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僧商

向負責雲水堂掛單和尚事務的寮元討了一壺熱水,小沙門竹本小心翼翼的端進僧舍之中,向坐在桌旁的阿斯蘭道:“師叔,咱們回來晚了,寮元說齋堂已過了飯點,吃食都沒有了。”

阿斯蘭嘆了口氣,招呼了一聲:“竹慧,起來吧。把袋子打開,取三個麪餅出來。”

熱炕角落上蜷縮着的小沙門竹慧一骨碌爬起來,把身邊的布袋翻開,取出三個麪餅放到桌上:“師叔,吃完這些,還剩三個。”

阿斯蘭點點頭,一人分了一個麪餅,三人就着壺中的熱水狼吞虎嚥,幾口就把麪餅吃完。

竹本舔了舔手掌上的面屑,氣憤道:“齋堂裡明明還有吃食,我回來時見有人拎着食盒從裡面出來,好香的蔥花面……”

阿斯蘭安撫道:“咱們既然寄宿在人家寺裡,就安生守人家的規矩,既然錯過了飯點,便忍一頓就是,大夥兒明天一早再去齋堂用飯。”

竹慧嘟囔道:“他們就是看不起咱們!”

阿斯蘭摸了摸鼻子,一陣默然。

竹慧的抱怨阿斯蘭何嘗不知。他們來自祁連山南路,本寺坐落於天馬臺山,此地周圍都是瀚海沙漠,難有人家,故此香火很是問題。似他們這種來自荒僻之處的小寺、窮寺,到了興慶府這等繁華之地,遭人白眼是常有的事。

因廟無恆產,信衆稀少,幾百年來,都是寺中長老出外雲遊,撿到那些無人照料的孤兒,收回山門出家爲僧。所以寺中各色人等都有,如阿斯蘭就出生於西域小國澤丹,藍眼珠高鼻樑,一望而知便非中土人士。竹本和竹慧的情況也大同小異。

阿斯蘭8歲時在西域故道上流浪,爲寺中高僧收養,取了個法號玄恆。只不過阿斯蘭沒有修行天賦,堪堪入了眼識界,開了名色識別智便再無存進。

快到三十歲的時候,寺中本擬給他開個轉換法門,但其中隱藏不小的風險。阿斯蘭膽小,不敢嘗試,住持無奈,便讓他轉做俗務。

如今阿斯蘭已接手俗務六年,東奔西走,深感營生之艱難。天馬臺寺聽上去很美,可現實卻很糟糕,寺中僧衆二百餘人,僅靠山間開出的百來畝貧地爲生,山是光禿禿的石山,周圍都是茫茫沙漠,道處偏僻,交通不便,既無佃租,也無院產,更少香客往來,生計極其艱難。

闔寺僧衆全靠俗務僧在外奔波,或是化緣、或是做些小買賣,掙些銀錢以爲補貼。

阿斯蘭轉做俗務僧後,常年在俗世中奔波,自家那個玄恆的法號連自己都快忘記了。

有時候阿斯蘭也會很羨慕那些大寺、名寺,就比如他們這次在興慶府掛單的這座龍馬臺寺,和天馬臺寺只一字之差,但日子過得卻猶如天地之別。

龍馬臺寺在興慶府有良田一千二百畝,寺前的大街上有房產店鋪十三間,每年田產房租收益兩千多兩銀子。這還不是大頭,大頭是往來如織的香客們敬獻的香火錢!

羨慕歸羨慕,但阿斯蘭不是忘本之人,他是天馬臺寺僧衆們從自己嘴裡省出來的一口口吃食餵養長大的,天馬臺山再貧瘠,那也是他的家,他唯一能做也必須去做的,就是想辦法爲寺裡多掙些銀錢,多拉一些糧食回去。

他至今猶記,那七八個尚在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嬰兒,那是僧衆們在外雲遊時撿回來的孤兒,更是天馬臺寺傳承下去的希望。

這次下山,阿斯蘭是到惠安堂送藥的,這是一瓶天馬臺山煉製的烏參丸,一共三粒,總價一千五百兩白銀,這是十多年來天馬臺寺最大的一筆收益!

