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國家總體安全觀,實施國家安全戰略

貫徹國家總體安全觀,實施國家安全戰略

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當前,國際形勢風雲變幻,我國經濟社會發生深刻變化,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社會矛盾多發疊加,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安全風險挑戰前所未有。2014年4月15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時指出:“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治黨治國必須始終堅持的一個重大原則。我們黨要鞏固執政地位,要團結帶領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保證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指出:“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實施國家安全戰略,落實重點領域國家安全政策,完善國家安全審查制度,完善國家安全法治,建立國家安全體系。依法嚴密防範和嚴厲打擊敵對勢力滲透顛覆破壞活動、暴力恐怖活動、民族分裂活動、極端宗教活動,堅決維護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信息、國防等安全。”

第一,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國家安全涵蓋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以及核安全等領域。這些安全領域都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因此,在新形勢下維護國家安全,必須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共產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持集中統一、高效權威的國家安全工作領導體制

,必須堅持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爲指導,堅決維護國家核心和重大利益,以人民安全爲宗旨,以政治安全爲根本,以經濟安全爲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爲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爲依託,在發展和改革開放中促安全,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只有這樣,才能適應國家安全形勢變化的新特點新趨勢,也才能應對在今後相當長時期內我國進一步發展所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第二,把握國家安全戰略的內涵和外延,建立國家安全體系。當前我國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複雜。習近平強調,“要構建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等於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首次明確了對國家安全體系的科學界定。把握好國家安全戰略的內涵和外延,有利於統籌應對多種安全威脅、系統籌劃國家安全工作、找準實踐抓手。

第三,依法加強國家安全建設基本格局,推動國家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加快國家安全立法,着力構建國家安全法律體系,將法治貫穿於維護國家安全的全過程,爲維護國家安全提供有力法治保障;重視加強國家安全意識教育,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國家安全專業隊伍;強調軍隊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堅強柱石,努力建設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

隊;注重綜合施策、多管齊下,統籌運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種手段,大力推進國家安全各種保障能力建設,形成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整體合力。這些戰略舉措對於我國加強國家安全建設基本格局,推動國家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有重要作用。

第四,掌握做好國家安全工作的科學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善於把握大勢,統攬戰略全局,積極主動進取,既重視外部安全又重視內部安全,既重視國土安全又重視國民安全,既重視傳統安全又重視非傳統安全,既重視發展問題又重視安全問題,既重視自身安全又重視共同安全,始終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凡事從最壞處準備、向最好結果去努力,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把握主動權。這要求我們在做好安全工作上要善於堅持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和底線思維,運用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切實掌握工作制勝的看家本領。

第五,營造有利的國家安全戰略環境。2015年1月23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國家安全戰略綱要》,提出:“堅持正確義利觀,實現全面、共同、合作、可持續安全,在積極維護我國利益的同時,促進世界各國共同繁榮。運籌好大國關係,塑造周邊安全環境,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積極參與地區和全球治理,爲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應有貢獻。”大國是影響世界和平的決定性力量,運籌好大國關係對維護國家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本章完)

準確把握綠色發展理念的深刻內涵實施精準扶貧方略,加快貧困人口精準脫貧莫把“底線”當“高線”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以新的理念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性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堅持創新驅動,不斷提高維護公共安全能力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國家總體安全觀的豐富內涵把紀律建設作爲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當前我國扶貧開發工作的現狀開列負面清單,劃清紀律“底線”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實實在在謀事創業做人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着力點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牢固樹立安全發展觀念,切實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保證當前我國扶貧開發工作的現狀牢固樹立安全發展觀念,切實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以新的理念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當前我國扶貧開發工作的現狀抓好五大任務,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大衆創業、萬衆創新作爲科技創新工作重要抓手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的重要舉措堅持正面倡導,樹立道德“高線”用發展新理念引領農業現代化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吹響全面從嚴治黨新號角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保證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堅持創新驅動,不斷提高維護公共安全能力水平繼續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抓好五大任務,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的重要舉措當前我國扶貧開發工作的現狀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奮力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創造新供給,原動力在創新守紀律講規矩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獨特優勢國家總體安全觀的豐富內涵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國家總體安全觀的豐富內涵從“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牢固樹立共建共享的發展理念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兩個責任”的落實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必須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方式,堅持重大改革於法有據真抓實幹,實現脫貧目標持續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堅持正面倡導,樹立道德“高線”守紀律講規矩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獨特優勢創造新供給,原動力在創新開列負面清單,劃清紀律“底線”切實履行“兩個責任”,進一步完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格局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準確把握綠色發展理念的深刻內涵不斷開創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繼續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加快推進“互聯網+”發展從“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守紀律講規矩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獨特優勢各級領導幹部要在守紀律講規矩上作表率必須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方式,堅持重大改革於法有據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推農業現代化創造新供給,原動力在創新必須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方式,堅持重大改革於法有據奮力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牢固樹立共建共享的發展理念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性準確理解和把握“兩個責任”的深刻內涵將協調發展貫穿於發展各方面全過程牢固樹立共建共享的發展理念繼續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貫徹國家總體安全觀,實施國家安全戰略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推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重點任務“兩個責任”的落實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準確理解和把握“兩個責任”的深刻內涵牢固樹立共建共享的發展理念準確理解和把握“兩個責任”的深刻內涵實實在在謀事創業做人加快推進“互聯網+”發展創造新供給,原動力在創新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必須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方式,堅持重大改革於法有據牢固樹立安全發展觀念,切實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持續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總體要求用發展新理念引領農業現代化實施精準扶貧方略,加快貧困人口精準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