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財務狀況

看完城中的情況,趙然在盧方主的陪同下,出了紅原城。先是在紅原城周邊看了看耕地,果然,很多鄰溪、平坦的好地方都在拋荒,反而是那些邊邊角角的旱田,或是溝壑起伏的坡地上,還有些農戶正在燒秸稈,以爲來年積肥。

除了紅原城中的四千多人外,在城周十里範圍內還分佈着二三十個村子,其中一大半的村子都空空如也,房屋破敗,不見一人,完全廢棄。

還有一半的村子,則住着來不及逃走,或者沒捨得逃走的党項人。

這些村子周圍,同樣是大片大片的耕地,卻長滿了野草,時不時有党項人在其上放養着可憐兮兮的幾隻草地藏羊。

近兩萬畝好田荒置而無人耕作,趙然心裡很不是滋味。

紅原的耕地本身就不多,整個地界上適宜開墾種糧的田土一大半都集中於此。這些田土雖然不適合種植高產的水稻和小麥,但就算是低產的黍和青稞,只要種滿了,再適當調節一下天地氣機,做個風水佈局,畝產翻倍不是問題。到時候僅憑這兩萬八千畝耕地,基本上就能解決紅原八萬人的主糧消耗,再輔以牛羊,全縣溫飽問題是完全可以解決的。

可如今呢,白白空置了大片土地,想耕種的漢民沒地可種,不事生產的党項人,卻把持着大片空地去接受賑濟,還有更多的三部部民,躲在山裡不願下山,整個紅原的發展陷入了死循環中。

除了耕地外,更爲廣闊的天然草場覆蓋了整個紅原的西北,卻無人問津。

在紅原的東南、正東方向,地勢漸高,逐漸進入了山區,其中以大君山、哲波山、羊拱山、海子山四大山系爲主。

自然條件最爲惡劣的大君山被樓觀佔據,建了宗聖觀,剩下的三座大山則爲三部佔據。

盧方主不建議趙然進山,原因是與三部的溝通和協調還沒形成制度,包括最弱也是對白馬院略有傾向的筇河部同樣如此。

趙然本來也不打算進山,於是聽取了盧方主的建議,只是在山下遠遠看了一眼,然後詢問山下廣袤的草場有沒有被三部部民佔據。

盧方主道:“白馬部大小十七寨,都在哲波山裡,以哲波寨爲主寨;查馬部十一寨、筇河部六寨同樣如此,各自居於羊拱山和海子山中。原本他們還在山下草場放牧,但自從党項人提出要他們歸還搶去的牛羊之後,三部各寨都縮進了山裡,下來的不多了。尤其是去年正月發生了明軍圍堵哲波寨一事之後,三部基本都在山中耕作放牧,很少下山。至於這些草場,向來無人過問的。”

趙然又問:“老盧你這麼說來,哲波山、羊拱山和海子山中,條件是很優渥的了?”

盧方主點頭:“這三座山我都進去過,裡面緩坡、谷地不少,三部加起來不過六萬多人,也有說七萬多人,據我看,哪怕十多萬人,也足夠在裡面過活的了。”

趙然忍不住嘆道:“都是好地方啊,爲何白馬院沒有將這些草場收檔登記?”

盧方主道:“原本也是這麼想的,但自從党項人爲耕地的事情鬧出來之後,曾方丈就小心了很多,想要和三部頭人商議草場的劃分和歸屬,等商談妥當了在入檔,但從去年正月之後,此事便停頓了,三部根本不和咱們見面,我帶人過來了幾次,都不讓進山。再者,現在從內地吸納流民和無主之地的農戶比較困難,紅原地廣人稀,暫時也用不到這些草場。”

趙然搖了搖頭:“人家千里跋涉來到這裡,以爲能夠分田,結果還是給人打工,而且是給党項人打工,誰會願意過來?”

“方丈說得極是。”

十一月底,用了近二十天時間,大致將紅原走了一遍的趙然回到了白馬院,回來之後,顧不得歇息,重新將白馬院關於耕地、草場的記檔文書,以及賬房今年的賬本找出來詳細過目。

第二次再看這些文書,對情況就更加清楚了。

在白馬院典造房的檔籍中,共有耕地兩萬八千畝,全部都是“有主”之地,也就是登記爲党項人的土地,同時記檔的還有四萬畝草場,其中兩萬畝登記爲党項人所有,剩下兩萬畝確認無主。

白馬院今年的收入共有四筆,第一筆是天鶴宮下撥的薪俸銀子,也就是常說的人頭費,按人撥付,其中九成多下發給道士們,剩餘兩成作爲辦事的銀錢,也就是公務費,公務費的大頭還是消耗在了飯食上。總計三千二百兩。

