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五章 少年營

所謂少年營,顧名思義,就是李恪心目中專門安置與培養少年人的機構,性質上雖接近於後世青年團一類的後備團體,但在結構和操作上,卻更傾向於那些綜合性的初等教學機構,也就是小學和中學。

這個想法突如其來,卻又由來已久。

說它突如其來,是因爲季布莊園有過量的稚童與少年,總數超過六百,再加上蒼居原本的三十餘適齡孩童,趙墨與歐冶陸續遷入,卻尚未明定發展方向的小子們,蒼居可估的十五歲以下人口已經達到八百餘。

這個數量不僅顛覆了蒼居合理的人口結構,怎麼安置他們,也成了眼下亟待解決的大問題。

畢竟季布莊園,根本就是李恪來到大秦以後,看到的最大規模的孤寡院……

而說這個想法由來以久,則要從胡陵之行開始。

墨家衰敗之勢由來以久,天下墨者三脈,總人數不足千五,這個數量對一門雜學來說或許足夠,但墨家是顯學,兩萬分之一的普學率對一門顯學來說,堪稱災難。

李恪不止一次試過去總結墨家衰敗的根由,長平之殤,三墨歧見,墨雜之分……

在李恪看來,墨家難興最關鍵的原因其實是對墨者過份高企的標準和苛求。

僅以胡陵爲例,百姓自幼誦讀墨學,但長成後入墨的卻少之又少,蒼居也有類似的情況,還有李恪那位以墨學開蒙的伯父李汩……

並非是墨學不引人,實在是墨義太趕人了!

李恪分析過自己身邊的墨者,憨夫、辛凌、由養、儒,還有靈姬、風舞、葛嬰等等,無一不是學養精深,武藝精湛,業藝精熟,信仰精厚……

這種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精英模式並非不好,可若是對每個墨者都如此要求,不僅太過強人所難,還容易讓特長突出的苗子淪於平庸。

李恪想通過少年營來改變眼下的狀況,而且做好了獨斷專行的準備!

少年營三字一出,果然滿室皆默。

慎行沉吟了好一會,才試探問道:“恪,你是想將少年大量收入墨家?”

“算不得收入墨家。”李恪小心翼翼掩藏着心思,輕聲說,“季布那頭千人遷入蒼居之後,蒼居少年便近八百之數,原有的書院已不足以收容他們,務農、務工也並非少年專長。莊園少年受俠道影響頗深,如柴武者,十三便敢帶着弟妹劫道,且絲毫不以爲恥。若是任由他們自在發展,對蒼居而言,並非善事。”

“少年營便是書院?”

“是,鄉學,書院,蒙學,只是他們依託墨家而存,與其讓他們以法儒入蒙,不如授以墨學,並從中挑選適合的苗子。”

辛凌眉頭一皺:“你準備教授甚文?”

“《經》上下,《經說》上下,詩、書兩篇,《楚辭》、《山海經》、《神異經》、《列子》,還有《呂氏春秋》和墨劍。”

“以雜家爲重,兼顧墨學……”辛凌隱約覺得李恪另有打算,可又想不透李恪的心思,“爲何不授十論?”

“十論者,墨義也,少年心性不定,不知其本,反容易誤信誤傳,人云亦云。”

“《非儒》如何?”

李恪搖頭一笑:“師姊,這些孩子未入墨門,先學《非儒》,他們究竟會以爲儒家虛榮,還是覺得我墨家小家子氣,容不得他學?”

辛凌不說話了,看向慎行。

慎行盯着李恪:“雜學與墨經,便可讓孩童心向墨家?”

“雜學者兼容幷蓄,可識文斷字,兼修多門。墨經則是墨家機關術之基本,墨家最吸引少年的,不就是機關秘術嗎?”

“爲何還要學墨劍?”

“學武是爲強身健體,健體是爲氣力足備。更何況墨劍飽含墨義之精華,在傳劍時授義傳道,比死記硬背的效果可好多了。”

“你以爲,八百少年營,可入墨者幾何?”

“當有半數。”

“四百?”慎行難以置信道。

“半年拔選一次,凡年十三以上,好學且品性堅忍者入墨,授以十論。至十七縛籍,錄學子籍,再令其踐行墨義,如此當有半數。”

“十三入墨,卻到十七纔開始踐義……”慎行苦笑道,“恪,你以爲是墨義阻了墨家壯大?”

“少年心性不定,少有堅持,反觀長成之後,若心中有信仰,區區墨義何足掛齒?”

慎行不由點頭:“爲師還有最後一問,你以爲,少年營由何人主持妥當?”

“最妥當的是季布。”李恪毫不猶豫,“蒼居少年多出自莊園,季布兄弟對其有恩。再者說,季布乃信士,信義二字,無價之寶。”

“可是季布非墨。”

李恪輕鬆道:“他們兄弟倒是希望加入墨家,只是叫我推了而己。”

“爲何?”

