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新黨

將衍聖公孔毓圻迎入府中,胤禩便直接將其迎入銀安殿,銀安殿是王府的正殿,只有逢重大事件、重要節日時方打開,主要是起到禮儀隆重的作用,胤禩開中門,啓用銀安殿,可說是對孔毓圻禮遇到了極點,當然,衍聖公地位尊崇,身份尊貴,也完全當得起。

兩人敘禮落座之後,胤禩便含笑道:“公主下嫁衍聖公府,乃國朝首例,實爲難得之殊榮,本王恭賀衍聖公。”

“天恩浩蕩,孔家閤府上下倍感榮焉。”孔毓圻朝北拱手一揖,便主動說道:“廉親王尚不知是哪位公主吧?是饒郡王的長女。”

是老九的長女下嫁孔家?胤禩不由微微一怔,轉念便已明白過來,老十四的長女如今才十歲,不可能馬上大婚,而與孔家聯姻是爲了促進滿漢聯姻,自然是不宜拖延太長時間,而孔毓圻之所以找到自己門下,想來也是知道自己與老九的關係,算準了自己不會袖手旁觀。

端的是好算計,微一沉吟,他便含笑道:“如此更要恭賀衍聖公,一門親結了兩親家,九弟深諳經濟之道,聖眷深隆,晉封親王只是遲早的事。”

孔毓圻早就聽聞這位八賢王的厲害,知道如此說下去,聊到明日,也是無濟於事,當下便直言不諱的說道:“今番登府拜訪,實有一事相求,還望廉親王施以援手。”說完,他瞥了胤禩一眼,才接着道:“能否請廉親王明日一早進宮,懇請皇上在諭旨中註明,迎娶公主的乃是孔家嫡房次孫。”

胤禩聽的不由暗笑,這孔毓圻的算盤倒是打的精,衍聖公爵位的傳承,歷來皆是嫡長房嫡長孫,這一註明,等於是逼着貞武公開聲明。朝廷不插手衍聖公爵位的傳承,而且孔家嫡次孫一脈也可以光明正大的擡籍入旗。

只是貞武會如此好說話嗎?胤禩眉頭不由微微一皺,按理,貞武不存在逼迫孔家擡籍入旗。孔家乃是萬世道統之宗,擡籍入旗將會引發什麼後果?天下的官紳士民會是何反應?這事還真說不準,沒把握的事情,貞武豈會如此草率?不過,世事無絕對,貞武的想法歷來與衆不同,誰知道他心裡究竟是如何想的?

略微思忖。胤禩纔開口道:“此事,本王只能幫着去探探皇上口風。”

見胤禩一口應承下來,孔毓圻不由大喜,他來此的目的亦就是指望胤禩能夠幫忙探探口風,以便再尋思對策,當下他便起身一揖,道:“素聞廉親王重情重義,果然是言下無虛。此番援手之恩,孔家必銘記於心。”

次日,早朝之後。回到乾清宮西暖閣,貞武便吩咐更衣,雖然是早晨,但袍褂齊整的端坐近一個時辰,還是悶熱的慌。

高進喜與幾個小太監幫着除下龍袍,見貞武后背微微見汗,便躬身請示道:“皇上,是否沐浴後再更衣?”

貞武微微搖了搖頭,道:“不必,命人備轎。準備起駕回暢春園,夏日裡,還是暢春園住着清爽。”微微沉吟,他又接着吩咐道:“秀女的複選也移到暢春園。”

“喳,奴才這就去傳旨。”高進喜說着便躬身退了出去,轉眼間。他又匆匆趕進來稟報道:“啓稟皇上,廉親王胤禩在外遞牌子求見。”

老八有什麼事?難道是爲滿漢聯姻?貞武也沒多想,便吩咐道:“宣他進來。”

待胤禩進來請安見禮後,貞武便擺了擺手道:“八哥無須多禮,賜座,賞茶。”

一路進來,胤禩便見太監在準備步輿,心知貞武是準備返回暢春園,謝恩落座後,他便謹慎的試探道:“皇上,本朝入關以來,對衍聖公一族禮遇優渥,公主下嫁孔府,不僅是千古佳話,也是昭顯本朝尊孔崇儒,尊師重道之意。”

貞武瞥了他一眼,含笑道:“八哥有話儘管直言。”

“回皇上。”胤禩微微躬身道:“衍聖公孔毓圻昨日到微臣府上,懇請皇上能在諭旨中能註明迎娶公主者乃是孔府嫡次孫。”

貞武一聽便明白過來,孔毓圻這是擔心自己插手衍聖公的傳承,將衍聖公一脈變相擡籍入旗,他不由微微一笑,道:“八哥對此是何看法?”

