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洲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
【編者按】山東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唐洲雁在《求是》2016年第23期發表了《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一文。文章認爲,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也是政黨的精神旗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全面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推動文化強國建設,把文化自信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並列提出,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這大大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的深度和廣度。
文化自信在於深厚的文化根脈和獨特的文化優勢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內涵和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特質和生命力的堅定信念。只有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有強大的自信,努力發展我們自己的文化,才能以堅持堅守的從容、奮發進取的勇氣、創新創造的活力,推動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從而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育共同的情感和價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文化自信源於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和昇華。文化就像一條奔騰不息的長河,凝結着過去,聯結着未來。任何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發展,都是一個綿延不斷、接續推進的過程,都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開拓創新的過程。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進程中,中華文化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中華文化優勢,在於有生生不息、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黨領導人民創造的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機勃勃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我們黨始終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在發展中國先進文化的過程中,堅持汲取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同時適應時代和實踐的新發展,不斷賦予中華文化以時代的青春活力,從而使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樹立自信。
文化自信源於對貫穿其中的科學理論指導、堅定理想信念、正確價值的堅守與追求。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是社會主義文化的先進性的根本所在。馬克思主義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成果,它以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也爲先進文化建設指明瞭正確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我們黨帶領人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必須高舉自己的文化旗幟,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指導文化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激發人們愛黨愛國的熱情,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
文化自信源於不斷創造奇蹟的改革發展實踐創造和羣衆智慧。國家興旺,文化興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譜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壯麗篇章。習近平總書記形象地指出:“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現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正在波瀾壯闊的推進,我們的發展理念、發展方向、發展道路,爲文化的繁榮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也是進行文化建設的重要資源和寶貴財富。因此,我們對自己的文化更應自信篤定,把堅持和發展、繼承和創新統一起來,從人民羣衆的火熱實踐中汲取營養,努力創作生產出更多優秀文化作品,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沒有文化的繼承、發展、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缺乏文化自信,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給中華民族留下的精神創傷。