“對墨義不明所以之輩,便是勉強收入墨家,也不過是在墨衛的基礎上再多個墨俠而已。”李恪撇着嘴說,“老師,墨家難道還不夠亂嗎?”

“可你又想要他主持少年營……”

“是啊,我打發他們三兄弟去尋師哥學藝去了。”李恪聳了聳肩,對由養道,“由養,讓師哥將他們收作弟子,一年時間讓他們精熟墨義,通背十論,待他們做成了這些,纔是主持少年營的人選。而在那之前……師哥爲主,由養爲輔,如何?”

慎行滿意點頭:“看來你對此事早有打算,爲師允了。”

“謝過老師!”李恪終於眉開眼笑,“由養,你現在便啓程。家居,饕餮,墨行,改田,少年營,還有季布幾人拜師之事,一件不可延誤!”

由養拱手震聲:“唯!”

……

在季布處借了馬,由養與衆人道別,北行歸往蒼居。

霸下在汝水畔一停七日,程鄭理清了季布欠款,第一批二十餘戶人家也在墨者的護衛下離開莊園,隨行的還有丁固。

風舞和蛤蜊回來了,霸下終於開爐啓行,越過汝水,穿過南陽,夜以繼日向着南郡奔行。

夕陽西下,李恪憑欄遠眺,整個人都陶醉在荒野無邊的美景當中。

人才鏈條,生產秩序,集體作業,新式機關……蒼居還缺什麼呢?

商路!

“此行回返的時候,看來必須去一趟沛縣了啊……”

第三零一章 七星龍淵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釀第七四九章 棄暗投明第一八三章 任重道遠第二四二章 成家立業第八十三章 俠之大者第一九一章 阿爾善部第二七二章 堂堂之兵第三三一章 俠之大者第八零零章 兒大不由爹第七九四章 澠池會之終,生機第四一零章 滄海纔是真豪傑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第八零二章 十六王相制第三八四章 獄掾辦案,閒人退避第五一零章 小人長慼慼第四九九章 兄弟第三四二章 屠睢沒見過世面第七一七章 信用消費第三六零章 零陵偶遇第三四二章 屠睢沒見過世面第五一四章 非韓非第二八四章 霸下第五十一章 出殯進山第五零六章 我要庫不齊第六七三章 發閭左謫戍漁陽第三六九章 洗耳恭聽第三五六章 墨家的假鉅子之爭第一四一章 正廳之爭第三五七章 霸下一遊第二四九章 第一滴血第三七六章 執法需公正第一一二章 其名獏行第六二零章 徐徐而敗第二八七章 修身之意第五七零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三,鶴光第二五一章 涼夜驚雷第四三七章 鉅子之試第六八五章 還軍第四六零章 鉅子歸秦……爲戍卒第五七一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四,火起第五一零章 小人長慼慼第四六七章 墨家歸秦第五二一章 志在改秦第一七一章 收攏人心第六八一章 穩守,待攻第九十五章 產品營銷第一七九章 劍名遂願第一零四章 解圖備事第六六四章 人心惶惶第三九零章 劍癡與工癡第六六四章 人心惶惶第六零一章 河間郡大建第九十四章 後患無窮第六八二章 長子當王第二四八章 北地狼嚎第六九八章 羣雄第七八五章 澠池會之八,驚起第七十二章 工作報告第一四零章 情濃於血第一零五章 千斤巨物第六七八章 陳涉、吳廣第六二八章 轉帆延城第三二四章 目標,楚墨!第六一六章 雖死地而上命之第四七零章 鉅子的底氣第四一一章 跨下之辱第一零四章 解圖備事第四六六章 君擇臣,臣擇君第七八七章 澠池會之十,舞劍第一七五章 三全齊美第四五六章 扶蘇千秋,則墨千秋第三一零章 墨家的推舉制度第二九四章 天生爐工第二七二章 堂堂之兵第一零三章 木桶原理第六六一章 謁殺第六五六章 三個皇子第二一三章 死地脫生第七九八章 戰神出世第三三七章 又是張良第五七一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四,火起第二一四章 爰書賊殺第三四九章 水土不服的根源第七六六章 武關之八,怎樣的人建起大漢第四四四章 婚娉有六禮第七四二章 死戰十一,奪魄之陣第二四二章 成家立業第二六五章 機緣巧合第六六八章 殉葬第三六七章 竹筋混凝土第三八七章 壽春尾聲第一四四章 三角函數第六四七章 白狼之殤第六四八章 鋒銳如劍第一五七章 先生之名第一六九章 官奴瑣事第六九一章 陳勝王第七二六章 舞臺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