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大旱

貞武微微點了點頭,略一沉吟,便看向施世綸,含笑道:“直隸總督衙門既然遷至天津,天津也該由州升爲府了,你這個新上任的總督是否也該爲天津百姓做點實事?”

施世綸聽的微微一怔,這話是什麼意思?要做什麼實事?一轉念,他便隱隱猜測到箇中的原由,心裡不由一驚,難道今年真是有一場大春旱?皇上這是打算以工代賑?但貞武沒有明說,他也只得裝糊塗,當下便微微欠身道:“微臣魯鈍,懇請皇上點撥。”

貞武微微笑道:“回去整理一下,將想做又沒錢做的事務都羅列出來,朕選一件,由朝廷給你劃撥銀子,算是爲你錦上添花。”

果然是有大旱,施世綸不由一陣憂心,忙起身叩謝道:“皇上寬厚仁愛,乃天下萬民之福,微臣謹代天津子民叩謝聖恩。”

“恩。”貞武溫和的看了二人一眼,道:“你二人先跪安吧。”

ωωω .тtkan .℃O

待施世綸、趙弘燮躬身退出,貞武呷了口茶,發現已經涼了,便對外喚道:“包福全,換茶。”放下茶盅,他便看向胤祿、武格二人,含笑道:“這批海軍新兵的訓練情形任何?”

海軍的新兵訓練從頭至尾都是由武格負責,見貞武問起,他忙微微欠身道:“回皇上,這批新兵的素質較好,經過一年的隊列和實彈訓練,已能熟練的使用火器,所欠缺的只是實戰經驗。”

貞武微微點了點頭,初一登基,他便下令,天津的海軍新兵全部以陸戰隊的訓練方式訓練,以防不時之需,可以說,這一萬海軍新兵,實際上就是陸軍,略一沉吟。他便道:“既是已經一年,開始招第二期新兵,兵額仍舊一萬。”

稍稍一頓,他又問道:“再招一萬兵員。學院能否安排得過來?”

“回皇上。”武格躬身道:“天津海軍學院是本就是按容納三萬兵額的規模修建的,如今已經大體完工,二萬人,絲毫沒問題。”

“好。”貞武微笑道:“朕再給你們撥二千匹戰馬,海軍不是騎兵,但必須會騎馬。”

武格不由微微一怔,海軍學會騎馬做什麼?人多。他也不好問,便躬身道:“奴才尊旨。”微微起身,他又接着道:“這批新兵中八旗子弟和大家子弟、富豪子弟足足佔到四成,都是會騎馬的。”

“那更好,讓他們一帶一的幫教練。”貞武含笑道:“北洋艦隊的目標是美洲,美洲地域遼闊,不會騎馬可不成。”

原來是爲征伐美洲做準備,武格忙躬身道:“皇上聖慮深遠。奴才必定嚴格督促。”

貞武微微頜首道:“你先跪安吧。”

“奴才告退。”武格忙起身跪安,躬身退了出去。

胤祿不由擡頭望了貞武一眼,心裡頗爲猶豫。不知是否也該跟着退下,見他一臉的猶豫,貞武不由含笑道:“十六弟暫留下。”而後,他掃了張鵬翮、富寧安、王項齡、方苞四人一眼,收斂了笑容,沉聲道:“北方齊魯陝甘京畿之地,十年倒有九年旱,張鵬翮、富寧安,年年春旱,你們身爲上書房大臣。可曾探詢過究竟?”

