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臥龍于山野,龍吟天下驚!

爲何不入朝爲官?

趙祁聽到始皇帝的話語之時。

微微一笑,緩緩開口說道:“父皇有所不知。”

“此人雖說身懷大謀略,但是卻是不願意將自身學識浪費在入朝爲仕之上。”

“在其看來,並非只有入朝爲仕方纔能夠爲天下百姓謀取福利。”

“他認爲無論是站在臺前,還是幕後,只要心繫百姓,能夠爲天下百姓謀取太平即可。”

“至於那些個廟堂之上的虛名,他可不曾在乎。”

當趙祁的話語出口,始皇帝微微一愣,顯得很是不解。

要知道古往今來多少人想要入朝爲官卻是終不可得。

可現如今那位謀士卻是不願入朝爲官,這與他人相比,豈不是背道而馳?

“莫不是祁兒你給的官職不夠豐厚?”

始皇帝試探性地問道。

在他看來,入朝爲官不僅僅能夠爲自己贏得名聲,更能夠爲子孫後代謀取福祉。

乃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纔對。

趙祁聞言,搖了搖頭說道:“父皇,兒臣可是以一朝宰輔之位請其入朝爲仕,他依舊不從。”

“莫不是還有何等職務是比這一朝宰輔還要讓人心動?”

一朝宰輔!

這可是大秦文官之首的位置!

多少文官在廟堂上摸爬滾打數十年,目的就是能夠有朝一日坐上這一朝宰輔之位。

倘若是能夠安穩地在這一朝宰輔的位置上辭世,那可是福澤子孫的事情!

“即便是一朝宰輔之位,那位謀士也是不願?”

“不願。”

趙祁點了點頭。

旋即再度開口說道:“這位謀士曾說過,入朝爲官,不過是與一羣出身名門的官宦之人共事罷了。”

“他性子清高,不願與這些人攀附。”

“他之所以做兒臣的幕後之臣,乃是希望有朝一日,兒臣能夠爲天下寒門子弟大開龍門。”

“寒門子弟當中有着諸多身負大學識之人。”

“只不過這些寒門子弟若是得不到一定的機緣,最後終究是泯然衆人矣,難以發揮出自身的能力。”

“故此他希望兒臣能夠爲這些身負大學識的寒門子弟一個入朝爲仕的機會。”

“讓如今大秦廟堂之上的暮氣散去。”

當趙祁的話語說出口之時。

始皇帝早就已經是驚駭得無可附加。

要爲天下寒門士子大開龍門!

這簡直就是讓人難以想象的壯舉!

他凝視着眼前的年輕天子,出聲詢問道:“這位謀士竟有如此抱負,不知道祁兒你是從何處請出這位謀士的?”

始皇帝很清楚要爲天下寒門士子大開龍門有多麼艱難。

畢竟如今的廟堂之上,所能夠看到的文武官員無不是一些豪門的官宦之家出身。

即便其中有着諸如李議郎這般本是寒門士子,最後官拜一朝議郎之人。

但是那都是得到了一些大人物的青眼,故此不惜將其扶持上來。

就好比如那李議郎,便是得到了前朝宰輔李斯的青眼,故此官途平步青雲。

坐上了那讓人夢寐以求的議郎之位。

若是想要爲天下寒門士子開龍門,那就意味着是要與如今在廟堂之上已經根深蒂固的那些權臣作鬥爭。

當初趙祁將半數有餘的權臣逼得告老還鄉,已經是動搖了大秦廟堂的根基。

倘若此番還要爲寒門士子開龍門的話,無異於是要與整個大秦之內的廟堂權臣爲敵!

這其中的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此刻他不由得佩服起這位有着如此遠大宏略的謀士。

“父皇,這位謀士本是一位躬耕於南陽的老人。”

“只是其畢竟身負滔天謀略,兒臣幾次拜訪,方纔將其從山林之中請出。”

“對於此人的來歷,父皇儘管放心便是,絕非六國餘孽之人。”

“其身世清白,又身懷大謀略,乃是不可多得的國士!”

