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零零章 有去無回

塞上,相府。

偌大的相府里人來人往,穿流如梭。

李恪高居在房中正席,手執卷,眼觀簡,一心二用,處置公文。

“陳勝叛軍進到哪兒了?”

陳平翻着面前的信報回答:“連克蘄、銍、酇、苦、柘、譙六縣,裹挾兵馬六七萬,陳兵陳縣。”

“這麼快?”李恪揉了揉眉心,下定決心,“曜,傳我鉅子令。”

“在!”

“中原之地亂起,呈席捲之危局,胡陵、壽春近於火源,或難以自免。思前想後,我覺此二縣已無居留之意義,令墨家學士、子弟、親眷並友人鄰里,即日起過平城關,遷往雁門,不得有誤。”

應曜急速書就,一式兩份,李恪從懷裡取出鉅子令,壓上火漆,裝信封盒。

李恪嘆了口氣:“發往壽春、胡陵二地,日夜兼程,越快越好。”

“嗨!”

“平,你也草擬一封相令。”

陳平急急取出筆簡,提筆就緒。

“隴西侯近日新編了四部兵馬,依照我的建議全數派遣給旦,如此一來,鎮南莫府的兵力就是七部……告訴旦,在上郡留一部兵馬,大軍就守在雁門要地,尤其要確保陽周關的通行順暢,若有必要,需他出關驅敵。”

陳平奮筆疾書,不一會兒書就相令,交給李恪看了一眼,確認後蓋上相印,封盒澆漆。

李恪輕輕摸着信盒,沉聲交代:“這道令需直接交到旦的手裡,切不可假手他人,免得多生事端。”

“我省得。”

陳平點點頭,喚來驛傳耳語片刻,待到驛傳奔出相府,他回來對李恪說:“主公,前幾日,布君遣使說有大秦信使過洛水而來,我那時便說事有蹊蹺,卻一時想不明白,您還記得此事麼?”

“能讓你一時想不明白的事不多,我自然記得。”

“我或許想明白了。”

李恪好奇地挑了挑眉毛:“想了這幾日,只有一個或許?”

陳平苦笑一聲,娓娓道來。

“大秦使團以馮劫爲首,這一點並無意外。王上公開稱胡亥爲僞二世帝,又斥他不肖,大秦至今未將我等宣作謀反,可見他們自顧不暇,根本就無力攻伐我大雍。”

“確實如此。”

“主公有斬來使的先例,而且斬過不止一次,若大秦真無力攻伐我等,使雍就成了一件苦差,無論是誰,都要小心一言不合,身首分家。”

李恪哭笑不得道:“我有這般嚇人麼?”

陳平沒有急着回答,只是繼續說:“大秦之中,適合使雍的唯有五人。三位丞相干系重大,我們不會輕易斬,國尉羌瘣素來賢良,我們也無意斬他。可他們皆位高權重,如此一來便唯有馮劫,纔可保證自己在大雍不受折辱。”

“你丟想得這麼清楚了,還有什麼需要或許的?”

“馮劫不是一個人來的。”

“不是一個人?”李恪從來都沒有重視過大秦的這次出使,也不曾看過季布送來的通報,所以直到現在,他才第一次知道馮劫居然不是唯一的使節。他想了一會兒,“莫非,還有身負秘任的副使?”

陳平搖搖頭:“沒有副使,只是馮劫作爲主使,這次的使團裡,大秦整整爲他配了百四十二位佐官……”

李恪瞪大眼睛:“這麼多佐官,他難道打算留在大雍效力?”

“我不敢確定……”陳平遺憾地搖了搖頭,“當日我疑惑的便是此事,連想了這幾日後,我只猜測,馮劫出使或是秦廷政爭的結果。趙高想借這次出使削弱馮去疾的勢力,而馮去疾……或者說法家則打算藉此機會,給自己留條後路。”

“後路麼……”李恪想着一會兒便否定了,“不可能是後路。以李斯和馮去疾的本事,肯定知道現在不招惹我們纔是給自己留後路的最好辦法,他們這樣大張旗鼓地來,更像是留火種……”

“火種?”

“到時看看那些佐官的年紀和學養便清楚了……平,他們還有幾日到?”

“依着通報,應當在明日莫食前後便到。”

“王上會出郭親迎麼?”

“王上說先讓主公來見。等主公把他們的來意搞清楚了,再讓馮劫去宮中與王上敘舊。”

……

第二日,秦使至,李恪沒有出郭去迎候他們,只讓陳平手下的輔丞領了一干年輕佐、史去迎,論秩級,與馮劫在秦廷的秩級基本相當。

這算是一個下馬威。

自從扶蘇公開宣稱胡亥爲僞帝之後,雍國就相當於正面否決了眼下這個秦廷的合法性,轉而把自己視作正統。

如此一來,對待秦使的禮節就不好再套用對待天使的那套,扶蘇得端着,李恪也得端着。

馮劫對此沒有表達太大的意見,安安靜靜跟着迎候之人入城,先至官舍下榻,又請人遞了拜謁,等李恪許了,這才領着其中的八個佐官,帶着胡亥的御令來與李恪會面。

李恪在相府後頭的私宅見了馮劫。

二人見面,沒有寒暄,馮劫宣令,李恪就高坐在正席上傾聽。

所謂御令的內容很直白,大體是要求李恪領西軍,去陳郡平定陳勝叛亂,作爲回報,大秦會正式封扶蘇爲雍王,合法地裂土建國。

看着馮劫身後那八張憤憤不平的年輕面龐,李恪忍不住嗤笑了一聲。

“劫君,這封御令是胡亥的意思,還是趙高的意思?”

