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龍虎山來的客人

趙然壓着火,趕忙上前招呼幾位香客,爲他們選香、鳴磬、誦經。這幾個香客都是認識趙然的,見是趙仙師,心意愈發虔誠,上完香後又求着趙仙師撫頂祝福,趙然都一一滿足。

忙活完這一撥,將幾位畢恭畢敬的香客送出去,趙然折返回來,穿過玉皇殿,去寮房找金久等人。

剛進寮房,就聽有人正在急聲發問:“你這個賬不對,東線築路費時三個月,耗糧一千五百八十石,這是淨耗吧?折耗呢?”

又聽金久的聲音傳出來,辯解道:“君山廟跟金記米鋪就是按這個價格購入的糧食,沒有多花一文錢!沒有折耗!”

那人道:“時價是多少?鬥米四十五文!你們購入價格是多少?還是四十五文,把糧食運到君山莫非沒有折耗?怎麼可能?別說只有八十里路,去年登州鬧蝗災,左近州府支援,我算過,平均百里地折耗半成,那還是平原,你這八十里怎麼也要折耗半成!除非你們君山廟有大型儲物法器,可以像道門提調署那樣往白馬山戰場運糧,但你們有得起嗎?那是國之重器,打死我也不信你們趙廟祝有這種法器……”

“金記米鋪包運,折耗是他們的事……”

“君山廟在金記商鋪有沒有佔股?你剛纔都說了,佔了四成!我給你算一下,金記商鋪佔金記米鋪七成股,那君山廟就佔了金記米鋪兩成八,怎麼能說只是金記米鋪的事呢?”

“總之就是花了那麼多銀子,實打實的沒多一文錢!”

“你要是這麼算,年底金記米鋪的收益就要把這一塊折耗減掉……”

趙然聽着大奇,心道莫非金久請了個賬房先生過來?話說這個賬房先生很厲害啊,居然懂關聯交易的內部抵消,倒要見識見識。

進了屋,就見五個人圍坐在桌旁,桌上堆滿了各種賬冊和記錄簿,金久、林雙文、金掌櫃、曲鳳和都在,他們幾人圍着一個看上去和趙然自己差不多年紀的道士,就算大也大不了幾歲。

幾人連忙起身,金久道:“師兄回來了!給師兄引薦一下,這位是龍虎山來的王道長,王道長是厲害人啊,來了剛兩天,已經幫着更正了咱們君山廟很多文檔中的錯處……”

那道人起身稽首:“是趙廟祝?貧道王梧森,見過趙廟祝。”

龍虎山?趙然愣了愣,心裡提了幾分警惕,莫非這就是龍虎山派來跟自己過招比劃的人?

“貧道趙致然,不知王道長是龍虎山哪一輩子弟?”他還奇怪呢,沒聽說“梧”字輩或者“森”字輩啊。

王梧森道:“貧道乃龍虎山旁系,不入家譜。對了趙廟祝,貧道來了兩天,發現你卷宗裡記載的,嘉靖十九年丁口總計八千七百七十九,但貧道記得,總觀下發的《信力簿》中,君山廟的信力值是三十三萬六千二百圭,這樣算下來的話,人均達到三十八圭出頭,這個數字會不會太高?”

趙然很驚訝,對這位王梧森也產生了很大的興趣,這個世界、這個年頭,計算平均值並不奇怪,很多時候,官府統計本地畝產,也偶爾會用到這個概念。

但於道門而言,趙然已經在葉雪關的川省大議事中發現,從未有人將信力值進行人均化計算,所以他乍一聽王梧森說到“人均三十八圭”這個概念,便產生了和他就這個問題討論一二的意願。

“你這個數字不能這麼算,實際上,君山廟的信衆不止這八千七百多人,還包括了周邊一些地區,比如西北線沿線、東線沿線,甚至青口鎮的部分信衆。我的推測,大概有一萬兩千人左右。”

趙然剛說完,王梧森張口就道:“加起來的話,人均信力值達到二十八圭,可就算這個水平,也遠遠高出別的地方。你知道龍虎山下的天師廟麼……”

“青城山下的青城廟更高。”

“不,和青城廟不一樣,天師廟主要還是靠自己轄地百姓提供信力,那是我走了那麼多地方,見過香火最旺的廟,但就算如此,也才達到人均二十六圭。”

“說到這個問題,我想問一下王道長,你認爲影響人均值高低的最大因素是什麼?這是我近些日子以來苦苦思索的問題。我君山廟生活富足、百姓安逸,所以人均信力值川省第一,我原本以爲,讓老百姓過上人人吃得飽、穿得暖的好日子,這是提高人均信力值的唯一辦法,但是……”

王梧森擊掌讚道:“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但是,事實並不如此,對麼?”

