去把我剛纔說的事情就可以了。”楊成風揮了揮道:“你下去吧!”

“是。”

……

七月,陽光普照。

大都督府,楊成風靜靜地看着地圖,身邊的衆將也臉色凝重。

參謀部的許林坤介紹道:“殿下,各位將軍,現在已經是七月了,最多兩個月時間,等秋高馬肥之時。,蒙古帝國一定會派兵南下,攻打蒙陰關和嘉峪關,以報復去年之仇。現在蒙陰關與嘉峪關各有兩個警備師,加上蘭州的一個警備師,兩個步兵師,三個龍騎師,總共才五萬大軍,面對蒙古帝國的猛烈攻擊,能不能堅守還是一個未知數,畢竟蒙古帝國的鐵騎多達百萬,去年武威、蘭州之戰雖然損失了不少,但是蒙古人是遊牧民族,他們是天生的騎兵。隨時可以招募大量騎兵。按照參謀部根據情報部的情報分析,今年蒙古人攻打蘭州的部隊有可能在二十萬到四十萬之間,按照參謀部的計劃,023、024步兵師接替013、014步兵師駐守武威,025步兵師接替015步兵師駐守西北牧場,調013、014、015步兵師,第二,第三龍騎軍,011、012黑騎師前往蘭州,加上蘭州的011、012步兵師,011、012、013龍騎師,五個警備師,我們可動用五個步兵師,十三個龍騎師,兩個黑騎師。五個警備師,加上近衛騎兵師,近衛步兵師共十三萬五千兵馬。”

頓了頓,許林坤繼續道:“不過雖然我們在蘭州部署的軍力比去年第三軍團和西北城衛軍只多不少,但我們黑鷹軍的戰鬥力遠遠不如第三軍團和西北城衛軍,除了殿下的近衛騎兵師和近衛步兵師外,只是第一步兵軍和第一龍騎軍的三個龍騎師,還有兩個黑騎師有戰鬥力,其他的兩個龍騎軍和五個警備師大部分是新兵,在戰場上很難發揮作用。”

“殿下,爲什麼不把014、015龍騎師從西北牧場和山丹軍馬場調往蘭州?014、015龍騎師大部分是參加收復蘭州之戰的老兵。”司徒雷登問道。

楊成風沉聲道:“014、015龍騎師的任務的防守那拉提草原。雖然那拉提草原北部有黃河天險,但難保蒙古人會不會派偏師渡河。有一萬騎兵防守,可保那拉提草原無恙。現在關鍵是蘭州之戰怎麼打。蘭州雖有蒙陰關與嘉峪關兩個雄關,但這兩個雄關能不能像以前一樣把蒙古人擋在關外很難說。歷年來帝國之所以能把蒙古人擋在關外,那是因爲蒙古人東面有大清帝國和幷州的第六軍團牽制,每當蒙古人大舉進攻,帝國必然聚集重兵,但現在我們只有手中的十三萬五千兵馬,沒有援軍,只能靠自己。”

衆將明白楊成風話中的意思,不過他們沒有沮喪,而是莫名的興奮,作爲楊成風的手下,黑鷹軍的將領,他們早已被帝國士人劃入遼王派系。自古以來,皇權鬥爭,成王敗寇。一旦楊成風上位,他們就是從龍之臣,加官進爵,封妻廕子,指日可待。

許林坤開口道:“殿下,在西北蒙古人想攻擊路線無非是蒙陰關、嘉峪關,還有就是死亡地帶與那拉提草原北部,其中死亡地帶去年赫連鐵樹用過了,今年用的概率不大,殿下又在古城部署了一個警備師,萬無一失。而那拉提草原北部黃河是那拉提草原的天然屏障,急流涌注,不利於大軍團作戰。況且西北牧場的一個警備師、一個步兵師和一個龍騎師,山丹軍馬場的一個警備師。一個龍騎師共有兩萬五千兵馬,這一方面也不需要擔心。所以我們可以把重點放在蒙陰關和嘉峪關上。蒙陰關、嘉峪關作爲北方四大雄關之二,物資齊備,糧草充足,如果有足夠的兵馬,可保兩關無恙。不過我們可調用的步卒只有五個步兵師,五個警備師加上一個近衛步兵師,五萬五千人,平均每關兩萬,這樣的兵馬根本不足於防守兩關。而我軍的龍騎師十三個,加上近衛騎兵師,兩個黑騎師共八萬騎兵,但於蒙古人比起來相差甚遠。”

“未必。”

楊成風指了指地圖道:“歷年來帝國與蒙古人的戰鬥中攻多守少,特別在十八王之亂之後,帝國沒有一兵一卒出關,這已在蒙古人心中養成了習慣,但這次寡人偏偏要發其道行之,與其被動防禦,不如主動出擊。寡人打算在嘉峪關外打一個伏擊戰。”

“伏擊?”

