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一章 武關之三,怎麼裝不是裝

武關攻防戰第六日,劉季天團的主將是酈商,秦軍戰損五百主兩人。

第七日,攻方將主夏侯嬰,秦軍又損五百主三人。

至夜,李恪在營中宣佈以功取士,一應士卒凡功高者皆可爲屯長,屯長以上凡戰勇者皆可任五百,不假任。

此令一出,羣情奮奮。

軍中百將,五百主已是佐官,就如各鄉嗇夫,縣中長吏,早就不是普通百姓敢於高攀的職等。

李恪並沒有用指派的方式規定由誰接掌死傷者的位置,而是在常規晉升的前提下,許低層軍士向這個職位發出競聘。

如此一來,位卑者想上位,諸百將又不願被原本的小卒壓在頭上,皆人人響應,一時也顧不上去思考這些天怎麼會空出如此多的五百長職務來。

也有可能他們是考慮過的。

但是富貴險中求。有此大利在前,約莫半數的死傷比例也不是太難接受的風險。

人人皆有饒幸之心,或者說,秦人,尤其是低層的百姓,性命從來不是他們最看重的東西。

輕輕巧巧解開了五百長缺失的困境,李恪又順手添了把火,整編。

七日連傷帶死共有兩千七百人,李恪在原本四十八旅的基礎上一氣縮編八旅,多餘兵卒合編爲備,專用於補足各旅今後一段時間的缺額。

發達的機會突然少了八個,競爭一下更激烈了。

第八日清早,李恪打着哈欠在營中洗漱。杜摯一臉古怪求見,張口就說:“君侯,楚逆請鬥將……”

在大秦這一羣以正統謀軍出身的上將當中,李恪是鮮有的喜歡鬥將的那個。

是不是真喜歡不好說,反正打從鬥將興起,李恪每戰必鬥,且有時候還逼着人鬥。

攻趙的時候,旦砍了十二個。

打栒關,滄海在栒縣城下隨手砍了幾個。

打雲陽,滄海獨斬四十八人,不僅刷新了由項籍保持的大秦記錄,還開創了單憑鬥將就覆滅敵軍的先河。

那事應該已經通過雍商的嘴傳開了。在這種前提下劉季還要鬥將,李恪有理由相信,劉軍這幾天的損傷有些過甚。

帶着滄海和興奮得忘乎所以的曹騅來到關前,李恪看到三四里外列着一個方陣,約千把人。

陣前有劉季,張良,還有曹參等一干已經露過面的天團成員,也有不少面生,但騎馬挎兵的勇猛之士。

這也是關前這點空地能利索擺開的最大人數。

李恪咂着嘴瞅了半晌,輕聲令杜摯:“此番你就不去了。抽一千弩士站滿關牆,勁弩上弦,再抽兩旅關下備守。若是發現他們有偷城意圖,你打你的,我鬥我的。”

杜摯愣了半刻:“嗨!”

關城開啓。

李恪引親衛狴犴千人,戰車四十乘,騎步八百出關,與劉季等人當面而立。

當然,李恪是坐車的,而且列陣的時候車隊就已經調好了頭,方面隨時落跑,不給別人添麻煩。

劉季軍中一陣訕笑。

只聽劉季喊:“鼠子,李恪!你心知必敗,故而備逃耶?”

李恪站在銅蓋下頭,扶着車屁股認真回覆:“不是的,本侯是怕你們等會老羞成怒,不講道義。本侯性命精貴,與你等不同,是斷不能涉險的。”

劉季氣得直翻白眼:“呔!今日鬥將,必斬你頭!”

“本侯又不下場,你怎麼斬?”

“我……”劉季眼冒着金星,連連呼吸平復心情,“無恥鼠輩,焉爲將軍!”

“我的上將軍是兼職,本職是相國,是文官。這你懂吧?就像你本職是芒碭山賊,反賊的事做得再精,也還是山賊。”

話事畢,李恪先斬一人。

趁着劉季緩神的功夫,自他身後竄出一員猛將,膀大腰圓,面目猙獰。

“呔!我乃清陽王吸,沛公帳下將軍,誰來受死!”

李恪看看左右,曹騅纔想上,給應矅做了多年副手的伍廉慢悠悠騰馬。

“臨淄伍廉,請賜教。”

兩人當即打馬戰在一處,槊來劍往,一時難分。

應矅知道李恪不通武藝,主動在旁跟李恪解釋:“王吸槊法大開大闔,氣力不錯,武藝一般,照理說師弟勝他輕易。然而師弟不擅馬,孟勝之劍離了地,又失了根基,弄不好……”

李恪手一緊:“會死?”

“全身而退倒是不難,只是想勝,可能會落下傷來……”

正說着,伍廉雙手持劍,一劍拍開王吸馬槊,中門大開,王吸大喜,抖槊回身,一槊直刺。

他本以爲伍廉會狼狽躲避,豈料伍廉表情猙獰,抖肩側身,硬是憑着狴犴營的結實鎖甲送上左肩。

馬槊的鋒銳直扎進去,幾近透肩。

說時遲那時快,伍廉開掌接住槊杆,根本不給王吸反應的時間,看似飄出的孟勝大劍已被他單手引回來,一劍砸在王吸臉上!

