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趕考的舉子

第201趕考的舉子

北城區,鴨兒衚衕,李光地府邸

李光地亦是獨自悶在書房中靜靜的揣摩着康熙的意圖,他歷來小心謹慎,從不涉足黨爭,沒料想臨老了,康熙還親手把他塞進了十四黨,他原本認爲康熙已是屬意立十四爺爲太子,這才把他綁在十四黨上面,以輔佐十四爺。

但康熙在今日朝會上的舉動,卻讓他感到一陣迷茫,康熙究竟是心裡沒有確定太子人選,還是看到了立太子的弊端,想以此來保護十四爺?

凝思良久,想到一廢太子時,康熙就對太子動了殺念,李光地感覺自己似乎是找到了突破口,康熙既然對太子動了殺心,那麼太子復位不過就是康熙的權宜之策,他根本就未想過把大位傳於太子,亦就是說,至少從康熙四十八年開始,康熙就在考慮新太子人選。

以康熙之雄才大略,一衆兒子的才華高低,稟性優劣,豈能三年時間還不能夠確定下來?想到這裡,李光地臉上才露出一絲笑容,十四爺不僅呆在康熙身邊的時間長,亦是唯一的一個呆在京城外的皇子,而且還是呆在國家的根本之地——江南。這倒是符合了‘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在外而安’這一條古例。

再看康熙這三年來對十四爺的恩寵,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而十四爺這三年來也確實爭氣,不論是什麼差事,在他手上都辦的漂漂亮亮,看來,康熙是早就注意到了十四爺的才華,這纔對他加意的歷練。

這一點肯定下來,李光地不由大爲輕鬆,大方向準了,剩下的事就好辦多了。

十二月初六,養心殿東暖閣。

康熙滿臉微笑着放下手中的京報,雖然昨日就已經看過樣報,但正版出來,他仍然又細細看了一遍,方苞在‘大清最後一本禁書’一文中,自秦始皇的‘焚書坑儒’說到明朝的‘藍胡之獄’,痛批歷朝歷代的文字獄,高度頌揚了康熙廢除文字獄的舉動,稱其功蓋三皇,德過五帝,史無前例,不愧爲千古一帝,胸襟寬廣如海。

對於文字獄的危害,康熙亦不是不清楚,只不過了維護統治利益的需要,不得已而爲之,現在能在他手中將文字獄成爲歷史,心裡亦實爲自傲。

瞅了眼正襟危坐的胤禎,康熙笑問道:“怎的不見你讓日本人背黑鍋的文章?”

“回皇阿瑪。”胤禎欠身回道:“隆科多前日方在京城內外抓捕傳謠惑衆者,兒臣以爲,馬上在京報上禍水東引,稍嫌急了點,兒臣懇請皇阿瑪下旨,將所捕之人全部放了,待事情平息了,京報再行輿論引導,方不至於引起牴觸。”

熙微微點了下頭,讚道:“不急不燥,知借時乘勢,確有長進。”

“謝皇阿瑪讚賞。”

“京報的發行量大,紙張的消耗也就大,容易引起紙價上浮。”康熙微笑着道:“京報的用紙最好選擇產量大的。”

“兒臣謹尊皇阿瑪聖諭。”胤禎躬身道:“兒臣回去就命人去挑選,不過,京報乃是朝廷的臉面,亦不宜太差,兒臣已經催促‘四大恆’儘快研究京報專用紙,以取代現用的桑皮紙。”

康熙默想了下,纔不置可否的道:“恩,如此也好。”

胤禎躬身又道:“皇阿瑪,遠洋艦隊的建造已經步入正軌,不過幾年,便可形成規模,海外領地、島嶼,海疆都需要勘察測繪人才,兒臣懇請能夠擴大希望義學的規模,以免日後缺乏人手。”

康熙聽的微微一怔,海疆也要測繪?海疆是如何算的?想了想他終是忍住沒問,擴大義學,他倒也不是太反對,以後確實需要大量的勘察測繪人才,他微微頜首道:“恩,允准。你斟酌着辦就是。”