三枚烏參丸的煉製,將天馬臺山不到半畝地的狹小藥園所產靈藥耗費一空,爲了保證不浪費藥材、不出廢丹,身爲羅漢境的龍濟大師親自出手,一次煉丹成功。

這筆生意是阿斯蘭機緣巧合下好不容易談成的,以靈藥換取銀兩,說出去的話在整個佛門中都是不可思議的。收到阿斯蘭的飛符傳訊,天馬臺寺方丈、住持和四大班首合計了許久,最終拍板答應了這門生意——今年冬天,整個祁連山左近遭遇大白災,天馬臺寺實在是撐不下去了。

取到銀子後,本來阿斯蘭是準備購買一批糧食、種子和駝羊送回去的,但在惠安堂交割銀兩的時候,他偶然看到了水牌上的雪蓮售價。

十六葉崑崙山雪蓮,每朵十六兩!一開始,阿斯蘭純當個笑話看,但擋不住藥鋪的坐堂大夫滔滔不絕的忽悠,從那天起,他就留意上了雪蓮。

之後的幾天,雪蓮售價不斷上漲,幾乎一天一個樣,整個興慶府都沸騰了,大家爭相追逐雪蓮,以高價購之,然後坐等上漲,到處都是炒作雪蓮發了大財的傳奇故事。

阿斯蘭忍不住動用寶貴的飛符,將這一狀況告知天馬臺寺,窮怕了的寺中僧衆也對此相當關注,連續幾次磋商是否購買雪蓮的事宜。

等崑崙山雪蓮漲到25兩的時候,寺中終於同意了阿斯蘭的動議,決定加入進去炒作一把,住持在飛符中叮囑阿斯蘭,只要一千五百兩銀子變成三千兩,就立刻售出,寧可少賺也不能貪心,哪怕後面漲得再高,也和天馬臺寺沒有關係。

於是,阿斯蘭將銀子全部購買了雪蓮,如今六十朵雪蓮都在他掛單借住的僧舍中。爲了保持這些雪蓮的品相,阿斯蘭還專門耗資3兩銀子,請工匠製作了一個分層的檀木箱子,專門用於存放雪蓮。這3兩銀子的耗費將阿斯蘭等三人在興慶府兩個月的用度花去了大半,直接導致三人陷入困境之中。

當雪蓮的價格繼續上漲的時候,阿斯蘭和竹本、竹慧兩個師侄每天都掰着手指頭計算收益,每晚都興奮得無法入眠。

可惜好景不長,當雪蓮的價格漲到35兩的時候,忽然就停滯不前了。

又過了幾天,聽說金波拍賣行因搬遷事宜歇業半個月。參與炒作雪蓮也有一個月了,阿斯蘭對裡面的門道也算相當熟稔,知道金波拍賣行在這波雪蓮行情中的作用,所以他當即就覺得不太妙。

果然,崑崙山雪蓮的價格直線跳水,35兩,32兩,30兩,28兩,26兩……

當雪蓮跌破30兩的時候,阿斯蘭就想出貨了,可惜跑遍了整個興慶府大大小小二十多家藥鋪,他連一朵都賣不出去,哪怕他將價格壓到25兩保本線,人家也不收!

好在今天上街繼續售賣雪蓮的時候,他們聽到一個好消息,金波拍賣行順利完成搬遷,所以提前開業,開業的時間就定在後天!

阿斯蘭今天算是鬆了口氣,他打算明天就去拍賣行登記,把手中的六十朵雪蓮一次出清,拍賣底價就定在每朵26兩。阿斯蘭祈求佛祖保佑,只要賺1兩就好!

