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又從那道虛空門戶中折返而回的季靈,本就已經熏熏然的陳景雲不由哈哈大笑,笑罷對弟子顯擺道:
“爲師今日所立的虛空門戶,乃是上映天心妙意、下連仙山靈根,一百零八株虯龍樹正合了天罡之數,可以自行抽取靈氣供給法陣。
仙山不竭、法陣不破!若無天心秘法隨身,外人斷然無法入內,即便是有修爲高絕之輩想要強行闖入,也會遭到法陣反噬,小五,如今你我師徒纔算真正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錢!”
見到師父如此的意氣風發,季靈立時開始拍馬逢迎,師徒二人神意縱橫、怪笑連連,直驚得仙山之上靈禽四散,就連小鯤鵬也狼狽逃遁,生恐被季靈擒去再遭蹂躪。
紀煙嵐立在逍遙閣前笑罵了幾句,之後還想跟衛九幽解釋一番,畢竟陳景雲撒酒瘋的次數也不是很多。
豈料站在她身側的衛九幽此時的心神已經都被那道虛空門戶所吸引,口中喃喃自語道:
“當年不是沒有見識過陣道高人佈置法陣的手段,但是想要這般隨心所欲也是萬萬不能,這小子天資之高亙古少見,莫非真的應了那個傳說?”
想到此處,衛九幽倏然回神,正色道:“煙嵐,你跟老祖宗說實話,你這道侶當真只修行了不到一個甲子?他平時可有什麼特別之處?”
紀煙嵐被衛九幽問的一愣,回道:“他當年被先師靈猿子撿到時猶在襁褓之中,如今年紀尚且未至甲子之數,修行的時間自然就更短了,至於特別之處嘛,就是太懶了些。”
言及此事,紀煙嵐不由抿嘴淺笑,陳觀主的懶病世上無人能治,此乃衆弟子與牛家村人的共識。
衛九幽聞言卻是微微搖頭,言道:“非常之人必行非常之事,當年噬魂宗內一直流傳着一個真仙降塵的說法,雖然傳說多不可信,但是你這道侶修行未及一甲子便有了這般境界與修爲,實在讓人不得不往別處猜想。”
“老祖宗多慮了,他的修爲雖高,那也是氣運眷顧與自身悟性極佳之故,是真正的參林泉而曉自然、觀星河可悟玄機。
但卻一定不是什麼真仙臨凡,他若真的生而知之,又怎會眼看着至親的恩師重傷身隕,留給自己一世的遺憾?”
見紀煙嵐說的無比肯定,衛九幽便也不再糾結,心道:“真仙降塵也好、天資絕代也罷,終究還是自己後人的道侶,煙嵐得此良人,一世無憂矣!”
......
仙山之中無歲月,轉眼又是半年。
自從得了龍棲木,又在酒醉時建起了可供弟子往來仙山的虛空門戶之後,陳景雲就徹底的閒了下來。
每日裡要麼與衛九幽探討一下鍛魂秘法,要麼就是帶着小鯤鵬四處閒逛,卻是再也不去觸碰後山的那幾座上古神禁。
因爲放心不下遠在天南的老巢,便又早早地讓道器分身帶着那大半截龍首拂塵折返了伏牛山,本體與紀煙嵐則要等着季靈破境之後纔會折返。
季靈自從得了明心閣後,半年來一直沉心苦修,加之有陳景雲在一旁耐心提點,再過三兩日怕就要跨入七轉。
其實若非陳景雲婆婆媽媽,總想着要把弟子的根基築的再牢靠些,季靈恐怕早就開闢出上丹田了。
如此一番苦修之下,季靈此時的情形就連見多識廣的衛九幽看了都忍不住暗自嘖舌,感慨閒雲觀的九轉功法乃是古往今來第一紮實的法門。
瓜熟蒂方落,水到渠自成。
倏忽三日之後,明心閣裡終於傳出了《九轉小黃庭》七轉破境時所獨有的靈力波動。
陳景雲負手立在前山,目光雖然投向了明心閣方向,神思卻已冥渺恍惚。
在他的看護之下,幾個弟子皆已成就不小,今日之後,季靈也將步入七轉境界,成爲能與半步元神境高手相抗衡的一方強者,而陳景雲自己也已經在不知不覺間尋到了那屢破開九轉門戶的契機。
說到此事,陳景雲還要多多感謝衛九幽,萬載的歲月絕非空度,衛九幽對於識海神魂的理解可謂當世第一,否則她又不曾修成真靈,如何能夠在得了龍棲木後便就孕神化生?
衛九幽對陳景雲絕不藏私,可謂是有問必答,就連噬魂宗秘法也都刻入玉簡供他參詳。
雖然明知衛九幽所做的這些都是爲了紀煙嵐,但是陳景雲心中依舊生出了暖意,也在心底認下了這位親戚。
黃庭七轉入門徑,修至八轉明道途,至於九轉,卻需要肉身至純、神魂至臻,如此可使神魂再不需要依託於識海,進而肉身與神魂合而爲一,身既是魂、魂亦爲身,自此逍遙於天地之間,不受壽元所困,不被劫數臨身。
陳景雲這些年看似惰於修行,但是體內的太極氣旋卻從未停止運轉,而是時刻都在碾壓靈力淬鍊肉身,特別是在破去仙山法禁的這五年裡,非但靈臺玄光壯大了不少,他的肉身也終於被磨鍊到了至純之境。
而《黃庭經》中的道理本就妙到毫巔,陳景雲當年又在許究渡劫時領悟了些許的造化之道,兩相佐證之下,神魂修爲自然與日俱增,至於其中的玄機,筆者實難描述。
總之是在得了上古噬魂宗的秘傳法門之後,陳景雲已然悟透了幾分超凡入聖、神魂無缺的至臻妙理。
靈雲翻涌、如織如潮。
此時的季靈想是已經修到了緊要關頭,明心閣內的動靜終於驚回了陳景雲的思緒。
沒辦法呀,他的牽絆太多,就算黃庭九轉的大門就在眼前,他又如何敢去花上上百年的光陰將之推開?若是到時不能及時破關,難道任由親近之人以及天南國遭受劫數不成?
心底暗歎一聲,陳景雲的脣角重又掛起笑意,弟子此時已經聚起了靈臺玄光,而且因爲根基牢靠,此地的混沌靈氣又充裕異常,季靈開闢的上丹田居然比他這當師父的初入七轉境時還要廣大。
相比於自己的長生久視,陳景雲更喜歡眼前這樣的喜悅,修行如攀山,下有深淵上有迷霧之時,若能伸手摘取一枚身邊的漿果品嚐一番,豈非也是一種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