張鵬翮、富寧安兩人心裡都是一驚,貞武這話是什麼意思?北方十年九旱,難不成還是人爲原因不成?難道是暗指康熙政治不清明?這不可能,大清以孝治天下,子不言父過,這是最基本的準則。不是暗指康熙,那貞武這話的意思就只能是準備找人頂鍋了。

自董仲舒提出,‘凡災異之本,盡生於國家之失’的觀點後,歷朝歷代皆是奉行不逾,上至帝皇,下至升斗小民,無不把天災與政治聯繫在一起,政治清明,則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萬民歡騰,政治乖謬,則天象異常、多災多難、社會動盪。因此,每每天災降臨,一衆帝皇要麼自糾自察,下罪己詔,要麼就找替罪羊。

稍一沉吟,富寧安便躬身道:“回皇上,歷來天象異常,皆是上天警示,或是用人不當,奸佞當朝,或是政事不明,有幹天和,又或是刑獄不清,有重大冤案,皇上登基不過半載,改元僅才一月有餘,出此旱情,實乃臣等奉職無狀,致幹天和,補才懇祈即賜罷斥,以安人心。”

這番話卻是大出貞武的意料,他不由頗爲詫異的瞥了富寧安一眼,這是藉機請辭?還是試探自己對他的態度?應該不會,富寧安身上兼的吏部滿尚書,根本就沒剝奪,他不應該感到不安。

張鵬翮心思靈動迅捷,一見這情形,便知富寧安奏對不得體,貞武剛剛登基改元,便遭遇大旱,本就極易招人非議,若是按富寧安說法,必然要授人以柄,貞武繼承大統,乃是康熙當衆口諭,得位之正,無人敢質疑,更何況如今康熙仍在。

貞武擔心的應該是有人藉機攻擊他對八旗制度的革新,想到這裡,他略一思忖,便開口道:“回皇上,天道有常,不在人謀,正所謂物極必反,極盛則衰,天道亦然。

北方數省春旱不絕,非是大清獨有,微臣曾查閱過有關史料,近百年皆有實據可考,自前明神宗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始,便異常寒冷乾旱。”

說着,他凝神想了想,才接着道:“微臣記得,雲南通志有載,明神宗萬曆二十九年九月,雲南大雨雪。廣東通志有載,神宗萬曆四十六年冬十二月,廣東雪,時恆陰,寒甚,白晝雪下如珠,次日復下如鵝毛,歷六日至八日乃已。雲貴兩廣之地尚且如此,北方則自不待言,而嚴寒則導致乾旱,明未數十年,旱災記載亦是不絕於書。

而氣候異常寒冷,亦並非明朝始有,稍加留意,便不難發現,周朝後期,漢未隋尾,北宋、前明後期皆有嚴寒乾旱記載,由此可見,北方春旱,實乃天道輪迴,非人力可爲。”

聽的張鵬翮這番言論,貞武腦子裡不由蹦出了一個詞,小冰河時期,他雖然記的不太清楚,但中國經歷了幾次小冰河寒冷期卻是隱有印象,清初這段時間正是處於小冰河未期,他不由讚賞的看了張鵬翮一眼,原本是要他們找個藉口,以防有心壞叵測之人拿天災說事,指責他對八旗的革新,特別旗人入軍工作坊和禁衛新軍這兩件事,

另外,便是藉機灌輸一番如何預防水土流失,在移民澳洲之後,對貧瘠之地推廣植樹造林保護環境的的舉措,沒想到張鵬翮竟然有如此見地,說出這麼一番道理來。

微微沉吟了片刻,貞武才問道:“嚴寒會引起旱情?”

見貞武毫不掩飾的讚賞眼神,張鵬翮心裡不由一鬆,忙躬身道:“此乃微臣妄自推斷。不過,遍查史料,皆可發現,大旱之年,無不寒冷異常,北宋之亡,便是汴河一夜封凍,讓金兵鐵騎過河如履平地,明末大旱十三年,天下擾擾,災民蜂擁,周未,戎狄南侵,便是因爲乾旱連連,隋未亦是如此,就連魏晉南北朝也都攏罩在乾旱之中。”

“鑑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好!”貞武頗爲興奮的道:“讀史學史要善於總結,善於歸納,這纔是治學之道。”

