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 提點老八

戴梓當年是因‘私通東洋‘的罪名被舉家流放,箇中具體原因也就康熙心知肚明,沒想到這一晃就是二十年,微微嘆息了一聲,康熙才道:“戴梓於火器一道確有過人之處,照準。”說完之後,康熙話頭一轉,“你對招募海軍,有沒有具體的想法?”

胤禎一聽這話就知道因爲戴梓的事,康熙又勾起了對火器的恐懼,當下小心的回道:“雖說海軍以善泳者爲上,不過兒臣想,海軍的控制權還是要牢牢的掌控在咱們滿人手中,兒臣擬在京中招募一批十八歲以下的八旗子弟,帶在身邊作爲初級軍官培養,不會水沒關係,多加練習也就會了。

另外兵士的招募不能夠集中於一地,以免出現抱團等難以掌控的情形,兒臣擬在奉天,京津,山東,安徽,江浙等地分開招募,頭一批人數定在二千,年紀不要大,最好在十八歲以下,能識文斷字更好。

眼下,西洋諸國的海軍人數大都在四萬左右,兒臣計劃在五年內練出兩萬,這軍餉名義上是國家發,實際上完全可由遠洋貿易船隊的利潤中支出,不增加國家的負擔,目前兒臣考慮到的就這些,還請皇阿瑪指正。”

康熙頻頻頜首,捻着鬍鬚道:“這些年你算是歷練出來了,慮事主次分明,條理清晰,難得的是能防範於未然,天下承平多年,八旗生計日艱,海軍的招募也能稍稍緩解一下,好,這事交予你來辦,朕大爲放心,只有一事你須謹記,火器必須嚴加管理,不使一槍一炮流出。”

出了宮,已是到了晚飯時間,胤禎卻沒回府,打發了兩個侍衛分別去請老十和老九到八哥胤禩的廉貝勒府聚聚,而後又譴人去叫鄭世昌,海鋒,揚敏,白子云,丁善,傳教士閔明我等幾人在府裡候着,隨後他也不坐轎,徑直一路散步而去。

建立遠洋艦隊和海軍學院雖然不花國家一分錢,但牽扯甚廣,以康熙凡事不可對人言的性子,這事鐵定會在朝會上當衆提出來的,若是反對的人太多,康熙的面子上不好看是一回事,若是因此而影響到康熙對自己的支持力度,胤禎可就真是連哭都找不到地方了,所以胤禎得先跟八哥胤禩通通氣。

胤禩沒想到胤禎會在這時候上府來,聽到稟報,忙放了碗,迎了出來,“十四弟,你可真會挑時間,還沒吃過吧,我已經吩咐重新整置酒菜了。”

胤禎笑道:“八哥不會怪我叨擾吧。”

“呵呵,你現在可是大金主,多少人求你上門都求不到。”胤禩打着哈哈笑道:“今兒機會難得,好好喝幾杯。”

“十四也是這麼想的,所以還派人去請了九哥十哥。”胤禎一路走一路說道。

胤禩腳步卻是一頓,低聲道:“剛從宮裡出來的?”

胤禎點了點頭,語氣有點消沉的道:“今日一聚,我們兄弟怕是又要分開。”

“你要出京?”胤禩訝然說道,一頓之後又笑道:“那好,今兒算是給你餞行。”

一直到老九老十趕來,胤禩再沒多問一句,待的重開筵席,他也沒說正事,只是殷殷勸酒,笑談風月,老九老十見這情形,也都壓下心中的疑問,只顧喝酒談笑。

待的席散,四人轉到胤禩的書房喝茶,胤禎纔將建遠洋艦隊一事詳細的說了出來,末了,他語氣誠懇的道:“此事,未免皇阿瑪多慮,十四纔沒先行與哥哥們通氣......”

老九胤禟見胤禎又是自作主張,白白將一千多萬的銀子拿去建遠洋艦隊,這分明是出力不討好的事,不由譏諷道:“那你一出宮就趕到八哥這裡,怎麼又不怕皇阿瑪多心了?”

