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臣有一願,願爲寒門士子開龍門

bookmark

伴隨着諸葛亮的話語出口。

趙祁方纔明白過來自己先前那麼做屬實是有些考慮不周。

雖說自己知道諸葛亮的學識足以擔任一朝宰輔之位。

但是別人卻是對於諸葛亮聞所未聞。

更是不清楚其腹中的那點筆墨,不清楚其曾經創造過的那諸多奇蹟。

若是貿然讓其坐上那宰輔之位,勢必會引起諸多文臣的不滿,到時候廟堂之上勢必會亂作一團。

細細想來,諸葛亮所說的那些話的確是有些道理。

是自己太過於唐突了。

“陛下。”

就在此時,諸葛亮再度將目光看向趙祁,恭聲道。

趙祁聽到這一聲呼喚,微微皺起眉頭看向諸葛亮。

許久過後方纔聽到諸葛亮開口說道:“陛下,老臣雖無法明面上入朝爲仕。”

“但是卻是願意爲陛下排憂解難。”

“若是陛下不嫌棄老臣,老臣願爲陛下的幕後之臣,當那陰謀之臣亦無不可。”

陰謀之臣?

趙祁皺起眉頭看向對方。

很是不解。

要知道一般來說入朝爲官,很少有人會選擇退居幕後。

畢竟爲官之道就是要讓天下人都知道自己的名聲,以此名聲在外。

但是此刻諸葛亮卻直接說自己願意當趙祁的幕後謀士。

這着實是出乎了趙祁的預料。

只不過接下來諸葛亮的話語卻是讓趙祁明白了對方爲什麼會選擇這麼做。

只見諸葛亮羽扇綸巾,滿臉笑意道:“陛下,廟堂之上的文官武將多半出身名門,老臣不過一介布衣,縱使身居高位,他們斷然也不會與老臣爲伍。”

“整個廟堂之上的垂暮之氣太盛,故此老臣希望陛下能夠答應老臣一個請求。”

聽到這話的趙祁皺眉問道:“臥龍先生儘管開口便是。”

“老臣希望陛下准許老臣在幕後組建內閣,爲大秦挑選寒門的有識之士,從而爲日後的大秦廟堂打下基礎。”

伴隨着諸葛亮的話語落下。

就連趙祁都不由得爲之震驚。

組建內閣?

這不就是意味着想要將如今的廟堂取而代之嗎?

不過有一點諸葛亮說的倒沒錯。

現如今的大秦廟堂之上皆是垂暮之氣。

諸多的文官武將都是前朝遺老,他們都已經老了,再過不久就將要退居幕後了。

到時候勢必需要一羣年輕的文武官員出現在廟堂之上。

一般來說,能夠走上廟堂的,都是一些有着世家撐腰的官宦子弟,這些文武官員出身名門望族。

行事作風皆是有着奢靡之氣。

因爲出身名門的原因,他們體會不到百姓的疾苦。

趙祁從登基的時候便是打算等到大秦國內形勢安穩下來。

便對這些廟堂之上的老人下手。

但是此番,諸葛亮的話語卻是讓趙祁越發覺得很有必要對那些個不作爲的文武官員下手。

“陛下。”

見到趙祁遲遲沒有回答,諸葛亮不由得再度呼喚一聲。

當趙祁回過神來之時,卻是看到諸葛亮滿臉笑意地看向自己。

趙祁看着眼前這位身懷大才學的謀士。

當即說道:“臥龍先生這是要爲寒門學子開龍門?”

後者並未說話,而是自言自語道:“天下名門望族有幾何?”

“天下寒門士子又有幾人。”

“寒窗苦讀數十載。”

“一朝功名付水流。”

聽到這話的趙祁微微一愣。

旋即一聲長嘆。

開口說道:“臥龍先生,此事需從長計議。”

“不過有一點朕可以答應你。”

“日後廟堂之上絕不會只有那些出身名門望族的豪門子弟。”

“還會有許多來自寒門的寒門士子。”

“廟堂之上,將會大爲寒門士子開龍門!”

