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二章 挽霸下之繮

bookmark

行出居巢,壽春的距離就不遠了,霸下在山水之間行了兩日,在瓦埠澤直上,終於見到了那座傳說中的曠世傑作,霸繮堰。

霸繮堰是孫叔敖所造芍坡的配套工程,位置在淮水中段一處緊窄,西有潁水匯入,東有夏肥入江,其整體思路與史祿的攔壩異曲同工,也是通過攔阻的方式壓減水量,強迫上游之水更多地通過芍坡流入瓦埠澤,再通過密集的河渠水網滋養出千里的沃野。

只是李恪從未想過,真正的霸繮堰居然會如此雄奇!

淮水兩岸,跨江七裡,一座青銅鑄造的大型攔壩橫於江中,勾連兩岸!

這一座大壩如橋,寬足可並騁四馬,壩面全是粗壯的圓木,又每隔十餘步設置一大型方孔,一寬,一窄,交替而前。

方孔是碶閘升降的通道,時值初夏,李恪看到連排的窄閘聳立於壩上,就如長排的衛士佇立於天地之間。

慎行指着那些碶閘攔石說道:“築壩之時,公輸子爲壩石所困,苦思多日依舊不得其法,墨子獻策,待淮水稍緩,便在堰骨之間以板築法搭建木範無數,窄者長三丈,寬者長六丈,內置竹篾,合碎石,水沙,魚膠,糯米,石粉一同熬煮,十日夜澆成壩石,其堅如鐵,錐擊不崩。”

“混凝土?”

慎行搖了搖頭:“墨子將此石稱作魚膠石,可我一見你的混凝土法,便覺得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或許這就是生而知之者的共鳴吧。”

李恪聽得滿腦袋虛汗。

這哪是什麼生而知之者的共鳴,明明是大家有着相似的過往,一遇到這種不好外加工的工程就想到一塊兒去了。不過墨子腦中大概沒有天然混凝土甚至是煅燒混凝土的配方,這纔想到魚膠和糯米的傳統配方,也就是朱元璋築南京城時所用的土法。

殊途統歸啊……

李恪在心底感嘆了一聲,恭敬迴應:“墨義能以魚膠築壩,奇思妙想,我不及也。”

“你二人皆能人所不能,全無高下之分。”慎行牽着李恪的胳膊顫顫走了兩步,“你且看,陰陽二閘,各連絞索,再以滾樑將絞索統和,匯於四座爐坊,兩岸爐坊各設陰陽爐三十六座,合聚出偉力無窮!此後歲月,枯水時開陰閘,豐水時開陽閘,上游水患則雙閘齊開,淮水由此馴服,壽春一地再未受水患之困擾。這!便是墨家留在天下眼中的映像,上可改天,下可換地!”

原來動力是聯動式的蒸汽機工坊麼……

李恪難得對墨子有了那麼一點崇敬之情。他大概是較早時候的穿越人士,看得出工業基礎遠不如李恪,但他卻有李恪遠遠不及的張揚和奇思妙想,這才能憑着有限的知識在澎湃的淮水上建起這樣一座無比壯美的奇觀。

霸繮堰麼……挽霸下之繮,奪天下之見,某種程度來說,他其實做到了,他憑着一己之力爲墨家打下渾厚的基礎,即使歷經百年敗落,經過長平之殤也不曾消散,這纔等來了李恪。

“你的遺願我收到了……”李恪站在高聳入雲的煙囪陰影下方,用只有自己才聽得到的聲音唸誦,“墨家我會拿在手裡,這天下,早晚會變得比你想象中更好。”

“所以……安息吧。”

……

有了霸繮堰的映襯,壽春居民對機關的接受度遠高於這個世界的平均水準。霸下在何鈺的引導下,在距離壽春城兩裡左近,楚墨的一處整修工棚停下,儒和風舞留下來,將對其進行一次全面徹底的大型檢修,楚墨衆人各自回家,李恪與慎行收拾妥當,帶着剩餘人等直入城池,徑自趨往南城何府。

看得出來,霸繮堰讓大夥都有些情難自抑,便是素有城府的慎行也只想早早結束楚墨的假鉅子考覈,讓李恪踏出收服三墨最關鍵的那一步。

於是乎,下市未至,壽春何府。

典雅的府門中門大開,一衆墨褐草履由外向內,密密麻麻排滿了街面,慎行帶着衆人下車,遙遙對着隊首那圓臉的中年男子略一拱手,迎候的隊伍便爆發出整齊劃一的呼喊:“楚墨恭迎鉅子!見過趙墨假鉅及衆位師兄妹!”

李恪微微一笑,領着衆人端正還禮:“雁門李恪,攜辛凌、靈姬見過衆位師兄。”

經過這番極敷衍的迎候禮,李恪直起身,看到那圓臉漢子邁步上前,一把攥住了慎行的胳膊:“鉅子見老啦!”