胤禩的眼光可不是老九能比的,一聽老九的語氣,他就急了,站起身低喝了一聲,“胤禟,你酒喝高了?這一前一後,可是天壤之別,連這你都掂量不出來?”怕胤禟太過難堪,他又接着解釋道:“這京師上下都說我們四兄弟是一黨,皇阿瑪豈能不知?十四要是先來找我們,再去皇阿瑪那裡,又豈能瞞過皇阿瑪,別小看這一前一後,這裡面的道理大着呢,再說,十四的這一步棋,不僅走的妙,而且走的穩,這份見識和膽魄,八哥我也是自嘆弗如。”

老九被胤禩這麼一說倒是靜下心來琢磨,老十胤誐卻是個直筒子,低聲咕噥了一句。“這不明擺着將一千多萬白白扔到海里去了嗎?”

“十哥,遇事多從大處着想,不要老是看到眼前一點。”胤禎笑着說道,他回去還有一攤子事,可不想耗在這裡,說完他瞅向八哥胤禩,“八哥,這事您看的清楚,我也不嚼舌,出京怕就是這幾天,有些話,我不吐不快,今天機會難得,我一併說了。”

三人都從這句話中感到胤禎的強勢,半年時間,十四彷彿象變了個人似的,不過,三人也知道胤禎接下來要說的話分量怕是極重,因此三人神色都是一肅,齊齊望了過來。

胤禎確實是想敲打一下自己的三個死黨,一旦出京,可就沒這麼方便了,“十哥,你性情直闊,卻最爲皇阿瑪所喜,即便偶有小錯,皇阿瑪也不會爲難你,倒是九哥,你西郊的莊子最好乘早脫手,手下門人也須嚴加管束,人蔘的事也收手了罷,木材的生意你轉到上海去,十四在一天,便能保全一天。”

最後胤禎看向老八,“八哥,十四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了,公推太子一事把你推上了浪尖,我現在都沒弄清楚這事背後是否另有其人在推波助瀾,皇阿瑪雄才大略,其心計,手段,權謀,我們十二個兄弟捆在一起也是望塵莫及,爭,我們肯定要爭,但有個底線,不能夠觸及皇權。另外,小心二哥和四哥。我這幾天很忙,先告辭了。”

觸及皇權!這四個字猶如當頭棒喝,胤禩只覺的心頭一陣陣轟鳴,這大半年來的苦悶,疑惑,委屈,憂鬱頓時豁然而解,太子的廢黜,衆阿哥們被圈禁和冊封,公推太子時的受辱,太子的復立,一二品大員的頻頻任命和調動,所有這一切的根源都盡在這四個字,觸及皇權!

第638章 又見投降第651章 選秀女第497章 徵日(六)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415章 探望廢太子第498章 徵日(七)第348章 終日惕惕-第214章 老八孝心第613章 拿捏第334章 鼓吹分封第549章 穩定人心第66章 關係網後記四第416章 登龍十二術第602章 三分天下第566章 收服第574章 謀劃晉商第284章 比竇娥冤第277章 僱傭軍第398章 微服私訪(一)第462章 迴光返照第148章 建軍港第375章 大忽悠第368章 舉棋不定第213章 十四的致命之處第619章 綠營兵制第388章 宗親心焦第223章 鼓動康熙第704章 錢法第530章 順水人情第123章 旱情第393章 大動干戈第620章 下血本第416章 登龍十二術第567章 不解第256章 回京解憂第542章 刺激農業第259章 丁銀革新第442章 天津移民第195章 毒師爺第554章 自保第265章 心狠手黑第369章 敗家子兒第602章 三分天下第484章 口是心非第510章 胤祥回京第149章 風雲再起第637章 搶劫運金船第616章 江南第379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68章 潑天大案第366章 澤被天下第133章 祈雨第549章 穩定人心第262章 教訓老四第468章 立皇太孫第534章 意外收穫後記九第164章 方苞第231章 上海青樓第466章 進退兩難第528章 不賣帳第9章 票號(上)第572章 紫竹林第713章 倭奴第404章 一捅到底第188章 宗室親貴的立場第671章 老辣第140章 朝堂暗爭第668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232章 用人如器第615章 撫卹第59章 金本位概念第130章 刺殺下第334章 鼓吹分封第532章 托兒第638章 又見投降第732章 天意難測第491章 珈寧有喜第241章 胤祥請戰第288章 馬尼拉的白旗第20 送禮也要講策略第589章 動手第40 章 圍爐品酒賞美人第630章 無意第683章 晉和盛第642章 聖喬治旗第141章 江寧織造府第603章 出紅差第266章 特權待遇第39章 暗中出手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459章 千叟宴第694章 規劃第414章 舉重若輕第106章 各方反應(上)第312章 窘困局面第616章 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