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一步之外,封王之地

嬴城麻木!

此事他的決策,將影響到始皇帝的安危。

但凡他現在知曉始皇帝的全盤計劃,也不會如現在這般,左右爲難。

始皇帝是自信的。

但往往過度自信,便是自負的下場。

李斯,馮去疾從另一種角度來說,是始皇帝的狂信徒。

對始皇帝盲目的自信。

此時始皇帝暗中佈置了諸事前往隴西。

在這兩個狂信徒的眼中,始皇帝一定是勝券在握的樣子。

王賁不同,王賁雖然忠心於始皇帝,但王賁是一個殺伐果斷的統帥,在未知隴西情況之下,只以軍事思想來思考問題。

而現在。

隴西所有的情報都表明了。

始皇帝孤身犯險,隨時都有可能陷入危險之地。

至於他。

其實是更偏向於王賁的。

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

這句話有兩種意思。

一種是防患於未然,察覺潛在的危險,並將危險扼殺在搖籃之中。

另一種是一旦發現自己身處危險境地,就必須要及時的離開。

既然提前察覺了隴西的亂局。

這個時候。

坐鎮指揮比孤身犯險要更穩妥。

哪怕是始皇帝立身汧縣,遙望隴西,也足以令烏氏部落束手待斃。

大殿內。

面對嬴城的沉默。

李斯,馮去疾,王賁皆眉頭緊鎖的盯着嬴城。

作爲監國,這個時候,就需嬴城來決斷了。

尤其是。

嬴城還擁有二十七郡兵馬的調動之權。

一旦嬴城決定對隴西動用兵事。

完全可以調動幾十萬兵馬進入隴西平定叛亂。

但同樣。

若是嬴城偏向於李斯,馮去疾的意見,那便只能坐等消息。

前者。

烏氏苦若是搖擺不定,調動兵力進入隴西無疑是壓倒烏氏苦的最後一根稻草。

後者。

烏氏苦鐵了心要造反,此時坐等消息,無疑是放棄救援始皇陛下。

“開始西進之事吧!”

嬴城輕聲一嘆,沉聲道。

“西進?”李斯眉頭一皺,率先驚問,這談隴西之事好好的,嬴城竟然突然提及西進。

但很快。

李斯就反應了過來,驚疑不定看向嬴城,問道:“監國是說,藉助西進之由,暗中派遣兵力進入隴西,解救陛下?”

“如此,不無不可。”

王賁聽到嬴城的話語先是一愣,沒有反應過來,但聽到李斯的解釋之後,勐的一拍大腿,大笑道:“年輕就是腦子好使啊,那還等什麼。”

“只要不以朝廷的名義進兵隴西,虎賁營只需要喬裝打扮,暗中接應陛下。”

“到時,就算是烏氏苦謀反,也足以應對。”

王賁興奮,可是馮去疾緊跟着就又搖頭道:“西進之事準備不足,此時發動,未免略有不妥。”

按照驢政之策的計劃。

需要現在渭源囤積夠足夠的糧草和兵器。

如此。

才能讓勳貴們的鏢行西進。

的確。

以勳貴們自身的條件,完全有能力武裝出一支五千人的隊伍,包括軍馬兵器糧草。

但是。

一旦讓勳貴自己去武裝。

這其中的意義就不同了。

驢政之策,更直白來說,就是朝廷組織的西進,越過茫茫戈壁,進攻河西,圖謀西域。

也因此。

糧草兵器必須由朝廷來供應。

讓所有離開大秦疆土的人都記住,他們是秦國的子民。

可勳貴自己提供,那就等同於勳貴自己武裝一支兵馬。

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情形。

“陛下的安危重要還是勳貴之事重要,勳貴之事還可以留到以後來解決,可一旦陛下遇險,我等難辭其咎。”王賁當即怒斥了起來,“等隴西之事結束,陛下歸來,老夫定然好生問問,究竟是誰出的這餿主意!”

