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礦工軍團的攻城絕技!

東山文官學校如今的正式名稱應該叫——吳國文官學校。

軍樂隊吹吹打打。

在侍衛的簇擁下,陛下親至,一爲視察,二爲參加結業典禮。

200名學生正式畢業即將奔赴各地上任。

所有人皆喜氣洋洋,互相拱手。

而新錄取的400人則羨慕的站在一邊望着這些年輕的不像話的“前輩們”。

他們的心裡酸溜溜,腹誹“前輩們”是運氣好、命好。

金燦燦的烏紗帽穩穩地落在頭頂。

分配出去,全是實缺!

以後大吳代僞清,這幫人的仕途之光明簡直不敢想。

……

“畢業生按照花名冊,逐個上臺。”

身穿藏青色制服的學生們,聽到侍衛報名字就趕緊上臺。

從陛下手裡接過畢業6件套:

畢業證書、官印、報道憑證、佩劍、手槍,還有一個銅碗~

前面5樣挺正常,最後1樣比較費解。

畢業生們接過禮物單膝跪地高呼萬歲,然後退下。

這一環節持續了半個時辰。

之後,

李鬱又發表了祝詞,無非是勸慰、勉勵、警誡。在衆人聽來也沒什麼新意。

“老顧,這銅碗是什麼意思?”

“大概是陛下怕我們路上吃飯沒傢伙什,盛飯的吧?”

旁邊1大齡新生聽見了,差點笑噴。

湊過來低聲說道:

“諸位前輩,陛下的寓意很深啊,從此以後你們就捧上了摔不爛的飯碗。銅,古代又稱作金。所以也可以理解爲捧上了金飯碗。”

畢業一個碗~

……

畢業生和新生們進行了簡單交割。

交割打掃乾淨的寢室,交換一些用不上的個人用品還有在此讀書的心得,以及附近哪片的枇杷楊梅好吃。

“聽說東山還有很多學校?”

“對,不過我得提醒你啊,有兩個學校不能惹。”

“哪2個?”

“士官學校,全員暴力男。還有文學院,現在改名了,叫新聞學校。”

“新聞學校有什麼可怕的?”

“他們會顛倒黑白,在背後編排你。如果你不想蘇州府百姓都知道你的大名的話,最好離他們遠點。”

最後,

有畢業生好心提醒:

“趕緊準備好學費,咱這的學費可貴。1年30兩!”

“啊?”

有一半的新生炸了鍋,亞歷山大。

不過,很快他們就釋然了。

府城有家“四海票號”可以借貸,利息5釐(換算成年利率,就是6%)。

李鬱沒打算免除學費。

除了軍校,其餘所有學校一概要收取學費,而且不菲。

雖然有人勸諫如此不太體面,可李鬱不打算“慷慨”,堅持要把收費執行下去,以成慣例。

……

而四海票號,就是他新成立的一家規模尚小的票號。

票號大掌櫃如今也換了個古怪的名字,叫經理。

第1任經理是前“天成元票號南方掌櫃”劉金鑫,副經理是從財稅署調來的人。

因爲規模小,所以沒有引起太大的注意。

劉金鑫牽頭,

帶領麾下的原天成元票號骨幹奉命編纂一本“票號行業教科書”,將晉商的票號規則、常識全部落在紙上。

經過篩選增減後作爲“吳國財會學校”的教科書。

財會學校、衛生學校、技工學校、水師學校、船舶學校等等一系列已經成立或者即將成立的學校,目前最大的困難不是招收學員~

而是忙着編纂教科書。

從零開始採訪專業人員,總結經驗,逐漸填充教科書內容。

授課教師除了少部分專職教師,大部分是一線人員,從署長到技工,類似醫學院的培養體系。

教育,乃百年大計。

爲此,

李鬱又成立了教育署、科技署和衛生署在同一大院內辦公。

暫不設大臣。

待時機成熟,再設一教育大臣總管科教文衛。

……

這些學生,或乘船或坐馬車去各地赴任。

其中有80人乘船前去江西。

“諸位大人,我吳國的第5軍團正在攻略江西。新佔州縣亟需恢復秩序。就看你們的了。”

“少尉放心。”

