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章 扶蘇音信

bookmark

遺憾的是扶蘇沒來。

李恪心裡也知道,堂堂的大秦皇長子,始皇帝對他寄予厚望,雖說沒有明確的官職,但每日觀政學政,習文練武也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基本沒有可能常來北境之地旅遊。

不過他讓蒙衝帶了一封私信過來,李恪當着蒙衝的面戳開火印,確認信箋完封未動,然後在回執上籤了大名。

也不知道信裡寫了些什麼,蒙衝顯得很鄭重,一簡回執中分爲二,一半放入懷中,一半則交給李恪,還關照他務必收好。

李恪滿口應下,喚來小穗兒爲蒙衝置備飲食,獨自一人進到屋裡,這才攤開信箋,細細拜讀。

【端月五日,扶蘇白。

歲月易得,別來行復數月,扶蘇思之過往,恍如昨日。

昔時你我宴於茅舍,冬寒炕暖,憶青白甚美,穩鼎甚香,憾無酒也。我曾令庖廚壘竈復烹,其味訕訕,雖有美酒,然不足君多矣。

觀天下士子,文華者儒,嚴謹者法,恬淡者道,機巧者墨,擅言者縱橫……一如恪君多才者,我兩世爲人,未曾見也。

你我投契,扶蘇幸甚。

世有輪迴耶?前世之交耶?伯牙撫琴之日,恰逢子期聽耶?盼有再見之日,卻不知其何日也。

駕歸咸陽,毅師述職覆命,於宮中將獸犼之圖予翁,翁聞其神妙,大喜也,乃令將作試製,兩月功成,所用者皆恪君之法,融金以成構架,析木而作機關。

試用之,一垛之禾旦夕成米,左右俱嘆天賜也。

翁已令將作刻製圖版,廣制脫粒之型,且以此二者傳諸天下。詔曰:里閭之地,當備二犼,如有缺者,則課考爲庸,三年不晉。

恪君聞之喜否?

奈何舂米之型事關重大,翁雖有意廣推,然丞相拒之。

秦律當以黔首生計爲要,何來有妨律令,事物不行之說?可笑其還欲焚滅圖板,捕殺恪君,莫非以爲我趙氏無人,我翁昏聵耶?

固法!迂士!狂徒!

翁本意徵辟恪君爲國所用,晉爵犒賞,亦爲其所阻,我與其庭上爭辯,終平,二人皆不得成。

扶蘇無用之輩,恪君勿怪。

書及至此,欲要言者衆也,落於簡者寡也,頃何以自娛?頗覆有所述造不?

北望於邑,裁書敘心。扶蘇白。】

長長的信,李恪看得冷汗淋漓。

獸犼廣推天下是好事,他的長處就在機械製造,通過一兩件簡單事物能讓全天下知道機械的便利,有助於開啓民智,讓秦人支持機械研發,間接提高技術人才的地位。

長此以往,對李恪而言就是大大的好處。

只是沒想到獸犼居然差點給他帶來殺身之禍……

扶蘇雖然沒說太多,但李恪能想象,要不是他在始皇帝面前據理力爭,李斯要捕殺一個小小的上造,還不是一道令書的事情麼?

不賞不罰,功過相抵,已經是天賜的幸運了……

李恪虛脫般靠在榻邊,喘了半天涼氣,這纔想到自己需要回信。蒙衝還在正堂等着呢,若是讓扶蘇的貼身侍衛等得太久,以至於心生怨懟,那可不是什麼好事。

他趕忙起身構思,片刻之後便攤開竹簡,提筆落墨。

【端月九日,恪白……】

盞茶功夫,洋洋灑灑一篇回信寫就,李恪並沒有說得太多,只是介紹了柴火飯的做法,順便說了一下近況,自己正在試製水車,有墨家和田嗇夫從旁相助,上百精匠奔走辛勞,等等等等。

至於感謝的話則是一筆帶過,君子之交在於交心,其淡如水,李恪享受且珍惜和扶蘇平等交往的感覺,也不願意因爲過分地拘禮生分了兩人的關係。

這份關係本就不牢靠,更何況隔了上千裡的山河,他也尋不到讓這層關係更進一步的機會。

書信即成,韋編成冊,李恪把信箋卷好,放進竹筒,又烤上膠漆,火印封絕,遞送到蒙衝手上。

蒙衝雙手接過:“恪君可備回執?”

李恪淡淡笑了笑,說:“信中無甚見不得人的東西,回執便不必了。壯士遠來辛勞,我處有些奇巧的小玩意……”

“恪君,爲主奔忙乃是分內!”

李恪啞然失笑:“我可不是欲通錢予你。我處有些綠菜,取自西域,乃是中原未有之物,口感甚佳,較苦菜藿葉之屬遠勝,勞煩你帶給公子。”

蒙衝瞪着眼睛不信道:“你叫我帶綠菜贈予公子?”

“我叫你帶金子,你願收嗎?”

李恪哈哈一笑,讓小穗兒去屋裡的育苗槽裡選些繁盛菜苗,各色俱全,連土一起送過來。

待到蒙衝嘟嘟囔囔上馬欲走,李恪突然說道:“壯士,公子在信中怨我處有宴無酒,你便替我轉告公子,我欲以果品釀酒,待酒成之日,必遣人送往咸陽,請他品鑑。”

“省的了。”蒙衝看了李恪一眼,說,“他人與殿下相處,唯恐禮不精美,物不珍貴,你……無怪乎殿下高看你。如此,後會有期!”

