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分工合作

bookmark

參加完慶典回來,鄂爾泰和噶敏圖兩人已從上海趕來,在留春園候着了。

胤禎在書房單獨接見了噶敏圖,稍事寒暄,他便切入主題,“張相五日前就已經啓程回京,皇上目前對我們是大力支持,你二人這一入京,必然有不少官員前來鑽營,都不必理會,安心做好本職差事即可,皇上如今春秋正盛,多留意品級稍低、品德、才幹出衆的人才,爭儲,不急於一時。”

聽到胤禎明確的提出爭儲,噶敏圖亦是大爲振奮,當下便恭敬的回道:“卑職謹奉王爺鈞旨。”

“對於張元隆勾結噶禮倒賣稻米案以及海盜鄭盡心搶劫海商案,我已經交待張相,如實彙報即可,聖上自有定論,不會爲難你們。”

“王爺思慮如此周詳,卑職感激不盡。”噶敏圖大爲感激的說道。

接着進來的鄂爾泰,胤禎可是大感興趣,西林覺羅.鄂爾泰可是歷史上四哥手下得力干將,不僅有才而且清廉,好象他一家子出了幾個總督,他本人也是軍機大臣。

鄂爾泰一進書房便實打實的行了個跪安禮,“奴才鄂爾泰給十四爺請安,十四爺金安。”

待他起身,胤禎才仔細打量他,鄂爾泰年約三十,身材挺拔,臉頰略長,雙眼有神,整個人看起來很有精神,聽說是二等侍衛,不過胤禎對他沒一點印象,康熙讓他來接手秦淮河試點,應該是看中他的才幹和清廉。

鄂爾泰此時心裡卻有些忐忑,他自康熙三十七年襲佐領世職,充任侍衛以來,一直很不順利,十多年不過才混到二等侍衛,雖然是正四品,可在京城那地方是四品不如狗,三品滿地走,象他這樣沒有實權的二等侍衛屁都不是。

這次被康熙選拔出來接手秦淮河試點,對他來說,可是千載難逢的表現機會,他一路快馬加鞭的趕到江寧,交割差事的時候,他才知道這試點竟然是十四阿哥的手筆,心裡登時就活泛起來。

現在京城誰不知道十四阿哥自立十四黨的事,康熙對十四黨大力支持的事亦傳的沸沸揚揚,不知道有多少官員正四處鑽營想擠進去搭順風車,眼下這現成的機會就擺在眼前,他豈能不動心?他當時就果斷的決定下來,前往上海,借請教差事的機會探探十四阿哥的口風,他這芝麻大點的四品官,還不知道十四阿哥看不看的上眼呢?心裡着實有些忐忑。

眼見胤禎上下打量他,鄂爾泰沉穩的說道:“稟十四爺,奴才已從噶大人手裡接下秦淮河試點的差事,不過奴才是初次出京辦差,沒有經驗,怕辦砸了差事,特來請十四爺指點。”

胤禎收回眼光,鄂爾泰是奉旨辦差,按理哪有巴巴從江寧跑來向自己請示的必要,無非是想上自己的船,這點小心思,他轉念便知,既是人才,他自然是樂意招攬,當下便和煦的說道:“差事很簡單,主要是立身要正,秦淮河試點雖小卻直接關係到工商雜稅革新,不可有輕視之心,你剛接手,要多看多問多思,重點要把握好稅率這個度,先把青樓行業吃透,然後可以多接觸其他行業,工商雜稅革新是篇大文章,不是短時間內可以一蹴而就的,要的是長於實務,擅長經濟的人才,有疑惑、不解的地方,可以來爺這裡詢問。”

一聽這話,鄂爾泰登時激動不已,十四爺不僅是同意自己上船,而且還對自己寄以厚望,熬了這麼多年,終於看到了出頭的希望,他如何不欣喜,當下他便強行壓下心裡的狂喜,穩重的磕了個頭,才起身說道:“奴才鄂爾泰定潔身自好,勤懇辦差,以不負十四爺厚愛。”

火器廠,胤禎在總管胡志國的陪同下,從頭到尾觀看了一遍槍管的製作過程,工匠們先是把精煉好的熟鐵打製成薄薄的鐵板,然後再包裹在一根鐵棍上反覆的鍛打,成形之後再燒,而後再鍛打,如此反覆多次,才能夠完成一根槍管。

最不能夠讓胤禎接受的是一根槍管,他們是分成三段打的,然後再用白銅焊接,另外,他還留意到所有的工匠基本都是全能,從打鐵片一直到槍管完工,沉吟了下,他才問道:“槍管壁厚度是多少?”

