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聚積人心

一衆大臣聽得隆科多這番話,亦是大覺有理,更何況太子入城,他們又如何自處?太子一旦掌控京城,下一步則是登基,他們是稱臣,還是抗拒?又或是逃出城去?這幾種結局於他們而言都是不堪忍受的。

即便是稱臣,他們亦是太子的清洗對象,不過是早晚而已,抗拒,下場則更慘,滿門抄斬都有可能,逃出京城?京城的家眷、產業都拋棄掉?一想到這後果,衆人立時就是一片附和,聲援隆科多。

一見羣情洶洶,李光地不動聲色的瞥了隆科多一眼,又望了望始終未做聲的兩個上書房大臣,心裡對這羣自私自利,才智平庸的官員很的不屑,但臉上神情卻是古井不波,待的聲音小了下來,他纔對蕭永藻、張鵬翮二人道:“你二人是何看法?”

張鵬翮略微沉吟,便說道:“從太子挾持羣臣和宗親的做法來看,他是很清楚這些人對大清對皇位的重要性,一旦入城,第一步自然是掌控京師兵馬,而後便是登基,佔據大義名分,國不可一日無君,皇上落水,連續幾日下落不明,他身爲皇太子,在這種情形下登基,亦是名正言順,無可指責。

既是名正言順,光面堂皇,太子又豈會在登基之前大肆清洗八黨與十四黨?這無異於自毀根基。即便要清洗,那也得等到鞏固了皇位之後,絕不會是當前!

在掌控了京城之後,太子對被挾持的羣臣宗親必然會分批或者是全部放開,總不至於挾持着一衆王公大臣朝賀他登基吧,那豈不成了天大的笑話?

只要太子放鬆對羣臣及宗親的挾持,就該有機會營救,我贊成李中堂的提議。”

李光地、張鵬翮都是十四黨的旗手,兩人如此一表態,蕭永藻和九阿哥胤禟不由有些着急,這好人總不能都讓十四黨做了,對視了一眼,蕭永藻便朗聲道:“我亦贊成李中堂的提議,不設法解救出被挾持的羣臣、宗親,就無法遏止太子登基。

太子性情暴戾,數十年建立的班底、根基亦被皇上剷除殆盡,滿朝文武大臣、王公宗親多是其宿敵,太子一旦登基,是何後果,想必諸位都清楚。

至於隆大人說阻止所有的阿哥入城,八阿哥、十四阿哥倒是能阻止,卻根本無法阻止太子入城,既是如此,何不爽快的恭迎太子入城?”

隆科多這下可是真急了,別是把他當炮灰了吧?他連忙說道:“若是迎太子入城,步軍統領衙門這二萬兵丁如何安置?總不能拱手送給太子吧,那太子豈不是如虎添翼?解救被挾持的羣臣宗親又從何談起?”

“自然不會拱手送與太子。”李光地沉聲道:“你率領這些兵馬帶着在座的諸位,駐防豐臺大營。”

一聽這話,衆人都是一楞,合着他們也要感受一番被挾持軟禁的滋味?隆科多卻是狂喜,二萬人馬在手,何愁不受十四爺器重?

九阿哥胤禟卻是一臉苦澀,這老東西狠啊,一環扣一環,今日可算是見了真章,轉手就給老十四拉了二萬兵馬,而且光面堂皇,想反對都找不出理由。可惜了,當年八哥費盡心神也沒未能把這個老貨拉進八黨來。

眼見衆人默然不語,隆科多生怕夜長夢多,連忙刻意說道:“末將職責是防護京師,這一主動撤離,豈不是擅離職守,日後,若是有人追究,末將如何自辯?”

隆科多問的如此多餘,張鵬翮豈有不明之理,立即就一錘敲定,道:“此乃朝廷決議,你不過是尊命而行,何人敢於追究你?”說着,便望向一直未做聲的五阿哥胤祺,道:“五爺,您對此決議可有異議?”