此話一出,始皇帝驚呼出聲:“躬耕於南陽!”

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小小一個南陽居然還有着如此能人異士!

一位身懷如此遠大抱負的謀士,若是能夠真的爲大秦所用,那麼便是大秦的造化!

如今大秦內憂外患,雖說新帝趙祁有着不俗的能耐,數次力挽狂瀾於既倒。

但是一人的力量終究是太過於脆弱了。

如今有了如此一位國士相助,那麼不僅僅是趙祁會輕鬆許多。

就連如今風雨飄搖的大秦也將會更爲牢固!

趙祁微微一笑,緩緩開口說道:“父皇,此番兒臣前往琅琊郡需要一段時間。”

“在此期間,若是廟堂之上當真是出現了意外,那麼父皇便可去找其商量一二。”

“其必然能夠爲父皇提供破局之法。”

聽到這話的始皇帝微微點了點頭。

出聲詢問道:“這位身懷大謀略的謀士姓甚名誰?”

趙祁雙手負於身後。

笑着說道:“父皇稱其臥龍先生即可。”

臥龍!

臥龍于山野,龍吟天下驚!

......

臥龍府。

“陛下無事不登三寶殿,此番前來找老臣所爲何事?”

諸葛亮此時站在年輕天子的面前。

出聲詢問道。

趙祁看着眼前這位年邁謀士,緩緩開口說道:“臥龍先生,此番朕前來乃是與先生知會一聲。”

“明日朕便會啓程前往琅琊郡。”

“在此期間廟堂之上將會由太上皇代理朝政。”

“朕一旦離開咸陽,勢必廟堂之上會出現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到時候還請臥龍先生爲太上皇出謀劃策。”

聽到這話的諸葛亮點了點頭,淡然笑道:“陛下儘管放心離去便是。”

“老臣雖不出這臥龍府,但是對於廟堂之上的諸多事情都是知曉一二。”

“若是太上皇需要老臣出手,那麼老臣自然願意出謀劃策。”

趙祁聞言,對着眼前這位有着雄才偉略的年邁謀士拱手道:“如此便是先行謝過臥龍先生。”

看到這一幕的諸葛亮趕忙開口說道:“陛下你這又是何必。”

“老臣身爲大秦臣子,自當爲大秦謀劃。”

“陛下此舉着實是折煞了老臣!”

諸葛亮拱手作揖。

滿臉的恭敬之色。

身爲臣子,爲君而謀。

合情,亦然合理!