衆人一楞,他們沒想到楊成風會選擇主動出擊,在大草原的兩個帝國蒙古帝國和大清帝國中,蒙古帝國底子厚,兵馬多,相當來說大清帝國就弱了很多,這和大清帝國統治者女真人有關。大清帝國現在雖然帶甲百萬,但真正的女真鐵騎不過十八萬,這也帝國野戰軍團能敢出兵山海關外的原因。

而蒙古帝國不同,蒙古帝國是匈奴人的後裔,匈奴在大秦帝國建立之前還有着一段輝煌的歷史。他們原本是活躍在大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他們是騎在馬背上的民族,匈奴的騎兵擅長使用長矛和弓箭作戰。爲了找到新的適合放牧的草原,匈奴人帶着家眷和大量的馬匹牲口開始了遷徙。匈奴軍隊有着強大的力量和嚴明的紀律,他們以不可阻擋之勢掃清了西遷路上的所有障礙。當地的民族爲了躲避恐怖的敵人而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園,從而掀起了一陣巨大的遷徙浪潮。

後來匈奴人終於發現了所喜愛的土地,他們定居在匈牙利平原,在蒂薩河畔的塞格得城建立了自己的大本營。匈奴人需要廣闊的草原來放牧他們的馬羣和牲口,從這一片區域開始,匈奴人通過同盟或是征服的方式控制了大量的區域。

匈奴人是馬術精湛的騎手,從少年時期就開始接受訓練,一些歷史學家相信正是匈奴人發明了馬鐙,增強了騎兵在持握長矛衝鋒時的戰鬥力。匈奴騎兵的機動能力使敵人帶來感到恐懼,他們每天要更換幾匹戰馬以保持這一優勢。匈奴人的第二個優勢是他們使用的複合弓,遠遠超過了大陸的任何同類武器。站立在馬鐙上,他們能夠向前後左右各個方向發射弓箭。匈奴人的戰術是令人驚異的閃電般的突襲,並因此而帶來恐怖。他們是一支由輕騎兵所組成的軍團,他們的行政體系需要一名偉大的領袖來統率整個部落。

在阿提拉的統治時期,匈奴的強盛達到了最高峰。阿提拉即位後,很快就對大草原發動了一系列的突襲,一直到他統治了大草原,不久後他將目光投向了中原。後來阿提拉死後,失去了強有力的領導後,匈奴帝國分崩離析,大草原也陷入了混亂之中,幾百年的戰爭漸漸地形成了蒙古帝國和大清帝國。

但匈奴人的後裔在千萬以上,真正的蒙古鐵騎就有五六十萬,雖然分成大小不同的部落,卻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大草原新興滿足鮮卑,契丹等都臣服在蒙古人的淫威下。

歷年來與蒙古帝國大大小小的戰爭中,蒙古人對帝國有先天優勢。

“不錯,就是伏擊。”

楊成風指了指地圖道:“百年來,帝國軍隊從來沒有出過嘉峪關與蒙陰關,在蒙古人看來,這次我們黑鷹軍也會像以往的帝國軍隊一樣,不會兵出嘉峪關與蒙陰關,但這次寡人偏偏反其道行之,深入草原,伏擊蒙古人。”

衆將見楊成風已下決定,興奮異常,深入草原,封狼居胥,是每個將領最高的榮耀。如果這一戰能擊敗蒙古人,他們必將名留青史,永載史冊。

楊成風對衆人道:“現在離蒙古人入侵還有兩個月左右,這段時間情報部必須加強對大草原,特別是嘉峪關與蒙陰關外的大草原的情報進行搜索、探測,爲伏擊蒙古人作準備。”

“是。”

第35章 蒙古大敗第10章 初戰第20章 軍政改革第四十七章第27章 王樸的抉擇第28章 幷州李家第31章 人才問題第五十七章第五十章第53章 苦戰第2章 西北事變第46章 尚福林第32章 失望第26章 最後一擊第五十五章第12章 劍拔弩張第29章 皇莊(下)第15章 反映第23章 滅族第12章 建軍第8章 伏擊第10章 籠絡商人第60章 城下之戰第30章 論禮第1章 武威建設第38章 改革前夕第77章 危機第21章 易學投靠第30章 朝廷震動第80章 嘉峪關第78章 風花雪月第26章 王氏家族第32章 失望第75章 孤軍深入第31章 血流成河第14章 馬氏餘孽第30章 朝廷震動第39章 軍政改革第21章 勝利第4章 伏擊敵軍第30章 論禮第79章 到達蘭州第15章 寧王占卜第29章 前夕第8章 祁連山脈第31章 寧王使者(上)第6章 刺殺第44章 白熱化(三)第19章 突襲第43章 白熱化(二)第6章 刺殺第5章 慘烈攻防第6章 刺殺第69章 周信江第22章 覆滅第72章 科舉制度第5章 領兵第12章 劍拔弩張第38章 攻如鑿穿第14章 馬氏餘孽第6章 東海水戰第19章 突襲第8章 伏擊第五十六章第15章 風雲突起第24章 神通廣大第78章 風花雪月第26章 憤怒第24章 亂起第10章 目標羌族第20章 爲民請命第58章 疑惑第44章 兵進隴西第33章 處置第42章 白熱化第27章 王樸的抉擇第47章 破敵第40章 治所之選第32章 寧王使者(中)第30章 拓拔野第50章 論兵第10章 目標羌族第23章 滅族第60章 城下之戰第4章 朝議第2章 西北事變第12章 建軍第4章 選官制度第四十七章第72章 科舉制度第37章 比殺第9章 羌族隱患第9章 羌族隱患第4章 選官制度第五十七章第12章 鐵衣顯威第四十七章第49章 污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