趙然道:“不錯。拿黎州來說,那裡的山民生活水平極其簡陋,比我君山廟差得不是一點半點。我曾經和那裡的一位廟祝談過,他們那裡,大部分山民住在簡陋的茅屋之中,有些甚至還在石窟中過日子,一家子老小隻有一快破布遮體,誰要出門誰就裹在身上。吃飯也要看運氣,運氣好打到一條好獵物,幾十號人吃頓飽飯,運氣不好,全家人餓兩天……”

王梧森問:“但是他們的人均信力值很高,對不對?”

趙然點頭:“不錯,趕得上我君山廟的快一半了,比很多富足的地方都要高。他們廟祝說,越是危難,越是堅信,越是窮困,越是虔誠。”

王梧森道:“的確,這個問題你也發現了。生活富足者,信力就一定多嗎?生活貧苦者,信力就一定少嗎?還是以數字說話,我曾與廬山一位高道談過這個問題,他是管什麼的,我也不方便與你透露,他告訴過我一個數字,夏國的富庶遠勝吐蕃,丁口也是土蕃的兩倍,但你知道嘉靖十八年,這兩國的信力值嗎?”

趙然大感興味,連聲催促:“快說說!”

“佛門是用俱胝和洛來計量,一俱胝爲一百洛,相當於咱們道門的十圭。這麼跟你說吧,夏國的信力大約是兩千二百萬俱胝,而吐蕃是一千八百萬俱胝!比夏國差的並不多。從這個角度而言,吐蕃每四十年能出一位佛陀境大圓滿者,也便能夠理解了。”

感謝顛倒衆生蓋樓打賞,大樓蓋到第七層了,道友們加油!感謝我在故我在、麗州老蟹、吃飽撐着2013、天明道長、fly若在冬季、vistia的打賞,感謝道友們的訂閱和投票。天明道長幫忙跑了一個新封面,辛苦了!效果好的話,請各位道友給貧道一點掌聲,看着不爽的話,請各位道友去找天明道長,與貧道無關!

第十二章 第二層第三章 經堂內的說唱聲第二十八章 東線第四十一章 開田耕地真忙第三十二章 月鳴幻景第七章 又是趙致然第三十六章 經典和學問第十七章 大江第二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七十八章 這次真的休庭第二十七章 意識消磨第九十六章 而立第一百三十章 兩份公文第十九章 別在傷口上撒鹽第一百三十章 兩份公文第一百一十二章 吃不消第六章 不一樣的修煉第四章 感謝這個世道第三十二章 磨盤第七十章 變故第五十章 後續事件調查第四十四章 接官亭一日第四章 新生活 新開始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挫折第九十五章 梅里雪山第七十二章 第一次談話第三十九章 和尚罵禿驢第五十一章 花分兩朵第六十三章 週轉房第十四章 道門行走第二十八章 氣海之內第十三章 谷中三僧第八十五章 藥材和鄉試第三十章 進一步合作第一百零五章 燈下黑第四十一章 開田耕地真忙第四章 集中受籙第四十七章 三項主張第一百一十五章 三步五年計劃第十二章 烏塘初法事第四十一章 場外因素第二十二章 兄妹第二十五章 開工前的準備第六十七章 搜谷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方會面第三十四章 打算第二章 反間第八十八章 仙逝第四章 受籙黃冠第十四章 非爲邀名第四十六章 強援第三十三章 關於服飾問題第一百四十一章 手冊第六十七章 方丈一號令第六十一章 甲乙丙丁第三十二章 烏乘大師第二十三章 同門的關愛第五十四章 慶雲山的日常第一百二十九章 變數第九十九章 都是老朋友第二十章 當迴文化人第六十四章 東方敬的召喚第二十二章 沒那麼簡單第十九章 爲成安鳴不平第七十五章 跟蹤是門辛苦活第三十一章 迦藍寺別院第四十七章 刺殺案後十日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萬和萬一第七十七章 趙方丈的慈悲第八十章 抓捕第五十章 兔子的身影第一百一十八章 趙師姐第七十四章 何必打打殺殺第一百二十九章 變數第二十三章 反省材料第三十三章 張雲兆的決心第二十六章 三個狗腿子第六十九章 警示教育(爲天明道長加更)第八十五章 嘉靖二十三年第一百三十二章 上點眼藥水第五十一章 老師的愧疚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方會議第八十四章 錢息和交通第九十七章 君山日落第十三章 新的年關第五十二章 因果第一百零七章 諸蒙的追趕之勢第七十七章 天是灰色的第二十二章 兄妹第二十四章 佳人回山第十一章 記名弟子第十七章 涅槃大法會第六十章 有效與失效第三十八章 升座講法第二十五章 世上沒有白吃的午餐第七十一章 肚子問題第五十四章 酒樓第三十一章 雲水堂的法陣第二十二章 老都管第十八章 分贓與上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