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第145章 敢情,八旗太君來了,是好事吶

第145章 敢情,八旗太君來了,是好事吶

一聲吆喝,

旁邊的無關人,立即避開,20米內閒人勿近。

高爐的底下鐵水口打開,

一股暗紅色的鐵流,流入鋼槽。

隔着好幾十米,李鬱都感覺到了那撲面而來的熱浪。

幾個彪悍的漢子,穿着皮圍裙,戴着皮手套,鐵盔,衝了過去。

下一道工序,

是在特製的轉爐裡,加熱,攪拌,最後定型,成爲符合尺寸要求的鋼胚。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

炮胚的鑄造,也是鐵廠承擔了。

用上了鐵範鑄炮法,十分高效。

李鬱樂觀地覺得,

可以將足夠多的3磅炮,6磅炮,編入步兵空心方陣和清軍野戰。

……

陳廠長跑了過來:

“老爺,鐵廠環境惡劣,您怎麼來了?”

李鬱感慨道:

“老陳,辛苦了。現在的人手夠嗎?”

“不太夠。”

“缺多少人?”

“壯丁20人,另外健婦或者小孩,也來10個吧。”

李鬱沒意見,

理論上,他不缺勞動力,因爲有銀子。

大清朝的人力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也不再需要擔心泄密,如今的造反戰車已經在高速路上。

任何人只要上了車,

就沒有機會跳車了,跳了也是死。

西山島的崗哨,巡邏隊,密度很大。

甚至還增加了10幾條狗。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一共抓獲逃跑者20餘人。

審訊結果高度一致,

都是不想跟着造反的,想潛逃的,甚至是想去報官的。

處理流程很簡單,

公佈罪行後,在河灘處決。

杜仁不在,但是留下了物資臺賬。

再結合鐵廠的消耗速度,大致估算,鐵礦石是第一緊缺的原料。

第二緊缺,是燧石。

第三緊缺,是硫磺。

一旦戰事開啓,消耗巨大,就會越來越頭疼。

……

李鬱一時也想不到太好的辦法,

只能等待開春後,大肆購買,哪怕是溢價也在所不惜。

鐵礦石從開採,到冶煉費工費時。

他準備重啓大規模的鋼鐵錠採購計劃,從廣東從浙江。

直接用船運,緩解燃眉之急。

他沒想到的是,

燧石問題,杜仁居然幫他解決了。

這些天,杜仁一直在長興縣蹲點,

監工挖掘石灰石,煤塊,還有鐵礦石。

這些玩意都不怕風吹雨淋,

就直接露天堆放在碼頭旁,等待湖面冰層融化恢復通航後,再運走。

水泥廠,

準備建兩處,一處在長興,一處在東山。

長興水泥廠很方便,

靠近石灰礦,原料當地都有。

東山水泥廠,就比較麻煩了。

大部分原料,都要靠外運。

但是蘇州府築城任務艱鉅,所有必須有個就近的供應點。

……

碼頭上堆積如山的石灰石,

杜仁在巡查時,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石灰石,

一般都是灰白,灰黑,灰黃這樣的顏色。

質地不硬,錘子一敲就碎裂。

然而,

卻時不時的夾雜着深色的結晶核。

小的像棗子,大的像蘋果。

好奇心使然,他用刀子鑿了幾下,

周圍的石灰石紛紛脫落,深色結晶核就掉了出來。

他用腳踩了一下,

感覺很堅硬,像花崗石一樣。

正在他蹲着琢磨的時候,

旁邊一個工頭路過,小聲說道:

“爺,您需要火石嗎?我幫你弄塊好的。”

杜仁困惑:

“什麼火石?”

“您瞧的這黑乎乎的東西,就是火石啊。”

工頭湊過來,拿錘子狠狠敲了一下。

火星綻放!

杜仁被驚訝地往後一退,坐在了雪地上。

工頭嚇壞了,以爲闖禍了,連忙過來扶着:

“爺,小的手賤。都是小的錯。”

他很擔心,

會被遷怒,失去這份工作。

他是本地人,居住在十幾裡外的村子裡,

嚴寒冬日,掙錢不易。

這份包兩頓飯,還有工錢拿的活兒,屬實是美差。

……

杜仁卻是直勾勾的盯着這塊黑色的小石頭,

手一伸,示意他把錘子給自己。

工頭連忙遞上,在一旁不敢出聲。

杜仁狠狠的敲擊石塊,直到斷裂成兩半,

他撿起其中一塊,看了看斷裂口,很鋒利。

然後,

將斷裂口對準一把鐵鍬,狠狠的刨。

每一下,

都伴隨着火星四濺,直到十幾下後,斷裂口磨平,沒了火星。

“這東西,你們當火石用?”

