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第160章 大人,我們竈丁只是窮,不是傻

第160章 大人,我們竈丁只是窮,不是傻

李巡檢一行人,趕着兩輛驢車載着戰利品慢悠悠的走在田野上。

此地是沉積平原,地勢平坦視野開闊,老遠的他們就瞅見了幾匹馬。

這年頭,能騎馬的都不是普通人。

所以,李巡檢趕緊停住腳步,站在大車上張望是哪路貴人。

若有必要,他得一路小跑過去迎接,儘量給貴人留下一個好印象,日後辦事才方便。

砰~

巡檢司的弓手們,就這麼看着上司突然中槍,綻放出血花。

頓時亂成一團,四面逃竄。

李二狗,帶着4個弟兄慢悠悠射擊。

他們背的是西山槍炮廠特製的加長燧發槍,刺殺利器。

這一路上,可打過癮了。

專門隔着老遠殺人,這幾匹馬也都是從驛站搶的。

途中還幹掉了一個送信的驛兵。

他不識字,所以也沒翻看牛皮郵筒裡的信件,乃是福康安800里加急送兵部的急報。

太湖協滿漢兵丁被毒死300餘人,造船工匠全部消失,木材和半成品戰船被人付之一炬。

(工匠,和部分木材在西山島)

福康安判斷江南即將有鉅變,請求朝廷做好應變的準備。

最好是派大員,臨時節制江南6府的所有清軍。

……

李二狗哈哈大笑,原地裝填後才催馬追趕。

在平坦的田野上,追上瘋狂逃竄的巡檢司弓手,不緊不慢的把人射殺,然後翻看戰利品。

“頭兒,我生一堆火,今晚吃雞。這幫官兵肯定是剛搶了百姓,正好撞上了我們。”

“那還有一個沒死。”

“給我提過來。”

一個胳膊中槍,直哆嗦的弓手,跪在地上不停磕頭。

“喂,老實回答問題,饒你狗命。”

“是,是。”

“這是哪兒?附近有什麼集鎮?距離揚州府還有多遠?”

“回好漢爺,咱這是角斜鹽場,往西80裡是海安鎮,距離揚州府大約還有三百多里路。”

“給他包紮一下。”

弓手受寵若驚,跪地磕頭如搗蒜。

“皇帝老子吃香喝辣,鹽商也吃香喝辣,我們販點鹽卻被人追着打。你說這是什麼世道?”、

“是,是。”

“咦,你哪裡人?”

“小的是富安人。”

李二狗一聽,頓時態度好了很多,撕下一塊雞肉。

“吃。”

“謝謝好漢爺。”

“吃飽了趕緊走吧,記住別去揚州,看在老鄉的份上,別說我不照顧你。這一回,俺們要再屠揚州城。”

弓手嚇的一哆嗦。

李二狗眼睛一瞪:“咋地,八旗軍屠的,咱們義軍就屠不得?快滾!”

……

衆人看着狼狽遠去的背影,問道:

“頭兒,爲啥放了他。”

“讓他回去報信,把水攪渾。”

“那也不用撕大塊雞肉給他吃吧?多浪費。”

“你懂個p,我怕他體力不支中途變成路倒。從這到海安鎮,80里路呢。”

一時間,二狗的形象高大了很多。

吃完了烤雞,衆人又盯上了狗。

爲了反清大業,再苦一苦狗子吧,烤的焦香,再撒上一把鹽,吃的停不下來。

這一路走過來,李二狗驚訝的發現,江蘇東部的清軍兵力異常空虛。

出發前,義父提供的情報十分準確。

避開淮安,揚州,通州,這幾個重鎮,江蘇東部的大片區域,幾乎沒有成建制的清軍。

都是些汛兵,差役,鹽場打手,稀鬆平常。

有一隊火槍兵,就可以橫着走。

次日,他的膽子越來越大,決定去西邊的海安鎮逛逛。

然後,就趕緊南下。

儀徵,纔是最終目的地。

……

而此時的揚州府,風聲鶴唳。

四門緊閉,兵丁巡邏徹夜不熄。

城牆上掛滿了燈籠,生怕反賊夜裡摸上來。

“從哪兒冒出來的反賊?”

“誰知道呢,城裡說什麼的都有。有說是白蓮教,有說鹽梟,有說竈丁,還有說是尤大人指使的。”

倆人正小聲議論着,夜幕中一聲槍響。

旁邊一個探出頭張望的同伴,栽了下去。

“賊人來了。”

“賊人開始攻城了。”

銅鑼敲的急促,這一夜沒人睡得着覺。

次日清晨,

揚州城衆官佐,都頂着黑眼圈聚集在了府衙。

兩淮鹽運使尤拔世,詢問衆人:“城外賊人到底幾何?爲何只聽得鼓譟,不見攻城?城外諸多房屋,園子,豈不是留給賊人禍害?”

