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襟、一邊沉或者某些地方叫做擔挑兒,這是對一種關係的描述,形容的就是姐妹嫁出去,兩邊老公的關係。
姐夫和妹夫這兩人的關係就可以這樣的形容了!
但是這些都是平常的稱謂,在一些心臟的人嘴裡,這種稱呼還有另外一層意思,而最通俗化的表現就是刷鍋!
女人不守婦道,在外偷男人,很有可能她不止偷了一個男人,如果偷了好幾個男人,那麼請問這些男人都是什麼關係呢?
農村的稱呼就叫做刷鍋,女人是那一口鍋,那些偷吃的男人刷的都是同一口鍋,這豈不是一邊沉?叫連襟也很形象,叫扁擔挑兩邊一樣沉也是一樣的!
伊思哈可沒有娶媳婦啊!他爲什麼喊這個榮老闆爲刷鍋的交情?
因爲對面的這位榮老闆,他可認識,他就是晚清大名鼎鼎的榮祿!
瓜爾佳氏.榮祿,這位身世可不一般,上三旗的大貴族子弟,父親和伯父都在平長毛之亂的時候戰死了,他妥妥的還是功臣烈士之後。
咸豐皇帝對他還是很優待的,有肥缺了都給他先安排上!
但是咸豐皇帝可不知道,就這位榮祿跟他的妃子慈禧關係可不一般啊!
榮祿比慈禧小一歲,這就是一代人,而且慈禧入宮之前居住的地方和榮祿還很近,年齡一樣住的還很近,還都是旗人熟人。
一來二去,二人就有了青梅竹馬的關係,至於說是不是有了更親近的關係,這可就是野史胡亂猜測了。
慈禧最後能順利進宮,說明這二人在青年時代僅僅是相互愛慕,並沒有什麼實際的舉動!
慈禧入宮成了皇帝的妃子,榮祿是功臣烈士之後也就成了朝中的大臣,按理說這二人可就沒有什麼交集了。
但是命運是不會放過有緣人的,咸豐帝死後辛酉政變爆發,榮祿堅定的站在了太后和恭親王一邊,站隊站的太正確了。
也正是因爲這樣的功勞,他成爲了內務府主管,妥妥的肥差啊!
也就是在這個期間,慈禧沒有了男人,自己還成了位高權重的太后,二人膽量變大了,這纔有了偷情的舉動!
不過這榮祿雖然喜歡慈禧,可是他畢竟還是男人,多多少少有大男子主義,他不相信慈禧一個女人最後能有多大的權利。
所以那段時間他很傾向於恭親王奕訢,這樣的舉動讓慈禧非常不爽!
慈禧可不是爲了情人就能丟掉權利的女人,他一看榮祿有小心思立刻下手處置,直接下令外放,你去西安當將軍去吧!
西北苦寒之地你好好受着去,給你個警告讓你知道知道厲害!
終歸是青梅竹馬的情人啊,慈禧也只是警告外放,而且外放還是高官西安將軍!
隨後的日子裡,榮祿就是駐守西安沒有什麼別的建樹,唯一談得上功勞的就是他爲左宗棠西征籌集糧草物資,保護後方的道路通暢而已。
不過清朝官場裡,你再有功勞也架不住朝裡有人啊!慈禧如今接連失敗,在政壇上的表現可遠不如肖樂天前世。
此刻慈禧身邊的嫡系遠沒有真實歷史上的多,不得已她又想到了西安的這位老情人!
就在災情爆發之前,也就是去年秋天,慈禧跟兒子提了一句,把榮祿從西安調回京師,由於交接時候出了一點差頭,所以耽誤到了年後。
半路上小皇帝下旨意,讓榮祿暗訪災情,回京再向他稟報,這就是榮祿離奇出現在山東的原因!
榮祿其實不認識伊思哈,畢竟伊思哈最早在宮裡就是一個侍衛,不是什麼大人物,而榮祿也就是一年回京一次述職,有時候兩年回一次。
他怎麼可能認識伊思哈呢?但是榮祿的手下人很多啊,這些都是他家生子的奴才,父親伯父留下來的百戰精銳。
這些人其中就有人認識伊思哈,所以在城頭上榮祿就已經知道了伊思哈的身份,也就是從那一刻開始,榮祿就不敢往死裡打了,他覺得非常詭異。
後來衙役用槍頂着他的腦袋,他就坡下驢順勢就離開了戰場,他只是想悄無聲息的逃走。
而伊思哈卻認識榮祿,畢竟大內侍衛一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認人,他必須要把所有能進宮的官員都認識清楚。
榮祿回京述職伊思哈見過幾次,所以印象很深!
如今兜兜轉轉,二位刷鍋者終於尷尬的見面了,這場見面尷尬的連周圍的老兵都不好意思看了,給讓出角落一個位置,讓二位刷鍋坐在地上談心。
大眼瞪小眼,誰都知道對方的那點破事,全都在慈禧身上刷過鍋,這也沒法交流實戰經驗啊!
“呵呵……榮祿大人怎麼成了生意人了?還榮老闆……”
“呵呵……離奇失蹤的大內侍衛伊思哈居然成了山大王?二哈大王……”
呵呵呵……二人說完全都尷尬的笑了。
榮祿畢竟政治經驗豐富,這位可不是白給的,真實歷史上他晚年壓住袁世凱動彈不得,這位爺如果不死,袁世凱根本就不敢造反!
榮祿死後,滿清裡面的鐵腕強人可就越來越少了,這纔有了袁世凱登頂的機會!
這樣的人滿肚子裡都是鬼主意,他猜都能猜出八九不離十來!
“推動流民造反……都已經到了攻打縣城的地步了……你失蹤的地方還是在西陵?”
“哈哈……恭王爺動手了吧?你已經投靠過去了?”
伊思哈笑了“跟聰明人說話真是痛快,沒有錯,我現在就是跟着恭王爺混……此刻王爺已經秘密起兵,月底一過就要通告全國!”
“爲什麼要過了月底?黃道吉日嗎?”榮祿問道。
“你沒有回京,有些消息你不知道……肖樂天這個邪魔已經離開亞洲去印度洋了!月底過馬六甲,之後就會有很長一段時間電報消息不通!”
“啊!”榮祿點了點頭“這麼解釋就合理了!厲害,厲害……王爺厲害!”
伊思哈一拍手“榮祿大人,十字路口已經擺在您面前了,上那輛車您自己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