“是啊。”

“多嗎?”

“啊?”

“我問你,這東西地底下多嗎?”

“石灰岩裡天然夾雜着,有時多,有時少。”

工頭殷勤的推開石灰石,翻找着。

短短一會,

找出來了4塊。

最大的有橘子那麼大,最小的只有眼珠子那麼大。

……

杜仁拍拍手上的白灰,走了。

留下了一頭霧水的工頭。

“阿坤,我找到好東西了。”

“烤全羊嗎?”

“呸,比那好一百倍。”杜仁從袖中摸出一塊黑色石頭。

“就這?”劉阿坤有些鬱悶。

“這是燧石,大哥心心念唸的戰略物資。”

李鬱一直以爲,燧石在大清朝很少。

即使有,也在東北,西南山區。

實際上是走入了思維的盲區,

燧石並不是什麼成分嚴格固定的礦石,而是隻要能打出火星的類似成分礦石,都算燧石。

是一種石英的變種。

顏色,形狀更是五花八門。

白色,黑色,灰色,褐色~

層狀,結晶核狀~

優質的燧石當然好,可不代表其他的燧石就不能用。

當天,

杜仁就派人在石灰石中挖出了幾十塊大大小小的燧石。

用刀子加工切割後,

固定在了燧發槍的鶴嘴上,

掰開擊錘,扣下扳機。

蓬,火星四濺。

引燃火藥池的引藥,槍膛火藥爆燃。

鉛彈呼嘯而出,不知所蹤。

……

“成了。”

“放信鴿,把情報傳回去。”

杜仁放下燧發槍,兩手背在身後。

世外高人形象,塑造的非常出彩。

劉阿坤,在一旁眼睛裡直冒小星星。

瑪德,

爲啥李爺和杜爺都這麼能裝。

啥時候,老子也能這麼裝一回帥,賺取所有人的小星星眼神呢。

次日,

李鬱還在睡夢中,就被人叫醒了。

“老爺,天大的好消息。”

楊雲嬌帶着一身寒氣,衝了進來。

撲進李鬱懷裡,凍得他一哆嗦。

瞬間,如神明般清心。

“乾隆崩了?”

“不是。杜先生說,燧石的問題,他解決了。”

“怎麼解決的?”

看着這個男人瞪大的眼睛,楊雲嬌笑了。

“長興縣飛鴿傳書,在石灰石中,發現了伴生燧石礦。根據他的推算,每百斤石灰石,約產5到8塊槍用燧石。”

李鬱瞬間跳將起來,

奪過那張小紙條,仔細閱讀了3遍,才哈哈大笑。

“年夜飯,要加餐。”

“告訴伙房,再宰30頭豬,10頭羊。”

“鞭炮,每個孩子發兩串。”

“我要讓所有人,一輩子都忘不了這個除夕。”

楊雲嬌笑道:

“奴家這就去安排。”

“不過咱賬面的銀子,看來也撐不到明年除夕了。”

李鬱豪氣的一揮手:

“無妨,錢是王叭蛋,能花就能賺。”

“沒有人比我更懂撈錢,花光了,明年帶人到京城轉一轉。”

楊雲嬌滿眼小星星,倚着門框說道:

“爺,您說什麼,奴家都信。”

“不過,天兒冷,先把褲子穿上吧?”

……

大年29,

潘府老爺子死了,

他硬撐着最後一口氣,親眼目睹了這個輝煌的家四分五裂。

各路豺狼,趴在“潘家”屍體上飽餐一頓,

心滿意足的離開了,不再打活人的主意。

兩個兒子,各分得了25萬兩白銀。

在辦完喪事後,

根據老爺子的遺囑,

二兒子潘文遷居杭州西湖。

三兒子潘武在蘇州城外的陽澄湖蓮花島居住。

兩人都在老父面前發過了毒誓,

此生不許踏入官場半步,也不許經商。

讀書,畫畫,搞收藏,吃喝玩樂都行~

李鬱得知後,

嘆了一口氣,命人送去了花圈、輓聯,還有白禮。

和楊雲嬌聊道。

“潘老爺子這是死不瞑目。”

“是啊,他一輩子建起的潘宅,就這麼充公了。”

“奴家突然明白了,這大清朝的富商,就是待宰的肥豬。”

“你這個形容,很恰當。”