第二天早上,阿斯蘭讓竹本和竹慧擡着箱子,三人跑了一趟金波拍賣行。這裡早已經人滿爲患,好在有拍賣行的僕役維持秩序,纔沒鬧出什麼亂子。

阿斯蘭在長龍裡面排着大隊,排到快中午的時候,終於輪到他了。

這個時候他才發現,想要參加拍賣行的拍賣會,還需要勞什子的會員卡。就在他慌亂之際,對方隨口問了一聲他要拍賣的貨物,得知是崑崙山雪蓮後,把手一揮,讓他進門了。

原來明日的拍賣是什麼“雪蓮專場”,凡是參與拍賣雪蓮的客商,只要貨物量在10朵以上,一律不用會員卡。

拍賣行的師傅驗看了阿斯蘭帶來的雪蓮後讓人擡進庫房,用紙筆做了記錄,讓阿斯蘭畫押收訖。

當問到底價的時候,阿斯蘭狠了狠心,將原定的26兩改成了25兩——剛纔排了那麼長的隊,他已經對賺錢不抱什麼期望了。

如果有賺,那是佛祖庇佑,如果沒有賺到,就當這次白忙活一次。白忙活一次不打緊,只要不把寺裡的救命錢折光就好。

感謝顛倒衆生、標準身材、步長歌、片尾曲聖痕巫師、武當清風的打賞,請大家繼續支持月票和推薦票!

第七章 新任方主第一百零四章 品行端正的反派第六十三章 來龍去脈第六十三章 閱評第十四章 誓言第六十五章 一把手和二把手第三十六章 送一送第十四章 授籙第四十六章 曲鳳山第五十二章 陽山書院第八十七章 元宵節後第八十五章 茅屋第三十五章 我是一隻小小鳥第九章 使節第二十八章 暗流洶涌(二)第四十七章 圍攻(補更)第五十九章 君山會議第七章 金山衛第三十五章 我是一隻小小鳥第七章 老天不公第六十五章 約戰第四十六章 曲鳳山第三十三章 拍品第七十八章 遊說第十九章 名號下的光環第四十五章 再見諸蒙第三十七章 受牒的曙光第五十六章 調和第八十二章 攪局第七十二章 診治第六十三章 閱評第八章 寶瓶寺中寶瓶僧第二十二章 沒那麼簡單第十章 過河第二十一章 常設貨棧第三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八十三章 不忘初心第七十五章 刷經寺第八十四章 兵團第六十章 幾乎跪了第六十章 功德和經書第七十二章 被圍堵第八章 道門修行理論第五十章 飛翔在天空之上第九章 見召入青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渡劫流程第一百零八章 爲曲鳳和授籙第九十八章 成敗第四十三章第二十二章 名字第十七章 大江第十五章 趙方主的“送溫暖”第二十一章 重回無極院第三十四章 無時無刻不在的教誨第七十一章 東方敬的排查法第九十二章 海上第四十六章 地道第八十九章 演算有誤?第二十四章 君山獵寨第二十五章 世上沒有白吃的午餐第七十一章 東方敬的排查法第九十二章 大綱第二十二章 川驢技不窮第一百零五章 燈下黑第七十二章 順序第一百二十九章 變數第九十六章 而立第二十六章 夜會第一百章 水一章第一章 幾項治策第二章 投石問路第一百四十四章 賀宴第七十四章 要關心下屬的成長進步第三十五章 銀子賺得飛起第六十三章 嘉靖十六年的冬天第十五章 趙方主的“送溫暖”第九十章 兩個老夥計第十九章 飛劍空空第一百四十二章 排序第九十四章 憋屈第十八章 巡查第三十九章 天馬臺寺第四十三章 會面第十七章 大沼澤第四十一章 丹木和完丘第一百四十六章 飛昇第九十三章 算計第六十三章 週轉房第十三章 谷中三僧第二十四章 做個懂禮貌的好孩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舊案第六十九章 警示教育(爲天明道長加更)第八十四章 兵團第一百一十二章 吃不消第五十五章 臨時條例第六十七章 搜谷第一百一十章 望梅第九十一章 君山衛的下屬第五十二章 新成安第三十五章 銀子賺得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