聽到康熙後面又補了一句,斟酌着辦,胤禎就知道,這規模怕是不能太大。

巳時開始,京師內、外城各繁華地方便出現了一羣報童,在茶樓、酒樓、鬧市大聲吆喝着,“京報,京報,二文一張,《南山集》後,再無禁書拉朝廷從寬處理《南山集》一案拉”

吆喝聲一起,馬上就吸引了一衆讀書人,京報是啥,沒聽說過,但《南山集》案卻是所有讀書人都關心的話題,正在茶樓喝早茶的一個舉子打扮的人聽聞,便招手道:“來,給我來一張。”說着就摸出二個康熙哥子。

這舉子名叫俞鴻圖,字鱗一,浙江海鹽人,是進京來參加明年三月的會試。見有人買報,報童樂呵呵的跑過來,收下兩個銅錢,就自背後的包中抽出一張京報。

京報一入手,還沒細看文章,俞鴻圖就感覺大值,僅這張紙至少也要二十文,這可是上好的桑皮紙,再一看首版,更是嚇了一跳,上面全是諭旨,奏章,他忙壓低了聲音道,“這可是朝廷的邸報,怎得拿來沿街叫賣?”

報童嘿嘿一笑,“早料到有人會問,這京報是當今十四阿哥對邸報的革新,所有人都可以買,可以看。”

一聽十四阿哥的名頭,立時就有幾個士子圍了上來,一看京報紙張厚而潔白,刻工精細、印刷清晰、墨色純瑩,都十分喜愛,立刻紛紛掏錢購買。

京報頭版頭條就是康熙對《南山集》案的諭旨,第二條纔是對江南科考案的諭旨,二版三版則是方苞撰寫的‘大清最後一本禁書’和王頊齡撰寫的‘朱三太子考據’。

一看完,一衆士子就在茶樓裡紛紛議論起來。

茶樓靠近門口的一張桌子上,獨坐着一名士紳打扮,微蹙着眉頭的年輕人,此人名叫李衛,今年二十五歲,江蘇豐縣人,家境富裕,專程前往京城投

第201趕考的舉子

第201趕考的舉子,

第325章 老八的決斷第634章 各有盤算第436章 東南亞預案第372章 老八低頭第243章 永不加賦第242章 出征第162章 胤禩反擊第586章 糧價暴漲第177章 破除文字獄第53章 遭彈劾第344章 扳腕子第281章 西班牙人的野望第11章 火器人才第642章 聖喬治旗第610章 海軍陰影後記三第433章 航線專營第548章 太子心思第586章 糧價暴漲第466章 進退兩難第269章 新式禁衛軍第442章 天津移民第603章 出紅差第124章 未雨綢繆第732章 天意難測第577章 勸輸第234章 火炮優勢第517章 殘酷真象第689 章 明確兵制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54章 帝王心術第688 章 巡幸西安第582章 倉鼠第684章 牆倒衆人推第513章 俄羅斯館第303章 轉移戰場第169章 會審第212章 不甘心第494章 徵日(三)第549章 穩定人心第671章 老辣第560章 考覈第391章 毫無價值第238章 大亂將起第95章 軍民械鬥第707章 滿漢有別第130章 刺殺下第668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262章 教訓老四第700章 金融控制第45章 鄔思道的手段第654章 苦肉計第480章 孝心可嘉第137章 流寇第373章 十三重情第592章 收兵權第554章 自保第560章 考覈第355章 陛辭第120章 以寬爲政第361章 驅虎吞狼第403章 老十四的算盤第196章 隆科多請客第241章 胤祥請戰第248章 澎湖之戰(三)第330章 龍虎鬥第704章 錢法第708章 空頭支票第654章 苦肉計第543章 出大事了第18章 發行銀票第665章 大清鄉紳第462章 迴光返照第315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563章 放縱第546章 如出一轍第188章 宗室親貴的立場第709章 失控第207章 再生波折第102章 發飆第500章 徵日(九)第100章 公開審判第442章 天津移民第408章 有持無恐第435章 意外收穫第169章 會審第128章 公行第303章 轉移戰場第595章 嚴懲第9章 票號(上)第355章 陛辭第440章 鴿信密碼第254章 功高震主第696章 顧慮第285章 有得有失第579章 捐納第633章 揚威第147章 移臺之爭第470章 立儲制度第639章 若昂五世的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