衆鹽商紛紛附和,他們在城外有好多產業。

揚州營的參將,想表現一下,大聲請命:“標下願意率兵出城,和賊人過過招。”

同知一聽:“不可不可,當持重謹慎,以守住府城爲要。”

圍繞是否出城,衆官爭吵的異常激烈。

揚州營參將,立功心切,嗓門最大。

……

突然,有胥吏匆匆來報。

“賊人正在洗劫運司的鹽引,庫銀。”

尤拔世再也按捺不住了,衝出來和同知大罵:

“兩淮鹽稅,是朝廷的錢袋子。若是再阻攔,本官就上摺子參你。”

同知眼珠子一轉:

“成,拿紙筆來,簽字畫押。你我各執一詞,將來若是有事,也好在朝廷打官司。”

倆人針尖對麥芒,一式兩份,隨後走出了衙門。

衆官連忙跟着,一起去城牆觀戰。

揚州營,傾巢而出。

1000餘兵丁,先得了2兩的開拔銀,又得到了一個首級5兩的承諾,才亂糟糟的出城了。

在城牆下列隊,追隨參將大人剿賊。

而遠處,李大虎以及一衆李家軍面色凝重。

這一仗,他們是真的緊張。

李鬱一共調撥了300人,正經的訓練有素的火槍兵。其中的一大半,都在忙活着搞襲擊,摟銀子。

說來也搞笑,情報是白蓮教提供的,他們在揚州府深耕幾十年,對於誰家有錢門清。

府城的官紳,鹽商在郊外都有莊園,宅子。

加上運河周邊,有許多的富庶集鎮,每個鎮子都有兩三家有錢士紳。

李家軍,正在忙着搬運這些人的家產,直接上船,等到了長江再換船。

從長江到西山這一段,漕幫的船負責運輸。

……

考慮到李鬱的用意,劉千特別注意這次暴動的普遍參與度。

凡是幫忙搬運的,每人給銀1兩。

幫忙帶路的,給2兩。

己方對外自稱是“走投無路的鹽販子、竈丁聯軍”,被兩淮鹽運司衙門斷了活路。

各類真真假假的信息,編織了一張巨大的“戰爭迷霧”。

乾隆和軍機處衆人,會十分困惑。

一個多疑的老皇帝,會對整個江南,乃至江蘇的官吏都產生巨大的不信任。

說不定,他就會親自南巡。

相比忙着裝銀子的同伴,揚州城下的100名火槍兵面臨的壓力就很大了。

這些天,他們臨時組建武裝了一支竈丁火槍隊。

200名竈丁,從拿到火槍到今天上陣,站在李家軍的側翼,只花了4天。

每人只打了15發鉛彈,堪稱是絕對萌新。

李大虎依舊在大聲吆喝着,強調紀律:

“弟兄們,官兵就要過來了,不要怕他們。”

“你們手裡握的是火繩槍,威力強大,但是不要提前射擊,一定等他們靠近了再打。”

“你們的手指,都放在護圈外。”

“等到命令再一起開槍。”

他和幾名李家軍火槍兵,是這支“竈丁火槍隊”的教官,這段時間,手把手教授他們打槍。

2裡外,揚州營正在列隊。

刀盾兵在前,長矛兵在後,兩翼是火繩槍兵和弓箭手混編,這個陣型也比較離奇。

總之,在軍官們的吆喝下,一步步的過來了。

……

城樓上,揚州府官紳和鹽商都緊張的注視着。

這會沒人有閒情吵架了,首總江春舉着重金購置的西洋千里鏡,臉色不太好。

“咋了?”

“這些竈丁背後有高人指點,陣型和火器有模有樣。”

“揚州營會敗?”

“不好說。”

老黃緊張的左右張望了一下,小聲說道:

“你家的護院有富餘的嗎?能不能借我點人手,工錢我來付。”

“下午我派10個好手去你宅子。”

“謝謝你啊,江首總。”

“不提謝字。咱們揚州鹽商,同枝同蔓,休慼與共。有難事大家一起扛。”

江春的嗅覺異常敏銳,他花重金僱傭了兩個鏢局,臨時增加進了護院序列。

還從鹽捕營,借了一些弓弩火槍。

甚至,還把平時購置的好馬集中到了馬廄裡,

若是城防有意外,至少能保住人。

這個心思,他沒有對任何人講過。只能說,他是個充滿危機感的商人,和表面的雲淡風輕截然相反。 城下,揚州營上千人突然停住了腳步。

揚州營參將發現,這羣竈丁雖然人數不多,卻個個都拿着火器。

活見鬼了!