當前,有些人盲目“以洋爲尊”、“以洋爲美”、“唯洋是從”,言必稱希臘,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東施效顰,熱衷於“去思想化”、“去價值化”、“去歷史化”、“去中國化”、“去主流化”,傳播歷史虛無主義、文化虛無主義。針對這些錯誤思潮,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立不起來的。”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的自信。文化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凝結其中的核心價值觀的力量。核心價值觀作爲引領社會進步的最大共識,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根”和“魂”,是決定文化性質和方向的最深層次要素。歷史和現實反覆證明,如果沒有核心價值觀,一種文化就立不起來、強不起來,一個民族就沒有賴以維繫的精神紐帶,一個國家就沒有統一的意志和共同的行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生而爲中國人,最根本的是我們有中國人的獨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因此,文化自信本質上就是對核心價值觀的自信,並在此基礎之上,延展爲對道路、理論和制度的自信。任何發展道路、理論學說、制度模式,離開了豐厚文化滋養和核心價值觀支撐,就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無所歸依。概言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外化和具體呈現,歸根結底就是價值觀自信。我們說文化自信更基礎,就在於文化自信關乎道路、理論、制度的前進方向和價值取向,關乎它們能否在人們的精神領域獲得信念根基與牢固認同。
文化自信是更廣泛的自信。文化具有極強的滲透性、持久性,既像空氣一樣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又像水一樣潤物無聲、包容一切,它深深蘊涵在每個人的意識裡,表現在每個人的行爲體驗和日常道德之中,人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受文化的薰陶,是由心靈內在向行爲外在的文化體現。因此,文化作爲軟實力,具有硬實力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夠用無形的思想和觀念、以無形的方式,深刻影響着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現實,深刻作用於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的生產生活,通過天然的感召力和向心力,滋養民族生命力、激發民族創造力、鑄造民族凝聚力。我們說文化自信更廣泛,就在於文化能夠潛移默化地滲透於人的思想、價值和行爲之中,影響人們對道路、理論和制度的選擇和認同。任何發展道路、理論和制度,都只有通過一定的文化形式,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才能獲得最廣泛的社會基礎和羣衆基礎,更好地爲廣大人民羣衆所理解、所認同。
文化自信是更深厚的自信。一個民族文化的形成,總是植根於民族之中,需要經過時間的淘洗、實踐的錘鍊、長期的孕育,是一個不斷積累積澱的過程。在世界各種古老文明中,中華文明是唯一沒有中斷而發展至今的文明。中華文明這種經久不衰的延續力與持續性,是其強大生命力在歷史長河中的展現。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於割斷自己的精神命脈。習近平總書記在論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時,深刻指出:“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一百七十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我們說文化自信更深厚,就在於我們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5000年文化傳統基礎之上的,就在於我們只有從更爲廣闊和深邃的歷史時空中,立足於我們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才能深刻理解和回答好爲什麼要選擇這樣而不是那樣的道路、理論和制度,真正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不斷增強文化自信
當今世界,思想文化領域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思想文化力量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要求也更加緊迫。長期以來,我們黨帶領人民基本解決了“捱打”和“捱餓”的問題,但“捱罵”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關鍵是我們要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凝聚起團結奮鬥的強大精神力量。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從根本上說就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路,也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衆的社會主義文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把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斷鞏固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努力在紛繁複雜的社會文化生態中辨析主流與支流、區分先進與落後、劃清積極與消極,確保文化建設始終沿着正確方向健康發展。要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到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各方面,唱響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最強音。