潘府,沒有起火。

不敢起火,否則會被官府追究責任的。

整個滿城規劃區域,

允許拆房的,都是些小戶人家。 真正的豪宅,都是原貌原樣,被官府接手了。

……

對於普通人來說,覺得朝廷做事不講究。

對於官宦人家來說,倒是絲毫不驚訝。

新建一座滿城,所需銀錢可不是小數目。

戶部不可能承擔,

州縣均攤,也只是一部分。

其餘不足部分,就只能是鳩佔鵲巢了。

潘宅,

被劃爲了蘇州副都統衙門。

其餘豪宅,分別作爲各級滿官的私宅,以及改造成軍營。

規劃紅線內,

僅有1座青樓,1座戲園子,1座澡堂子沒有充公,

官府還告訴他們,儘管好好經營,爲即將入駐的八旗官民提供豐富的文化娛樂。

一位先期抵達,負責城牆建造的工部小吏,

告訴三位掌櫃:

“駐防八旗,除了那一小撮冥頑不化的,其餘人都是真正的藝術愛好者。論吃,論玩,都是遙遙領先。”

“恭喜了。你們的產業,以後就是真正的與國同休。”

“滿城在一天,你們的生意就興隆一天。”

青樓老鴇,和澡堂老闆對視了一眼,問道:

“他們給錢嗎?”

小吏笑了,敢情在擔心這事:

“諸位掌櫃的寬心,八旗兵丁在這方面信譽不錯。他們每月領取固定的錢糧,不似普通小民,乃是最捨得消費的羣體。”

戲園子掌櫃又追問了一句:

“真不會搶我們的產業?”

小吏啞然失笑:

“沒收你們的店,然後八旗大爺親自去當戲子?去搓背?八旗姑奶奶親自去當表子?”

“不能夠。”

呼,三位掌櫃的都鬆了口氣,明白了。

敢情,八旗太君來了,是好事吶。

……

知府衙門,

黃文運疲憊的靠在椅背上,閉目養神。

他感覺自己又一次站到了風口浪尖,兇險異常。

正月初五,

滿城就要開建,大批的木料、民夫都到位了。

蘇州府,又要出血了。

這些錢糧,原本是他要上繳朝廷,實現金鑾殿承諾的。

拉下的虧空,該怎麼補齊。

煩躁,讓他忍不住叫來了管家。 ⊕ttka n ⊕c o

“你去,讓李鬱來見我。”

“老爺,是不是緩個2天?明天可就是除夕了。”

黃文運點點頭,揮手打發了管家。

是啊,

這大過年的,把人家薅過來談虧空,不當人子啊。

咱大清,過年大於天。

天塌下來了,也要等過了年再說。

……

黃文運提筆,在宣紙上一揮而就,

寧靜致遠。

再一端詳,覺得不佳,筆鋒裡透露着急躁,一點也不寧靜。

又寫了一張,

勝天半子。

唔,這次滿意多了,犀利酣暢,頗合意境。

他扔掉筆,哈哈大笑:

“夫人,隨我去院中賞雪。”

黃夫人抱着黃銅湯婆子,笑道:

“你抽的哪門子風?”

“踏雪賞梅,琴瑟和諧,雅事也。”

黃夫人一下子就掛滿了幸福的笑容,嗔怪道:

“老不正經。”

話雖這樣說,人還是很誠實的。

院子裡,

二人攜手,說說笑笑。

“夫君,你沒變。”

“哦?”

“20年前,你還是個秀才的時候,也是這般的瀟灑自信,指點江山。”

“天生我才必有用嘛。老子就不信了,鬥不過那幫紈絝子弟。”

黃夫人仰慕的瞅着:

“妾身等着,你做封疆大吏的那一天。”

“唔,不遠了。”

……

一樣的天氣,不一樣的心情。

幾百裡外,

徽州府清風寨,遭遇了天大的危機。

大雪封山已經半個月,衆好漢們就縮在山寨裡貓冬。

提前儲備了木柴,米麪,夠撐到明年開春了。

結果,

在準備除夕夜的大宴時,伙房意外失火。

旁邊的庫房也遭殃了,

被燒燬了5石大米,還有一些肉,鍋碗瓢盆。

幸虧衆人齊心,把火撲滅了。

剩餘物資,還是夠過冬的。

大雪持續,庫房的屋頂漏雪。

所以,

衆人又忙活了半天,將物資全部搬到另外一處空房子。

周圍空曠,背後靠山。

萬無一失的地點。

然而,麻繩總在細處斷,厄運總挑苦命人。

除夕這天,

忽然聽得外面轟鳴聲,震耳欲聾。

衆好漢跑出來一看,傻眼了。

雪崩了。

厚厚的積雪從山峰傾瀉而下,將庫房直接埋了。

寨牆,還有最外側的幾間房子,

已經被積雪被沖塌了。

如果不是山寨稍微離得遠,也會被整體埋掉。

大當家的苗有林臉色變幻,坐在地上,許久說不出話。

二當家的,昌金帶着人,努力了幾次想接近庫房,失敗。

雪量太大了!

