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思忠這次來陝西,不是爲了和滿洲兵打仗,而是爲了運走西安田見秀沒有燒掉的糧食,還有勸說周圍百姓跟他回隴中,莫被滿洲人屠殺。
臨來之時,參謀長宋獻策在總部下達的命令裡特別提醒他,儘量不要暴露自己的實力,避免滿清把他們做爲主要敵人,引火燒身。
關於這一點,頗有戰略眼光的辛思忠是完全能夠理解的。
如今天下大亂,唯滿清獨強。誰有威脅滿清稱雄中原的實力,滿清就會第一時間對付誰。
王爍的西北軍雖然作戰能力不差於滿洲人,但西北貧瘠,軍隊無論從供給還是數量上,都還遠達不到和滿清決戰的條件。
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隱藏實力,暗中發展自己,讓滿洲人先去和李自成、南明朝廷打去吧。
等自己具備了一定實力,滿洲人也讓別人耗的差不多了,才能真正露出自己的實力,將滿清一舉逐出關外。
所以,擊敗滿清前鋒營,也稱量出對方的實力之後,辛思忠就不打算和滿洲兵硬拼了。
他在渭南以西選擇地形,準備利用地勢,阻擋滿清軍隊前進,保證西安方向的撤退工作不受影響就可以了。
這樣,既不過於暴露自己的實力,又不會造成和對方硬拼的局面,減小了自己的傷亡。
他帶領的這些騎軍,都是經過和北方的蒙古諸部實戰,在荒漠裡經歷過生死考驗的精兵,他不想損失任何一個士兵。
滿洲漢八旗是步軍爲主,只有少數騎軍配合的部隊,辛思忠的騎軍防守他們就容易了。
只要在敵軍進攻方向的兩翼佈置突出騎軍,敵軍就不敢全力前進。
否則,大軍被兩翼騎軍截斷,前方的進攻部隊立刻就會變爲孤軍,面臨被敵人正面騎軍屠殺的危險。
滿洲軍隊派大軍進攻兩翼,騎軍速度快,立刻就會撤退,運動中很容易讓對方暴露出缺點。
一旦發現敵軍進攻方向哪個地方兵力不足,中間的騎軍主力立刻就會向那個方向穿插包抄,而兩翼騎軍會適時發動反擊,包圍兵力不佔優勢的敵軍,迅速予以消滅。
總之,在這大平原上,騎軍利用速度快的優勢,在不斷的運動中找到敵人的弱點很容易,滿洲軍若不顧四周都是敵人騎軍的局面向前進攻,跟找死也沒有太大區別。
這一點,孔有德和耿仲明無疑是十分清楚的。看到對方完全是騎軍,列出了兩翼凸出的陣勢,立刻下令自己的部隊停止前進,回報後面的多鐸。
多鐸前鋒營差點讓對方全殲,此時心有餘悸,不想派自己的滿州騎兵出擊和對方死磕。
要知道真正的滿人太少了,連漢人的百分之一都達不到。把真正的滿人拼光了,他們就不用在關內呆着了,恐怕連遼東老家都站不住了。
這是出征時多爾袞反覆囑咐他和阿濟格的,只允許讓漢人和漢人自相殘殺,不到萬不得已,絕不允許動用滿八旗!
他損失了大部分的前鋒營,回去還不知道多爾袞會怎樣懲罰他,再讓他拿滿洲八旗和辛思忠死磕,他無論如何不肯了。
可是,也不能就這樣,讓人家兩萬騎軍堵在這裡,不往前進軍啊?
還是耿仲明有主意,他想了個辦法,把二十餘門紅衣大炮放在陣前,逐漸向前移動。
待大炮射程夠上對方騎軍,對方不撤就用大炮轟。對方如果撤了,就繼續推着紅衣大炮前進。
如此步步爲營,一點一點前進,早晚會將對方逼急,要麼撤退逃跑,要麼向大炮進攻。
向大炮進攻等於是找死。這紅衣大炮炮身粗重,射程超過一里,一炮可打出幾百粒鐵丸,人和馬只要碰上鐵丸,基本沒有活路,不死也得失去戰鬥力。
二十餘門大炮齊射,那威力想想都可怕,騎軍想衝破大炮的火力網,完全就是妄想。
多鐸一聽,耿仲明這主意不錯。就這麼着了,把大炮推到陣前,全軍前進!
辛思忠看到對方推出二十餘門紅衣大炮,立刻就下令騎軍向後撤退了。
他見過紅衣大炮,知道這玩意厲害。
可是,他的騎軍剛撤退五里,還沒有來得及列好陣勢,滿洲兵推着紅衣大炮又上來了。
反覆幾次,辛思忠弄明白了對方的用意。這是逼着他和紅衣大炮決戰呢!
潼關的時候,滿清軍也用這個辦法對付過李自成,李自成的破解辦法是,派騎軍繞過對方大炮防線,從後方進攻清軍。
可是人家既然要用這個法子贏你,怎麼會允許你從後面打人家?結果多鐸在自己後方設置了壁壘,利用壁壘消耗掉順軍的銳氣,然後大清騎軍出擊,殺的李自成大敗。
辛思忠在這方面比李自成聰明,他沒有分兵繞到對方後面。因爲敵軍人數遠比他多,人家就是希望他分兵好各個擊破。
但這麼一味敗退下去也不是辦法。他知道王爍已經帶領機動兵團向西安這邊趕來,便派傳令兵立刻向後方前進,去尋找王爍,自己則緩慢向後撤退,儘量拖延清軍前進的速度。
如果王爍的機動兵團還離的這裡太遠,他就必須設法阻止敵軍前進,確保西安方向不受敵軍攻擊。
他考慮將騎軍分爲幾個縱隊,彼此拉開距離,在這渭河岸邊和清軍糾纏在一起,使其大炮儘量無法發揮作用。
即便可以迫使敵軍無法使用大炮,但敵軍人數衆多,自己的騎軍和敵人全線糾纏在一起,吃虧是一定的了。
所以,他纔要請示王爍。
接到辛思忠報告的時候,王爍和宋獻策已經率領一個步兵軍和一個火槍軍到達了西安城下。
他讓宋獻策帶領步兵軍和樑敏安排的一幫政工幹部進西安城,往回搬運田見秀沒有燒掉的物資和糧草。
同時,政工幹部向百姓宣傳,告訴他們滿清的殘暴和野蠻,勸他們暫時跟西北軍去西北,等哪一天他們打回來,再把百姓們帶回來。
他則和火槍軍軍長王建國,帶領火槍軍沿渭河向東去匯合辛思忠,讓傳令兵告訴辛思忠,就那樣緩緩撤退,不要和清軍硬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