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吳國新官制大調整,告別草臺班子

道前街,

苗有林解下佩劍、配槍。

並擡手接受了2名侍衛的檢查。

“苗大人,請。”

“好。”

他整肅大檐帽,扣好風紀扣,挺直了腰板快步走入陛下的臨時辦公衙署。

昨日,他剛搭乘船隻回到蘇州府。

今日一大早就奉命前來陛見。

單膝跪地:

“臣苗有林,拜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賜座。”

“謝陛下。”

……

李鬱放下了手裡的筆,笑道:

“你指揮第2軍團在江北打的不錯,戰後的士紳遷居令也執行的不錯。林淮生在摺子裡爲你請了頭功。”

“謝陛下信任,謝林帥的擡舉。臣惶恐。”

“你惶恐什麼?”

苗有林心裡一抖,連忙起身:

“臣下令屠戮俘虜,以至和鄭河安產生激烈矛盾,差點破壞了大好局面。”

李鬱並無表情,只是盯着他。

氣氛凝重,苗有林後背有冷汗滲出。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作爲軍團指揮你有臨機決斷的權力。但是寡人想聽一下,你當時是怎麼想的?”

“戰事收尾,大軍即將追亡逐北,把上萬的俘虜留在後方實在是個巨大隱患。放也不是,用也不是。臣寧願揹負屠殺俘虜的罵名,也不能讓陛下的大業擔負風險。”

……

李鬱只是點點頭,沒有說話。

然後就挑開了話鋒:

“此次矛盾之後,你繼續留在第2軍團就比較尷尬了。”

“臣明白,臣都聽陛下的。”

“寡人想把第5軍團交給你,過幾日待受封儀式結束,你就啓程去南昌。”

“請陛下示下,第5軍團的作戰任務?”

“在嚴冬之前拿下江西。贛南多山,想完全控制不易,但伱部需控制大部分城池,可待明年春暖花開再慢慢蠶食鄉間。如今我吳國兵鋒正盛,戰前你可傳檄四方,若能兵不血刃下城最好。”

說到這裡,

李鬱突然起身,從櫃子翻出一本冊子查閱後在紙上寫了一行數字。

苗有林雙手接過,只見紙上赫然寫着:

“4萬5千斤。”

“陛下~”

“這是你部拿下江西的火藥配額,再多,寡人就給不了你了。你明白嗎?”

苗有林退步2步,單膝跪地:

“臣明白,臣遵旨。”

李鬱笑了一下:

“你也辛苦了,回府吧。寡人若再留你就是不通人情了。”

……

苗有林回府,妻妾倚門翹首以待,琴瑟和鳴,自是不表。

苗府一直很安寧,妻善妾恭,從無矛盾齟齬。

正妻昌金時常帶着妾室和一幫傭人丫鬟出府城,去七子山打獵。時人形容,大夫人騎駿馬,穿獵裝,肩扛火槍,呼嘯而來,滿載而回。

坊間傳聞,

迄今爲止,她共計獵有小野豬23頭、兔子35只、鹿4只、猴子45只~

堪稱“蘇州府第一女巴圖魯”。

李鬱也聽白夫人說過。

他只是笑笑,不置可否。

想來這個戰績沒多少水分,一個能從金川戰爭中倖存,隨夫輾轉廝殺數省的女人,不必懷疑其彪悍程度~

……

內政部安插在第2軍團的人員送回的情報,證實了在殺俘衝突之前苗、鄭2人並無齟齬,合作頗爲愉快。

交惡屬於突發事件~

最終,

李鬱放棄了對此事的進一步追查,因爲實在是找不到疑點。

苗有林的“屠俘令”是殘忍了些,可放在那個時候他的做法也站得住腳跟。

李鬱甚至隱隱揣測,這其中可能有主帥林淮生的默許~

苗有林立下軍功,過幾日自當封賞。

而實際上鄭河安軍功更顯著,但是出了這檔子事,如何封賞他頗爲頭疼。

李鬱沉思半天,

喚來了秘書處的侍衛:

“第2軍團副總指揮鄭河安,近況如何?”

“回陛下,鄭大人病了。”

“真病假病?”

“真的。”

“嚴重嗎?”

“高燒不退,臉色蠟黃,大夫說根或在肝脾。”

“可有訪客?”