剛挖出一個雪洞,上面的積雪就立即填補上。

最前面的弟兄,差點被埋掉。

挖不完,根本挖不完。

愚公來了也要放棄,

……

所有人,都站在雪地裡,

瞧着苗有林,眼巴巴的等他拿個主意。

天寒地凍,失去了食物儲備,這是最可怕的事。

半晌,苗有林沙啞着說道:

“三當家的,你去探路,下山的路。”

“二當家的,你帶人準備乾糧,還有繩子。”

“其餘所有人,把能穿的衣服,鞋子都穿上。”

“老天爺不給活路,我帶你們闖出一條活路。”

這個除夕,

清風寨200號人,在飽餐一頓後就踏上了逃亡路。

所有人都裹得嚴嚴實實,

昌金在金川長大,知道這大雪嚴寒的恐怖。

一再叮囑所有人,

腳上多裹幾層布,注意保暖。

毛氈剪成條,用繩子捆在靴子底。

腦袋也要防護好,

面部,要蒙上棉布,只留出眼睛鼻子。

每5人一隊,用繩子扣在手腕上,

防止中途掉隊,

然而,卻造成了更大的麻煩。

途經一處山路,雪層下竟是空的。

一人踩空,將整隊人全部拉入了山谷。

慘叫聲,久久迴盪在山谷中。

……

清風寨所有人,都意識到了這一趟逃亡,是和閻王爺過招。

苗有林知道,

當務之急是尋找一處集鎮,殺進去,

有了禦寒的屋子,熱水,食物,衆人就有了活路。

然而,

雪太大,跋涉艱難,

更要命的是,他們迷失了方向。

距離山下30裡外,原本有一處集鎮,有百戶人家。

但是,

轉悠了2天,發現徹底失去了方向感。

到處都是白茫茫一片,

沒有參照物,沒有道路,也沒有星光可供參考。

而西山島,

則是另外一副光景,日子美的很。

衆人找了一處背風山谷,

又臨時搭建了有毛氈的棚子,雪花落下不礙事。

四周,點燃了無數篝火,炭火盆。

畢竟,什麼都可能緊缺。

唯獨煤炭不缺。

炙熱的火焰,讓雪花不敢落地。

……

這是一次規模空前的除夕聚餐。

李鬱身穿自己設計的軍服,帶着一羣骨幹,還有親衛登上了高處。

清軍的號服,醜出天際。

官袍也是半斤八兩。

李家軍,對於這種貼身,精神,亮眼的新式軍服非常滿意。

所有人一致認爲,除了貴,其他沒什麼缺點。

上百號裁縫,

在加班加點的趕製軍服,預計在開春前就能保證火槍兵人手一件。

水手就算了,穿這玩意礙事。

“我李鬱,要帶着你們掃平江南,北伐中原,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博一個封妻廕子,博一個青史留名,你們敢嗎?”

“敢,敢,敢。”

“李家軍不是反賊,更不是綠營好漢。我們是堂堂正正的王師,軍紀是第一位的。”

“但是今晚,去踏馬的軍紀。”

李鬱端過一杯酒,舉起很高。

“李家軍的弟兄們,爲了勝利,喝。”

衆人全部站起身,舉起酒碗,大吼一聲:“喝。”

……

流水宴,一道道硬菜不斷的端上桌。

所有人的臉上,都是洋溢着開心。

除了巡邏隊,其餘人都在狂飲。

“聚餐,也是一種增加凝聚力的方式。”李鬱對範京說道。

衙門裡,也是放假的。

他攜夫人,來了西山島。

事到如今,

有些事也該攤牌了,岳丈範家必須做出選擇。

(本章完)

