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老五

聽胤禎隨口指點,竟然說的頭頭是道,除了治安,居然都是他們疏忽的地方,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老十胤誐以及禮部漢尚書陳元龍四人不僅暗道慚愧。

陳元龍這還是第二次跟胤禎打交道,心裡不由佩服的是五體投地,康熙邀請各地耆老進京賀壽,這背後的用意,他們不是不清楚,卻沒人去注意到這些個細枝末節,京師的治安、物價、清潔、禮儀等細微之處可以說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這些耆老。

正是這些細枝末節構成了那些耆老對京城的印象,而且會隨着耆老的宣揚傳遍大清的各個地方,京城可是大清的首善之地,口碑的好壞可謂是影響深遠。

胤禩輕嘆了一聲,道:“十四弟大才,這個曠世慶典,實是應該由您來負責。”說着,他又接着道:“入京的耆老皆有子侄輩照料,我們要做的無非是隨時接觸瞭解情況而已,不外乎是費點人力,補貼家境拮据的和贈送儀程,這筆開支雖然不大,但我擔心那些個油滑吏員,上下其手,藉機侵吞。”

正所謂吏滑如油,小吏們侵吞錢財的手段可謂層出不窮,花樣百出,防不勝防,胤禎登時也不覺無語,略微沉吟,他才道:“八哥的擔心不無道理,不過如此曠世慶典,能盡善盡美自然更好,侵吞一點是在所難免的,卻總不能因噎廢食。

八哥你們先統計一下,各地耆老的人數,大致的情況,我讓十五弟在京報上刊登出具體的贈送儀程數目,多少應該能夠防範一些,這筆開支,我來出,不用擔心。”

“這倒不用。”胤禩含笑道:“進京的耆老,我們有統計,至今不過才五千餘人,加上明日的,最多亦超不過七千,一人十兩,亦不過才七萬。”

“主子,五爺、七爺、十五爺、十六爺來了。”門外護衛稟報道。

老五他們來了?那定然是爲沒獲的分封的事情,胤禎點了點頭,道:“請他們進來。”

胤禩已是起身道:“十四弟您先忙,您提點要注意的地方,我們還的去安排,雖然遲了點,但總比不做強。”

“八哥這話甚是。”胤禎起身道:“我送你們出去。”

老十胤誐進屋之後,連邊都沒沾上,起身後,不甘的道:“十四弟,這次可是累死十哥了,忙完了,您的請客。”

老九胤禟亦是附和道:“對,這段時間,九哥都瘦了一圈,得去‘澹泊居’補補。”

如此大的慶典,牽扯極廣,胤禎知道他們這段時間確實是累,當下便笑道:“好,出京之前,好好請你們鬆泛鬆泛,陳宗伯屆時也要來。”

一聽這話,陳元龍心裡不由一喜,忙一揖道:“承蒙十四爺厚愛,下官定當奉陪。”

幾人出得院子,便迎頭遇上五阿哥胤祺一行人,衆人少不了又是一番見禮寒暄,待胤禩四人離開,胤禎才伸手揖讓衆兄弟進院子。

一落座,老五胤祺便道:“十四弟,咱們哥仨忙上忙下,準備了幾個月,臨到頭了,皇阿瑪卻將一衆兄弟都排除在分封之外,十四弟能否幫我們想個法子?”

這事確實夠鬱悶的,胤禎心裡暗笑,康熙之所以將一衆皇子都排除在分封之外,應該是擔心日後不利於收回封國,而且幾個皇子勢力抱團在海外,也不是什麼好事,這事,他可是幫不上忙,略微沉吟,他才含笑道:“五哥,分封美洲,只允准各府子弟前往,您何必耿耿於懷?”

胤祺心裡暗自腹誹,海外分封這纔是第一步,誰知道以後是否會放開?日後海外的封國發展強大了,誰知道又會是什麼光景?隔着萬里重洋,朝廷也不可能統轄的到,一旦封國強盛起來,那可是實實在在的諸侯,就算自己不能享受,我五個兒子,總得替他們划算一下吧。

老七胤佑笑道:“五哥與我都是子嗣衆多,自然是想爲子孫種塊福田,海外封國的發展前景,明眼人誰看不出來,那可是比歷代的分封都要徹底,強盛不過是早晚的事兒,還望十四弟在皇阿瑪面前求求情,給侄子們一個機會。”

“此事太難。”胤禎搖了搖頭道:“美洲是不用做指望了,等兩年,非洲分封的時候,我再跟皇阿瑪求求情。”

一聽胤禎願意在非洲分封的時候求情,老五、老七兩人不由一喜,有希望總比沒希望強,兩人起身道:“那就有勞十四弟了,十四弟事務繁忙,我們就不打擾了。”

胤禎起身送二人出府,出了院子,便道:“五哥、七哥正當壯年,可願意出來辦差?”