馮劫的眉頭皺起來:“天子璽印在上,武安君大可以驗證。”

“你避而不談,也就是說,很可能是趙高的意思……”李恪半點不打算客氣,直截了當說,“在咸陽一手遮天才幾個月?趙高怎麼蠢成這樣了呢……”

“武安君,慎言!”

“你伯父和李斯選了效忠胡亥,不得已對兩個蠢貨束手無策,可我卻不同,中丞相的官威壓不住我,我也不需謹言慎行。”

馮劫的眉頭皺得更緊:“若武安君又要抗令,不必要對尊長冷嘲熱諷,我自去咸陽回報便是。”

“你走不了。”李恪無聲地笑了笑,“你若走了,馮去疾和李斯的苦心就白費了。”

廳堂裡安靜下來,馮劫愣愣看着李恪,眼神裡似是不解。

李恪指着那些坐在席上,眼看隨時都會暴起的年輕佐官說:“劫君,說實在的,你覺得此次出使,可有成功的機會?”

“百中無一。”

“那這些年輕法吏可能爲你提供助臂?”

馮劫張了張嘴,一時無言。

李恪就當他回答了,徑直又問:“既然不能爲你提供助臂,馮去疾和李斯爲何要精挑細選,爲你準備了整整百四十二個佐官?若我所料不錯,他們都是身在咸陽,且學問紮實、品行端良的後起之秀,是吧?”

“……你究竟打算說什麼?”

“你去王宮吧,王上在宮裡等你敘舊。別忘了走之前,留一份佐官名冊下來,平會安排。”

馮劫大驚失色道:“武安君,無論你是否接令,我等皆要會咸陽復令!”

“此事無妨的。”李恪擺一擺手,“我會書一封信與你伯父,就說西軍出征,關係重大,爲防止王離在西軍出征期間偷襲我大雍,我要扣下你們暫爲質子,待到封冊下來,才把你們放回咸陽。”

第七七二章 天下第二戰神第三零六章 學有成,世揚名第三一六章 得中原者得天下第一一三章 止於合作第七五四章 玉陛第二一八章 生死追擊第三七一章 五德始終,毋常勝第三零九章 趙墨三子第七四一章 死戰之十,王令進兵第六零六章 始皇不是龍第三十六章 解疑答惑第七七二章 天下第二戰神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四六九章 直道第一六八章 任其上令第三九二章 彭祖活了千多年第六九二章 輿論導向戰第六五六章 三個皇子第五三六章 牧野棋局,成王敗寇第六九九章 小……人物第三三六章 慎行說宋玉第四六六章 君擇臣,臣擇君第三十章 故弄玄虛第五二七章 因材作書第七三四章 死戰之三,王不孤第二三七章 損兵折旦說些閒話……第四四三章 所謂邂逅其實少有浪漫第二二六章 新兵蛋子第六八一章 穩守,待攻第七三二章 死戰之一,鄙視鏈第七九八章 戰神出世第六一六章 雖死地而上命之第四九五章 無爲而治第二八四章 霸下第六五四章 人之將死第四零一章 少年營畢業考試第八零四章 文臣不會打仗第十章 脫粒機械第五零四章 墨夏子第七三一章 兵禍第四一四章 海外有仙山第二四六章 歸秦之願第五五三章 呂雉有孕第十七章 老而不死第八十四章 水車之益第六十五章 上卿蒙毅第一二七章 熱血青年第三三六章 慎行說宋玉第三八六章 百人敵第一七九章 劍名遂願第三八一章 大善人朱家第八零五章 公子,請第六三四章 死戰第二二一章 大起大落第五三一章 朔方之富,非夏之富第六六五章 約法三章第四七三章 大秦的工程究竟要花多少錢第六十七章 穗兒禁足第七四四章 雍軍的七寸第七七一章 武關之終,無匹第三七六章 執法需公正第五二五章 庫不齊的義渠王第七三四章 死戰之三,王不孤第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二六六章 殷紅秦魂第二零八章 呂雉之心第二八一章 才比商君第一七四章 意外之外第五二五章 庫不齊的義渠王第七十八章 長夜正酣第三九七章 三妻四妾第一四六章 呂公之憂第四九九章 兄弟第六九一章 陳勝王第七七七章 蒙恬之謎第二七零章 奪軍殺將第七八三章 澠池會之六,口舌第四一三章 雜法當道第六二七章 斬來使,啓戰端第四一一章 跨下之辱第六五一章 李恪與始皇帝奏對第四章 助我做鐮第六九八章 羣雄第二九六章 皇帝第三三五章 少年營第七九九章 李信告老第六九五章 君子協定第二五一章 涼夜驚雷第七六二章 武關之四,老羞成怒第五五五章 焚書制的真面目第四二九章 與我死來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八零五章 公子,請第四十章 天兵下凡第八十八章 新房之訊第二二四章 長平之戰第三四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五六零章 母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