“有。正在長洲縣休整的第2軍團,至少有25名軍官登門看望過鄭大人。”

……

李鬱想了想,吩咐道:

“延請吳門醫派四大名醫去給他瞧病。待有好轉,再告知寡人。”

“是。”

江北會戰結束,士兵們最關心的環節就是“論功行賞”。

考功署忙的飛起,將賞銀逐個發放到個人,這個環節之後還有一次正式的“提拔儀式”。

李鬱猛然意識到了1個問題,

正規軍體系太過扁平,“隊”,“營”,“軍團”3層太少了。

一旦大規模提拔,軍官的位置就不夠安排。

當初起兵,一切從簡,很多方面都過於粗陋。

如今帝國逐步成形,該適時做出調整了。

正規軍團建制,由3層細分爲5層。

10人爲一班,50人爲一排,250人爲一連,營級不做調整,依舊爲500人。

在營和軍團之間,增加了“團”的編制。

2500人爲一團。

10000人爲一軍團。

軍銜按照從小到大,重新細劃分爲:

2等兵、1等兵、士官、准尉、少尉、中尉、上尉、銅星校尉(1星,2星,3星)、銀星校尉(1星,2星,3星)、金星校尉(1星,2星,3星)。

再往上是,陸軍元帥、海軍元帥。

李鬱身兼兩個元帥。

……

新兵入伍即爲2等兵,月薪4兩。

1年後,無違紀即自動轉爲1等兵,月薪5兩。

士官是兵頭將尾,月薪8兩,可指揮1個班。

准尉是最低一級軍官,月薪10兩,指揮1個排。

少尉月薪20兩,指揮1個連。

中尉月薪40兩,指揮1個營,原指揮使稱呼取消。

上尉月薪60兩,指揮1個團。

銅星(1星)校尉月薪300兩,指揮1個軍團。除林淮生外,各正規軍團正副總指揮暫定如此。

另外在肩膀加星星的這個遊戲裡,每多1顆星月薪就增加100兩。

……

按照李鬱的想法,需嚴格控制校尉以上的升遷。

至於說搞出123星,主要是防止賞無可賞。未來的戰爭還多着呢,總不能讓人立下軍功沒空間升遷吧?

既然考慮到了戰爭的漫長,那必定就要考慮士兵的新陳代謝。

陸軍部正式發文,

以後吳軍募兵分2種。

1種是合同制有固定期限的士兵,滿3年無條件批准回鄉。

平時無餉,回鄉時一次性獎勵100兩。

軍功賞銀一樣拿。

3年內任意一個時間點戰死,皆給與撫卹金100兩。

另外1種是職業兵,無固定期限,奔着當軍官去的。

想退出?

除非傷殘、年老力衰,經陸軍部批准後方可。

……

吳軍的戰場傳令系統也過於滯後。

於是在小鼓之外,又增加了號角和哨子。

戰場嘈雜,只有大號角那渾厚極具穿透力的聲音能夠傳入所有士兵的耳朵。

而哨子則是掛在軍官的脖子上。

士兵們聞尖利哨聲則火槍齊射!

另外,

專職的傳令騎士也不可或缺。

騎士的軍帽頂上多了一根長長的盔纓,醒目好辨認。

……

武官軍銜大變動,文官職級自然也要加以完善。

李鬱直接來了個10級文官制度,

1級最低,10級最高。

大臣對應的是9級文官,署長對應的是8級,副署長對應7級。司長對應6級,副司長對應5級。室長對應4級,副室長對應3級。

從文官學校畢業後就是1級,當差滿5年必升2級。再往上則和工齡無關。

若表現平庸,那就是一輩子的2級文官。

地方上,

知縣對應4級,知府對應6級,巡撫對應8級。

……

月薪方面:

9級文官爲1000兩,8級爲800兩,7級爲600兩,6級爲500兩,5級爲400兩,4級爲300兩,3級爲200兩,2級爲100兩,1級爲50兩。

在10級文官之外,再設文吏。

文吏爲合同制,5年期限,月薪5兩,要求精通文墨、算術。期滿後不可再續!必須離開!

文吏的唯二出頭之路:

一是通過考試進入文官學校。

二是加入軍隊,從2等兵做起,服役滿3年後可免試進入文官學校讀書。期間若有立功或傷殘,按照軍中標準對待。

10級文官暫時空缺,留給“相”的。

至於說是宰相還是首相,暫時未可而知。

……

從月薪來看,文官遠遠高於武官。

但武官有軍功賞銀,文官沒有。

表面看來,

李鬱給底下人定的薪水似乎挺高,但實際上並不是。

以清廷的江蘇巡撫爲例,一年的養廉銀就是12000兩。蘇州知府養廉銀有3800兩,元和知縣有1700兩。

大明的那種“乞丐待遇”聽起來很好聽,但是一點都不實際。

清承明制,初期定的俸祿也很低,知縣年俸不過區區幾十兩。

人,混到了這個地步。

若是僅靠俸祿生活都可以算是神仙般的君子了。

萬里無一!

