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八章 戰神出世

章邯來了。

李恪頗爲意外地看着他,也同樣意外地看着他身後的華服少年與華服青年。

首先打破尷尬的是華服青年,只見他閃身出來,苦笑着向着李恪大禮下揖。

“學生於役,見過老師。”

他就是趙於役,雍王元年成爲李恪的座下首徒,經開蒙後去了狼山少年營,求學四載。

去年下半他學成回來,李恪又帶了他兩個月,全面考量了他的墨藝、墨學,結果大爲驚豔。

考慮到他如今的狀況是學多思少,缺於實踐,李恪就安排他去了白於將作下屬的設計院中,眼下才三個月不到。

鬧什麼呢?

李恪有些不滿,不由就拉下臉:“若是爲師不曾老糊塗,你這會該在白於第二基建設計院纔是。休沐麼?還是擅離?”

趙於役臉上苦笑更濃:“學生遵老師命,四年七月至設計院,隨師兄們適應了月餘,正式加入盤龍鐵路橋設計,輔江師兄破解共振承重,小有所得。然而……”

“然而?”

趙於役擡手引向身邊略有些畏畏縮縮的少年:“老師,皇命不可違……”

李恪掀了掀眉毛,這才發現那華服少年頗有些眼熟。

“你是……太子?”

少年急忙忙下揖:“不肖徒耳,見過老師。”

趙耳九歲了,身處於宮廷,耳聞目睹,他不僅知道李恪對他這個蒙徒不甚滿意,還比大部分同齡人都更明白李恪權勢之重。

這次臨行前,扶蘇在書房召他,告訴他若還不能得到李恪的認同,就要讓他才兩歲大的弟弟來做新太子。

這不輒于晴天霹靂。

他在李恪面前徹底失了常心,否則也不至像現在這般謹小慎微,擔驚受怕。

但李恪不知道這事。

他只覺得趙耳比兒時花樣更多,不由納悶:“陛下是叫太子來繼續學業的?”

“是。父皇有命,若冠禮前仍不能令老師滿意,他就會廢了徒兒,立小弟爲新太子。”

李恪從納悶變成了鬱悶:“如此說話可不像是求學的樣子,倒像是威脅我……”

趙耳更慌了,趕緊趕地補充:“還有母后……”

“師姊?”

“母后說,氣她幫您出了,您定要把徒兒教好……”

“更像威脅了。”李恪癟了癟嘴,轉看趙於役,“所以說,我的得意徒兒這次又得丟下學業,陪太子讀書了?”

“是……”

“一家都不讓人省心。”李恪不滿一嘟囔,指了指屋內,“於役,帶着太子去尋你師孃,先尋處房間安頓下來。”

“唯!”

二人邁步前行,就在進門的一剎,李恪突然喚住趙耳:“太子殿下,草民有一言在先。”

“請老師教誨!”

“你得記住,從踏入此門始,到你歸咸陽去,此地鄉間便再不會有人喚你太子,也不會有人以長君之禮待你。你只是趙耳,衣食住行皆無殊異,明白了麼?”

趙耳以爲李恪是在暗示他,他的太子之位定然不保,忍不住便神色一黯:“唯……”

二人進去了。

章邯突然出聲安慰李恪:“以九歲孩童論,太子不差,優於中人。”

李恪沒好氣看了他一眼,裋褐,黑巾,圓頭布履,一身質樸:“怎的送兩個小子來我處,你還需變裝麼?”

章邯淡淡一笑:“罪民邯,從國逆,依律處黥面,爲鬼薪。陛下與我說,直至夏子出山前,罪民都要在梅竹莊服勞,不得擅出,所以罪民便來了。”

李恪翻一個白眼:“從國逆,罪鬼薪?我怎麼不記得秦律有這般寬宥?”

“這個罪民也不甚明白。聽聞是廷尉寺新律中有一條自由裁量權,可依律從輕或加重一等。”章邯拱着手,調子輕快,“御史府覺得罪民算不得罪無可恕,便依律從了輕,還特許將黥面黥在肋間,以褒罪民國戰之功。”

“衝這些日子看來是被陛下逼得夠嗆,竟連自由裁量都搬出來了?”

“怕是如此。”

兩人同時大笑。

笑完了,李恪認真看着章邯:“邯君,說實在的,你爲人勢利,殺心又重,我不喜你。但既然陛下託我護着你,你便在這安心住下,連家眷也接來。都殺了幾年了,歇歇也好。”

“謝……夏子!”