此時沒有什麼比始皇陛下安危更重要的事情了。

“好了好了,不用吵了!”嬴城見王賁的火氣越來越大,只能制止道:“王將軍稍安勿躁,馮公也不必憂慮。”

“西進之事,本就是朝廷早就決定的事情,而且各個勳貴世家也早就蓄勢待發,再加上這幾個月來朝政風雲變化,即便是烏氏苦有疑慮,也不會知曉,朝廷已經察覺到了其謀反之心。”

“但是,虎賁營決不能動,此時能夠最快速度給予陛下支援的,只有虎賁營,烏氏苦若是真有謀反之心,就一定會注意虎賁營的動向!”

“而我們現在,卻不知曉,究竟有多少人與烏氏苦聯合。”

嬴城頓了頓,繼續道:“恰恰相反的是,虎賁營要高調的出現在汧縣,讓所有西進的鏢行看到,虎賁營會堅決的守護西進之人的安危。”

“其次,烏氏倮謀反的實證,我們是陛下暗中傳信而來,旁人不知烏氏苦要謀反,烏氏苦更不知道朝廷已經知曉其要謀反。”

“也因此,待廷尉司,羅網,御史大夫府,丞相府前往隴西插眼牛馬羊交易之事,春耕延誤之事返回,朝廷再次大張旗鼓的派遣官員前往隴西,解決牛馬羊交易和春耕延誤之事,以此,來迷惑和穩住烏氏苦。”

“如此,若陛下果真在隴西有應對烏氏苦的萬全之策,我等自不必再操心。”

“但倘若有變故。”

“只需要一道旨意,便可解陛下之安危。”

李斯,馮去疾,王賁沉思着聽取嬴城的意見。

也是不由的點頭。

但這其中,還是缺少關鍵之事。

那便是,若不調遣兵力前往隴西,烏氏苦若真反,朝廷依舊反應不及。

“什麼旨意?”王賁問道。

嬴城目光閃爍,沉聲道:“若能救駕,必以封王相許!”

“屆時,勳貴們派遣到隴西訓練有素的鏢行,就是朝廷的軍隊,且是兇勐無比的軍隊。”

“嘶!”嬴城話音未落,大殿內的三人就倒吸了一口涼氣。

無比吃驚的盯着嬴城。

神來之策。

真的是神來之策。

“好一個陽謀,即便是勳貴們知曉自己中計,也會心甘情願的發瘋的救陛下。”

“而第一個救駕之人才能封王,一旦隴西有變故,屆時,老臣實在是想不到,勳貴們在西進和救陛下之間,會愚蠢的選擇繼續西進。”

李斯忍不住的驚道。

被嬴城的計謀給驚到。

這一切水道渠成,看不到一點的謀劃。

相安無事。

西進的鏢行們還是鏢行,大家都安穩。

一旦有事。

自然而然的就被調動。

這堪稱是千古奇策了。

可興奮之餘,馮去疾卻又忍不住皺眉的問道:“可是封王之事,自廢分封之後,天下再無諸侯王,倘若封王,豈不是?”

馮去疾不僅是擔憂。

而且是憂慮。

分封之事當初可以砸倒了大秦的半壁江山。

曾經天下一統之時,多少人靜等着封王,但就是一句廢分封,左右丞相均被流放,半數朝臣被流放的流放,罷免的罷免,虛職的虛職。

那是天下一統的大秦,也是血雨腥風的大秦。

毫不誇張的來說。

大秦因爲陛下廢分封,廢掉了一半的國運。

而經過這麼多年,分封的聲音終於消失了,可此時的嬴城,竟然重新提起。

諸侯王啊!

那可是封一國之君。

此事,必須要慎之又慎。

國中之國不允許出現,這是現如今朝堂統一的聲音。

曾經支持國中之國的人,已經消失在大秦朝堂了。

馮去疾反駁。

也迅速的讓大殿之內的王賁和李斯冷靜了下來。

李斯忍不住的皺眉,左右盤恆利弊。

他纔是廢分封的發起者,若國制不統,法便不統,諸侯國各執其法,是法家最不能忍受的。

王賁也皺眉。

分封一事他的確支持,但他知曉,陛下,絕不會允許分封,所以他堅定的支持廢分封。

“馮公多慮了!”卻是嬴城,平靜的笑道:“昔日周武王分封,除了三晉之地,其餘皆爲蠻夷之地,而後經過千年的混戰和融合,這才奠定如今我華夏的疆域。”

“爲何我大秦不效彷周武王,以現如今大秦的疆土爲中心,再次向外分封呢?”