故而雍正開創養廉銀,同時鐵腕整治。

……

李鬱明白:

道德良心,放棄了未必得到豐厚回報,但想繼續擁有卻需要付出很高的代價。

所以他推出了“官邸制度”。

凡3級文官以上,在任期間必須居住在朝廷提供的宅子裡。

建築署奉旨在各府各縣建“集羣官邸”。

官邸屬於朝廷所有,入住者僅擁有使用權。

若升官了、遷任了、被貶了、致仕了,居住者就需要在3個月內搬走,騰出屋子(大臣除外)。

集羣官邸,

按照等級對應不同面積、不同檔次。

例如,大臣官邸在蘇州府城東的金雞湖畔,宅子加附屬院子佔地15畝。署長副署長的官邸也在金雞湖畔,相隔5裡,每座僅佔地10畝。

……

李鬱還很貼心的規定,

爲了治下官員的人身安全,官邸四周修建一圈堅固圍牆,僅留1正門。

且官邸選址皆在城外,美名曰不擾民。

此中苦心,沒多少人明白。

官邸集羣就是互相制約。

誰家來了不該來的訪客,瞞不住同僚。

誰家想挖地窖儲存現銀,瞞不住同僚。

當然了,

這只是相對提高了“墮”的門檻,做不到絕對。

想墮,辦法多的是。

例如:

不挖地窖存銀,可以收銀票。

訪客不來官邸,可以在外面便衣會面。

甚至還可以在外面偷偷租賃房屋,作爲貴重財物的藏匿所。

……

這些,李鬱都明白。

“防墮”好比防洪,堤壩能高一丈是一丈。

雖然總有千年不遇、防不住的大水,可哪怕能多防一天也是好的。

也好比屋門上鎖,

遇上鐵了心的專業小偷必定防不住。

可是能擋住絕大部分技術糟糕、只是順手牽羊的蟊賊。

而且,

集羣官邸只是第一步,後面還有補丁。

有2樣東西李鬱打定主意要牢牢握在手裡。

一樣是票號業。

另一樣是茶絲瓷出口。

這2行業,任何人想染指都會面臨自己最凌厲的反制。

其重要性可抵得上10萬精銳大軍。

有人說:

生意的盡頭是放貸。

李鬱對此深以爲然,而且志在必得。

控制了票號業,不止是每年有鉅額的利潤,更是可以充當無形的手去推動工業化。

……

長洲縣。

建築署剛剛交付了一批“尉官武官官邸”。

清一色的2層帶露臺紅磚小樓,頗具美感。

且考慮了江南的多雨天氣,樓頂屋檐前伸。

正門外2根白色柱子撐起二樓的陽臺,出入大門不會淋雨。

剛從江北戰場撤下來的第2軍團的軍官們,望着分給自己的宅子眉開眼笑。

他們一致認爲這是陛下的恩典~

呼朋喚友買傢俱、鍋碗瓢盆填充空蕩蕩的屋子。

許多人有了宅子瞬間覺得自己該娶親生娃了。

早有那嗅覺靈敏的媒婆三五成羣在附近轉悠,只要遇上穿軍服的年輕漢子就過去湊過來保媒拉縴。

李鬱沒打算限制,反而鼓勵。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讓麾下的軍官們有牽掛是好事。

……

頒佈並解讀了“文官新制”和“武官新制”後,

吳國的文武官員們接受度很高,並無異議。

迅速調整,迅速適應。

所有人都發自內心的擁護陛下,因爲他們都得到了好處。

這一次調整,絕大部分普通士兵的月餉都有提高,賞銀、提拔也如期而至,喜氣洋洋。

文官更不必說,

他們終於有了明確的奮鬥目標。

從1級到10級~官居一品,位極人臣。

更關鍵是,

草臺班子終於走向了正規化,隱隱有氣吞山河的氣象。

在這種激昂的氣氛下,

吳國的第一次“文官入學考試”如期舉行。

地點設在書院巷的文廟。

這座北宋范仲淹創立的州學兼文廟,迄今已有700餘年。

來自吳國境內的書生們以及“來自清統區的俊傑們”在驗明身份後,正昂首闊步步入神聖考場。

……

一名袁州府寒酸書生感慨道:

“陛下氣度不凡,真天子也。”

周圍的考生頗爲不滿。

你感慨就感慨,幹嘛聲音這麼大?特麼吼的我們集體耳鳴。你是怕站在20丈外的陛下聽不見對吧?