……

此後的日子對李恪而言越發安祥。

他開始講學,講學的固定對象是自家的三個娃,趙耳,章邯的小子,滄海一對遺孤,以及蛤蜊的小兒子。

趙於役不是學生,在完成李恪讓人送來的設計題之外,他是助教。

接下來的三年,天下進入又一輪征伐期。

六年二月,漢攻克蜀郡,劍指巴郡。

八月,楚與齊戰,奪東郡,復侵趙。

九月,趙齊再次合兵,與楚戰於邯鄲,龍且不敵彭越田榮,退入碭郡,不僅丟了纔到手的東郡,還丟了半個碭郡。

七年三月,三國言合,合縱攻秦,連下陳郡,潁川,兵逼三川,危及南陽。

五月,韓信臨危受命,孤身自廣陵返,兼通武上將軍,統御蘇角、司馬欣兩部共關東十萬兵馬。

他先以南陽爲餌食,廣設糧道,誘龍且八萬楚軍來攻。龍且不聽范增之勸,入甕,大敗,兵退潁川。

韓信遂趁勝追擊,以司馬欣堅城禦敵,自領精銳五萬餘,兩月破三郡,奪陳,碭,東郡,孤立潁川,直撲彭城。

楚王羽發五萬兵親征,韓信虛晃一槍,丟下三郡,於碭和潁川兩郡交界的山地截中了急於救楚的三國聯軍。

時九月,韓信與司馬欣前後夾擊,斬三萬,俘五萬,聯軍大敗。

三國殘兵經東郡歸各國,楚王以護翼爲名,復取東郡,田榮深恨之。

另一面,得勝的韓信輕取潁川,重奪陳郡,十萬大軍奪南郡,進漢中,曹參以弱兵咬牙苦守,一日三驚。

劉邦無可爲,依蕭何策暫停攻巴,大軍回調,以敵韓信,韓信故而退。

其時,因雍州失去特權而興起的臨時授信接連到期,諸國皆爲債務所困,政府財政捉襟見肘,唯秦無債。

出身雍州一系,對經濟問題熟門熟路路韓信深知此間干係,所以選擇的戰法極具針對。

他將兵力穩固在陳、南二郡邊境堅城,以堅甲銳器對楚漢越持續施壓。

敵攻他便穩守,敵退他便挑釁,不爭城地,只掠有生,楚漢皆苦不堪言,唯有咬牙再建合縱,推經濟狀況一直良好的大越爲合縱長。

趙陀終於尋到了介入中原的良機,親領三十萬大軍出黔中。

韓信一面請烏鶴敖之王師馳援,一面令蘇角、司馬欣交替出戰,連戰連退,折將損兵,直退八百里至陳縣,終於尋到了等待以久的戰機。

越軍先鋒,二王子趙平好戰,在不知覺間與趙陀主力拉開七十餘里。

韓信令司馬欣將三萬兵馬死守陳縣,以趕來的王師鐵騎聯合麾下平戎軍奇襲趙平側後。

此戰越軍的缺陷在鐵騎強攻下暴露無遺,那就是應變慢,射程近。

四萬把騎弩在射程外對豪豬造成了毀滅性打擊,本該爲豪豬策應的犰狳卻怎麼也追不上鐵騎的馬蹄。

趙平在絕望中亂箭身死,十萬大軍無一逃脫,非死即俘。趙陀聞訊吐血三升,急惶惶回撤黔中,縮入堅城再不敢與韓信當面。

此一戰,韓信用兵驚動天下,宣告着在李恪與章邯先後離軍後,大秦軍方的又一尊戰神,出世!

第一六七章 沙盤開閥第三五九章 文化侵攻第六八九章 紮營大澤鄉第五三九章 我口味這麼重麼第四三六章 李恪,請諸同門驗學第十七章 老而不死第七六六章 武關之八,怎樣的人建起大漢第五四九章 秩!兩千石!第三一六章 得中原者得天下第七三一章 兵禍第四七三章 大秦的工程究竟要花多少錢第四四四章 婚娉有六禮第二二七章 車馬同軌第三九七章 三妻四妾第五三三章 霸下奪志第三二一章 朝堂之辯第二三零章 勳貴之尊第一二零章 貴賤之別第二三六章 覆滅之局第四一一章 跨下之辱第二零五章 夜宴夜論第五六七章 以身犯險,血餌捕牢第三四零章 霸下出山第五八零章 五行靈動術之一,斷仙崖壁第二六零章 災禍臨門第一二三章 治水之畔第十一章 鉅子故事第七八七章 澠池會之十,舞劍第三二四章 目標,楚墨!第四三一章 齊墨歸心第三二九章 日有所思第七四七章 蕭何潁川說張良第二六五章 機緣巧合第六二零章 徐徐而敗第七零九章 二年五月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五七八章 奇謀百變第四二七章 路人臉的三當家第一九四章 鉅子慎行第六四一章 狼山誓師第六七五章 西軍股份有限公司第六七四章 聰明的辛騰第六一四章 勒石燕然第一七五章 三全齊美第一八二章 解帶爲城第二三二章 開門見山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釀第五一八章 擎雷仙人第六二九章 東塬夜襲第一九四章 鉅子慎行第四三二章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第五二零章 執法處亂象第五零八章 始皇帝服仙丹第一零八章 朽木之雕第六四二章 援兵漸近第一一六章 舊事過往第四五三章 暗箭難防第二十三章 使狗國者四十七章 其名爲犼第四零六章 全無勝數的考覈第三六七章 竹筋混凝土第五十六章 失因得果第五九六章 三道將令第一七六章 水力體系第七九五章 二世登基第四零七章 范增跳槽第二零五章 夜宴夜論第四八四章 機關之道,可改天第一四九章 測量之法第五十一章 出殯進山第六七三章 發閭左謫戍漁陽第四十章 天兵下凡第一五六章 郭平不服第五六四章 事出反常,即爲妖第五八三章 五行靈動術之四,烈火銷金第五十四章 另闢蹊徑第一六九章 官奴瑣事第二三五章 獏行之戰第五九四章 李恪有後第二一七章 無法有天第六五二章 野望西北第三零一章 七星龍淵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一七零章 民夫千五第五十四章 另闢蹊徑第三六二章 暗謀第一七九章 劍名遂願第二四八章 北地狼嚎第六四二章 援兵漸近第二六四章 曲道伏兵第五零四章 墨夏子第五二零章 執法處亂象第一零六章 力能扛釜第四七四章 做一隻有用的刺蝟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九十四章 後患無窮第三十七章 流水作業第一八零章 明恥教戰第七四八章 龜兔賽跑第七一四章 項梁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