第5軍團派來了1名少尉,10名士兵隨船,負責將這些學生安全護送至南昌城。

之後,他們將跟隨大軍一起行動。

軍旗插到哪兒,他們就進駐哪兒的衙門。

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吳國的各項制度執行到位,實現對地方的深度掌控。

蘇鬆常,杭嘉湖這些腹心區域不設兵判。

而江西所有州縣必設兵判。

陛下准許每縣視情況招募200到500人不等的民壯,糧餉本縣負責,武器由陸軍部劃撥。

民壯是臨時的,無固定期限。

各縣的巡警是固定的,理論上可以幹一輩子,由朝廷發一輩子的餉。

所以,民壯可以隨便招。

巡警需要精挑細選,要忠誠要強壯。

……

南昌城從白天到黑夜,喧鬧無比。

城內百姓不足原來的三分之一,長期征戰,或逃亡或死亡了。

兵災猛於虎~

如今,進駐了第5軍團1萬人,輕騎兵軍團4000騎兵,第1派遣軍4000人。

船隊來往絡繹不絕。

有江南運來的武器彈藥,有皖南贛北運來的糧食。

苗有林站在城牆上,志得意滿。

對着一衆不甚熟悉的尉官講話。

“本官苗有林,先前執掌第2軍團,老實說,第2軍團很能打,戰場刺刀見紅,從來不怵敵人。”

“但是本官相信,第5軍團更能打!”

衆尉官擡頭,注視着這位新主官。

……

苗有林狡黠一笑:

“老子也是窮苦人出身,種過田,進過山。山裡人苦啊,緩坡上的土層就一巴掌厚,你不能深刨,底下都是石頭,只能廣種薄收。江南那地方一畝田輕鬆打五六百斤糧,山裡只能打一二百斤。”

衆人紛紛點頭,

第5軍團多是礦工山民,感同身受。

“收成差也就算了,老天爺還時不時給你添點噁心。山體滑坡,收成沒了。來羣野豬,收成又沒了。”

“種地養活不了一家人。我們就只能去做礦工,去炸礦,去鑽洞。挖礦的日子想必我不說大家也清楚,打仗死了還有個全屍,挖礦死了,屍骸都沒人收。”

“咱們山裡人日子過的苦啊。”

苗有林說到此處,眼眶甚至有些微紅。

衆尉官也跟着擦眼淚~

一下子,主官和底下骨幹軍官的距離就拉近了。

關鍵詞——自己人!

……

苗有林見火候已熟,突然手指向南方:

“陛下聖明,給了我們翻身的機會。江西戰場就是我們的良田,我們的富礦。”

“跟着本官以最迅猛的速度打下鄱陽湖平原,打下贛江平原,一路給我衝到大庾嶺,拿下梅關。軍功、賞銀在等着伱們。”

苗有林猛地抽出佩劍,周圍的數十人齊刷刷跟着抽出佩劍。

陽光下,

幾十把佩劍寒光閃閃。

“打下江西,劍指廣東。殺,殺,殺!”

……

輕騎兵軍團依舊駐紮在南昌城,沒有南下。

攻略江西,動用騎兵的意義不大。

不如留守南昌,預防湖北清軍重兵,亦可隨時支援九江。

4日後,

吳軍抵達瑞州府城下。

瑞州知府是個滿人,驕橫頑固,擺出了死戰到底的姿態。

城牆加固過,城內增加了多處環繞壕溝和陷坑,即使城牆被轟塌也能抵禦一陣子。

守軍3000餘人,綠營爲主,衙役民壯佔據2成。

弓箭、火繩槍的數量不在少數。

另外動員了上萬青壯守城,準備了大量火油,必要時以火牆拒兵。

“你說的這些都是真的?”

“是,小的以性命擔保。”

瑞州府的一名士紳派管家潛逃出城提供了城防情報。

“好,識時務者爲俊傑。破城後,你家主子的全家性命財產可保。”

“謝大人。”

……

管家雙膝跪地,磕頭如搗蒜。

他的主子判斷吳軍一旦捲土重來,必然勢如破竹,江西是肯定要歸吳的。

兩湖、廣東也危如累卵。

南北朝的概率至少有7成。

那滿人知府守城意志又頗爲堅決,死扛着不降。在這種情況下,王師的傷亡可能不會太少。

城破之後,王師震怒,萬一屠個城泄憤~

熟讀歷史的士紳從來不相信有什麼仁義之師。

即使吳軍之前風評不錯,但這並不能掩蓋改朝換代的酷烈。

以前兵少地寡,需要招攬人心。

如今那吳國氣候已成,在江北圍殲了清廷主力,攻守易形矣。

在南方,

除了西南諸省武德充沛,駐防八旗、綠營、土司兵聯手或有拉鋸的實力。其餘省份都沒有希望~

……

“都說說,有什麼辦法迅速破城?”

有一準尉單膝跪地:

“末將2代人挖礦,可以挖個地道,將火藥精準的堆到城牆中線下。”

“你需要多少火藥?”