又有大嗓門感慨:

“今日考試摒棄了入場前的搜身環節,此乃以國士待吾輩,壯哉吾皇。”

說罷,

他出列對着陛下所在的方向,深深一拱手到底。

第127章 掛羊頭賣狗肉,玷污了義父這個高尚152.第151章 京旗戰索倫,蘇州滿城第一仗第439章 乾隆:秘誅國賊,開闢第2戰場第481章 血稅新解,與改流歸土206.第204章 乾隆急火攻心,養心殿翻車130.第130章 黎民懂得太多,就會離心離德第116章 英商:不要撕票,叫張寡婦來翻譯!158.第157章 高端人脈圈,這種事屬於社交禮第246章 主公想以普通人的身份在杭州城理個第36章 距離變態又近了一步164.第163章 若如此,入關時咱旗人先輩們的第445章 滿城12時辰!第85章 蒙韃子,講個笑話第239章 朕覺得李鬱落榜毫無冤屈,字醜不該第383章 黃海之濱,淮西新軍的戰場初體驗第455章 一支酷似“清軍”的“吳軍”,血洗了濠鏡澳請假一天196.第194章 縮水版八里橋之戰,悲憤的蒙八第256章 乾隆:王亶望他敢報大捷?第35章 給老胡下套204.第202章 死士風采,一騎一槍襄陽亂第85章 蒙韃子,講個笑話第314章 臘月29,趙氏姐妹入吳王宮,淑貞兇第224章 後果很嚴重,相當於在精神上,刨了第375章 情報署再立新功!第295章 我輩士紳,捐輸乃是取死之道!第87章 洪教主第66章 我常常因爲自己過於善良,而羞愧不已第243章 乾隆:朕看中了他的野性第393章 勝負既分,海蘭察割辮明志第495章 復仇,荊州八旗灰飛煙滅第381章 步騎炮輪番壓制,海蘭察急眼了第334章 從巔峰到地獄,中間只差了半天!第379章 海蘭察頗有定力,無奈林淮生步步緊第331章 小小演示,乾隆陷入了巨大震撼!第51章 借錢第429章 前車之鑑,吳國的糧食會議!第404章 吳國新官制大調整,告別草臺班子第460章 名利場的底層邏輯138.第138章 豆腐西施,掌握核心技術第28章 大人,我替你保密第123章 紫禁城面聖,給乾隆畫大餅第438章 最好的戰前動員騎主子第246章 主公想以普通人的身份在杭州城理個第403章 炮擊戰地參觀團第376章 吳軍過江,誰笑的最開心?第261章 一代梟雄,黯然隕落大別山第17章第106章 是時候,獻祭一位大官了第431章 一捆柴禾引發的血案第423章 陛下,糊塗啊,如此降價,百姓未必得實惠,朝廷也未必得好處啊第3章 青樓交友第101章 炮擊登岸清兵第235章 李鬱:通知天成元票號,一次性漲價第260章 吳王領銜下注豪賭,勇者全跟!第344章 教唆貴州綠營去拔驢橛子!第484章 朕不裝了,朕扒了龍袍和你李鬱比下三濫第378章 心虛的忠誠第231章 晉商刀頭舔血,江寧城內狂攬存款第49章 李氏一型步兵火繩槍第279章 東海之上,李鬱突然翻臉第457章 留下“蛇”,抑制“羣鼠”第350章 江浦告急,吳軍先鋒過江了!第226章 打爆京師火器營,然後調頭向北第475章 意外因素,艦隊暫緩西進,改攻武昌!第288章 地方和朝廷的博弈“尺度”:一般不205.第203章 教主的意志,蟻附破襄陽!第275章 清廷江北官場的一顆地雷,被自己人213.第210章 投賊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348章 英雄廳內,昔日好友,各爲其主!135.第135章 乾隆:沒有人比朕更懂這大清第431章 一捆柴禾引發的血案第418章 風雪輕騎出!該清盤了第114章 你可以質疑老爺們的人品,但你得相第494章 全亂了,拋棄計劃,見招拆招187.第185章 有種,他再屠一次揚州城啊?第351章 老胡認識你,大刀不認識你第254章 大清朝首富的智慧第220章 和兩江總督李侍堯的第一次交鋒第252章 翻車了,翻車了,洋人當真了,要派218.第215章 我軍若死的太少,如何能體現本171.第169章 黃浦江畔炮聲隆,福康安梭哈了145.第144章 用大清的價值觀去看大宋,沒毛第80章 國粹第397章 西湖畫舫上的會議,該向哪個羣體加第105章 黃通判的發家史第84章 又掉鏈子!第121章 歸國前,我還有一些大膽的 不成熟的第38章 轉型,做本府大善人第124章 本官竟然被兩個刁民碰瓷了第98章 說一百句好話,不如干一件實事第385章 忠誠的山東籍幹部,大舉南下第351章 老胡認識你,大刀不認識你第288章 地方和朝廷的博弈“尺度”:一般不第87章 洪教主第312章 紅牀打頭,紅棺收尾,這就是女人要200.第198章 滿城打靶,封官建制158.第157章 高端人脈圈,這種事屬於社交禮第52章 方捕頭,留給你全家的時間不多了第330章 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