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酒宴獻藝

只見樑兒恭敬的跪着,雙手伏地,呈叩首的姿勢。。。

李秋未料到樑兒竟會有如此驚人之舉,她有片刻猶豫,但思及樑兒做事一向謹慎認真,終還是開口問了句:

“你……可有才藝?”

樑兒擡起頭來,垂眸答道:

“奴婢擅琴。”

聞言李秋立即側目吩咐左右:

“將琴拿來。”

很快,一張五絃琴便被置在了樑兒的面前。

樑兒低垂着眼,眸光隨意掃過琴面。

這是一張再平凡不過的平庸之琴,要將這琴撫得如“繞樑”那般驚‘豔’,自是癡人說夢。

不過……

她緩緩合上雙眼,白皙的手指輕盈落於琴絃。

李秋吃了一驚,想不到樑兒竟能閉眼撫琴,難道她當真琴藝高超?

絃音幽幽,盈盈而起,猶如來自遠方,徐徐而至。

這分明是一首平淡似水的曲子,卻不知爲何,會令聽者覺得莫名共鳴,彷彿是被說中心事,不知不覺中,竟要流下淚來……

尋常樂師是在撫曲,而樑兒,卻是在撫心。

曲畢,樑兒起身退後一步,又再次跪下,‘欲’要施拜禮。

“不必行禮!”

李秋剛剛自曲中回過神來,便急忙出言阻止。

“樑兒,方纔那一曲着實動人,真想不到你竟會有如此玄妙的琴藝!是在何處習得的?”

樑兒輕身一俯。

“奴婢曾有幸在秦國太樂習得一二。”

李秋略有一滯。

“對,我險些忘了,你是來自秦國……”

樑兒怕她受李牧影響,排斥秦國,便解釋道:

“奴婢雖來自秦國,故土卻是在燕國,不過早年便流落山野,失了家人,成了流民……”

李秋覺得自己無意間刺痛了樑兒的心,心生歉意。

“我……我無意提及你的傷心事……”

“不,那都是過去的事了,夫人不必放在心上……”

樑兒斂眸,神情略顯隱忍。

李秋見她如此,心裡更不是滋味,便擠出了滿面柔和,‘欲’撿些好聽的話補償於她。

“這樣吧,你先隨我去見大王,若他准許,能讓你跟隨在那形貌絕世的燕太子身邊,想來對你而言也是極好的。”

在李秋眼裡,一個身份卑賤無比的婢子,能被富貴加身的一國太子收在身邊,哪怕僅是一個暖‘牀’的角‘色’,也算是飛上枝頭變得半隻鳳凰了。

這等話語,身爲宮婢的樑兒聽了怎會不高興?

“多謝夫人。”

爲了順從李秋的心意,樑兒的‘脣’角也終於微微揚起,含笑謝恩。

黃昏已過,偌大的溫明殿上,趙遷正與丞相郭開、武安君李牧,還有兩個樑兒不知姓名的大臣商議設宴之事。

“秋兒,你這是……?”

趙遷和李牧齊齊定定的望向殿中的李秋。

秋兒向來懂事,不會隨意來溫明殿叨擾,爲何今日卻貿然出現於此,並且還連宮婢也一同帶了進來。

李秋盈盈俯身,施了一禮。

“大王,秋兒聽聞你在尋一位與衆不同的‘女’子,‘欲’將之贈予燕太子,卻苦尋不得。”

趙遷聽她提及國事,便立即正了面‘色’,一張絕‘色’容顏,竟一時增了幾分毅然。

“正是。”

李秋莞爾一笑。

“秋兒的這個宮婢有得一手絕世的好琴藝,或許,可以爲大王解憂也說不定。”

趙遷轉眸瞥向樑兒,一番打量後,語帶猶疑:

“可是……她……”

趙遷想說,她雖然皮膚白皙,但相貌着實平凡了些,卻被李秋一語打斷。

“大王可否先聽她撫琴一曲,再行定奪。”

見李秋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趙遷與李牧對視一眼,終是給了這次機會。

“既然秋兒如此說,那寡人便就聽聽,看她的琴藝究竟有何高妙之處。”

內‘侍’得令,很快便端了一張琴來。

樑兒俯身坐於琴前。

這琴比方纔在璘‘玉’宮的強不了多少,想來也是想要試出她的真實實力,不想因爲琴好而讓她佔了便宜去。

大殿之內,千朵燭火爭相搖曳。

樑兒身着素衣,脊背‘挺’直,微斂了眸子,瑩白的指尖躍然撫於弦上。

音起。

曲意雅淡,卻音韻豪宕;

飄逸逍遙,卻又高深莫測。

這是當年燕丹與宋‘玉’合奏的那曲。

那是樑兒第一次聽到這首絕世名曲。

當年的震撼之感,至今在她心中仍舊揮之不去,難捨難忘……

但今日她的這首,卻完全變作了另一種格調。

陽‘春’之中白雪存,白雪之間‘春’意濃。

如此奇景,天下間唯有大秦驪山宮的梨園可有……

月影稀稀,水霧妖嬈。

玄衣男子,白衫少年……

那裡承載着她在這個時代裡所有的夢。

而今隻身置趙,卻是無法再提、不能再想了……

轉念間,曲中已有一縷幾不可查的哀意涌動,卻是隱忍着、內斂着,漸行漸遠,直至不現……

琴音落定之時,衆人一片愕然,竟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是楚國極頂級的曲子,絕非一般人所能掌控,普天之下,已多年不見有人能‘操’得此曲。

而眼前這個看似再平凡不過的宮婢,竟不費吹灰之力便將之行雲流水般奏出,怎能不讓一座盡驚?