“誰說封王,就一定要向我大秦疆土之內分封?”

“匈奴的漠北之地,反正我們也打不下來,封王讓諸侯王去經營。”

“南越之外的十萬大山,本就是我等無法涉足之地,即便是屠睢將軍打下南越,我秦國將南越納入疆土之內,但南越之外呢,百年之內我秦國還能對那蒼茫的大山進攻嗎,既然進攻不了,封王讓諸侯王去經營。”

“同樣,西域之地,現在對我們來說太過於遙遠了,而西域之外的地方呢,只要邊境之地沒有到天之涯海之角,還能往外踏出一步,那一步之外,便是封王之地。”

“不管是蠻夷也好,還是異族也罷,總是殺之不絕,生生不息,滅了匈奴,總會有新的異族部落崛起,不如封王,效彷周武王,以諸侯王制外族。”

“到頭來,不過又是一個諸侯亂戰,但到那時,只不過是我秦人的內戰罷了。”

“待得我秦人一統天下,屆時之天下與今日之天下,便是兩個天下。”

安靜。

大殿之內的三人均發愣。

愣愣出神的盯着嬴城。

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言語來形容嬴城。

太宏偉了。

眼光太長遠了。

但是。

嬴城的話卻讓他們茅塞頓開。

尤其是李斯。

彷彿突然頓悟般的盯着嬴城。

彷彿突然之間自己的世界就被打開了。

“哈哈哈,老夫贊同監國之策,不就是封王嗎,封就是了,怕什麼?”

“若是監國能早八年出世,坐鎮朝堂,哪怕是監國微微早慧提及,大秦也絕不是現在這般局面。”

“好一個一步之外,便是封王之地,老臣真的是一葉障目了。”

“以前老臣總想着,若是封王,就一定是要裂土,要把我大秦的疆土,分割成一塊又一塊,比之當初武王分封有過之而無不及,那上千個諸侯國,又是一場諸侯亂戰局面。”

“但是經監國這醍醐灌頂之言,老臣才幡然醒悟過來。”

“這分封之事早有先例,周武王分封天下諸侯,令天下有中原之地,北境之地,江南之地,蜀中之地,天下九州,封王以治,拓土擴僵,爲我華夏打下了如今廣袤萬里的疆域。”

“陛下功績蓋過武王,天下一統,其下將臣,定當勠力同心,爲國拓疆。”

“而疆外之地,本就是異族居住,何不封王以征伐。”

“而那,可是實打實的封王,做不得半點家。”

“這俗話說的好,分別人家的田地,自個兒也不心疼啊,反正封的異族之地,讓我秦人統治,總好過讓異族統治。”

“若是早安此法分封,如今之大秦,必然是四海昇平的局面。”

“不止封爲咱們秦國立功之將士,包括那投降我秦國的六國貴族,也一起封,也總好過,那些人總想着搞事。”

李斯忍不住的讚歎。

有種懊悔,悔恨沒有和嬴城生一個時代。

如今他李斯垂垂老矣,而嬴城這顆然然興起的帝王,正是初長成之時。

他無法想象。

今後的大秦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

但他相信。

大秦一定是向更好的方向前進。

萬世大秦,就在眼前,絕不是什麼妄想。

“呵呵,若如此分封,的確是一個好辦法啊!”卻是王賁,不冷不澹的笑了笑。

雖然沒有直接反駁。

但心裡,已經十分膩味了。

整個大秦能夠封王的人不少,但若論封王人數,太尉府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了。

佔封王人數的七成以上。

而按照嬴城這樣的方式封王,沒有誰會樂意。

畢竟。

打了一輩子仗,到頭來還要自己去打自己的封地, 豈能痛快。

可讓他膩味的是。

別人不說,若是讓他在大秦疆土一步之外封王和只做一個安穩的公候之間選擇,他絕對會選擇第一個。

就算是卸任護國都尉之職,他自發招募兵力,也有自信帶着王氏去大秦疆土之外打下來一個諸侯國。

而大多數,更應說是所有人,若在這二者之間選擇,都會選擇後者。

沒有例外。

有些事情。

是不能說出口的。

能封王,誰願意當將軍!