難道貞武真的有意將衍聖公一脈擡籍入旗?這事禍福難料,極有可能引起天下士子的反感,稍一沉吟,胤禩才斟酌着道:“回皇上,先聖爲萬世道統之宗,衍聖公一族亦是天下讀書人之楷模,微臣竊以爲,朝廷不宜將衍聖公一脈擡籍入旗。”

貞武微微頜首道:”衍聖公一脈擡籍入旗於朝廷並無益處,徒惹笑談,朕也無意干涉衍聖公傳承,諭旨發往京報,朕已經言明公主所嫁乃是孔家嫡次孫,八哥現如今纔來,京報怕是已經出刊了。”

聽的這話,胤禩心裡不由一鬆,他不是不知道京報今日出刊,這事並非是要貞武改口,如果能夠追補聲明,效果更佳,孔毓圻應該也是存着這份心思,這點小心思自然不能明說,他忙躬身道:“微臣慚愧,險些誤了事。”

稍一沉吟,貞武便轉了話題,“滿漢聯姻,昨日應該就傳開了罷,內城是何反應?”

對於這事,胤禩早料到貞武會問,當下便道:“回皇上,如今旗民的生計不愁,大規模擡籍,宗室勳貴是極力贊成的,此舉對他們可謂是有益無害,但對普通旗人而言,還是稍有微詞,旗人數量增加在無形中加大了他們當差,入仕的壓力。”

“對於滿漢聯姻,你是何看法?”貞武饒有興致的問道。

微微沉吟,胤禩才道:“滿漢聯姻既能平息滿漢之爭,也能收攬漢員人心,還可擴大八旗規模,實是一舉數得,不過,臣竊以爲此事也有弊端。”說到這裡,他不由瞥了下貞武的臉色。

貞武微笑着道:“偏聽則暗,兼聽則明,八哥心裡有想法,直言便是,無須顧忌。”

胤禩點了點頭,才沉聲道:“皇上,朝廷極力促進滿漢聯姻,勢必也促成朝中滿漢大員相互聯姻,如今又正值選秀女之時,再加上皇上御級登基不久,種種情形相結合,朝中極易形成新的朋黨。”

貞武極爲讚賞的看了胤禩一眼,心中大爲欣慰,老八能夠及時提醒自己留意這點,也不枉自己千方百計的爭取他,由此亦足見他確實是再無異心,當下他便含笑道:“八哥此言可謂是老成謀國之言。”

微微一頓,他才接着道:“朋黨禍國,人盡皆知,然自漢唐以來,歷朝歷代,黨爭皆屢屢不絕,朕又何能獨免?朋黨禍國,爲害甚烈,然於結黨之初,卻無礙大局,眼下,滿漢之爭纔是朕的心頭大患,兩害相權取其輕,當務之急是先促進滿漢聯姻,徹底消除滿漢之爭,他們要結黨,且由着他們。”

見貞武早有預見,胤禩心裡不由微微鬆了口氣,略一沉吟,他便鼓起勇氣道:“皇上,一直以來,微臣皆是呆在京師,不悉民間疾苦,不諳地方情弊,微臣懇請能去南洋或是兩廣、雲貴稍加歷練。”

老八想出京?這可真是出乎貞武的意料之外,微微一怔,他便明白過來,胤禩這是要以此來徹底的的解散八黨,如今老十呆在順義大營練兵,老九在天津軍工作坊,若是老八再出京,八黨便是羣龍無首,值此朝中新黨初成之時,八黨立時便會煙消雲散,不得不說,老八這個時機選的很好。