其中一人最是誇張,他似是大喜,突然自座上彈起,全然忘了禮數,大聲問道:

“敢問姑娘芳名?”

“回大人,奴婢樑兒。”

樑兒俯身一禮,答得甚是恭敬。

誰知那人聽了樑兒的名字,竟是雙目圓睜,又驚又喜,險些控制不住情緒。

“姑娘難道就是……”

話到關鍵之處,他又突然頓住不說。

樑兒擡眸望向那人,不知他所指究竟是什麼。心中不禁敲起鼓來,這人總不會是知道自己入趙的目的吧?

只見那人快步繞至趙遷正前方,躬身一禮,面上興奮之‘色’始終未減。

“大王,臣早年曾經遊歷至秦,正趕上秦王宴請燕太子。那次夜宴十分盛大,就連民間名仕也收到了邀請。故而臣亦有幸出席其間。席間歌舞鶯鶯,卻唯獨一‘女’子的絃琴獨奏最爲令人印象深刻。”

一旁的樑兒心中一顫,那是至少十年前的事了,怎麼竟然還會有人記得……

“爲何?”

趙遷追問。

他聽得頗感興趣,一對明亮的眼眸流光溢彩,與額間一點硃砂痣相映成輝,甚是好看。

那人見大王如此,興致便更盛,雙眸幽亮,仿若陷入了當年的回憶般。

“她起初是抱着一張破舊不堪的琴走入大殿的。嚴格來說她指法並不十分高明,但她所撫琴曲分明是一曲,卻將其分成了兩曲來奏,實在妙不可言。更神奇的是那張舊琴,竟在她曲至高‘潮’時,腐壞的琴面突然震裂開來,‘露’出了本來的樣子……”

“本來的樣子?”

趙遷反問,其餘衆人亦是被勾起了好奇之心,齊齊翹首等着故事的後續。

“那琴竟是相傳已被毀掉的周朝名琴——'繞樑'!”

那人提高了音調,‘激’動之‘色’溢於言表。

四座皆驚。

趙遷的雙瞳也忽的放大了一倍之多,不敢相信這會是真的。

“當真有此妙事?”

那人斂頭淺笑。

“回大王,妙事還不止此一件。”

“還有何事?”

趙遷已經難以想象還會有什麼更巧妙的事。

那人笑意更甚。

“臣當年對那名‘女’子印象深刻,念念難忘,曾多方打聽到她的名字,正是'樑兒'!”

樑兒聞言一凜,心中不禁暗歎倒黴。

“什麼?”

趙遷一怔,復而大笑。

“哈哈哈,不可能,定是重名。”

那人卻毫無動搖,肯定道:

“大王,雖時間久遠,但這位樑兒姑娘自進‘門’起,臣便覺十分眼熟。她的琴曲指法較當年純熟了許多,但撫琴時那與衆不同的氣度卻未曾改變。方纔又問了她的名字,臣可斷定,她就是當年那個‘女’子無疑。”

趙遷淡笑搖頭。

“張卿糊塗了,連你自己都說時間久遠。但你看看這殿中的樑兒,她樣貌只是一個十四五的小丫頭,又怎會是你當年所見的那位姑娘呢?”

這一君一臣你來我往,已將話題推至了風口‘浪’尖。

樑兒自覺難以下臺,如此下去遲早會被揭了底細,還不如儘早咬牙承認,或許可以順道將大家的注意轉至別處。

“大王……”

樑兒上前一步,打斷了二人的對話,囁嚅道:

“奴婢……其實只是樣貌生得年輕,實際上奴婢已有二十四歲了。”

“什麼?”

趙遷從未見過長相如此年輕的人,心下興趣越發濃了。

“那……你當真是張卿所提及的‘女’子?”

“奴婢正是……”

聽到樑兒的回答,趙遷喜出望外。

“想不到這天下間,竟真有如此巧事!'繞樑'!……那'繞樑'琴現下何在?”

樑兒斂眸,神‘色’恭敬。

“'繞樑'本就是秦王‘私’藏,那日原本要撫琴獨奏的也並非奴婢,只是機緣巧合,奴婢代人彈奏罷了……”

“當年那日,燕太子反應如何?”

就在所有人都將注意力放在“繞樑”和樑兒身上之時,還是李牧及時將大家拉回了正題。

倘若當年燕太子見了樑兒都無甚感覺,那麼今後一見,也定然起不到什麼效果。

“這……”

那個大臣支吾未語,燕丹當時的反應,他是真的記不得了。

樑兒果斷接過話頭,表情略顯羞澀。

“其實……燕太子在那之後曾入咸陽宮‘私’下里問過奴婢,是否願意跟隨於他。”

趙遷瞪大了星眸。

“他竟然沒與秦王說,而是先去問了你的想法?”

