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花錢買太子

李光地曾任直隸巡撫,對山東招遠金礦的私採盜採的情形有所耳聞,康熙既是有意開採澳洲的金礦,則意味着海外金銀礦都將開禁,略爲沉吟,他便欠身道:“皇上,若是放開海外的礦禁,則朝廷無須再爲移民澳洲、南洋犯愁,亦大利十四爺發賣呂宋島。”

張鵬翮聞言亦是一喜,欠身道:“微臣附議,強行遷移填補澳洲不如以利誘之,促使百姓自發的移民,如此,朝廷輕鬆省事,百姓亦是毫無怨言。”

“礦利乃是暴利,此消息一旦傳出,沿海之民必爭涌而出,勢必爲澳洲帶來極大的糧食壓力,亦必使澳洲陷入無序的混亂,不利朝廷開發澳洲。”馬齊淡淡的說道:“另則,大量移民流失海外,必致當地田地荒蕪。”

“不然,沿海之地,本就地少人多,即便流失一成,影響亦是微乎其微。”張鵬翮立時就反駁道:“再說,故土難離,但有生計者,誰願意遷移海外?礦利雖巨,但從事採礦者,多爲無業之民,豈會導致田地荒蕪?至於澳洲,十四爺應該有法子善加疏導。”

見張鵬翮一腳將球踢了過來,胤禎含笑道:“前往澳洲,必經噶羅巴轉道,分散疏導是輕而易舉之事,到了澳洲,便無須擔心,並非採礦纔是暴利,他們很快就會發現,澳洲遍地是黃金,無論從事何事,皆可發家致富。”

康熙聽的卻是眉頭微皺,澳洲金礦,他可是打算派譴內務府去掌控,而後按老十四說的利用黑奴採挖金礦,這一放開礦禁,豈不是與民爭利?這可不是好名聲。

見康熙皺眉,胤禎微一思忖,便隱隱猜到他的心思,略微沉吟,便開口說道:“澳洲地域遼闊,勘探測繪,非有數年不能見效,農耕、畜牧、漁業乃是開發澳洲第一要務,其他開發,務須循序漸進。”

循序漸進,朕豈能不知?但朕如今已經六十了,天知道還能有幾年好活,澳洲、南洋的佔領開發,金礦的採挖,必須在朕有生之年見到成效。

想到這裡,康熙緩緩開口道:“去歲,人丁戶口總計二千四百六十二萬餘,即便以一比六算,人口亦在一億四千萬,實際遠不止這個數目。抽調一成,便是一千四百萬,佔領開發澳洲,完全足夠。

江南富庶,未必有人願意遷移澳洲,但閩粵之地願意遷移者衆,山東、河南地稠人密,生齒日繁,兼之災害頻頻,山西、陝西等地,地瘠民貧,天災不斷,生計日艱,可以大力鼓勵、扶持百姓移民澳洲。”

王掞一聽,立刻就順着話頭道:“皇上體察民情,深悉民間疾苦,實乃大清萬民之福,山西、陝西之地,無平地沃土之饒,無水泉灌溉之益,無舟車魚米之利,百姓唯以墾種上嶺下阪,汗牛痛僕,仰天續命,實是苦不堪言。

江南二百四十步爲畝,山、陝之地以千步爲畝,而田之歲入,仍不及江南十之一、二,即遇豐年,亦是畝不滿鬥。至前明中葉大量百姓便陸續西出‘殺虎口’前往蒙古謀生。當地民謠‘走西口’道盡了其中的辛酸與無奈。

澳洲土地肥沃、氣候適宜,又地廣人稀,若能允准山陝百姓拖家帶口遷移澳洲,實乃一舉兩得,可謂一大盛舉。”

前明就已經開始走西口了?胤禎聽的一怔,還以爲是清未的事呢?遷移山陝百姓入澳洲,確實算的上善舉。不過,康熙開口遷移千萬之衆,太急功近利了吧?這絕對堪稱舉世無雙。

一見王掞搶先說了山西陝西,蕭永藻也不甘落後,緊接着道:“皇上天姿明睿,聖慮深遠,廟算周詳,更有如天之仁,昔世祖章皇帝之位時,開放遼東,燕魯窮氓聞風接踵而至,彼時人口稀少,田土荒蕪衆多,燕魯之民仍對遼東趨之若騖,可見燕魯之地實是深受天災之害。