“300斤。”

“這麼少,能炸塌嗎?”

“肯定夠,我在礦上炸慣了。火藥用多了,礦主要打人的。”

准尉說的信心滿滿,

他當礦工時,親手參與了幾十次爆破。

“好,此事若成,本官保舉你升少尉。”

秋末冬初,

地下水位低,土層結實。

挖礦洞是技術活,也是個體力活兒。

判斷地洞的深度、寬度、高度、延伸方向,全憑藉經驗。

……

掘進時,30人一組,

5人在前掘進,20人負責爬行運出泥土,5人在地面接應。

吳軍弄出了很多假動作,搞的鑼鼓喧天,人喊馬嘶,不時還有冷槍冷炮遮掩挖掘地洞的動靜。

瑞州知府哈同,忠誠無暇,然戰場經驗差了些。

他生在廣州滿城,從小到大沒見過真正的戰爭。

因廣東和江西的商業來往向來頻繁,

成年後,借祖先恩蔭謀取了瑞州知府一職。

巡視城牆完畢,

他又開始苦讀那2本兵書,南宋善守城的文臣陳規所著的《靖康朝野僉言後序》、《守城機要》。

哈同每讀到關鍵處,立馬手書紙條令人照辦。

……

沒辦法,

從他爹那一輩開始,就沒摸過幾次兵器,廣州滿人素來以儒雅爲豪。

吟詩作賦,八股文章,哈同都是好手。

他那一筆瘦金體甚至有6分宋徽宗的神韻。

如果天下太平,他本該這樣瀟灑順利的過完一生。

瑞州兵丁皆以爲知府大人是個沙場老將,一道道命令井然有序,而且頗有章法。

卻不知是“趕鴨子上架”,抄書守城。

哈同除了巡視城防,其餘時間都在瘋狂翻書。

數百前年的先人智慧令他拍案叫絕。

“陳兄,真乃大才也。”

“若是宋廷多一些像他這樣的文武全才,何懼女真蠻兵。”

旁邊的侍妾聽了,瞪大了眼睛。

“相公,這可不能亂說,犯忌諱的。”

哈同眼睛不移,翻到下一頁:

“無妨,當今皇上親口御批,宋乃唯一正朔,遼金不可爭其輝。我旗人人人敬佩嶽武穆~”

……

“相公,吃些酒飯吧。”

“放這吧。如若城破,你欲如何自處?”

侍妾臉色灰暗,不知如何回答。

哈同嘆了一口氣,從木匣子裡掏出2顆藥丸:

“此乃劇毒,萬一城破你可速速服下。孔曰成仁,孟曰取義,身死事小,失節事大。”

屋內安靜,

哈同又連翻數頁,

突然,他面如死灰,手指劇烈的哆嗦起來:

“穴地攻城法~”

“壞了,城外的情形和這書裡講的一模一樣。賊人必定在挖地道~”

哈同舉着書,衝出府邸。

“埋缸,聽聲。”

“全城懸賞,尋找賊人地道。”

……

城中亂成一團,折騰了半個時辰。

終於有兵丁興奮大喊:

“聽見賊兵在挖地道的聲音了。就是辨不清方向。”

哈同連忙翻書,尋求先人的智慧。

“3缸定位,快,快照辦。”

城外,

幾個泥猴般的士兵爬出地道。

“總指揮,準備完畢,可以爆破。”

“點火吧。”