薪俸之中,方丈和監院爲頭等,各一百二十兩;三都爲次等,各九十六兩;八大執事減次,爲各六十兩;五主十八頭再次,爲各三十六兩;最末是念經道童,各二十四兩;另外還有天鶴宮批覆的五十名火工居士,各十二兩。

第二筆來自川西總督衙門,六百二十兩,用於興建城牆。趙然如今知道了,其中的一半都拿來“賑濟”党項人了。

第三筆是田賦和雜耗,收了一千石黍、六百石青稞,摺合銀子的話,大概在五百兩左右。這些糧食,經川西總督衙門特批,全部留存縣中,用來積建常平倉。目前,常平倉中共有兩千四百石糧食。

但這個政策也就持續三年,到了明年,其中的田賦這一大頭就要上繳川西總督衙門。

最後一筆是今年舉辦齋醮時,商賈和百姓們敬獻的香火錢,零零碎碎加起來有九十多兩。

這就是今年,也就是嘉靖二十二年的所有收入,沒有道產所出,這筆錢想要維持一個道衙合一的白馬院,實在是相當侷促。

趙然看過白馬院三年來的文書和記檔,知道前任方丈曾致禮也在努力想辦法,但他的大部分精力,都被消耗在調解漢民百姓、遺留党項人以及三部部民之間的關係上了,頗有點顧此失彼的感覺。

但在曾方丈臨走前的總述陳詞中,他對自己三年的工作成效還是很欣慰的。曾方丈自述的主要成就在於兩點,其一是穩定了紅原的大局,平平安安沒有激起大的民變;其二便是令信力值從無到有,增加到了兩萬圭。

趙然看了好幾遍曾方丈的“述職報告”,不禁笑了。

第九章 使節第九十二章 大綱第四十四章 夜談第四十二章 趙方主和五色大師的對話流第九十一章 門閂第八章 再次獎勵第三十九章 犯了哪條王法第五章 再見封唐第二十三章 野利與房當第二十八章 暗流洶涌(二)第十三章 無極圖第二十二章 西真武宮震盪第三十五章 定罪第七十五章 第二次談話第十六章 洗心亭第四十二章 二次聯手第一百三十三章 同意你的觀點第三十七章 趙然的第一次公推第三十七章 首座延伽第三十八章 升座講法第十二章 破境第一百一十章 望梅第四十八章 兵發太華山第六十七章 典型發言第二十七章 意識消磨第一百二十章 爭位第九十六章 大比前第十章 過河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驚無險的結果第三十九章 作風問題很致命第十四章 小街一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要我的信力第四十八章 緊急通知第四章 君山廟祝第九十八章 無極院來文第十七章 捉妖(上)第九十八章 配售第四十八章 兵發太華山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要我的信力第七十四章 聽證第十二章 新農村運動第五十章 鬱悶的宋監院第三十四章 罪責第一百二十四章 麻煩還是不麻煩第二十三章 反省材料第五十章 東方師兄的八卦第二十六章 又是一道坎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萬和萬一第五十四章 元福宮議事第五十八章 君山民事第三十六章 答不答應第十七章 落魄後族第二十七章 意識消磨第十一章 都講葉雲軒第九十五章 置換第三十三章 轉變第九十九章 三月事件第三章 吃“大戶”(爲登峰見我盟主加更)第十章 君山廟的擴建問題第五十一章 如此交換虧不虧第一百零九章 方丈履職第三十六章 董致坤的腦回路第一百一十二章 吃不消第十七章 落魄後族第二十九章 牽連第三十五章 得失之間第四十七章 明奸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方會面第五十七章 腦子被驢踢了第八十章 公推之前第四十四章 拜見第十二章 看上去很老套第二十四章 忙碌的五月第五十一章 奇葩的態度第六十四章 景緻魔(爲特別白大神盟主加更)第三十四章 劍意第十八章 不會演戲第九十八章 無極院來文第三十一章 貧道是那種人嗎第二十二章 半月談第五十一章 九州閣第九十五章 梅里雪山第四十五章 感悟第三十八章 阿羅漢金身第十六章 洗心亭第二十三章 同門的關愛第十章 君山廟的擴建問題第十八章 一個小意外第一百一十四章 道門不能亂第二十四章 青苗錢第十一章 沒那麼簡單第九章 天賦第七十一章 東方敬的排查法第九十三章 看破一竅第四十一章 場外因素第四十三章 會面第七章 大禁術第四層第六十二章 繼續聽趙廟祝講故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差距第二十八章 大悲大喜過山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