李恪大大方方拱手回禮:“長路顛簸,壯士珍重。”

“走也!”

……

送走蒙衝,李恪感到渾身痠軟,而且汗漬漬粘膩得不行。

他抻了抻懶腰,打算請稚姜幫他燒幾桶水,再擺些桂枝什麼的梳洗梳洗晦氣。

無緣無故在生死線上走了一遭,他至今還有些心有餘悸……

只是稚姜肯定在陪嚴氏,日中光景,嚴氏又會在哪兒呢?竹亭?

李恪正想着,突然看到史祿急匆匆走了過來,一雙大腳運步如飛,在里巷上揚起一道煙塵。

“先生……”

“又有何事?”李恪沒好氣地問。

“又?”史祿歪着腦袋想了半天,他今天好像也沒找李恪說過什麼,怎麼就成了又呢?

李恪被這老實人逗得一笑,搖着頭說:“祿君此來所爲何事?怎地如此風風火火?”

“先生,國尉來了!”

春風起兮,史祿這話說得極輕,李恪一時沒聽清楚:“你說誰來了?”

史祿左右環視一眼,拉着李恪的手進到門裡,一轉頭將門關上,還順手插上了栓:“先生,前幾日我命人將一應圖板送予國尉,國尉得之喜甚,連夜便出了咸陽,如今已到樓煩城中。”

“國尉?國尉屠睢?”

“如今大秦可還有第二個國尉?”

李恪心裡不由納悶,那些圖板解釋得明明白白,屠睢如果喜歡,叫將作做出來就是了,大張旗鼓跑樓煩縣來幹嘛。

所以李恪問道:“國尉千金之軀,親來這樓煩縣作甚?”

史祿深吸一口氣道:“方纔國尉親衛來報,說國尉此次以查勘戍務之名而來,實乃看中先生之才,親來招賢了!”

李恪目瞪口呆:“招賢……他不會想帶着我去打百越吧?”

第七零七章 雖死無怨第二一四章 爰書賊殺第二六二章 烈焰焚城第四四一章 螭龍無用論第二九一章 三輪車與藏匿處第四十章 天兵下凡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三四八章 夏無且第四五六章 扶蘇千秋,則墨千秋第四六四章 篳路藍縷第五一七章 造紙術只有看起來美好第五一零章 小人長慼慼第七四五章 小心思第九十八章 待客之道第四四五章 娘子,美甚第一四九章 測量之法第三三七章 又是張良第七四零章 死戰之九,大雍的怪胎第一八五章 軍弩乍現第五七二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五,玄鳥第五一九章 誰比誰蠢呢第一章 人窮志短第七一九章 愣頭青,們第七零三章 亂燉第六零三章 墨家要擴張第一五零章 暴民之蹤第六八六章 爲朕分憂第三一零章 墨家的推舉制度第一九九章 有美南來第六三三章 頭曼的決心第八十五章 水車之難第二七六章 瀕臨收官第一五五章 國尉輔臣第三七一章 五德始終,毋常勝第三八一章 大善人朱家第二七四章 天火流星第七七一章 武關之終,無匹第三二五章 魏人好臉面第一五五章 國尉輔臣第三六九章 洗耳恭聽第二零七章 金板遺書第二三四章 沉冤得雪第一一三章 止於合作第四八七章 斥儒第四三一章 齊墨歸心第三二一章 朝堂之辯第一九一章 阿爾善部第七四六章 烏騅與霸王第六一二章 我欲保扶蘇第四七零章 鉅子的底氣第五四四章 華夏重義而輕生第五一五章 星星之火第七九二章 澠池會十五,法度第七七六章 陰謀始動第七四三章 死戰之終,漁翁得利第四九七章 將仲子兮第三七八章 義氣尋仇,屠人滿門第五零二章 天上天下第二九二章 大戲開鑼第一七五章 三全齊美第四一零章 滄海纔是真豪傑第一一三章 止於合作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五十六章 失因得果第六八二章 長子當王第七八一章 澠池會之四,首日第二四一章 我想你了第五四五章 三塊飛地第二二零章 虎嘯龍吟第七二八章 親征第五一六章 夏子著書第六四一章 狼山誓師第七零三章 亂燉第六三九章 秦軍嬌貴了第六零四章 螢惑守心第六十七章 穗兒禁足第九十九章 被歧視者第四二二章 君子陽陽第二六二章 烈焰焚城第四九三章 三通鼓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五十九章 量產御米第四十二章 福禍兩依第三二三章 尚需要一個侍女第五零六章 我要庫不齊第七一一章 請建太學書第二一八章 生死追擊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六七零章 師出有名第七零三章 亂燉第四七六章 撿到寶了第三七四章 榮焉?恥焉?第六九四章 母儀天下第七八五章 澠池會之八,驚起第六九五章 君子協定第七五三章 馬耶?鹿耶?第六七一章 內憂生第二十四章 主動出擊第六七六章 胡亥來晚了第八十八章 新房之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