引信呲呲,火星很快縮進洞內。

所有人都安靜的等待着那激動人心的一刻。

……

大約百十息後,

地下傳來一聲沉悶的巨響。

被密封在棺材內的火藥被引燃,排山倒海般的力量向上噴出。

礦工們在長期的爆破工作中對於定向爆破產生了模糊的直覺,應用在了此處。

瑞州城牆顫抖倒塌,黑煙滾滾。

方圓幾十丈被爆炸波殃及。

城牆被炸塌,城內壕溝被填平,周圍的拒馬鹿寨被拋出去老遠。

3門火炮被掀翻在地。

上百人被埋在廢墟內,還有數十人被震的口鼻出血倒地抽搐。

當然,這是因爲瑞州只是區區府城,城牆厚度有限。

若換成江寧、西安這種天下堅城,哪怕是長沙武昌一類的省城,雙倍的火藥都炸不出這種效果。

第392章 壓縮空間,不要放過韃子馬隊!第122章 軍火行業,廣闊市場,大有作爲168.第166章 滴水滾珠局?李氏騙局?215.第212章 軍機大臣,還踏馬首席?你能不第1章 大清第125章 世上最賺錢之生意,無非三樣第27章 胡把總是個老實人174.第172章 正治,是理想主義者搭臺,投機第336章 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塊,帝之鮮血第441章 吳軍新式武器,拿廣州城做測試第461章 蒸汽機和後宮!第275章 清廷江北官場的一顆地雷,被自己人第529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來啊,互相傷害170.第168章 果然一個男人的氣質好不好,主第225章 排隊槍斃,給八旗太君注入武勇第386章 大清朝隱隱失控第407章 李鬱的“矛盾相對論”第455章 一支酷似“清軍”的“吳軍”,血洗了濠鏡澳155.第154章 坤爺,小姐在後院等你吶190.第188章 下官還有更大的黑幕要交代,你第7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商戰第512章 桂軍的締造者第423章 陛下,糊塗啊,如此降價,百姓未必得實惠,朝廷也未必得好處啊第290章 乾隆會爲一個工具聲張正義嗎?第50章 十六字狀詞,殺人誅心第430章 改棉爲稻,腥風血雨第573章 一筆劃算的交易,150萬英鎊買下爪哇島!第120章 天不生弘曆,萬古如黑夜。續費吧?第540章 北方金字塔和吳國蛛網第523章 朕報復不了李鬱,還報復不了爾等京旗?188.第186章 圖窮匕見,開始下明棋了155.第154章 坤爺,小姐在後院等你吶第330章 結盟?第469章 勒緊繩索,逼迫清軍主動進攻第293章 李鬱:我不聽你們的,我要吸取一位第87章 洪教主第91章 這是個圈套,速逃189.第187章 乾隆震驚:白蓮教中,有高人吶第242章 兩塊肥肉,可以吞下了第535章 前門驅江南虎,後門入貴州狼第242章 兩塊肥肉,可以吞下了第24章 變天了第231章 晉商刀頭舔血,江寧城內狂攬存款第20章 蒸汽動力機牀第473章 助老夫拿下五福之最後一福好死第445章 滿城12時辰!第301章 你見過凌晨三點鐘的清軍大營嗎?就第122章 軍火行業,廣闊市場,大有作爲第73章 亂147.第146章 拿小棍測試一下,帝國的中樞神第453章 乾隆大徹大悟,“吳亂”的本質壓根不是造反第87章 洪教主第251章 如何發起對清廷的下一輪攻勢?先開第338章 精神崩潰的撒克遜使團先開了第一槍第7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商戰第475章 意外因素,艦隊暫緩西進,改攻武昌!第30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436章 慢慢給甜頭,不要太慣着上帝第96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第458章 回蘇之前,挑亂福建的局勢第256章 乾隆:王亶望他敢報大捷?第29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鄱陽湖面拼刺刀218.第215章 我軍若死的太少,如何能體現本第348章 英雄廳內,昔日好友,各爲其主!141.第140章 白蓮教拋出的香餌,吞不吞?143.第142章 衆官雪地追巡撫第471章 自費購置武器,爲朝廷打仗?155.第154章 坤爺,小姐在後院等你吶203.第201章 三連擊劇本,無痛江南第265章 一手閒棋佈蘭芳,一手妙棋稀釋第2軍第539章 嘉親王縱兵搶和珅寵妾,打狗震爹第459章 老天爺發飆,海外有變第437章 土木堡殷鑑在前,臣恐御駕有危第395章 硝煙散盡,炮決海蘭察!第274章 乾隆:朕六十有餘,對一個草原來的第253章 “安妮寶貝”號船員:吳王你要這樣第567章 都不按套路出牌的結果,雙方都慌了第230章 一場載入史冊的高強度戰爭第94章 你怎麼可以假定我的性別?第353章 揚州鹽商集體反水!第368章 遍地饑民,若要穩住江西,陛下要麼第327章 《閩吳互不侵犯20條》第107章 拿同僚的血染紅頂子201.第199章 皇上秘密來了江南?第254章 大清朝首富的智慧第529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來啊,互相傷害179.第177章 邊疆清軍和腹心省份清軍,其差第345章 擺在我們面前只有一條路投吳!209.第207章 李鬱:我想屠乍浦滿城,可又不213.第210章 投賊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491章 世界的本質,是一個字:騙第552章 官府下場,組織決鬥第43章 風雲突變第563章 殺戮海灘!第549章 吳皇的本意是好的,無奈福建綠營執行壞了第556章 萬物皆可滿八旗第109章 不行,我是正經商人第236章 乾隆:朕會爲自己的錯誤買單第481章 血稅新解,與改流歸土第492章 我等蒙古男兒正欲死戰,爾等滿人卻要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