有那麼一剎那,他也懷疑是兩淮鹽運使在搗鬼。

於是臨時改變了進攻隊形,讓弓箭手火槍手在前,遠程接戰。

其餘的綠營兵,原地待命,隨時準備擴大戰果。

這種缺乏勇氣,遠程對遠程的戰法,倒是蠻對李家軍胃口的。

李大虎鬆了一口氣,露出了笑容。

他最怕的是敵人全軍押上,己方這邊一輪齊射效果不佳,竈丁們就崩了。

然後,李家軍不到百人的火槍隊也就尷尬了。

最好結局,也是死傷大半,勉強平局。

“等我命令再開槍,不要緊張。”

砰,砰,李家軍佈置在兩翼的散兵開槍了。

零星的幾槍,綠營兵應聲有人倒下。

然後,他們不負衆望,陸續有人胡亂開槍,放箭。

這很綠營!

城牆上,一衆官紳看的仔細,紛紛拍着牆磚罵人。

……

一半人打空了火器,原地站住裝填。

而他們的同伴,也猶豫不決,要不要等等同伴呢?挨槍子的事,可不能缺了同伴,必須共享。

對面,李大虎抓住了戰機,

他大喊道:“老兄弟們,前進。”

80人的李家軍火槍手,排成了兩列橫隊。

大踏步的快速向前,隊列卻沒有散亂。

督戰的揚州營參將,一下子如墜冰窟。

同樣感受的,還有城牆上觀戰的鹽捕營參將。

文官士紳不知道這代表什麼,有過戰場經驗的人卻深知,這是精銳火器營才能做到的事。

李家軍的兩列橫隊,快速移動到距離敵人200米處,

“停步,舉槍,放。”

一排輕煙,擠成一團的揚州營弓箭手和火槍兵倒下一片。

“再放。”

又是一輪齊射,效果依舊明顯。

線膛加擴張米尼彈,優勢明顯。

打完後,李家軍的火槍手不管成果,低頭快速裝填。

對面零星的箭矢,鉛彈打來,這個距離根本傷不到人。

……

滿頭大汗的揚州營參將,摘下頭盔,抽出佩刀:

“弟兄們,跟着咱衝上去,每人再賞5兩。”

“打完仗就兌現,絕不食言。”

幾百號刀盾兵,長矛兵嗷嗷叫着,跟着參將的令旗衝鋒,衝向了那200竈丁。

也許,在他們的潛意識裡,這200號人更好打。

事實證明也是如此,由於李大虎的離開,指揮權交給了王六。

王六這些天,惡補了一些火器常識。

他只能不停的大喊:“竈丁弟兄們別慌,等官兵靠近了再打。”

然而,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下,第一排還是打早了。

敵人還在百米外,就開槍了。

王六揮舞着胳膊大喊:“弟兄們,等命令。”

第一排的竈丁慌了神,開始哆嗦着裝填。

他們的緊張,拉低了整體士氣。

在綠營兵進入100米範圍後,所有人齊刷刷的開槍了。

白煙散去,敵人依舊在衝鋒。

剛纔這一輪,中槍的約有30餘人,這個戰果,並不理想。

竈丁們手忙腳亂,裝填火藥鉛彈。

有的人裝多了,有的裝少了,有的忘了塞鉛彈,有的忘了拿通條捅實。

總之,他們的糟糕表現,給了揚州營兵丁莫大的勇氣。

參將高呼:“殺進去,火槍就是燒火棍。”

……

話音未落,另一處的本部兵馬崩了。

李家軍80火槍兵,在一分鐘內,連續射擊了四次。

綠營弓箭手,火槍手哪見過這種陣仗。

屍體躺了一地,活着的人趕緊扔了傢伙,撒丫子就跑。

避開了敵人,也避開了自己人。

李大虎鬆了一口氣,趕緊下令:“快速裝填,前進。”

