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五章 七封秘詔

bookmark

殺戳仍在繼續,只是從李恪眼前,延伸到了整個北阪。

李恪對此無感,卻也不想去阻止。

人皆有私心忠義的一面,便是如趙高胡亥這一類人,也會在不知覺間結下些善緣,收穫些許死忠。

這樣的人在外廷無所謂,但在內廷……

與其待扶蘇入主後一個個篩選,提心吊膽,毀絕人心,還不如就趁這一場滌盪乾淨。

哪怕這樣會多死許多的可憐人。

李恪覺得自己的心在變冷,可仔細想想,自從立下了那個窮其一身也難以盡成的宏圖大志之後,他的心又似乎從沒暖過。

攥緊僅有的那一絲溫暖,予家人,予友人,已經是他最大的努力了。

天地不仁,吾不仁,吾不愧也……

他正式接管了阿房宮,卻又不曾想好究竟該怎麼處置這一宮之人,就命宮門緊閉,不許擅離,獨自一人踱步到始皇帝那個長長長長的陰冷書房,嗅着滿室陳腐的味道,看着那張落滿了灰的御用書幾怔怔發愣。

印象裡的胡亥實在比今日眼見的賢德太多了。

光從這個書房就能看出來,他憎惡國政。

他不僅許多天不曾在這個書房理政,還不許宮侍灑掃,只想等着它朽掉爛掉,這纔好徹底擺脫掉始皇帝那個勤政卻陰鷙的影子。

李恪忍不住苦笑,跪坐,一如最後一次來此時,與那個衰弱的始皇帝當面奏對時的場景。

他對着宮中的鬼魂念:“早知今日,你當初何必選他?”

“他怕是也不曾想明白!”

身後傳來羌瘣如洪鐘般的聲音,字字鏗鏘,步步有力。

李恪調個頭,毫無意味地笑了一下:“國尉與談君不在殿中,可將一切安排妥當?”

“你不說話,朝臣一人也未處置。老夫只是缷了他們的兵刃,讓他們席地而坐,再將趙高及其黨羽綁縛起來。”

“胡亥呢?”

“他亦算高之黨羽,一同處置。”說着,他向李恪丟過來一把四棱四刃的華貴長劍,“此乃天子劍。”

“我不懂劍。”李恪聳肩,把劍隨手往地上一放,擡眼掃了韓談一眼,“先皇帝過世那會,國尉在伴駕吧?”

羌瘣在李恪對面大馬金刀坐下來:“除了最後幾日,可說是全程相陪。”

“最後?”

“不知爲何,先皇帝詣胡亥監國後,就被胡亥囚起來了。”

“孤身一人?”

“還有蒙毅。先皇帝要蒙毅陪藏,所以才能留下來。”

李恪愣了半晌,突然一聲慘笑:“如此都不願擅改初衷,看來是我想岔了。他恨的不是扶蘇,是我啊。”

“是。”羌瘣老老實實點頭,“你是老夫一生所見,先皇帝唯一懼怕之人,連當年的呂不韋都不及你。”

“真是……食古不化!”

羌瘣聽得哈哈大笑,喜極說:“老夫一生,愚忠,蠢笨,明知先皇帝擇嗣有缺亦不勸諫,實有愧於大秦恩重。老夫本以爲先皇帝崩前失了明睿,以私恨奪公義,終究庸了一次,直到今日方知,他選胡亥非一時之興,而是深思之舉。”

李恪疑惑地歪過頭:“何解?”

“二世之位懸而不決,先皇帝雖不曾與我等庸人多議,心中卻苦思了年餘。既有久思,我料想其必有應對,想來是胡亥不爲,方纔有今日之禍。”

李恪越發聽不明白,只是靜靜看着羌瘣。

羌瘣伸手從韓談手裡取來遺詔:“此詔你何以不屑?”

李恪無奈看着詔,眼都懶得擡:“非要我明言?”

“此非老夫授意!”

李恪皺眉又看韓談,韓談噗通跪倒:“談雖閹豎,卻有廉恥,不敢非先皇帝分毫!君侯若是不信,談即死也!”

“那……此事究竟何人所爲?”

羌瘣把詔硬塞到李恪手上:“你何不閱上一遍?”

李恪唯有依言打開。

詔上的內容確如韓談所言,寫得是立扶蘇爲帝的意思,但李恪怎麼看都覺得是僞造的。

他還看了落款時間,始皇帝三十七年六月十四,季夏……

“不管這是哪個心思活絡的多此一舉吧,爲何非得是三十七年六月?”

韓談小聲說:“三十七年六月十四,夜,先皇帝與君侯奏對,此後便下詣,若君侯再有求見,皆逐之,永不敘見。”

“誒?是那天?”