此話一出。

諸葛亮爲之一震。

凝視着眼前之人。

顫聲道:“臣,孔明,願爲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十一萬石糟糠終究是沒有第一時間離開河東郡送往東邊三郡。

只是因爲河東郡抵達琅琊郡等三郡的官道遭遇到山石,官道受阻,一時半會難以疏通。

故此趙祁只能夠下令先將這十一萬石糟糠運往咸陽。

再從咸陽送往琅琊郡等三郡。

對此,臥龍軍師諸葛亮也是毫無異議。

“陛下,一切都已經準備完畢。”

“十一萬石糟糠全部裝車,隨時可以運往咸陽。”

趙雲手持龍膽亮銀槍來到了趙祁的身側,躬身拱手道。

後者聞言。

點了點頭道:“傳令下去,所有將士開始行軍!”

“是!”

伴隨着趙祁的一聲令下,六千餘衆白袍軍,兩千餘衆虎賁軍皆是準備就緒。

足足十一萬石糟糠,就這麼在衆目睽睽之下朝着咸陽而去。

在這支人數達到近萬人的大軍離開後不久,河東郡之內衝出來一支人數達到了三萬餘衆的大軍。

率軍之人不是別人。

正是剛剛任職爲河東郡郡尉的韓浪。

韓浪身後,三萬餘衆河東郡駐軍人人身披甲冑。

目送着眼前那天子大軍離去。

韓浪看着逐漸消失在了視野當中的那支大軍。

口中喃喃道:“陛下。”

“末將定然不會辜負陛下所託!”

......

咸陽城外。

看着遠處緩緩行軍而來的天子大軍。

早就已經得到消息在此地等候多時的王賁頓時間率領麾下此番帶來的三萬餘衆咸陽駐軍趕赴上去。

二話不說便是將有白袍軍和虎賁軍負責的十一萬石精糧給接收了過去。

“陛下,此番舟車勞頓,龍體無恙吧。”

王賁騎乘戰馬來到趙祁身前,出聲詢問道。

要知道此番趙祁離開咸陽已經半月有餘,這段時間之內,咸陽城內可是發生了不少的事情。

當然,這些事情都要等到這位大秦新帝回來方纔能夠處理。

故此其此時的精神狀態很重要。

看着眼前的武通侯王賁,趙祁微微皺起眉頭。

出聲詢問道:“可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趙祁早就已經將王賁看了個透徹。

故此從其隻言片語之上便知道咸陽城內必然是發生了一些事情。

見到事情瞞不住了。

只見那王賁翻身下馬。

請罪道:“陛下前往河東郡的這段時間,咸陽城內傳出流言,說陛下殺人如草芥!”