微微沉吟,他才接着道:“如今北方雖然仍是十年九旱,但很明顯的是,大旱越來越少,朕記的年幼時,京城的冬天比現在冷的多,這說明氣候在轉暖,萬曆二十九年,距今已有百餘年,如今極可能正是天道輪迴交替之時,偶有異常,亦屬正常,度過這幾年,大清便將迎來風調雨順的盛世年景,百年盛世,非是妄想。”

聽的貞武這番話,衆人都微微有些動容,前些年確實要比現在冷的多,難道真是天道輪迴交替之時?張鵬翮不由暗贊這主子心思靈動,輕輕一轉,便破而後立,這大旱倒成了黎明前的黑夜,他忙起身跪下道:“,天道輪迴,佑我大清,皇上英明睿聖,必能開創大清百年盛世。”

張鵬翮這一跪,一衆人自然都坐不住,紛紛跟着跪下稱頌。

貞武微微笑了笑,右手虛擡,道:“開創大清百年盛世的是太上皇,朕不過是繼往開來而已,都平身。”

待衆人落座,他才緩緩說道:“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此並非虛言,民以食爲天,唯有保證百姓溫飽,百姓纔不會造反,大清要想萬世傳承,必須要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

方纔張鵬翮所言,實則是從另一個角度揭示了歷史王朝的興衰更替,天道輪迴,盛極而衰,大清不會總是好運,數十年或是百餘年後,必然會遇上再一次輪迴,大清如何才能不重蹈前明之覆轍?”

衆人誰也未料到貞武轉念間又居安思危,拋出諾大一個話題,都不由微微一怔,有些跟不上他的想法,張鵬翮琢磨着,他是想借此大力發展農學院,老九胤禟卻是以爲他要藉此大肆對外擴張,一個個正自琢磨。

貞武已是開口道:“張鵬翮素有文名,長於實務,諳於政務,品行高潔,作風嚴謹,清操自矢,政績卓著,着遷保和殿大學士。”

第341章 老四出局第399章 微服私訪(二)第370章 嚴打?第333章 龍生九子第358章 封賞爭議第120章 以寬爲政第536章 旗主擔憂第649章 滿漢之爭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102章 發飆第667章 微服私訪?第358章 封賞爭議第277章 僱傭軍第700章 金融控制第646章 以誠侍君第68章 潑天大案第8章 傳教士第45章 鄔思道的手段第479章 十三出征第16章 提點隆科多第291章 皇家科學院第350章 花錢買太子第107章 各方反應(中)第42章 女人是要追的第114章 分工合作第560章 考覈第517章 殘酷真象第578章 蠲免第689 章 明確兵制第70章 海盜與海商第721章 大清銀元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419章 敲打老四第267章 八黨危機第332章 康熙心思第700章 金融控制第524章 豆汁飯第212章 不甘心第591章 反應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30章 釜底抽薪第606章 接見第324章 攻心第244章 京師反應第454章 縱容蒙古第71章 清官張伯行第108章 各方反應(下)第730章 皇見皇第13章 敲打老九第35章 呵呵 女主出場了第127章 不賣帳第575章 裁彎取直第696章 顧慮第207章 再生波折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275章 康熙發狠第202章 李衛第439章 黃禍威脅論第12章 匯通天下第501章 徵日(十)第550章 掌控局面第425章 推廣西學第504章 和談第208章 子嗣問題第270章 康熙發飆第628章 困境第522章 遊說第517章 殘酷真象第12章 匯通天下第281章 西班牙人的野望第568章 直隸總督第428章 遠航準備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618章 觸底線第710章 揉搓第666章 針鋒相對第521章 天下共主第530章 順水人情第632章 攪局第144章 福建佈局第14章 調教舉子第163章 《南山集》案(二)第674章 泄露第603章 出紅差第136章 不厚道第334章 鼓吹分封第264章 京師轟動第355章 陛辭第389章 旗民生計第550章 掌控局面第600章 有雨第592章 收兵權第308章 三方聚京師第447章 京師繁華第264章 京師轟動第463章 糊塗康熙第344章 扳腕子第18章 發行銀票第17都是聰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