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工作,就是領會無量道兵術中的量與無量的關係,也就是大道中的一生二、二生三。
這個是可以作弊的,並不是要求每個人都透徹掌握,並且熟練運用,只要能理解其中的道理就成——因爲要穿越到時間之壁對面的,是恆翊三界,是衆仙按照貢獻值對應的部分神識世界這個量“二”,要尋找的也是世界本體對應的無量之“三”,而不是衆仙本人。
換句話說,衆仙只是個引子,運用原理的是恆翊三界這個神識世界。
所以,顧佐要做的,就是將量與無量大道規則直接引入恆翊三界,將其覆蓋,就如生死輪迴之道、地火水風之道、歲月枯榮之道、生生不息之道一樣,讓量與無量大道規則在恆翊三界展現出來,發揮作用。
規則引入不過是片刻光景,引入之後,衆仙開始體悟規則的要義,儘量學習理解。
在這一點上,東華帝君、如意帝君和魔禮海都堪稱學習典範,他們本來就會無量道兵術,對這一規則理解起來可謂一點就透。
其他仙神則分出了層次,學過搜靈訣的,學習速度要快很多,理解程度也要深很多。
最慘的是乾闥婆王和八大金剛,真是叫苦連天。
“我就會彈琴跳舞,怎麼要學這個啊?妾身實在不會啊……”
“赤身火兄弟,別揪頭髮了,你本來就沒有,看,把頭皮都揪破了……”
“闢毒大哥,這怎麼搞?你別擼了行嗎……”
“滾他個逑的,怎麼辦?不懂啊,太唯心了……”
“誰叫我?啊?唉……”
“我兩百年前在哪個佛國世界好像聽哪個大師講故事……忘了是誰,他說幡未動而心動,花開什麼的,是這個意思嗎……”
都是同一期的同學,班上出現了落後分子怎麼辦?好辦,組建學習互助小組!
當即組建十三個學習互助小組,三個人一組,由東華帝君、如意帝君和魔禮海各自負責四到五個小組,先進帶後進,後進促先進,恆翊三界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比學趕幫超”崗位練兵競賽。
競賽只是手段,學習纔是目的,經過三個月的練兵競賽,四十二名恆翊仙神全部通過了顧佐的測試,達到了預期的成效。
最重要的時刻終於到了,恆翊衆仙齊聚泰山之顛,再次來到連山太極蟠龍陣前。
大陣依舊,除了增加兩根蟠龍柱外,其他都沒做調整,但陣法的內涵已經不同往日,真正的陣法,在每個仙神的心中。
這座蟠龍陣不是通過大陣來實現躍遷,而是以大陣爲載體,將四十二名仙神這四十二個引子的發動時間收束在一起,確保同時起作用。
否則你一塊我一塊,怎麼過去?就算過去之後,也不知道成什麼亂七八糟的樣子了。
東華帝君進一步猜測,或許這纔是田穀十真人留下連山太極蟠龍陣真正的用法。
到了這一步,顧佐的作用已經告一段落,剩下的就看四十二位仙神了。
顧佐人在戰雲中,將賀孚、賀竹和小草籠罩於神識感應之內,確保躍遷成功後,他們也一起過去,同時密切注視着大陣,等待着大陣啓動。
與此同時,他也忍不住開始考慮,如果這套理論創新是錯誤的,應該怎麼辦?恐怕只能先回去再說了,就算冒着再大的風險,也要去一趟妙樂天。見到妙樂天尊,要好好問問他……
剛想了個開頭,立刻警醒,絕不能這麼想,這是量與無量大道規則,怎麼想就會出什麼結果,所以只能成功,必須成功,也一定成功!
顧佐開始唸咒:“成功!成功!成功……”
東華帝君站在大陣中央,手握太極球,在衆仙的矚目下,啓動了大陣。
四十二根龍首噴出煙霧,在天上結成陰陽太極雲,雲霧旋轉間,東華帝君挨個詢問:“感受到了麼?甲二位?”
“沒有。”
“甲三位?”
“沒有。”
“甲四位?”
“沒有。”
挨個問了一圈,都沒有。
氣氛有點緊張,東華帝君道:“諸位,想想你們過去三個月的刻苦努力,學習三月,只爲今朝!沉下心來,回憶課堂上所學的內容,不要着急。我們繼續來!”
“甲二位?”
“沒有。”
“甲三位?”
“沒有。”
……
“丁三位?”
“沒……有了……”
“丁四……”
“我說我有了!有了!感受到了!”
丁三位是樹妖姥姥,東華帝君忙問:“真的?”
樹妖姥姥激動得樹枝在空中亂舞:“真的,真的!”
東華帝君擡頭,只見旋轉中的陰陽太極雲裡隱隱出現了幾處陰影,給太極雲增添了幾處暗斑,總量大致佔太極雲的百分之一左右,差不多就是樹妖姥姥所佔的貢獻比。
緊接着,甲三位終於有了反應,這個位置是如意帝君。
“有了,我也有了!”如意帝君大叫。
天上的太極雲中,又多了不少暗斑陰影,數量是樹妖姥姥的四、五倍。
緊接着是梅鹿子,鹿鳴聲中,太極雲又補上一塊暗斑。
東華帝君看出來了,最先感受到的,都是妖,看來妖就是妖,對某些東西的感受,的確很是敏感,這就是某種天賦異稟吧。
東華帝君不再問了,他自己也凝神感應起來,說不出是什麼樣的感覺,忽然間,他一下就感受到了某個空間,空間中是他熟悉的恆翊三界的部分景象,不同之處在於,光線是內斂的,一切都是反的。
鎖定之後,東華帝君擡眼望天,太極元上立刻補上了好多處暗斑陰影,補齊了很大一部分。
他來不及爲自己感到高興,只是緊張的盯着太極雲剩下的空白處,默默鼓勁:“再來一塊!再來一塊!”
十幾塊暗斑陰影驀然出現,魔禮海興奮的向他揮了揮拳頭,這是他捕捉到了自己那一部分的“三”,爲太極雲增加了百分之十二。
東華帝君衝他點了點頭,他們兩個都完成了感知,這就補上了四分之一。
“感知到了!”
“有了!”
“來了!”
報告聲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