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把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爲“十三五”時期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之一。《建議》指出:“全方位對外開放是發展的必然要求。必須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既立足國內,充分運用我國資源、市場、制度等優勢,又重視國內國際經濟聯動效應,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更好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互利共贏、共同發展。”這既是對過去30多年我國發展經驗的總結,也爲今後一個時期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指明瞭方向、提出了要求。
首先,統籌兩個大局是適應經濟全球化新趨勢的需要。當前,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深入發展,各國經濟相互聯繫、相互影響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時,以自由貿易區爲代表的各種優惠貿易安排方興未艾,區域經濟一體化快速發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由以往的重點削減邊境措施壁壘轉向更加註重削減邊境後措施壁壘,競爭中立、環境保護、勞工標準、知識產權保護等成爲焦點,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外資管理模式爲越來越多國家接受。這種情況下,全球經濟既有相互依存加深的一面,也有因區域優惠貿易安排而相互割裂的一面。特別是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等高水平自貿區加快建設,將深刻影響全球經貿規則走向。我們要深刻認識、正確把握經濟全球化的新特徵,把外部環境變化當作謀劃國內發展不可忽視的變量,努力實現最佳政策設計和最優發展結果。
其次,統籌兩個大局是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需要。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傳統低成本比較優勢明顯弱化,出口增速明顯放緩,進出口更趨平衡發展;利用外資結構優化,對外投資勢頭強勁,出現雙向投資並駕齊驅的新格局。中國經濟增長正在轉向更多依靠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有利於全球經濟平衡發展。同時,中國經濟增長的原有動力明顯減弱,亟待把進口和出口、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統籌協調起來,把全方位對外開放和國內產業轉型升級、空間結構優化佈局有機結合起來,打造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新常態下,中國的發展更加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更加離不開中國,更加需要中國與世界良性互動。
◇開放發展,融入經濟全球化
再次,統籌兩個大局是適應國際社會新期待的需要。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第一大經濟體的總量差距還在縮小。中國是第一大貨物出口國和重要的原油等能礦產品進口國,外匯儲備居全球首位,對外投資躋身世界前列。當下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期待也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發展中國家希望中國增加投資和經濟援助,在國際事務中爲發展中國家爭取更多正當權益。發達國家希望中國承擔更多國際責任,在全球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中國需要適應新角色,找準新定位,拓展國際視野,增強戰略思維,把滿足自身發展需要和適應國際社會期待更好地結合起來。
中國要發展,必須順應世界發展潮流。要樹立世界眼光、把握時代脈搏,要把當今世界的風雲變幻看準、看清、看透,從林林總總的表象中發現本質,尤其要認清長遠趨勢。要充分估計國際格局發展演變的複雜性,更要看到世界多極化向前推進的態勢不會改變。要充分估計世界經濟調整的曲折性,更要看到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會改變。要充分估計國際矛盾和鬥爭的尖銳性,更要看到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不會改變。要充分估計國際秩序之爭的長期性,更要看到國際體系變革方向不會改變。要充分估計我國周邊環境中的不確定性,更要看到亞太地區總體繁榮穩定的態勢不會改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