王賁沒有反對,馮去疾眉頭皺了又皺,還是忍不住的道:“此事,要不還是和陛下商量商量,畢竟,封王之事,涉及太大了!”

第一百零六章 國策之論第141章 張良的馬臺裡之惑第八十三章 新的開始,願碑第一百零四章 趙高傳召的心路第261章 發錢,發錢,發錢第277章 王翦,薨了第143章 天下疾苦啊第249章 武成候王翦第八十七章 紙張的第一次應用第14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六十二章 不眠的咸陽宮第150章 商稅:宗貨交易書第190章 大秦帝國之崛起(四)第五十二章 輕鬆淡定的始皇帝第276章 馮去疾的主場第159章 三證齊全,新的解決方向第239章 被忽略的萬世制度第193章 馮世傑陳書第268章 人心各異第二十章 早已準備,迎接暴風雨第274章 朝政之訣第276章 馮去疾的主場第283章 不限制,禁止第174章 曬太陽的趙高,瘋了的李斯第197章 大秦第一軍械研究院第六十一章 戰略佈局,宣傳司和教化司第五十六章 法與禮之爭第242章 我有四策,以安萬世第261章 發錢,發錢,發錢第四十六章 推動大秦工業前進一千五百年第127章 第三,有錯,便改之第五十五章 法與禮第139章 朝堂議事之糧債第140章 朝堂議事之問訣第274章 朝政之訣第156章 嬴城,不過如此!第八十五章 沒有竹簡筆墨第八十章 造紙術的流水線作坊第一百一十四章 頻陽白氏一族第143章 天下疾苦啊第九十章 促大樂司工作第136章 皇長孫嬴城代爲監國第五十七章 要將權利關進籠子第九章 秦律,狗屁不如第224章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一百一十一章 嬴城講道第195章 牛人在監牢第193章 馮世傑陳書第144章 張良初見華夏字典第三十三章 人之變因權勢而變第276章 馮去疾的主場第167章 真正需要解決的困局第195章 牛人在監牢第157章 各方反應第二十九章 老謀深算的李斯,被摘了桃子第128章 第四,閱兵第202章 第一次背書第六十六章 古之謀,始皇帝的猶豫和落寞第一百一十四章 頻陽白氏一族第223章 東線巡視第七十三章 舉薦老爹當個官第246章 馮劫論兵第四十六章 推動大秦工業前進一千五百年第240章 擺爛了?第三十八章 強大而令人畏懼的大秦帝國第281章 第一次西進議事第154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九十七章 大秦的三座燈塔第171章 權力第一十三章 始皇帝的平靜與淡定第一百一十七章 終於給挖到了第210章 人人大不同第九十四章 郭懷義終於和始皇帝見面了第五十一章 萬事俱備第256章 蒙氏商業帝國第174章 曬太陽的趙高,瘋了的李斯第261章 發錢,發錢,發錢第272章 服了這個始皇帝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嬴城講道第191章 我宣佈,大秦全面備戰春耕第五十二章 輕鬆淡定的始皇帝第196章 虞子期和複合弓第五十八章 五等九流第九十八章 積極響應的農業司第162章 贈書之禮,星火相傳第四十二章 逆孫,被迫妥善安置上架感言第八十八章 促宣傳司工作第八十五章 沒有竹簡筆墨第181章 大秦帝國之裂變(三)第227章 農桑第八十七章 紙張的第一次應用第239章 被忽略的萬世制度第203章 投入與回報第153章 梅花世界第六十章 不爲官者皆爲民第272章 服了這個始皇帝了第七十一章 無傷大雅,鬧了個小笑話第七十四章 與李斯之爭,沒有我不敢說的話第八十一章 給郭懷義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