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說話間,李知客又進來了:“方丈、監院,党項人求見。”
“誰?”趙然心道莫非是保忠?那麼大半夜的,他有什麼要緊事麼?還是說李彥思等人真的要狗急跳牆了?
李知客道:“米擒氏的樞銘,則琿。”
則琿進了屋子,見不僅趙然在,袁監院、盧方主都在,連引自己進來的李知客都留了下來,於是尷尬的笑了笑,然後跪在地上,向趙然行了大禮。
“小人則琿,見過趙方丈。”
“夤夜而來,有何要事啊?”
則琿擡眼看了看那幾位,沒有說話,那意思:趙方丈,能不能咱倆單獨談?
趙然當然明白他的意思,只不過他不想單獨談,於是道:“我這裡沒有私事,只有公事,若爲私事,你就回去吧,若是公事,便只管講來。”
則琿心道,看來自己蒐羅家底準備出來的幾張銀票,今夜是送不出去了,也罷,來日再送便是。
“小人求見方丈和監院,的確是有要事。”
“儘管說來。”
“是。自從大明光復紅原,我們紅原的党項人從此算是擺脫了夏國李氏的殘暴統治,有了過上好日子的盼頭,道門也將我們從黑暗的佛門之中拯救出來,重新歸於道尊的座下……”
袁灝擺手:“說重點!”
“是。可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我紅原党項人中也有敗類,他們爲夏國李氏矇蔽而不悔改,見不得大明的好,深受佛門那一套虛僞信念之害,滿腦子想要挑戰我三清道祖的尊嚴。我今日便是前來向方丈、監院和各位揭發此輩,還望方丈大發慈悲,速速將此輩捉拿歸案,還我紅原朗朗乾坤!”
“你揭發誰啊?”
“小人揭發拓跋氏的祖儒李彥思、頗超氏的樞銘強雄!”
趙然和袁灝相顧一笑,袁灝問:“你揭發他們什麼?”
“小人揭發李彥思、強雄二人,吞沒賑濟,積蓄糧草,以備將來謀反!自嘉靖二十年六月,他二人每次都要吞沒三成賑濟,將賑濟糧囤于格勇寨,至今已不下五百石;爲邀買人心,他二人還將賑濟中的兩成拿出來,揹着白馬院,以救助之名分發給紅原各村寨的頭人,私下裡向大家說,如今只是隱忍,將來總能給紅原的所有党項人一個說法!”
揭發到這裡,則琿高聲道:“方丈、監院,李彥思和強雄要給党項人什麼說法?此中之意,不可不令人深思啊!”
袁灝點頭,鼓勵道:“你繼續說。”
“是。他二人邀買人心三年,如今各村各寨的党項人,都答應唯其馬首是瞻,其勢已成!除此之外,他二人還散盡家財,在城內党項人中培養死士,至今已有上百!今日方丈和監院大發神威,雷霆一擊,抓獲的那些上街打砸搶的歹徒,便是他二人這幾年豢養的死士!”
說到這裡,則琿以首叩地,砰砰作響,額頭上幾乎磕出血來,悲聲道:“小人起初受其矇蔽,不曾察知他二人險惡用心,跟着做了不少傷天害理的事情,其後明白過來,卻已晚了,竟是越陷越深,實在是死罪啊!今日幡然悔悟,特來向方丈和監院揭發,懇請方丈和監院將他二人繩之以法!同時,小人也懇請方丈和監院重重處置小人,非此,不足以彌補小人過去犯下的大錯之萬一!”
袁灝嘆道:“亡羊補牢,猶未晚也,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趙然好言安撫道:“起來吧,便將你剛纔所言寫下來,一條一條,不可遺漏。當然,有些事也不可憑空生造,須知我白馬院辦事,是要講究證據的。”
則琿道:“小人明白!小人所言,句句屬實!其所囤糧之地,小人願意帶路,方丈可遣人前往查驗。他二人所豢養死士,也是有名有姓的,其中如李四等人,尤其爲骨幹人物。”
趙然點頭,吩咐取來紙筆,讓則琿當場書寫。
則琿是党項頭人,字還寫得當真不賴,一手行楷極爲流暢,趙然俯首看去,不禁頻頻點頭,當真好字。
則琿一邊趴在地上寫,盧方主一邊出去佈置,加派人手盯住李彥思和強雄的家宅,這邊手續弄好,便可進去抓人。
袁灝向趙然感慨道:“自打方丈來了白馬院,局面爲之一新啊,下官在紅原白白耽擱了三年,如今想來,實在是慚愧得緊。”
趙然道:“監院也不必妄自菲薄,所謂厚積而薄發,有些時候,形勢的變化其實就只差一線而已,若無白馬院同道們這三年來打下的功底,哪裡有如今的局面?這是白馬院同道們的功勞。”
袁灝忍不住道:“反思起來,還是需要如方丈這般有魄力之人主事方可,其實咱們本就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只要強硬一些,局面早就不同了,唉……”
過不多時,則琿便已經將揭發材料寫好,袁灝接過去仔細看了一遍,提筆在上面進行修改,修改完後又遞給趙然,趙然看了看,袁灝修改的地方,主要關涉到後面的定性問題。
則琿的揭發材料,將紅原城外大部分村寨的党項頭人都包圓了進來,其中究竟有幾個屬於被成功“邀買人心”的,都不好說,此刻如果在揭發材料裡就定了性,將來就不好轉圜了。
對於李彥思和強雄,袁灝增加了一筆“私儲兵刃”,看得趙然也不禁心驚。這筆加上去,絕對是將李彥思和強雄往死裡整了。
趙然想了想,沒有改動,要徹底收党項人爲大明百姓,不將這三個頭人,尤其是李彥思除掉,後續會增添很多麻煩,因此,他輕輕點了點頭,還給袁灝。
於是則琿再次伏在地上,將修改後的材料稿件重新謄寫清楚。
寫完之後,每一頁都要摁上手印。則琿也發了狠,不用紅泥,直接咬破拇指,在每一頁的末尾簽名處,都重重摁了個血印。
這就是血書揭發了,比普通揭發材料分量還重!
趙然滿意的向則琿道:“懸崖勒馬,浪子回頭,今後安心做大明的子民、道門的信衆,自會有好日子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