牢固樹立以人民爲中心的工作導向,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人民立場是我們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人民利益是我們黨的最高利益。我們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發展我國文化事業,必須明確這個根本性、原則性問題,堅持正確的文化立場,着力踐行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做到發展爲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切實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堅決防止市場經濟條件下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忽視社會效益的現象。
把“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重要方針落實到文化建設各個方面。發展先進文化,必須堅持承續民族傳統、植根偉大實踐、秉持開放包容,做到不忘本來、吸收外來、着眼將來。要始終堅守民族文化立場,維護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推動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始終立足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準確把握世界文化發展趨勢,在人民羣衆的偉大創造中進行文化的創造,在歷史的進步中實現文化的進步。要始終以積極態度對待外來文化,堅持辯證取捨的方法,提高轉化再造的能力,在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鑑中博採衆長,不斷賦予先進文化強大生機。
使創新成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主旋律、最強音。創新是文化的生命,文化是最需要創新的領域。一部人類文化發展史,實際上就是一部文化創新史。我們要把改革創新精神貫穿文化建設全過程,着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文化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不斷激發文化創造活力。要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大力營造鼓勵創新的社會環境,提倡不同觀點和學派充分討論,提倡體裁、題材、形式、手段充分發展,推動觀念、內容、風格、流派切磋互鑑,使一切創新舉措得到支持、一切創新才能得到發揮、一切創新成果得到肯定,讓我們的文化更具時代感和吸引力。
劉餘莉:中國傳統道德教育的智慧
【編者按】2016年9月1日《中國教育報》刊登了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劉餘莉撰寫的《中國傳統道德教育的智慧》一文。文章認爲,中國傳統社會的道德教育之所以能夠奏效,是因爲傳統社會的聖賢教育接受了儒家的觀念,並融合了道家和佛家的思想,形成了鮮明的特點。而當前我們的道德建設之所以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我們沒有虛心地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道德教育的經驗,導致對道德教育的重視不夠,對道德教育規律的理解不足。
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們的道德建設之所以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我們沒有虛心地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道
德教育的經驗,導致對道德教育的重視不夠,對道德教育規律的理解不足,從而對道德教育喪失了信心。
我們對道德教育的重視不夠,在現實生活中表現爲,道德教育處於“談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必要”的尷尬地位。而中國傳統社會的道德教育之所以能夠奏效,是因爲傳統社會的聖賢教育接受了儒家的觀念,並融合了道家和佛家的思想,形成了鮮明的特點。
目標明確、規範概括
中國傳統社會從治國理念的高度重視道德教育。《禮記·學記》提出,“建國君民,教學爲先”。這就是說,建立一個政權和領導一國的老百姓,教育至關重要。而“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意思是說,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過失得以挽救,並使人的善良不斷增長。這句話強調了教育的先後次序一定是先學做人,後學做事,即先培養德行,後學習知識、技能,也就是《三字經》上說的,“首孝悌,次見聞”。只有教育辦好了,人心得治了,倫理關係協調了,才能從根本上保證社會的長治久安。
中國古人認爲,大道至簡。中國傳統道德規範明確簡要,易記易傳,因而成爲千百年來人們普遍奉行的價值觀,這包括“四維”,即禮、義、廉、恥;“八德”,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五倫”,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常”,即仁、義、禮、智、信。