第53章:琅琊郡百姓,人人自危!第207章:此消彼長!蘆葦蕩大戰將起!第34章:二連簽到獎勵?白袍軍和虎賁軍?第443章:武道宗師坐鎮戰局第252章:大軍壓境!擁兵自重!起兵造反第334章:規矩?我在的地方便是規矩!第133章:臣有一願,願爲寒門士子開龍門第95章:不是浮水房強,而是河東郡駐軍弱第154章:咒罵天子!你好大的膽子!第486章:一代宗師,願爲陛下赴湯蹈火!第37章:背水一戰!第108章:擇良田,種植土豆,畝產五千斤第28章:末將在此,無人可傷主公分毫!第328章:糧草被劫!江湖勢力聽風寨!第470章:無敵大戟!釘殺楚國死侍!第461章:讓本就不富裕的齊國,雪上加霜第5章:一寸山河一寸血,誓不讓大秦蒙羞!第187章:破釜沉舟!孤注一擲!背水而戰第165章:縱使前方荊棘,可朕是大秦新帝第72章:七千白袍入河東,四萬駐軍震顫!第331章:大秦境內!聽雨樓有什麼面子?第342章:溫酒入喉!滿腔劍氣蕩人間!第18章:胡亥逼宮子午門第389章:喪家之犬,並非是一無是處之輩第361章:雲中郡求援!北方匈奴南下伐秦第421章:月下交戰!首戰大捷的秦軍!第30章:趙雲出手,羅網六劍奴非死即傷!第490章:魏國城破!六國餘孽憂心忡忡!第288章:這泱泱大秦,終歸是朕說了算!第57章:糧草遭劫!舉賢爲親!第449章:論功行賞!運籌帷幄的大秦天子第204章:春秋老將?亂臣賊子?二選其一第207章:此消彼長!蘆葦蕩大戰將起!第119章:強買強賣!壞了規矩!辱了名聲第388章:屍首分離!三百家眷趕赴齊國!第401章:整頓琅琊郡!兩萬將士加入軍伍第187章:破釜沉舟!孤注一擲!背水而戰第69章:卸磨殺驢?帝王心術誰人可懂?第389章:喪家之犬,並非是一無是處之輩第186章:斬草除根!軍中武卒自當重情義第47章:欺君之罪!就問你怕了沒有?第155章:流言蜚語四起,置身泥潭之中!第451章:泥沼脫身?討不到半點好處!第371章:趕赴膠東郡!各方勢力人心惶惶第268章:血染白袍!大戰陷入白熱化!第88章:秦有趨炎附勢之輩,亦有股肱之臣第341章:刀劍之爭!此戰過後馬踏江湖!第316章:楚國謀劃!扶持傀儡皇帝!第317章:扶持傀儡,掣肘大秦天子!第446章:事情敗露!被問責的公子高!第125章:鬼市運糧!信守承諾的女子掌櫃第358章:江湖武人馳援!浮水房敗退!第370章:兵分兩路!率軍北上入膠東郡!第209章:縱使是死!也要死在陛下之前!第452章:兩萬大軍入境!共同守城!第230章:殺雞儆猴?一羣搖頭乞憐的狗!第120章:百姓苦,帝王亦苦,天下皆苦!第207章:此消彼長!蘆葦蕩大戰將起!第10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323章:封鎖咸陽!臥龍先生大展宏圖!第444章:鎖定勝局!兩處城池失守!第450章:兩軍交戰!自然做好萬全之策!第58章:朝中爲官,皆是如履薄冰!第298章:劍起罡風!黃土之下屍骸遍野!第285章:入琅琊郡!郡內百姓皆恭迎!第314章:定個小目標!抓個一百斤蝗蟲!第24章:六劍奴的計劃,高處不勝寒第307章:天下終是沒有一刻得到過安寧!第322章:誠信合作!魏國定不負公子!第5章:一寸山河一寸血,誓不讓大秦蒙羞!第65章:月黑風高夜,殺人放火天!第416章:半夜時分,齊國軍營斷命門!第283章:劍氣化金絲!一劍蕩乾坤!第266章:亡秦必楚?當真是可笑至極!第258章:江湖,自當是有着江湖的規矩!第335章:火上澆油!齊國皇子的硬氣!第46章:上書三十二封,蝗災肆虐三郡!第382章:通敵叛國!身陷險境的公子高!第436章:你們不用跑,當然也跑不掉!第338章:雙刀三冠王!青山止!第46章:上書三十二封,蝗災肆虐三郡!第33章:簽到任務激活!誅殺叛黨!第267章:李白出劍!眼前之人不過爾爾!第283章:劍氣化金絲!一劍蕩乾坤!第467章:兵臨城下?不過如此!第337章:善惡終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第53章:琅琊郡百姓,人人自危!第243章:金玉良緣?年過花甲娶美嬌娘?第370章:兵分兩路!率軍北上入膠東郡!第387章:九江郡內,一千齊國騎軍出現!第266章:亡秦必楚?當真是可笑至極!第194章:浮水房出手!趙雲戰姬先生!第145章:廟堂震動!蝗災出現!千里餓殍第324章:蝗蟲食死人肉!將會感染脘病毒第37章:背水一戰!第401章:整頓琅琊郡!兩萬將士加入軍伍第450章:兩軍交戰!自然做好萬全之策!第450章:兩軍交戰!自然做好萬全之策!第255章:一槍封喉!劍拔弩張,大戰將起第166章:大秦風起!自春秋起何曾止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