沒有鼓號,沒有旗幟,但是彼此都有信心。

幾乎是人挨着人,排成一列橫隊圍了過去。

在空中望去,就好似一道上弦月陣型。

此時,竈丁火槍隊打出了第二輪齊射,被綠營兵突入了陣地。

瞬間,就大敗。

李大虎看的真切,有的人扔了火槍拔腿就跑。有的把火槍反過來當棍棒,和綠營兵廝殺。

也有的直接跪地,投降。

綠營兵再怎麼差,刀矛搏殺也勝過這些憨厚竈丁數倍。

殺的人頭滾滾,甚是威風。

李大虎心裡暗叫不好,大喝一聲:

“上刺刀。”

於是,全員停住腳步,齊刷刷的抽出三棱刺刀,套在槍管上,又楔入鐵釘固定。

……

他指着不遠處的一個散兵,做了一個手勢。

手握加長燧發槍的散兵,立即心領神會。

他繞開了正面,快速奔跑向側翼,在逆光處站穩了腳步。

把燧發槍架在了一顆小樹的斜枝上,定定心神,對準百米外騎馬的揚州營參將,就是一槍。

火藥是加量的,槍管是加厚的,一顆米尼彈呼嘯而出。

擦身而過,打中了一個綠營兵。

參將只是扭頭瞧了一眼,沒有察覺到危險。

他全神貫注的調配兵力,準備儘快打垮這支竈丁,然後轉頭對付那支精銳火槍隊。

30息後,他突然中彈,劣質棉甲被打穿,一頭栽到馬下,死透了。

“參將大人死了。”

綠營兵們頓時慌了神,不再勇猛。

主心骨沒了,還打個什麼仗。

戰前承諾的賞賜,說不定都打水漂了。

再看到側翼,那支規模雖小卻堅定殺來的敵人精銳火槍隊。

百米之外原地站住,齊刷刷噴出一股白煙,身邊頓時人仰馬翻。

隔了20息,又遭到了一輪齊射。

揚州營崩了,兵敗如山倒。

……

李大虎長長出了一口氣,指揮着衆人慢悠悠的對着敵人的背影射擊,又打死了十幾人。

“打掃戰場,俘虜別殺。”

王六很狼狽的走了過來,他的臉上都是血,不知道是自己還是別人的。

“六哥,竈丁傷亡幾何?”

“一大半。”

“訓練時間太短,意料當中。”

聽了李大虎的話,王六突然如火山爆發,吼道:

“那你還把他們趕來送死?”

“六哥,打仗誰不是腦袋別在腰帶上。不用他們用誰?把主公麾下的精銳拉到這裡?”

面對大虎的反問,王六閉上了眼睛,原地蹲下抱着腦袋。

城外,還有更多的竈丁,只有冷兵器。

他們此時陸續趕來,收拾同伴屍體,照顧傷員。

李大虎則是走到了俘虜面前,看着這十幾個狼狽的傢伙,說道:

“我們本不想造反,是你們官府逼的。你們賣官鹽,我們販私鹽,大家各走各的路。”

“可鹽運衙門太黑了,居然自己下場販賣私鹽。”

“你說,這不是逼着我們造反嗎?”

俘虜哪敢多說,不停的稱是,跪地求饒。

“好了,我也不想多殺人。你們走吧。”

撿了一條命的俘虜,一口氣跑出3裡地。

等他們把這番話帶回揚州城,不出意外的話,就要內訌了。

兩淮鹽運使尤拔世,一定會陷入揚州官吏士紳團體的集體彈劾。

這是在李鬱的算計當中,不會出紕漏。

官吏們攻擊尤拔世,既能討好上官福康安,又能推卸本府民亂的責任。

揚州鹽商,則是藉機搬掉這塊頭頂上沉甸甸的大石頭。

這就是勢!

……

城牆上,衆人呆若木雞。

同知喃喃自語:“就這麼敗了?”

“大人,不能再出城迎戰了。當以守城爲重。”

“啊對對對。多招募青壯上城協防,一人一天500文,包吃飯。”

正說着,突然見城下一賊人,舉着白旗靠近:

“揚州府的老爺們,我們不是反賊。是官逼民反,狗曰的場商不給工錢,我們竈丁活不下去了。”

同知眼珠子一轉,命人喊話:

“放下兵器,朝廷會寬恕你們的。欠你們的工錢,今天就發。”

“老爺,我們竈丁只是窮,不是傻。”

(本章完)