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因爲由儒、釋、道三家共同承擔,中國傳統社會的道德教育除了倫理道德教育之外,還包括因果教育,核心都是教導人們“諸惡莫作,衆善奉行”。特別是因果教育,貫徹於儒、釋、道三家教育之中,如《易經》有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大學》有言,德本財末,“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中庸》有言:“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皆屬因果教育。道家以講因果報應爲主題的《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等,都屬於古代讀書人的必讀書。佛家把因果規律講得更爲徹底。這些都爲形成淳樸向善的民風和達到社會的安定、和諧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國古代道德教育的形式多樣,並且構成了一個完整體系:
家庭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開始,《說文解字》中說:“育,養子使作善也”。古人持家治國,可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但自五四運動以來,傳統文化慘遭批判,家規大都被廢棄,即使能夠自我反省,也因無所憑依而看不到自己的過失,致使在一定程度上缺失做人的準則,導致不少人心悖逆、越理犯分之事。所以,重視家庭教育,從小教會子女做人的規矩,也爲社會大衆提供了可以共同遵守的道德觀。
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續,《大學》中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羣書治要·漢書》中說,“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爲大務。立大學以教於國,設庠序以化於邑”。意即古代的君王,沒有不把教化看作是大事的。他們設立大學以教化於國都,並設立庠序(地方學校)以教化於城鎮鄉村。
社會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擴展,秉持了孔子提出的“思無邪”的理念。中國古代的文藝作品,音樂、歌舞、戲劇、詩詞等,無不以宣揚道德、弘揚正氣爲主要內容,這樣才能使社會正氣上升,邪氣下降。在科學迅猛發展的今天,網際網絡滲透到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社會教育對人的價值觀更是有着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因此,文化部門、新聞媒體等,更應當承擔起弘揚社會正氣的責任,爲倡導和樹立正確的道德觀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次序合理、保障有力
《羣書治要·論語》中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仁之本與。”這就是說,勸人爲善的道德教育,應當從培養人的孝心開始。這是因爲,孝的教育,培養的是人的一種恩義、情義的情感。如果恩義、情義的處世原則培養不起來,就會形成一種以利害爲取捨的處事原則,這樣的人往往就會見利忘義或忘恩負義。而孝是靠老師來教導的,孝親與尊師緊密聯繫在一起。老師所教導的孝包括: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慧。因此,孔子的弟子有子說:“其爲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羣書治要·孝經》上也講:“長幼順故上下治”。可以說,孝心一開,百善皆開。孝的教育是維持良好社會倫理秩序的根本。
中國傳統社會對道德教育的重視,是通過教育、考試、人才選拔、監察、法律、激勵制度保障的。例如,規定不孝在法律上要受到處罰。《孝經》有:“五行之屬三千,罪莫大於不孝”的說法,規定對不孝者要“斬首梟之”。北齊律首創“重罪十條”,其中不孝罪爲“十惡不赦”的罪名之一。
除了從法制方面強化推行道德教育以外,中國傳統社會還通過建築物的設計來有效地強化和實現倫理道德的教育,把倫理道德的教育潛移默化地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例如,民間的四合院,正是爲了便於實行中國傳統家庭倫理和大家庭的生活。這種高度藝術化的社會教育,體現在傳統建築、雕塑、音樂、繪畫、美術之中,成爲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可見,中國古代對道德教育的重視,並不是空洞的道德說教,而是滲透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簡單地說,社會弘揚什麼,就要通過制度激勵什麼;反對什麼,就要通過制度約束什麼。也就是說,道德教育與制度建設兩者之間不是非此即彼、相互對立、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
方法有效、重點突出
《說文解字》把“教”解釋爲,“上所施,下所效”。儒家看到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是身體力行的感化而不是空洞的說教,因此特別強調“正人先正己”“身教勝於言教”,強調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者的道德示範作用。在這方面,《羣書治要·荀子》強調:“聖哲君子,治之源也,官人守數,君子養源,故上好禮義,尚賢使能而無貪利之心,則下亦將綦辭讓,致忠信,而謹於臣子矣。故政令不繁而俗美。百姓順上守法而安樂之矣”。真正賢聖的國家領導人不僅是身體力行了禮、義、忠、信的道德楷模,而且也是在治國理念上落實“建國君民,教學爲先”的人。