其後封閉山海關,設置‘柳條邊’以期阻禁流民入關,但燕魯窮氓仍是屢禁不絕,僅是去歲一年,山東就有十萬之衆或從海上,或經蒙古偷渡入關。究其原由,實因天下承平數十年,燕魯之地早已人滿爲患,再無可墾之地,更因其地旱災澇災洪災潮災,各種災害連年不斷,少有豐年之故。大舉遷移無地無業無產之民前往澳洲,必然深得燕魯百姓擁戴。”

這是說的闖關東?胤禎心中黯然,這幾年,他身居江南,只見江南富庶,海運昌盛,卻是從未對晉、陝、燕、魯等貧瘠之地多加留心,萬未料到,康熙盛世,‘走西口’,‘創關東’仍是絡繹不絕。看來,遷移之民的來源倒是不用愁。

不過,康熙準備移民千萬入澳洲,仍是令他不敢想象的,這要多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不是又在打我的主意吧?正想着,康熙就開始點將了,“胤禎,你是何看法?”

還真是打我的主意,胤禎一陣無語,略一沉吟,便沉聲直言道:“皇阿瑪,萬里移民,非是易事,千萬之衆更是曠古絕今,縱以兒臣之富,亦難以承受,兒臣粗粗估算一下,僅是糧食、民居、耕牛、種子、運輸等開銷,移一民,耗銀約在十兩。”

一聽這話,康熙猶如被人當頭一棒,登時就呆住了,移一民,耗銀十兩?千萬之衆得多少?半晌,他纔回過神來,皺了皺眉頭,卻是未出聲。

殿中衆臣的反應跟康熙差不多,組織移民澳洲花費竟然如此之巨?當年湖廣填四川,朝廷花費的不過是人力、兵力,補償亦是極爲有限,十四爺何以獅子大開口?一人十兩!如此,這澳洲不要也罷。

張鵬翮眉頭緊蹙,康熙何以提出如此大的遷移計劃?讓百姓自發遷移,省事省糧省銀省心,幾多快哉!何以自討苦吃?

瞅了眼康熙緊皺的眉頭,蕭永藻默算了一番,才沉聲道:“十四爺算法有誤,舉家遷移,豈能以單人算?以六口之家爲例,糧食五石、耕牛一頭,再加上其它開銷,三十兩綽綽有餘,一人最多隻合五兩。”

閣中衆人皆是默然不語,即便一人五兩,那也要五千萬兩,朝廷出不起,十四爺也出不起。

李光地默然良久,眉頭不易覺察的揚了下,稍一沉吟,便伸手索茶,左手卻是極自然的撫了撫雪白的壽眉,而後一聲不響的呷了口茶。

看到李光地撫摸壽眉,胤禎心頭一跳,他思忖半晌,一直以爲康熙移民千萬至澳洲,不外乎是好大喜功,青史留名,經的李光地提醒,他纔想到康熙已經虛歲六十,如此急於求成,是想在有生之年,看到澳洲開發鞏固下來。

這可是邀寵的好機會,必須大力支持,破產也在所不惜!再說,澳洲快速的發展起來,對美洲分封亦是大有好處,想道這裡,胤禎沉吟着道:“皇阿瑪,澳洲遼闊,雖非處處皆沃土,但千萬移民實屬不多,不過,千萬移民不可能一氣呵成,兒臣每年抽出五百萬用於移民澳洲,四年之後,每年移民二百萬,七年完成千萬移民,還請皇阿瑪聖裁,是否可行?”