第510章 最後一支白蓮武裝的覆滅第550章 靖海侯反戈一擊,把事做絕第432章 春季攻勢,滾滾南下第439章 乾隆:秘誅國賊,開闢第2戰場第512章 桂軍的締造者第545章 阿桂:放棄雲南,全軍南下,武裝伐緬第551章 絕對國防圈第221章 大炮架上雨花臺第62章 風月也留學?第338章 精神崩潰的撒克遜使團先開了第一槍第38章 轉型,做本府大善人第32章 穿馬面裙的狐狸精第547章 激進的帝國,什麼都敢賣第37章 卸甲198.第196章 乾隆:朕要同時打贏兩場局部戰第577章 王朝末日,爲了圓謊,社稷竟只能託付於婦人第65章 造孽啊158.第157章 高端人脈圈,這種事屬於社交禮171.第169章 黃浦江畔炮聲隆,福康安梭哈了第29章 消失的他第307章 勸降時,一個細節,李鬱陡生殺意!200.第198章 滿城打靶,封官建制198.第196章 乾隆:朕要同時打贏兩場局部戰第500章 恨入骨髓,追殺300裡第533章 李鬱理論:帝國主義和徵稅成本第44章 花寨點女兵第234章 成分迥異的第二軍團第316章 一場針對乾隆的驚天大騙局,從巴達第453章 乾隆大徹大悟,“吳亂”的本質壓根不是造反第567章 都不按套路出牌的結果,雙方都慌了第224章 後果很嚴重,相當於在精神上,刨了第384章 明日巡撫宴請,大家不必着甲第351章 老胡認識你,大刀不認識你159.第158章 有序造反,首子落地第265章 一手閒棋佈蘭芳,一手妙棋稀釋第2軍128.第128章 黃知府投桃報李,教科書式審案第462章 西征,入鄂艦隊遭遇挑釁!第430章 改棉爲稻,腥風血雨第312章 紅牀打頭,紅棺收尾,這就是女人要第395章 硝煙散盡,炮決海蘭察!第544章 懷柔福建,武力攻滇第342章 打開門,讓標準之風吹進來嘛!第507章 山上怎麼會有門炮?第580章 紫禁城鐘聲響起,清帝號召助餉第580章 紫禁城鐘聲響起,清帝號召助餉第559章 大廈將傾,紫禁城衆生百相第29章 消失的他第355章 關鍵時刻,先打友軍!第516章 乾隆歸京:扛不住了,發贖罪券吧第554章 柿子樹 小貓刀158.第157章 高端人脈圈,這種事屬於社交禮第331章 小小演示,乾隆陷入了巨大震撼!第59章 靈活,是本教的第一法寶第511章 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凍殺刁民三千萬,續我大清五百年第405章 佞臣的真知灼見!第455章 一支酷似“清軍”的“吳軍”,血洗了濠鏡澳第224章 後果很嚴重,相當於在精神上,刨了第522章 父皇昏迷,兄弟死絕,你們該稱呼本宮什麼?183.第181章 光頭 戎裝 優勢在我203.第201章 三連擊劇本,無痛江南第505章 規則之內,紹閥無敵!第426章 乾隆邁出了力不從心的第一步開放團練第325章 乾隆空歡喜一場第25章 未亡人袒露心聲第534章 三級教育體系和新文官制度第236章 乾隆:朕會爲自己的錯誤買單第245章 巨炮碾壓杭州滿城,宣告一個時代的第260章 吳王領銜下注豪賭,勇者全跟!145.第144章 用大清的價值觀去看大宋,沒毛第439章 乾隆:秘誅國賊,開闢第2戰場第493章 火併!火併他們啊!第444章 破廣州,吳皇和清帝想法撞車第299章 沉入湖底的紅寶石一品官帽第68章 茅廁之盟vs夫目前犯第289章 大清開國130年,可曾見過如此夾着尾第15章 剪辮叫魂案第101章 炮擊登岸清兵第383章 黃海之濱,淮西新軍的戰場初體驗第520章 皇城的第一把火,小嘉慶放的?201.第199章 皇上秘密來了江南?第376章 吳軍過江,誰笑的最開心?第361章 繼續降價!降到江南那幫孫子願意購第457章 留下“蛇”,抑制“羣鼠”第436章 慢慢給甜頭,不要太慣着上帝第6章 青木堂來了第43章 風雲突變第230章 一場載入史冊的高強度戰爭141.第140章 白蓮教拋出的香餌,吞不吞?133.第133章 布政使朱珪:李鬱,聽我給你畫第395章 硝煙散盡,炮決海蘭察!第521章 火箭彈 砒霜和氣槍,皇城內外開無雙212.第209章 《關於禁止江南民間無序私自割202.第200章 胡副將:麻桿打狼兩頭怕第530章 斬妖除魔,法事破麻陽189.第187章 乾隆震驚:白蓮教中,有高人吶第112章 陣斬施令倫,李家軍的第一次正式出第232章 乾隆的執念,只有和珅能滿足154.第153章 朕拿着千里鏡,打着燈籠都找不第523章 朕報復不了李鬱,還報復不了爾等京旗?第32章 穿馬面裙的狐狸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