老五、老七聞言都是一驚,老十四如今已是有實無名的太子,一衆有爭儲之心的兄弟早被他掃的七零八落,何以還要拉攏他們?難不成,他準備聯結所有兄弟與康熙鬥?想到這點,二人心裡都是一跳,哪裡敢趟這趟渾水。

胤祺忙笑道:“十四弟,如今有衆多兄弟幫襯您,要文有文,要武有武,我和您七哥文不成武不就,可不敢出乖露醜。”

胤禎微微一笑道:“五哥想錯了,不是幫襯我,是爲您們自己,三、四十歲就悶在府邸養鳥玩狗逗丫頭,還有幾十年光景,就這麼虛度?五哥、七哥都是率兵隨皇阿瑪出征過葛爾丹的,那份豪氣難道已經蕩然無存了?”

領兵?胤祺眼睛微微一縮,難道還有領兵的機會?他停住腳步盯着胤禎看了一眼,又轉過了頭,康熙如今春秋漸高,而今又是天下太平,哪裡還有領兵的機會。

老七胤佑卻是詫異的望着胤禎,哪來的兵領?如今又沒戰事,略微沉吟,他才沉聲道:“十四弟,可是準噶爾部又有異動?”

“暫時沒有,不過快了。”胤禎兀自向前走了幾步。

準噶爾部又要叛亂?二人聞言皆是一呆,頗覺難以置信,但想到如此大事,老十四萬不敢信口開河,二人不由緊追了幾步,趕上胤禎追問道:“十四弟,此言當真?”

胤禎申請肅然的點了點頭道:“西北遲早有場大戰,可大清現在已無良將,我準備奏請皇阿瑪組建新式禁衛軍,二位熟悉西北情形,可願出來任教?”

第221章 李衛下套第32章 牛B總督第568章 直隸總督第646章 以誠侍君第58章 海關改革第688 章 巡幸西安第553章 收買人心第245章 朝堂激辯第195章 毒師爺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241章 胤祥請戰第563章 放縱第592章 收兵權第554章 自保第215章 海軍擴招第51章 海關制度第667章 微服私訪?第519章 朝會遇險第223章 鼓動康熙第635章 一拍即合第33章 貪污也是有定例的第371章 老十要散夥第491章 珈寧有喜第86章 衣冠禽獸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102章 發飆第372章 老八低頭第339章 再陰老四第392章 開年計劃第577章 勸輸第582章 倉鼠第291章 皇家科學院第126章 又見站籠第62章 狠師爺第553章 收買人心第663章 出巡陝甘?第1章 胤禎第326章 鬱悶的老四第394章 黃帶子第360章 分田地第37章 滿漢之爭?第697章 輿論之戰第328章 裂土分封第304章 老父教子第300章 胤礽的手筆第218章 上海知縣第197章 替罪羊第502章 徵日(十一)第504章 和談第36章 督撫之爭第367章 歐洲威脅論第314章 太子的轉機第262章 教訓老四第252章 不殺俘虜第35章 呵呵 女主出場了第658章 糾結的衍聖公第114章 分工合作第486章 沙俄貿易第554章 自保第333章 龍生九子第496章 徵日(五)第118章 上尊號第261章 十四覲見第102章 發飆第189章 京報籌備第47章 順勢而爲第732章 天意難測第161章 南山集案(一)第128章 公行第334章 鼓吹分封第549章 穩定人心第380章 利益交換第204章 李衛請客第61章 不聽話的沒肉吃第584章 出路第168章 天下第一案第34 章 上帝,我沒聽錯吧第26 提點老八第118章 上尊號第628章 困境第167章 舞弊手段第563章 放縱第517章 殘酷真象第660章 對比第357章 回上海第542章 刺激農業第43章 危機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701章 反對新政第546章 如出一轍第283章 下馬威第307章 朝陽門第670章 驛站第507章 報喜第627章 擔憂歐洲第150章 不如人意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237章 康熙憂心第588章 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