第566章 目的不純的包衣革命第351章 老胡認識你,大刀不認識你第120章 天不生弘曆,萬古如黑夜。續費吧?128.第128章 黃知府投桃報李,教科書式審案請假一天第340章 不要讓請帝國誤解!皇家海軍堅決不197.第195章 可我大清皇上,不是李唐無知小第413章 吳賊還沒冒頭,廣東佬就開始搞事了?135.第135章 乾隆:沒有人比朕更懂這大清第96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第244章 終破江寧,小獲現銀:壹仟貳佰伍拾第426章 乾隆邁出了力不從心的第一步開放團練第325章 乾隆空歡喜一場第436章 慢慢給甜頭,不要太慣着上帝第344章 教唆貴州綠營去拔驢橛子!第52章 方捕頭,留給你全家的時間不多了第363章 乾隆吐露心聲,給小嘉慶狠狠上了一第296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429章 前車之鑑,吳國的糧食會議!第368章 遍地饑民,若要穩住江西,陛下要麼第62章 風月也留學?第97章 教坊司贖人第68章 茅廁之盟vs夫目前犯第473章 助老夫拿下五福之最後一福好死150.第149章 紫禁城鳴鑼上市,還差幾步?第339章 珠江口炮聲隆隆,多米諾骨牌倒塌的第57章 白蓮教要起事第516章 乾隆歸京:扛不住了,發贖罪券吧第319章 成色可怕的淮西新軍!爭議巨大的國第553章 一個精心編織的謊言:後天就到!第66章 我常常因爲自己過於善良,而羞愧不已第236章 乾隆:朕會爲自己的錯誤買單第436章 慢慢給甜頭,不要太慣着上帝129.第129章 你們即將失去的只是賤命,老爺第276章 敵我雙方爲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暫時第462章 西征,入鄂艦隊遭遇挑釁!請假一天第243章 乾隆:朕看中了他的野性第319章 成色可怕的淮西新軍!爭議巨大的國第402章 刑場喊冤,以身入局第542章 只有嘉親王才能救大清第533章 李鬱理論:帝國主義和徵稅成本第25章 未亡人袒露心聲第53章 內政第514章 被陛下刻意放縱的血腥商戰第527章 總預備隊,全上!第332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來啊,互第495章 復仇,荊州八旗灰飛煙滅第50章 十六字狀詞,殺人誅心第572章 永琰登基,年號康德!給太上皇擬廟號清徽宗222.第219章 主公有令,火候已到,今日必破第538章 廣西歸順,桂軍整編,番號陸軍第7軍團208.第206章 和八旗海上拼刺刀,東海誰稱王第323章 魔幻組合,一起進京給富爺們上點強第330章 結盟?第379章 海蘭察頗有定力,無奈林淮生步步緊第246章 主公想以普通人的身份在杭州城理個第480章 乾隆欲效舊唐肅宗事第18章 府尊的午餐第251章 如何發起對清廷的下一輪攻勢?先開第536章 神功已成,刀槍不入第389章 颱風來了,林帥的總攻命令往下傳!168.第166章 滴水滾珠局?李氏騙局?第280章 乾隆:若保不住這龍椅, 要天下何用第106章 是時候,獻祭一位大官了第250章 再進一步,稱吳王第3章 青樓交友第421章 “賈詡”毒計:聯土鏟客,逼客鏟潮第66章 我常常因爲自己過於善良,而羞愧不已第338章 精神崩潰的撒克遜使團先開了第一槍第468章 所圖甚大,不得不防第582章 吳皇馬踏紫禁城171.第169章 黃浦江畔炮聲隆,福康安梭哈了第395章 硝煙散盡,炮決海蘭察!第456章 這樣的文明,你們喜歡嗎?第286章 聯姻是第一層,拉攏是第二層,制衡第428章 一石米售價6兩,錯的不是我,錯的是大清!第571章 最後一道軍令:馬踏盛京!第34章 兩個存菊堂?第497章 帝王之善和庶民之善第47章 如夫人 同進士第562章 年輕的海軍,乘風破浪第517章 情報署登陸大沽口,銀彈開道第305章 步軍統領衙門,奉旨彈壓京旗!第290章 乾隆會爲一個工具聲張正義嗎?第13章 闖大禍了第429章 前車之鑑,吳國的糧食會議!第573章 一筆劃算的交易,150萬英鎊買下爪哇島!第263章 命運的捉弄第473章 助老夫拿下五福之最後一福好死第477章 武昌破 王傑死 是時候痛擊友軍了!第453章 乾隆大徹大悟,“吳亂”的本質壓根不是造反第411章 殺不了敵人,可以殺自己人第573章 一筆劃算的交易,150萬英鎊買下爪哇島!第495章 復仇,荊州八旗灰飛煙滅第61章 緊急上架感言第465章 自己就打起來了!第80章 國粹第54章 清月村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