“仲道師弟說笑了,尚能嚼得動豆飯,如何能說老朽?”慎行輕描淡寫地抽出手,李恪和辛凌趕緊上步,一左一右將他攙住,免得一時不查,老頭又遭毒手。

何仲道冷冷一笑,回過身:“鉅子遠來,我等還有要事相商,你等散了吧!”

“楚墨拜別鉅子!”一聲高唱,衆墨緩緩散去,大門內外很快就只剩下何仲道、何鈺和一個沒見過面的英武青年,若是李恪沒猜錯的話,應該就是楚墨這一任的假鉅子,何玦。

這讓他不由暗暗嘆氣。

楚墨之行遠沒有想象得那麼簡單,何仲道對楚墨的控制力之甚,堂堂鉅子親來商議假鉅子考之事,另兩位九子居然也能缺席。這一手明裡是告訴慎行等人,楚墨之事何仲道可一言決之,暗裡何嘗不是在說,他們根本就沒將這個出身趙墨的鉅子放在眼裡……

一言堂啊……

葛嬰的行動看來並未對楚墨的根基造成影響,待到一會兒商議完畢,還是得就着考題,見招拆招。

正想着,李恪突然聽到何仲道的說話:“鉅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言語,你我去正廳相談,恪君就由玦來照應,至於辛姬與靈姬,就交予鈺兒,反正她們也是熟識了,您看如何?”

慎行不動神色,淡淡點頭:“客隨主便,師弟之言,甚佳。”

一行五人就這樣被分成了四份,慎行慢慢隨着何仲道進門,李恪與何玦相互作請,何鈺滿臉尷尬地引着辛凌與靈姬,還不忘招呼臣妾,給最終也沒讓進門,正處在爆發邊緣的滄海君準備美酒佳餚……

這敵意……想來兩國交戰也就這樣了。

李恪向何玦告罪一聲,拍了拍滄海君的胳膊,起步,進門。

第五七七章 韓信遊商第一零四章 解圖備事第四一六章 齊地的禍害第四八三章 陽周規劃,三農一賈第四一零章 滄海纔是真豪傑第一五三章 羣情激奮第六八八章 獨裁之辯第四五七章 大秦的佞臣們第三二四章 目標,楚墨!第四九五章 無爲而治第五七八章 奇謀百變第五十九章 量產御米第三三零章 信義季布第五四六章 始皇帝怕得要死第四九九章 兄弟第一六八章 任其上令第七九七章 咸陽中阪無籍某被刺案第三七六章 執法需公正第六二六章 頭曼抵冰塞第二一五章 破局投奔第二零零章 唯死而已第七五五章 七封秘詔第一六四章 不似英雄第二六八章 招魂之歌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六九二章 輿論導向戰第三八四章 獄掾辦案,閒人退避第四零六章 全無勝數的考覈第三九二章 彭祖活了千多年第三六九章 洗耳恭聽第三二二章 嬴姓,李恪第十七章 老而不死第三二七章 一脈之親第三七八章 義氣尋仇,屠人滿門第四十九章 天使將至第四零七章 范增跳槽第六三一章 被驅逐的人第三九九章 公子要我暖牀麼第五三四章 你可知罪第三八二章 宴無好宴,客無佳客第六十七章 穗兒禁足第一九九章 有美南來第一一二章 其名獏行第四十章 天兵下凡第六九九章 小……人物第四四六章 三女同迎第三十九章 明火執鐮第三六三章 袖子是什麼意思第五十五章 折變增額第六零八章 風滿樓第三零九章 趙墨三子第二三七章 損兵折旦第七十六章 兩世爲人第二五三章 四散衝殺第五八九章 庫不齊霸主之戰第七二五章 內情不濟第七九三章 澠池會十六,會戰第七一六章 馮劫獻策第三六二章 暗謀第六二四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二十六章 劫匪下山第二九六章 皇帝第三五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四九五章 無爲而治第六四八章 鋒銳如劍第三九四章 沛縣無賴子第三五八章 作得一手好畫第四三七章 鉅子之試第一七五章 三全齊美第二六八章 招魂之歌第二零四章 獏行出水第六十七章 穗兒禁足第五二一章 志在改秦第一七五章 三全齊美第六四八章 鋒銳如劍第二七三章 暗度陳倉第四四九章 熱烈慶祝十屆一次墨家大集勝利召開第二零九章 伏日澆灌第五三一章 朔方之富,非夏之富第四六四章 篳路藍縷第一一六章 舊事過往第六十七章 穗兒禁足第四零三章 白日飛昇之道第二八一章 才比商君第六十一章 神神叨叨第八零五章 公子,請《盪風雲》卷尾感言第二五四章 秦人卑鄙第二四一章 我想你了第三八五章 戰神英布第四五五章 墨家險將亡第三零七章 知北遊第七十章 天使來了第六五九章 兩封御令第三二九章 日有所思第七十章 天使來了第六三四章 死戰第四零二章 三家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