王吸顱骨立碎,整個人被拍落馬下,只餘一腿吊在蹬上,就那麼被驚惶的馬兒拖了回去!

伍廉深吸一口氣,左掌發力,拔出槊鋒,這才撥馬向李恪請罪:“不能輕取,請先生降罪。”

李恪看着他肩上那個血肉模糊的大口子,苦笑一聲:“不能勝就不勝,何至於傷成這樣……”

“齊墨不言敗,敗無顏也。”

“裡傷去吧。”李恪無奈聳聳肩,對左右說,“下個誰上?”

曹騅終於抓住了機會,叫馬疾出,半道便喊:“我乃藍田曹騅,誰來受死!”

鏘!

一聲清越的劍鳴在劉季陣中響起,緊接着便有一道灰色人影俯身而出,幾大步踏進。

其速之快,賽奔馬似游龍,晃神間便已衝至曹騅馬下!

他在曹騅蹄下蹬地,身形驟拔,一躍沖天!

蓋尤!

躍起的蓋尤如燕似跨馬,輕巧落地,一抖手,承影上就甩出一串血珠。

“榆次蓋尤。我不善馬,步戰吧。”

他話音還不曾落,曹騅的人頸,馬項便噴出了彌天的血泉。

人馬無聲摔砸至地,堂堂衛尉寺的衛士令,千二百石的高級武將,當下武關除李恪、應矅、滄海之外的第四大將佐,居然就這麼一聲不吭地死了,還是連人帶馬……

一片死寂。

李恪在死寂中捂起臉,用只有應矅能聽的聲音嘟囔:“看吧,不善馬就別騎馬,只要砍人乾脆利落,怎麼裝叉不是裝呢?”

第六六四章 人心惶惶第四一二章 韓信葬母第三七四章 榮焉?恥焉?第六章 神奇樹杈第三五六章 墨家的假鉅子之爭第三三零章 信義季布第十七章 老而不死第一七八章 撲朔迷梨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五十七章 寫律於租第六二八章 轉帆延城第四六五章 蝸居的始皇帝第二十六章 劫匪下山第九十九章 被歧視者第六十七章 穗兒禁足第三八五章 戰神英布第四一一章 跨下之辱第八零一章 老狐狸也有失手的時候第五二二章 國以農本,以工強第七四三章 死戰之終,漁翁得利第二三三章 墨帖再現第四九三章 三通鼓第四二零章 齊王墮落了第三二零章 累世分歧第二零八章 呂雉之心第七九一章 澠池會十四,墨戰第二五零章 馳援苦酒第七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二零八章 呂雉之心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三二七章 一脈之親第五九二章 咄咄逼人第七五五章 七封秘詔第六三三章 頭曼的決心第五二八章 金銀二冊,李恪從軍第一三四章 不戰屈人第七七六章 陰謀始動第六六八章 殉葬第五一八章 擎雷仙人第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八零七章 新芽綻放【尾聲】第六零九章 玄鳥代龍庭第五七三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六,孝行第三七八章 義氣尋仇,屠人滿門第十八章 意外收穫第六二一章 名將之姿第五四一章 與吳侯會獵江東第一五七章 先生之名第六三三章 頭曼的決心第一四四章 三角函數第四六二章 覲見第七九一章 澠池會十四,墨戰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國之願第四二五章 狗官無恥第五四五章 三塊飛地第二四八章 北地狼嚎第五零七章 罪加一等第二七七章 饋贈四寶第一五四章 九退位八第四零三章 白日飛昇之道第三二六章 儒與墨的進食之辨第五六九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二,捕牢第二三七章 損兵折旦第六一六章 雖死地而上命之第六七零章 師出有名第一六三章 武姬酒肆第六三五章 韓信歸國使咸陽第四零零章 蒼居人人會仙法第一四六章 呂公之憂第三七八章 義氣尋仇,屠人滿門第四四四章 婚娉有六禮第三零八章 胡陵見聞第八零一章 老狐狸也有失手的時候第三二七章 一脈之親第一零七章 總有意外第四六零章 鉅子歸秦……爲戍卒第七一三章 步子諸強第一一五章 喬遷之喜第三八五章 戰神英布第九十八章 待客之道第五六六章 請諸公順從第五十五章 折變增額第一三四章 不戰屈人第六五二章 野望西北第二四五章 世有墨翟第五五八章 有一臺華爲多好第一零九章 悉聽尊便第三六五章 墨家的價值第八零四章 文臣不會打仗第三四七章 論山地裝甲車的誕生第六零七章 山雨欲來第五八三章 五行靈動術之四,烈火銷金第八十三章 俠之大者第五四四章 華夏重義而輕生第七九三章 澠池會十六,會戰第七三零章 天府第二七三章 暗度陳倉第二六一章 空城困敵第八零一章 老狐狸也有失手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