中國古人着重培養的是每一個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能力。古人說:“各相責,天翻地覆;各自責,天清地寧”。如今,小至家庭夫婦之間的衝突,大至種族、國家之間的衝突,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於彼此只知道責怪對方,而不能夠反躬自省而導致的。所以只有從小教導人培養起“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責任意識,遇到矛盾每個人都能首先反省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去指責對方,才能最終化解衝突和矛盾,維護社會和諧和世界和平。
龍國貽:文化扶貧要做“柔”文章
【編者按】2016年11月22日《人民日報》刊登了中國社科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龍國貽撰寫的《文化扶貧要做“柔”文章》一文。文章認爲,做好民族地區的文化扶貧,關鍵要“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把開發和保護、傳承與創新、文化和生態等緊密結合起來。
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精準扶貧工作提出的要求。筆者在民族地區調研時瞭解到,文化扶貧是這些地區實現精準脫貧的重要抓手,使扶貧脫貧概念更加豐富飽滿,凸顯了扶貧工作的人文內涵。把文化扶貧工作做得更加大氣、精準,既要有硬功,也要用巧勁。
民族地區文化是一個有着內在關聯的有機生態整體,既傳承着少數民族祖祖輩輩的文化基因,也蘊含着無限豐富的開發契機。比如,壯族“三月三”、瑤族“盤王節”、彝族“火把節”、傣族“潑水節”、苗族“採花山”等民族節慶文化,蒙古長調、侗族大歌、苗族舞蹈等民族音樂歌舞,無不流淌着民族歷史文化的涓涓細流,浸潤着民族文化生態的世道人心,同時也是文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載體。然而在調研中也發現,個別地方存在觀念上的誤區,試圖用現代文明對民族地區文化來一次徹頭徹尾的“改頭換面”,結果輸血式扶貧卻帶來了文化荒蕪;有的大搞文化旅遊模塊開發,但由於未能用好民族地區特色資源,導致千村一面、千寨雷同,連項目、解說詞、紀念品都高度重合。這些現象不能不引起警醒深思。
做好民族地區的文化扶貧,關鍵要“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把開發和保護、傳承與創新、文化和生態等緊密結合起來。需要看到,民族地區文化不僅僅是有待開發的資源,更是少數民族兄弟姐妹日常生活中正在實踐的生活方式。一些在特定時間和場合舉行的祭祀、傳經、禮俗等,仍然是他們的生活價值和意義源泉。因此,在扶貧過程中特別要對民族地區文化體系會好診、把好脈,把能夠開發開放的民族地區特色文化充分用好,把體現民族核心文化價值和生活方式的內容重點保護好。要摒棄扶貧過程中思維方式和行爲方式上的唯GDP論,避免造成過度商品化等現象,防止民族地區文化變質變味。
讓民族地區真正實現“文化富礦”的轉化,需要從“由外而內”的文化幫扶向“由內而外”的文化成長轉變,並實現二者之間的良性互動。真正激發民族地區文化建設的內生活力,才能把一時一地一策的文化扶貧轉化爲民族地區文化生態涵養髮展的長久之計。在這方面,貴州黔東南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經驗值得借鑑。早在2012年,文化部就在黔東南設立了貴州唯一的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在牢牢守住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的前提下,當地深入挖掘苗侗民族文化的精神內核,充分發揮生態環境自然稟賦優勢,蓄勢民族文化保護傳承和發展創新,打造了國內外知名的民族文化旅遊目的地,走出了一條既讓民族文化大放異彩又讓更多困難羣衆共奔小康的新路子。
除此之外,在全面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還要把民族地區文化扶貧納入少數民族文化權利保障的法治軌道中。從法律法規來看,目前對少數民族權利的保障更多體現在經濟和政治等方面,對於文化權利的保障還相對較少,一些少數民族的民間文藝作品被侵權的現象也時有發生,亟待加強對民族地區公共文化服務的強覆蓋,使少數民族文化權利在國家立法層面得以保障。
總而言之,民族地區文化扶貧,既要有所作爲,又要順勢而爲,善於用“巧”的辦法,做“柔”的文章,達到“和”的成效。
龐井君:燃起照亮國民精神前途的燈火
【編者按】2016年12月5日《光明日報》刊登了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龐井君撰寫的《燃起照亮國民精神前途的燈火》一文。文章認爲,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具有極強的現實性、理論性、學術性和藝術感染力,是新形勢下指導我國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獻,揭示了當代中國文藝發展的基本規律,指明瞭築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文藝高峰的方向和路徑。
魯迅先生指出,文藝是國民精神所發出的火光,同時也是引導國民精神前途的燈火。2016年11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式上發表重要講話。講話站在民族復興和時代進步的歷史高度,指出了新形勢下我國文藝發展的正確方向,對廣大文藝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和明確要求。講話文風樸實、文采斐然,視野開闊、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具有極強的現實性、理論性、學術性和藝術感染力,是新形勢下指導我國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獻。講話運用文藝工作者熟悉的視角、通過文藝工作者熟稔的口吻、運用文藝工作者熟知的話語,揭示了當代中國文藝發展的基本規律,指明瞭築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文藝高峰的方向和路徑,是一篇吹響民族文明發展號角、引導國民精神前途的宏文,又是一篇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美文,給廣大文藝創作者、文藝評論家和理論工作者以深深的啓迪。