衆人都未料到胤禎竟然敢一口氣將這事攬下來,這可是五千萬兩白銀,整個大清一年的賦稅也不過三千多萬,一個個登時都是倒吸一口冷氣,十四爺的手面真是大的嚇人!移民澳洲可不是建遠洋艦隊,這純粹是陪錢轉吆喝。

李光地卻是暗暗點頭,他已是遲暮之年,自然更容易猜出康熙的心意,十四爺出手果斷,毫不拖泥帶水,這一來必然深得聖心,花五千萬買個太子,這生意怎麼看怎麼合算。

聽聞胤禎的表態,康熙心裡舒坦的全身都暖融融的,還是老十四好,關鍵時候肯於舍家爲國,一衆兒子不說沒這份財力,就是有這份財力,也沒這份魄力,五千萬,老十四就是把呂宋島賣了,也沒那麼多身家,也虧他有如此大的魄力和膽識。

掃了衆人一眼,康熙才由衷的讚道:“好氣魄!七年移民一千萬,此亦是曠世之舉!老十四實心爲國,其心可嘉,朕也不虧待你,澳洲仍然禁礦十年,唯準你開採,以爲彌補。”

澳洲金礦十年獨家開採權?胤禎心裡暗暗腹誹,金礦是有,可他也不知道在哪裡?沒個幾年根本就無法勘探出來,而且還不知道礦脈大小,好不好採,康熙這純粹是給他畫餅充飢,這一招,他玩的極爲熟溜,豈肯上當?

再說,銀子,他有的是辦法賺,咬着牙齒出這五千萬那可是衝着太子位置去的,豈能如此輕易就被康熙打發了事?

當下他便誠懇的道:“皇阿瑪,海外放開礦禁涉及到澳洲、南洋的持續開發,亦涉及到海外分封的誘惑力,兒臣掙銀子,亦是爲了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銀子不在多,夠用就行。

再說,大清黃金奇缺,皇室亦不例外,兒臣早就打定主意在澳洲找一大金礦做爲皇阿瑪六十大壽的壽禮,還祈皇阿瑪收回封賞。”

第626章 捆綁海商第188章 宗室親貴的立場第266章 特權待遇第399章 微服私訪(二)第218章 上海知縣第40 章 圍爐品酒賞美人第693 章 炒房地產第477章 升級第514章 打了再講第8章 傳教士第19 忽悠康熙第366章 澤被天下第146章 太子妙計第681章 植樹造林第309章 聚積人心第656章 聯姻孔府第515章 跋扈第564章 發作第656章 聯姻孔府第100章 公開審判第584章 出路第601章 藩屬之議第94章 陳鵬年第477章 升級第302章 康熙回津第183章 門庭若市第193章 老十的主意第522章 遊說第643章 捅馬蜂窩第470章 立儲制度後記三第689 章 明確兵制第491章 珈寧有喜第483章 十三當家第573章 大同婆娘第534章 意外收穫後記四第564章 發作第562章 開局第375章 大忽悠第142章 鉅額虧空第127章 不賣帳第36章 督撫之爭第253章 無條件投降第159章 江南科考案二第47章 順勢而爲第320章 彌天大謊第85章 進諫有危險第236章 初步戰略第345章 十四賊狠第699章 自做孽第490章 以禮立國第720章 貞武新錢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440章 鴿信密碼第483章 十三當家第614章 分封非洲第602章 三分天下第505章 條約草本第728章 又見分封第595章 嚴懲第408章 有持無恐第205章 糾結第356章 清官之論第206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28章 恂貝勒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201章 趕考的舉子第34 章 上帝,我沒聽錯吧第167章 舞弊手段第621章 反應第515章 跋扈第629章 戰與不戰第165章 膽大包天第45章 鄔思道的手段第66章 關係網第396章 插手第265章 心狠手黑第625章 解禁胤礽第369章 敗家子兒第271章 海軍部第427章 胤禛私訪第170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346章 二廢太子第199章 風雲變幻第468章 立皇太孫第264章 京師轟動第461章 放不下第231章 上海青樓第665章 大清鄉紳第260章 攤丁入畝第173章 託合齊會飲案(二)第603章 出紅差第16章 提點隆科多第126章 又見站籠第91章 工商雜稅第26 提點老八第453章 最好壽禮第295章 海軍出路第652章 相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