第436章:你們不用跑,當然也跑不掉!第399章:軍中淫亂無度者,應當如何?第472章:苟且偷生,叛變的齊國將領!第211章:諸葛亮錦囊妙計!七十二絕陣!第475章:一人立刀,可敵萬人!第204章:春秋老將?亂臣賊子?二選其一第333章:大動干戈!聽風寨身陷囹圄之地第304章:獨獨對不起戰死於春秋的袍澤!第151章:老驥伏櫪?大秦廟堂太過死氣!第33章:簽到任務激活!誅殺叛黨!第10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386章:欲殺大秦天子,先過持劍青衣!第479章:各懷鬼胎第301章: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都是放屁!第481章:生死一念之間第39章:一步殺十人!一將功成萬骨枯!第430章:齊國皇子的手段第193章:想要取朕性命?浮水房何在!第281章:琅琊郡駐軍?恭迎陛下入琅琊郡第268章:血染白袍!大戰陷入白熱化!第12章:奸臣趙高的謀劃第42章:平叛!子午門前多亡魂!第406章:沙場武將!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第294章:賜名秦徵!此後爲大秦而徵!第228章:人心複雜!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3章:簽到咸陽宮,召喚大雪龍騎軍!第59章:伴君如伴虎!牆倒衆人推!第85章:一國謀士,爲國落子,落子無悔!第253章:沙場與江湖,終是死人更多一些第246章:老夫許烏生,求見大秦天子!第379章:北方匈奴來襲,欲要南下伐秦!第258章:江湖,自當是有着江湖的規矩!第184章:謀害大秦天子者,自當同舟共濟第410章:兩國開戰!大秦十成勝算!第454章:各方援軍!十萬大軍趕赴東海郡第221章:內訌?一槍一劍擊退武道宗師!第23章:常勝將軍,趙雲!第227章:與趙國殘黨爲敵,又有何懼?第117章:將功補過,好死不如賴活着!第85章:一國謀士,爲國落子,落子無悔!第140章:君臣相宜!自當以君爲上!第495章: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第138章:大秦風骨仍在!誓死也不叛國!第437章:齊國危矣,左右先鋒騎軍衝鋒!第136章:魏國殘黨的拉攏!計謀一石二鳥第166章:大秦風起!自春秋起何曾止歇!第50章:十三萬石精糧換糟糠?意欲何爲?第70章: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各取所需罷了第305章:人世險惡!楚國意欲棄車保帥!第352章:你是什麼身份?我又是什麼身份第233章:兩全其美?臥龍府中求見臥龍!第423章:天子手段!齊國大軍不過如此!第148章:朕乃千古明君!自當還你清白!第244章:五十兩銀子一卦?妥妥江湖騙子第327章:天子心性!攘外必先安內!第479章:各懷鬼胎第266章:亡秦必楚?當真是可笑至極!第444章:鎖定勝局!兩處城池失守!第151章:老驥伏櫪?大秦廟堂太過死氣!第490章:魏國城破!六國餘孽憂心忡忡!第66章:計劃泡湯,一萬大軍北上入河東!第203章:天子一怒當如何?遍地皆屍骨!第48章:蝗災將至,各郡縣三成餘糧入國庫第482章:聽雨樓客卿第241章:人心惶惶!勾心鬥角的犧牲品!第392章:魏武卒的威勢,五千楚國大軍!第395章:齊國援軍!兩萬戰五萬!第67章:豈有臣子添衣,天子受寒的道理?第437章:齊國危矣,左右先鋒騎軍衝鋒!第453章: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第209章:縱使是死!也要死在陛下之前!第115章:精糧換糟糠!大秦新帝的謀劃!第481章:生死一念之間第397章:整頓三軍!軍紀懶散的琅琊郡!第372章:明日正午之前,全面解決蝗災!第304章:獨獨對不起戰死於春秋的袍澤!第425章:身陷囹圄!諸位還請隨我陷陣!第350章:公子扶蘇?龍椅不坐也罷!第108章:擇良田,種植土豆,畝產五千斤第77章:六國餘孽藏身之處暴露!第277章:消息傳出!韓國皇子心有餘悸!第472章:苟且偷生,叛變的齊國將領!第430章:齊國皇子的手段第472章:苟且偷生,叛變的齊國將領!第345章:傳音入密!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72章:沙場屠夫,終是陷入囹圄之地!第449章:論功行賞!運籌帷幄的大秦天子第459章:十萬兩銀子!姬先生效力!第411章:齊國畜生!欺侮女子的齊國將士第134章:流言四起!陛下殺人如草芥?!第269章:援軍趕到!三千鐵鷹衛齊拔刀!第138章:大秦風骨仍在!誓死也不叛國!第242章:此去見天子,必將有去無回!第25章:天命所歸?擁有水龍脈的胡亥第73章:蛇鼠之輩齊聚一堂!何來軍紀!第238章:榮辱與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第16章:始皇爲百官謀退路第427章:人神共憤!第211章:諸葛亮錦囊妙計!七十二絕陣!第386章:欲殺大秦天子,先過持劍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