五阿哥胤祺雖然敦厚、謹慎,心思卻甚是通透,自李光地一來,這情形頓時大變,他也算看出來了,這九門提督隆科多隻怕也是老十四的人,不由暗自感慨,老十四厲害,雖然十四黨人不多,卻都是厲害角色,一逢大變,都顯露了出來,難怪老十四帶着三千海軍就敢進京來搶皇位。

聽聞張鵬翮此問,他豈肯做惡人,怎得也要給自己留下餘地不是,稍一沉吟,他便道:“本王並無異議,只是在座諸位的家眷,以及被太子挾持的羣臣、宗親的子嗣,最好都能帶一個出去,萬一生變,亦能保存一點血脈,這件事必須妥善安排。”

“五爺宅心仁厚,慮事深遠,實乃宗室之福。”張鵬翮躬身道:“此事,下官親自督促操辦。”

眼見已成定局,胤禟也頗爲乾脆的道:“我亦無異議,不知皇城後宮,李中堂如何安置?”

“暫遷暢春園。”李光地毫不遲疑的道:“大清以孝治天下,諒太子亦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諱,公然對皇上妃嬪無禮。”

*八阿哥胤禩、裕親王保泰率着五千大軍一路急馳,離京二十里,便接到探報,京師內外城門緊閉,戒備森嚴。

接到探報,幾人心裡不由暗自嘀咕,老九搞的什麼名堂?昨日還譴人說保證誤不了事,今日卻又爲何是這般情形,難道京城也發生了大變?幾人稍做商議,便在距城五里處,紮下營盤,譴人打探具體情況。

方紮下營盤,九阿哥胤禟就帶着幾個護衛快馬趕來,一見面,胤禟便道:“八哥,京師,天津皆有異動。”

雖然心急,八阿哥胤禩仍是含笑道:“去中軍大帳細說,太子的兵馬距我們最少還有半日路程,應該明日上午才能趕到,不須着急。”

一行人進入中軍大帳,自然是免不了一番寒暄,落座之後,胤禟便原原本本的將朝陽門商議的事情說了一遍。

待胤禟說完,大帳中一片寂靜,這兩日,胤禩想的最多的是進了城如何收買人心,拉攏兵馬控制京城,以防太子進京登基,萬未料及,李光地卻是立足於如何解救被太子挾持的羣臣宗親,這一來,已是高下立判。

胤禩不由暗道一聲慚愧,一直以來,他皆是極力籠絡羣臣宗親,走的便是邀買人心的路子,事到臨頭,卻是亂了方寸,反倒讓李光地拔了頭籌。

而老十四安然無恙,率三千海軍進京的舉動,也讓他頗爲意外,老十四此舉,是否意味着康熙已經駕崩?還是康熙只是病重?讓老十四帶兵入京阻止太子?稍一尋思,又不可能,康熙若是病重,不會讓老十四隻帶海軍,應該讓老十四召集滯留在天津各營才合情理,看來,康熙極有可能是駕崩了。

默然良久,馬齊纔開口道:“八爺,事以至此,進京已毫無意義,不若先駐紮豐臺大營,召集人馬,安心等待十四爺,屆時,再視具體形勢而定。”

“也唯有如此了。”胤禩點了點頭,沉聲道:“在解救羣臣宗親方面,我們已經輸了先手,大家稍事休息,好好策劃一下,看如何才能從太子手中安全的解救出羣臣宗親,得人心者得天下,我們最大的優勢便在於百官的擁戴,豈不可因爲此事而喪失了人心。”

“八爺說的是。”馬齊欠身說道:“這是老臣的疏忽,思慮不周。”

胤禩含笑拜擺了擺手,道:“馬中堂何必自責?自天津夜變以來,您日夜奔波勞累,豈有思慮的餘地?”