一個身份尊貴的男子想要得到一個身份低賤的婢子,理應是直接前去向婢子的主人討要,而婢子則並無選擇的權力。

燕丹竟然先去問了樑兒的意見,這於男尊‘女’卑的古代而言是極不合常理的。

由此可見,燕丹對樑兒在意的程度定是超乎尋常的。

“是。”

樑兒直言。

“那你如何回答?”

趙遷急急追問:

樑兒面‘露’訕‘色’,不敢擡頭。

“奴婢……奴婢害怕如若此事不成,會遭人閒話,便……便拒絕了……”

“拒絕了?……哈哈哈哈哈……”

趙遷愣住,復而大笑不止,滿面‘豔’‘色’‘花’枝‘亂’顫。

“想不到名動一時的燕太子丹,竟曾被一個小小宮婢拒絕!想來也知,當時他會有多不甘心。”

衆人亦是笑得前仰後合。

樑兒心中虧虛,覺得自己彷彿是又欠了燕丹一筆。

“好!”

趙遷笑得夠了,便拍案頷首。

“那寡人便準你在酒宴上獻藝,也好成全了燕太子當年的一番心意。”

樑兒俯下身子,跪地叩拜。

“謝大王。”

接下來的時日,樑兒每日都去太樂練習撫琴,有時甚至是從天明一直練到月滿當空。

全邯鄲宮的人都以爲她將要在宴席上施展琴藝,以引得燕太子丹的垂憐。

可實際上,她卻是別有一番想法。

而這個想法一旦實施,便將會成爲趙國走向滅亡的開端……

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市出海第二百八十七章 天下逐鹿(一)【番外—高、亥、斯篇】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晉小將第二百八十四章 秘不發喪第一百六十六章 陰蔓之情第五十八章 屯留之亂第二十三章 燕丹的情意第一百六十八章 公子胡亥第二百四十五章 中毒第二十章 微妙變化第一百二十八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二百二十三章 亡秦者古月第二十五章 情難再抑第七十七章 一世長安第一百七十三章 昌平君之死第一百六十六章 陰蔓之情第一百五十六章 獻計破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東巡封禪第一百零二章 豔驚四座第二百五十一章 採蓮第二百八十二章 力保扶蘇(一)第五十三章 堯山之戰第三十五章 木秀於林第十七章 趙政歸秦第一百四十五章 薊城失陷第二百八十四章 秘不發喪第十八章 易主太子丹第一百零六章 勝券在握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信兵敗第一百二十一章 恍若隔世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婚第一百七十八章 煙朦朦 霧朧朧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市出海第六十六章 咸陽之變第一百六十五章 我是你的天,你是我的命第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第一百八十八章 徐市入秦第一百六十六章 陰蔓之情第一章 活埋第二百七十八章 換她永世安好第一百五十五章 魏都之難第九十六章 秦趙之戰第四十三章 請歸燕太子第一百七十七章 天下大酺第一百二十六章 年節第二十章 微妙變化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秦直道第八十九章 可憐之人第二百九十五章 楚漢爭霸(二)【番外—樑兒復仇篇】第二十六章 出逃第五十章 成蛟出征第一百四十六章 世外桃林第二百二十二章 鳩佔鵲巢第六十一章 一生繞樑第二百三十九章 權相之路第五十七章 樑兒的綢繆第二百三十一章 “法”“儒”之爭第二章 邯鄲城第二百四十八章 何意百鍊鋼,化作繞指柔第一百四十章 趙政和燕丹的賭局第五十九章 三年之約第八十九章 可憐之人第二百五十章 阿房宮第一百三十章 麗人花第六十七章 鐵血無情(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高漸離刺秦第七十二章 尉繚子第二百零八章 再入險境第一百一十六章 秦國細作第七十二章 尉繚子第二百二十二章 鳩佔鵲巢第六十九章 帝太后回宮第二百一十四章 相伴遊街第五章 趙氏族親第四章 重生第一百一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六十三章 密召扶蘇第二百九十七章 楚漢爭霸(四)【番外—樑兒復仇篇】第一百一十四章 烽煙又起第八十八章 同命相連第一百九十七章 虛造聲勢第二百零七章 上巳節第二百一十一章 獻策通糧第一百四十八章 桃花如血第二百一十八章 重傷未愈第七十三章 清君側第五十五章 興兵平叛第二百四十八章 何意百鍊鋼,化作繞指柔第一百四十章 趙政和燕丹的賭局第三十七章 太后壽宴第二十三章 燕丹的情意第二百九十五章 楚漢爭霸(二)【番外—樑兒復仇篇】第四章 重生第三十章 楚系宗室第一百八十三章 公子高第一百零九章 重返虎穴第八十五章 韓非之死第六十一章 一生繞樑第二百二十九章 皇后之位(一)第四十八章 百合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