不過,如今朝局剛剛穩定下來,若是此時將老八打發出京,必然引起宗室勳貴的恐慌,連帶一衆兄弟也會心寒,默然半晌,貞武纔開口道:“八哥的心意,朕明白,不過,出京就不必了,朝堂之上,永遠不可能消除權利紛爭,有紛爭自然就會有朋黨,這是無可避免之事。

八哥也無須爲此不安,與其將八黨解散,不如留存以爲牽制,只是必須去蕪存菁,削減規模,以免刺激新黨勢大。”

聽的這番話,胤禩亦是大爲詫異,他是真沒料想到貞武對黨爭看的如此淡然,自貞武登基以來,八黨就成了他的一塊心病,這不是他想解散就能夠解散掉的,這麼多年的苦心經營,已經形成了錯綜複雜的關係,即便是他想撒手,下面的人也不願意,這一年來,他一直擔心貞武對八党進行清洗,一直是低調行事,小心翼翼的削減八黨的實力。

如今貞武明確表態不清洗八黨,只是讓他慢慢削減,他頓覺渾身輕鬆,忙躬身道:“皇上如天之仁,體恤臣屬。”

貞武擺了擺手,微微笑道:“沒有外人,八哥不必謹守奏對格局,隨意點好。”說着,他便站起身來,閒適的踱了幾步,才道:“新井君美離京已經兩個多月了,日本方面一直未有消息傳來,八哥對此是何看法?”

提到日本,胤禩心情輕鬆許多,略微沉吟,便道:“皇上,日本孤懸海外,千年來,除了元蒙曾兩次東征外,再無人侵其本土,此番要他們割讓橫賀,他們必然難以權衡,遲遲定不下來,亦在情理之中,年羹堯出使日本冊封,算算日子,近期也該返回了,他定會帶回日本的詳細情形。”未完待續)

第129章 刺殺(上)第708章 空頭支票第11章 火器人才第682章 糾結的揆敘第203章 埋刺第158章 江南科考案一第260章 攤丁入畝第260章 攤丁入畝第222章 放貸第345章 十四賊狠第700章 金融控制第158章 江南科考案一第83章 酸第173章 託合齊會飲案(二)第160章 江南科考案(三)第229章 馬尼拉灣危境第351章 試探第618章 觸底線第512章 意外反應第335章 秘密立儲第523章 士農工商第184章 十五入黨第330章 龍虎鬥第551章 鍼灸見效第196章 隆科多請客第184章 十五入黨第150章 不如人意第347章 長篇大論-第670章 驛站第279章 刺殺康熙第555章 婦人之仁第271章 海軍部第216章 四方天第173章 託合齊會飲案(二)第245章 朝堂激辯第420章 請君入甕第199章 風雲變幻第586章 糧價暴漲第166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302章 康熙回津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393章 大動干戈後記九第93章 探望十三第698章 失控?第723章 生財有道的太監第412章 御門會議第85章 進諫有危險第446章 叩關第622章 棘手第169章 會審第182章 朝會(三)第550章 掌控局面第569章 大旱第589章 動手第721章 大清銀元第404章 一捅到底第534章 意外收穫第200章 機會第491章 珈寧有喜第593章 禍水西引第54章 帝王心術第184章 十五入黨第653章 尋開心?第266章 特權待遇第205章 糾結第576章 李衛當官第374章 遠征不妙第647章 選秀女貓膩第300章 胤礽的手筆第180章 朝會(一)第40 章 圍爐品酒賞美人第556章 心結第151章 招撫第1章 胤禎第449章 刻意引導第143章 手銃第500章 徵日(九)第99章 立威第122章 二級戰列艦第256章 回京解憂第571章 試探第189章 京報籌備第316章 兵油子第16章 提點隆科多第87章 拿捏年羹堯第26 提點老八第407章 宗室反應第362章 什麼香?第385章 百官公推第209章 計謀老四第195章 毒師爺第642章 聖喬治旗第261章 十四覲見第359章 鄔思道的謀劃第163章 《南山集》案(二)第319章 康熙密旨後記十第574章 謀劃晉商第682章 糾結的揆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