胡志國是胤禎從工部要過來的,一直就是負責火器製作,對這些數據很是熟捻,忙躬身回道:“回恂王爺,一般都是一分。”

一分?胤禎默算了下,康熙營造尺一尺是32釐米,一分才3.2毫米,他默想了一下記憶中的東西,時間長了,也僅只能模糊記得一些,沉吟了下,他才道:“你們另外試做一批看看,把槍管厚度定在一分半到二分之間,口徑四分,管長四尺。”

胡志國一邊恭謹的稱是,一邊着人記錄下來。

胤禎卻是接着吩咐道:“槍管工藝必須改進,必須整體鍛打成形,焊接的太容易炸膛,不能夠讓士卒們對火銃產生畏懼心理。另外,你們可以試一試分工合作。”

分工合作?胡志國一楞,沒明白是什麼意思,不由疑惑的望着胤禎。

胤禎想了一下,才簡潔的說道:“就是令工匠們各自負責一個環節,以讓他們達到熟能生巧的地步,明白不?”

胡志國一下就明白過來,隨即就領悟到了這樣做的好處,“王爺的意思,是打鐵板的專門負責打鐵板,鍛打槍管的就只負責鍛打槍管,王爺真是高屋建瓴,如此一來,定然事辦功倍。”

胤禎很是讚賞的瞅了他一眼,這傢伙的領悟能力也不錯嘛,不由微笑着鼓勵道,“不錯,理解的很對,就是這意思。管理是門大學問,多留意,多用心,處處留意皆學問嘛,本王的廠子日後會越辦越大,要的是有真才實學的人才。”

胡志國沒想道一句話竟換來胤禎如此褒獎和勉勵,興奮的臉都紅了,忙躬身道:“王爺褒獎,實令卑職汗顏,卑職定當實心勤懇辦差,以不辜負王爺厚望。”

“恩。”胤禎讚許的點了下頭,又道:“火器是國之利器,質量一定要給予保證,你制定個制度,本王要每支槍上都有編號,一旦有炸膛現象,必須能根據編號追究到人。另外,分工合作必須在尺寸上精益求精,不能夠有絲毫的誤差。否則,分工合作生產出來的產品就只能是次品,本王建議,每個環節都着人打製出一個標準的範例,分發到每個工匠手裡,按標準範例打製產品,並且每天派專人予以驗收,這樣才能保證產品的質量。”

第88章 廢了他第198章 太子心思第368章 舉棋不定後記三第498章 徵日(七)第542章 刺激農業第375章 大忽悠第473章 老四出手第175章 老十四太子?第570章 天道第19 忽悠康熙第153 章 曹寅的情報網第146章 太子妙計第692章 發賣滿城第438章 客竄海盜第429章 打出威風第693 章 炒房地產第294章 康熙生死第633章 揚威第236章 初步戰略第12章 匯通天下第581章 返京第327章 老四的野望第443章 官場地震第72章 君心難測第610章 海軍陰影第599章 使團第725章 西花園第580章 官缺第541章 允准出京第94章 陳鵬年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626章 捆綁海商第132章 高產作物第1章 胤禎第137章 流寇第233章 掃盲第581章 返京第494章 徵日(三)第422章 家務事第460章 康熙中風第125章 十三行第241章 胤祥請戰後記九第282章 到天津去第12章 匯通天下第605章 後宮第129章 刺殺(上)第387章 康熙暗招第33章 貪污也是有定例的第96章 過年第112章 超前引導第684章 牆倒衆人推第312章 窘困局面第568章 直隸總督第576章 李衛當官第474章 掌握主動第661章 選秀革新第673章 滿城第452章 海若心病第588章 試探第622章 棘手第122章 二級戰列艦第37章 滿漢之爭?第548章 太子心思第310章 老四的反應第476章 兄弟歸心第163章 《南山集》案(二)第673章 滿城第553章 收買人心第106章 各方反應(上)第445章 對日貿易第360章 分田地第120章 以寬爲政第487章 不設防的江戶第548章 太子心思第200章 機會第173章 託合齊會飲案(二)第4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500章 徵日(九)第195章 毒師爺第708章 空頭支票第661章 選秀革新第47章 順勢而爲第361章 驅虎吞狼第357章 回上海第505章 條約草本第57章 戰功封爵第586章 糧價暴漲第303章 轉移戰場第19 忽悠康熙第645章 內務府第523章 士農工商第127章 不賣帳第687章 清理虧空第36章 督撫之爭第701章 反對新政第674章 泄露第656章 聯姻孔府第31章 康熙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