李恪的瞳孔不由一縮,忙翻詔書,反反覆覆一字不差。

絹有些舊,墨亦顯舊。若是造假,這假必不是今日告的,因爲徐非臣跟李恪說過,就算是仙家的做舊法門也無法在片刻時間,就將舊意做得天衣無縫。

他還在絹的背面卷邊處看到了幾個模糊的印戳。

【上蔡通古】【長平毋疾】……居然是李斯和馮去疾的私印。

古時私印鮮用公事,若此詔造假真與這二人有關,他們大可以在上頭蓋官印。

因爲蓋了印代表二人願意爲此詔之證,有左右丞相共爲證,明顯可以大幅增加詔書的可信度,反而是蓋私印……太過鬼祟之事,倒顯得欲蓋彌彰。

李恪越發看不明白此事。

韓談又提醒道:“君侯,便是秘詔,若有左右丞相佐證,則無論廢否,必有副本。”

“副本!”

三人急急趕往阿房偏殿尚書署中的存檔室,可對照成詣時間,找半天也沒找到所謂的副本。

羌瘣突然福至心靈,從大殿諸官中召來個曾爲始皇帝尚書,又被胡亥棄用的老散郎,讓他來找。

姜果然是老的辣,他很快就從如山如海的存本中找到副本,且不止找到一本……

整整有七本遺詔,從六月十四這本開始,一直延續到九月,每一本都有不同的勳貴爲證,人選則是扶蘇,胡亥,扶蘇,將閭,高,胡亥,扶蘇。

李恪傻傻看着這些副本,幾乎能腦補出一個衰弱的老人夜來驚醒,更改遺詔,然後急命莫兩人入宮爲證,不久後又告推翻的場景。

當真是操碎了心……

“這些詔……廢詔不必譭棄麼?”

韓談解釋說:“照理說,廢詔必譭棄,僅餘副本以備查用。但這是秘詔……先皇帝若不願人知,人何以知?”

李恪搖搖頭:“我看書房積灰甚厚,你們想必不曾進去。此詔是何處偏殿秘閣所得?”

“胡亥寢殿。”

“胡亥處?”李恪眉毛不由一挑。

羌瘣惡狠狠咬牙道:“還能是何因由?趙高當年隨侍先皇帝,必知先皇帝隱秘。想是他取了此詔,假作馮、李二相國謀逆之證,二位相國才至冤死!”

“那其他詔呢?”

“這件事,便要問他自己了……”

第四十九章 天使將至第六八一章 穩守,待攻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四十五章 貧賤難離第七九八章 戰神出世第三零六章 學有成,世揚名第五四七章 李恪的顯學體系第四一四章 海外有仙山第四三零章 彭越豬突第三四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六四七章 白狼之殤第二二五章 越野馬車第六九九章 小……人物第六十三章 田嗇夫囿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等七九零章 澠池會十三,木鳶第十四章 飛龍騎臉第三二七章 一脈之親第六三九章 秦軍嬌貴了第五三八章 祖宗這種事,無所謂第一七四章 意外之外第三七九章 楚墨假鉅子之試開始第一零八章 朽木之雕第二八四章 霸下第一七九章 劍名遂願第二零五章 夜宴夜論第九章 糙漢不糙第七二六章 舞臺第五七八章 奇謀百變第十五章 強勢闢謠第二七九章 大戰方歇第二四九章 第一滴血第二零零章 唯死而已第三一四章 三子的明悟第五二四章 鄉毒第六一四章 勒石燕然第一二三章 治水之畔第八零三章 假道伐虢第一零五章 千斤巨物第六四三章 平旦決戰第四五二章 改革的聲音第五九三章 蠶食第四零零章 蒼居人人會仙法第二二七章 車馬同軌第一六八章 任其上令第五二四章 鄉毒第五一六章 夏子著書第五七八章 奇謀百變第八章 退禮風波第五二六章 李恪爵晉左庶長第七二八章 親征第三七三章 大秦機關術的天花板第二十章 珍饈美饌第二三九章 天地失色第三八三章 安陽君歷險記第八零三章 假道伐虢第三三二章 天生聖者,雁門恪君第七五零章 暮氣第三十四章 大魚咬鉤第三三四章 李恪的野望第三零五章 莫爲與或使第七五六章 小人者,趙高始皇帝三十五年第七七七章 蒙恬之謎第三九三章 亡秦者胡第三四二章 屠睢沒見過世面第八十三章 俠之大者第五零六章 我要庫不齊第一五六章 郭平不服第六十三章 田嗇夫囿第三七六章 執法需公正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二零一章 漢之廣兮第二八四章 霸下第九十九章 被歧視者第二十五章 一觴便倒第五章 天下苦秦第五七零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三,鶴光第一零一章 傢俱工坊第四四三章 所謂邂逅其實少有浪漫第六四五章 殺!第四三四章 大荒之中,有山不鹹第七五七章 戰,則矣第四三二章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第七八七章 澠池會之十,舞劍第四五八章 蒙恬成名作,高闕之戰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三九六章 商之大道第三二二章 嬴姓,李恪第七九五章 二世登基第二二一章 大起大落第三二二章 嬴姓,李恪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六四五章 殺!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二三七章 損兵折旦第二一八章 生死追擊第二七四章 天火流星第六六七章 始皇帝出靈第二二四章 長平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