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共享發展,着力增進人民福祉

堅持共享發展,着力增進人民福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堅持發展爲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小康才能真正造福於全體人民。

讓人民羣衆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集中體現,也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必然選擇。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共享發展的理念,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也揭示了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人人蔘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邁向全面小康的過程,也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過程。一方面,保證人人享有發展機遇、享有發展成果,全體人民推動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充分調動起來。另一方面,我國經濟發展的“蛋糕”不斷做大,但分配不公的問題比較突出,收入差距、城鄉區域公共服務水平差距較大,共享發展的實際情況和制度設計都有不完善的地方。爲此,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作出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就業創業、縮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等八個方面的部署,這既是關於共享發展的有效制度安排,也是我們推動共享發展的重要着力點。

堅持共享發展,首先要突出人民的主體地位。全面小康,是惠及全體人民的小康,是要使全體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絕不能出現“富者累鉅萬,而貧者食糟糠”的現象。當前,7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最突出的短板,對此,要採取超常舉措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把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作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標誌。對1800萬左右的低保人口、1.3億多65歲以上的老年人、2億多在城鎮務工的農民工、上千萬在特大城市就業的大學畢業生、900多萬失業人員等特定人羣,要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更加註重機會公平,着力保障基本民生,針對他們面臨的特定困難,想方設法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

堅持共享發展,關鍵是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爲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歸根到底要通過制度來落實,有了公平正義的制度,共享發展纔有堅實的根基。

◇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堅持共享發展,還需要解決社會保障問題。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的總體要求,提出了“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實施食品安全戰略”等等具體措施。這些措施正是對當前存在的一些社會問題進行全面深化改革的具體步驟。全面深化改革,必然涉及利益調整,也只有合理調整了社會的利益分配,才能使社會上每一個人都享受到社會發展紅利,切實地獲得幸福感與安康感。

“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只有讓發展成果公平共享,全面小康才能凝心聚力;只有讓人民幸福安康,中國才能在現代化道路上穩健前行。通過共享發展讓發展更有溫度、讓幸福更有質感,我們就一定能夠不斷增強發展動力,不斷增進人民團結,讓13億多中國人朝着共同富裕目標穩步前進。

(本章完)

牢固樹立共建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促進區域、領域、兩個文明平衡發展“兩個責任”的落實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創造新供給,原動力在創新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協調發展是增強發展整體性的關鍵之舉奮力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國夢的關鍵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的重要舉措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多措並舉,推進綠色發展切實履行“兩個責任”,進一步完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格局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兩個責任”的落實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國夢的關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國夢的關鍵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堅持正面倡導,樹立道德“高線”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推農業現代化將大衆創業、萬衆創新作爲科技創新工作重要抓手堅持創新驅動,不斷提高維護公共安全能力水平“兩個責任”的落實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的重要舉措用發展新理念引領農業現代化國家總體安全觀的豐富內涵把紀律建設作爲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把提升領導幹部依法履職能力作爲硬要求、硬標準、硬約束準確把握黨的紀律和規矩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保證共享發展讓民生福祉更加看得見摸得着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促進區域、領域、兩個文明平衡發展實施精準扶貧方略,加快貧困人口精準脫貧牢固樹立共建共享的發展理念奮力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持續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牢固樹立共建共享的發展理念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的重要舉措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推農業現代化切實履行“兩個責任”,進一步完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格局創造新供給,原動力在創新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貫徹國家總體安全觀,實施國家安全戰略貫徹國家總體安全觀,實施國家安全戰略促進區域、領域、兩個文明平衡發展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創造新供給,原動力在創新國家總體安全觀的豐富內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貫徹國家總體安全觀,實施國家安全戰略抓好五大任務,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守紀律講規矩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獨特優勢五大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必須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方式,堅持重大改革於法有據推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重點任務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推農業現代化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保證持續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將大衆創業、萬衆創新作爲科技創新工作重要抓手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切實履行“兩個責任”,進一步完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格局堅持正面倡導,樹立道德“高線”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的重要舉措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着力點守紀律講規矩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獨特優勢真抓實幹,實現脫貧目標推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重點任務五大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實施精準扶貧方略,加快貧困人口精準脫貧奮力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準確理解和把握“兩個責任”的深刻內涵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性供給側改革重在打通要素流動通道供給側改革重在打通要素流動通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準確理解和把握“兩個責任”的深刻內涵實施精準扶貧方略,加快貧困人口精準脫貧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營造新機制新氛圍堅持正面倡導,樹立道德“高線”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莫把“底線”當“高線”堅持創新驅動,不斷提高維護公共安全能力水平供給側改革重在打通要素流動通道將協調發展貫穿於發展各方面全過程實施精準扶貧方略,加快貧困人口精準脫貧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持正面倡導,樹立道德“高線”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爲適應和引領新常態注入強大動力創造新供給,原動力在創新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從“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