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被人無視了

卻說胤楨回到留春園後,就將那娘倆叫了過來,雖然是施恩,可來路不明的人,他是不肯留在身邊的。那少婦是個精明人,一路上早就想透了,雖然她一時間猜不透這位十四爺的身份,可能讓徐家三公子一聽到名號就跪下磕頭的人,絕對不是一般人,眼下娘倆象浮萍一般飄着,也不是個事,看那十四爺跟自己的孩子也挺投緣的,想來也不至於虧待了孩子,就憑這點,自己這輩子爲奴爲婢也認了。

一進屋子,那少婦就領着孩子跪了下來,“民婦田李氏給十四爺磕頭了,爺的大恩,我娘倆無以爲報,這輩子願意爲奴爲婢侍侯爺。”

“起來說話。”胤楨柔聲道,“你跟徐家是怎麼回事,說來聽聽。”

那少婦站起身來,雖然有些拘謹,但說話條理還清晰,很快就說清楚了來龍去脈,她丈夫原是徐家開在上海的一家當鋪的夥計,年初經人慫恿從帳房借了五十兩跟人合夥做海上生意,不想船在南洋遇了海盜,船貨皆毀,血本無歸,徐三公子年底來盤帳,原本欠的五十兩,卻變成了一百五十兩,他丈夫被逼迫不過,上吊身亡,徐三公子便要抓她娘倆去抵債。

胤楨仔細打量了下這少婦,不過二十三、四歲,雖是身着粗布衣杉,卻仍能夠看出幾分姿色,心裡暗想,徐家的怕是看上她的姿色,合夥做生意只怕也是個騙局,不過現在已是死無對證,不由暗歎了句紅顏禍水,“爺的奴婢不是什麼人都能當的,先幫傭吧,給你一兩的月例,這孩子倒是挺機靈的,進學了沒有?”

田李氏卻被胤楨的話嚇了一跳,想做奴婢,都還不夠資格,粗使下人都一兩的月例,這是什麼人家?見他娘發楞,那孩子機靈的開口道:“沒上過私塾,不過我爹教過我,識的幾個字。”

見這孩子不僅膽大而且機靈,胤楨很是高興,笑道:“恩,不錯,先好好讀書,長大了再給爺出力。”說着,他轉過頭對海鋒道:“咱們自己現在還沒辦學館,先給他找個好私塾,別耽擱了孩子。”

田李氏這才反應過來,知道遇上貴人了,一把拉起孩子跪下一個勁的磕頭,卻是說不出話來。

上海知縣徐世楨今年三十二歲,漢族,康熙四十四乙酉科進士出身,自打胤楨住進留春園,徐世楨每天早上辰時四刻都要跑來彙報一次拆遷徵地的情況,他心裡很清楚,眼下這個機遇可是千載難逢,若能得到十四爺的賞識,不說平步青雲,至少要少奮鬥二十年,因此他每天都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做好份內的每一件事,不敢稍有懈怠。

這一日,他如往常一般彙報完之後,胤楨卻是將他留了下來,笑說道,“江南歷來是人文薈萃之地,上海歷來都有哪些名人?”

徐世楨的功課做的很踏實,聞言便道:“上海縣的就只有徐光啓,前朝的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著有《毛詩六貼講義》《幾何原本》《測量法義》《甘薯疏》《勾股義》《泰西水法》《定法平方算數》《農政全書》等著作。如果要把上海周邊的縣都算上,就還有華亭的徐階,陳子龍,松江的董其昌等人。”

徐光啓是上海人?這可是個牛人啊,不待徐世楨一個個繼續介紹下去,胤楨就問道:“徐光啓後人現還在上海嗎?”

“徐光啓有五個孫子,近百年來早已向四周繁衍開來,不過現在仍有一支駐留在上海的城南角。”

“哦,你去換身便裝,咱們去拜訪一下。”胤楨興致勃勃的說道。

對於胤楨和徐世楨的到訪,徐氏族長很是冷淡,即便徐世楨點明瞭胤楨的身份,這位六十多歲的老人也是淡淡的,但在禮節上卻半點不肯馬虎,胤楨尷尬了半天,猛然想到了一個切入點,“徐老是天主教徒吧,日前,胤楨已經奏請聖上,請允傳教士在上海駐留,若是沒有意外,上海很快就會繼廣州之後成爲大清第二個允許傳教士駐留的港口了。”