“八爺體諒,更讓老臣無地自容。”馬齊欠身回道。

胤禩不欲在這上面多說,瞅向胤禟,問道:“京師眼下還有多少兵馬?”

胤禟聞言,眉頭不由一皺,京師現在還能剩多少兵馬?親軍營、前鋒營,虎槍營,火器營盡數去了天津,三大主力營,護軍營、驍騎營,也去了一部分,步軍營鐵定是歸了老十四,沉吟了片刻,他才道:“護軍營、驍騎營剩餘兵馬還有二萬七千餘人,另外還有內務府三旗,兵力約在八千上下。”

稍稍猶豫,他才接着說道:“這些兵馬的統兵將領我都試探了一番,幾乎沒拉攏的可能。我已命鄂倫岱在各宗室府邸召集僕從家丁,大約能湊齊二千人。另外,八黨官員、宗室家眷、子嗣,我也一併着他帶了出來。”

聽各自的家眷子嗣都已帶出來,衆人不由暗鬆了口氣,十阿哥胤誐笑道:“九哥這一手,可算是解了大家的後顧之憂。”

胤禩亦是笑道:“不僅是解了後顧之憂,這是聚積人心!”

胤禟卻是接着道:“八哥,護軍營、內務府三旗皆在內城,驍騎營一萬六千人駐紮在豐臺大營,咱們手中兵馬本就是驍騎營的,進駐豐臺大營,會否被驍騎營的幾個總統大臣藉機收回?”

“九弟無須擔心。”裕親王保泰不以爲然的說道:“這五千兵馬將領皆是鄂倫岱的親信心腹,而且皇上又未任命新的掌印總統大臣,那四個總統大臣平日也是相互牽制,有鄂倫岱在,短期內,他們不敢打主意,更何況目前又是非常時期,誰吃了熊心豹子膽,敢虎口奪食?”

(未完待續)

第551章 鍼灸見效第583章 從諫如流第169章 會審第616章 江南第551章 鍼灸見效第362章 什麼香?後記七第299章 追殺老八第37章 滿漢之爭?第557章 荒誕之言第432章 客大欺店第525章 宗藩關係第633章 揚威第598章 士子監督第545章 奪權第177章 破除文字獄第631章 戰爭結束了?第311章 太子進京第489章 出征第619章 綠營兵制第305章 十四的主意第302章 康熙回津第42章 女人是要追的第654章 苦肉計第525章 宗藩關係第731章 貞武元寶第49章 白送?第344章 扳腕子第307章 朝陽門第606章 接見第21 圈錢第292章 大變第309章 聚積人心第702章 密謀第354章 羣封後記八第484章 口是心非第689 章 明確兵制第97章 站籠第485章 你來我往第227章 四大恆模式第359章 鄔思道的謀劃第392章 開年計劃第198章 太子心思第399章 微服私訪(二)第676章 詭辯第323章 中庸之道第448章 倭子國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506章 捷報第570章 天道第261章 十四覲見第506章 捷報第205章 糾結第167章 舞弊手段第46章 胤楨的反擊第81章 上屋抽梯第728章 又見分封第342章 一石二鳥第169章 會審第685章 狗咬狗第4章 初露崢嶸第119章 機會第359章 鄔思道的謀劃第313章 合流第8章 傳教士第523章 士農工商第116章 海軍學院掛牌後記九第334章 鼓吹分封第483章 十三當家第13章 敲打老九第588章 試探第62章 狠師爺第149章 風雲再起第573章 大同婆娘第665章 大清鄉紳第397章 誘導第564章 發作第650章 醞釀第360章 分田地第125章 十三行第632章 攪局第242章 出征第414章 舉重若輕第595章 嚴懲第216章 四方天第188章 宗室親貴的立場第343章 神仙鬥法第722章 解惑第603章 出紅差第203章 埋刺第313章 合流第558章 傳位第461章 放不下第442章 天津移民第675章 下馬威第426章 擔心譁變第124章 未雨綢繆第492章 徵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