聽到這句話,這個徐老眼睛登時一亮,這事市井雖有傳言,可自胤楨口中說出,這份量就大不一樣了,他顫顫魏魏的站起身來,做勢欲跪,“草民代上海所有的天主教徒叩謝貝勒爺了,若是真有這一天,草民死也冥目了。”

胤楨忙上前一把將他攙扶住,“徐族長不必多禮,西洋傳教士的到來,不僅爲你們天主教徒帶來天主的福音,也爲我大清帶來了西方的先進文明,我們實不應故步自封,應該拿出海納百川的氣度吸納西方的先進文化。”

徐老淡淡的讚了句,“貝勒爺胸襟寬闊,氣度恢弘,您坐鎮上海實乃上海子民之福。”

見徐老態度又淡了下來,,胤楨心頭火起,卻微笑道:“現今聖上正在江寧創建農學院,欲大量培養農學人才以造福百姓,徐閣老是我中華有名的農學大家,胤楨希望徐家後人能繼承其遺志,爲我中華農業繼續做貢獻,不知徐老可否推薦一二子弟前去執教?”

這一句話,嚇得徐老後背冷汗都冒了出來,他強自鎮定的輕嘆道,“此實乃利國利民之盛事,可惜徐家子弟沒一人肯定研讀農學,實在是有心而無力。”

胤楨不動聲色的接着又道,“海外貿易裕國利民,但也滋生無數海賊禍亂沿海,胤楨現今坐鎮上海建造遠洋艦隊,欲爲海貿保駕護航,保境安民,不知道徐家可有研習數學,火器等方面的子弟?”

見胤楨張口造福百姓,閉口保境安民,一味的步步緊逼,徐老不由恐慌起來,再要推脫,

只怕他下一句就要問有沒有子弟識字了,稍爲猶豫,他緩緩的點了點頭,“有一個癡迷火器的人才,不過卻不是徐家子弟,貝勒爺求賢若渴,草民願修書一封,舉薦他前來,如何?”

“如此甚好,不知所在何處?可需胤楨派車前去迎接?”雖然嘴裡說的熱情,可胤楨心裡卻極爲失望,只是不好溢於言表,心裡暗想,管他好壞,把姿態做足,就當是千金買馬骨了。

------------------

建了羣,有興趣的進來交流下,我也很悶的,呵呵。152420686

第575章 裁彎取直第673章 滿城第259章 丁銀革新第532章 托兒第614章 分封非洲第154章 收曹顬第450章 曠世慶典第515章 跋扈第601章 藩屬之議第94章 陳鵬年第522章 遊說第518章 蹊蹺第538章 公示第322章 強勢第594章 輸捐熱潮第183章 門庭若市第609章 割地第557章 荒誕之言第488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280章 海軍陸戰隊第681章 植樹造林第78章 投桃報李第706章 割辮子第272章 京報發展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第101章 獎罰分明第8章 傳教士第283章 下馬威第565 章 鐵帽子王第681章 植樹造林第351章 試探第311章 太子進京第381章 和好如初第431章 唱白臉第76章 康熙偏心第142章 鉅額虧空第613章 拿捏第709章 失控第381章 和好如初第228章 十三驚心第532章 托兒第293章 地震惹的禍第541章 允准出京第730章 皇見皇第108章 各方反應(下)第362章 什麼香?第512章 意外反應第545章 奪權第162章 胤禩反擊第107章 各方反應(中)第165章 膽大包天第143章 手銃第532章 托兒第73章 一折驚心第387章 康熙暗招第335章 秘密立儲第231章 上海青樓第404章 一捅到底第67章 可憐的二世祖第557章 荒誕之言第219章 打狗港第125章 十三行第187章 王頊齡第562章 開局第351章 試探第607章 想不通第362章 什麼香?第78章 投桃報李第78章 投桃報李第197章 替罪羊第177章 破除文字獄第71章 清官張伯行第212章 不甘心第26 提點老八第541章 允准出京第243章 永不加賦第419章 敲打老四第171章 江南科考案(六)第691章 拆除滿城第722章 解惑第92章 德妃第450章 曠世慶典第417章 對號入座第141章 江寧織造府第555章 婦人之仁第53章 遭彈劾第514章 打了再講第462章 迴光返照第384章 請立儲君第689 章 明確兵制第656章 聯姻孔府第124章 未雨綢繆第641章 吹號,進攻第628章 困境第220章 生番熟番第569章 大旱第318章 太子未路第617章 不搶白不搶第7章 分府第319章 康熙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