耕耘生活的田野。生活是文藝的土壤和源泉,文藝是人類生活長出的禾苗,結出的碩果,在生活的田野裡辛勤耕耘
是文藝創作的根本路徑。藝術可以放飛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腳踩堅實的大地。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紮根人民、紮根生活。文藝創作的源泉來自哪裡?來自於我們腳下這片生於斯長於斯的熱土,來自於人民砥礪前行的腳步,來自於大千世界中活色生香的生活。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是藝術創作的基本態度。深入生活,藝術才能植入最深刻的現實;紮根人民,作品才能流動最真摯的情感。依靠蒼白的虛構杜撰,最終會被讀者無情拋棄。僅用表面的藝術手法和技巧追求形式上的華麗,難以掩蓋思想的貧乏,最終也一定會被時代無情拋棄。只有在火熱的生活中尋找創作的靈感,與現實碰撞,與人心激盪,才能生髮最動人的力量。也正是這種藝術的力量,才能讓人得以面對外在的強大力量挑戰時作出自覺的迴應,得以在美的享受中克服並消除現實生活中的無力感、疲軟感、卑微感和恐懼感。也只有這種藝術的力量才能使當代人類得以在寂寥空曠、危機四伏的宇宙中獲得存活的勇氣和底氣。
文藝根植於生活的土壤,不是被動地反映生活,不是機械地複製生活,不是把雞毛蒜皮、家長裡短作爲作品的主要內容,更不能把吸引眼球、刺激感官、譁衆取寵作爲文藝作品的賣點。藝術源於生活而又必須高於生活,藝術家不但要練就感受體悟生活的本領,還要練就提煉生活、昇華生活的能力。面對生活原野,藝術家既要像小鳥一樣在每個枝丫上跳躍鳴叫,又要像雄鷹一樣從高空翱翔俯視。這就要求廣大文藝工作者在深入生活的基礎上,重建現實主義精神,通過文藝創作觀照現實、挖掘價值、守望理想,創作出無愧於我們這個偉大時代、無愧於我們這個偉大國家、無愧於我們這個偉大民族的作品。
守望文化的家園。如果說生活是文藝的土壤,那麼文化就是藝術的家園。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綿延發展,歷盡磨難又不斷浴火重生,離不開中華文化的有力支撐。中華文明5000多年悠久輝煌的歷史,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也滋養孕育着中華藝術和中華美學的生機活力。古雅清新是其精神氣質,自由自然是其精神價值,和而不同是其精神結構,必將對未來人類文明的發展、危機的克服和價值體系的構建發揮獨特作用。中國傳統文化主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乾父坤母,萬物一體,人和自然是“亦師亦友亦愛亦一”的關係。中國人的最高生命理想是通過融入自然萬物而實現偉大、自由、永恆和超越。這種對自然的體認在藝術領域得到生動活潑、淋漓盡致的表現和發揮,積澱生成獨具特色、光輝燦爛的中華美學精神。正是這些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奠定了中國藝術堅定的自信、自立和自豪。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更是當代中國文藝發展必須牢牢堅守的精神家園。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歷史悲劇。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善於從先賢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財富中萃取精華、汲取能量,保持對自身文化理想、文化價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對自身文化生命力、創造力的高度自覺,使優秀的文藝作品成爲照亮中華民族不斷前進道路上的火炬和燈塔。
注目人類精神的天空。人類的精神天空是像宇宙一樣無限深遠、無限複雜、無限神秘的世界。面對全球化文化發展格局和嶄新的生態環境,我們的目光應該再廣大一些、再深遠一些,向着人類最先進的方面注目,向着人類精神世界的最深處探尋,不斷開創新境界、拓展新領域、構建新話語、建立新生態,把創新精神貫穿文藝創作全過程,在提高原創力上下功夫,在拓展題材、內容、形式、手法上下功夫,推動觀念和手段相結合、內容和形式相融合、各種藝術要素和技術要素相輝映,讓作品更加精彩紛呈、引人入勝。縱觀人類文化思想史,當代人類飛速發展的社會實踐和轉型正從根基上深深觸動着自軸心時代以來形成的人類思維基本框架和基本價值體系。各種學說、觀念、思潮異彩紛呈,融合激盪,沉浮積澱,澄之不清,擾之不濁,給人們提供瞭如此宏闊、如此複雜、如此深刻的人生實踐和生命體驗。展望未來,人們將生存於重疊交融的自然物理時空、主體精神時空、文化符號空間、虛擬空間這四個世界之中。這種多維世界的生存形態爲當代文藝發展增添了更加豐富、複雜、神秘、無限的可能性,也蘊含着創造性轉換和創新性發展的新契機。
直面現實,擁抱時代,面向未來,我們的胸襟應該無比寬廣,視野應該無比開闊,目光應該無比深遠,思維應該無比深刻,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作爲追求,在以改革開放爲核心的時代精神召喚下,洞察人類共同體的命運前途,創新文藝創作手段、平臺和機制,優化文藝創作的環境與生態,用專注的態度、敬業的精神、踏實的努力創作出更多高質量、高品位的作品,努力攀登民族復興時代的文藝高峰。
振起理論的翅膀。優秀的文藝作品是人類精神天空中自由飛翔的小鳥,然而沒有一雙堅強的理論翅膀,小鳥便飛不起,飛不高,也飛不遠。哲學家說,一個民族要想登上科學的高峰,究竟是不能離開理論思維的。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羣衆進而變成社會發展的強大推動力。文藝的發展同樣離不開理論支撐和評論的引導。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提出了很多重要理論論斷和思想觀點,不但具有現實指導意義,而且極具理論價值和學術價值,值得理論工作者深入研究。比如,明確將“文藝評論”與文學、音樂、美術等並列爲文藝門類之一,並強調要加強和改進文藝理論和評論工作,褒優貶劣,激濁揚清,更加有效地引導創作、推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還提出要重視和加強藝術教育,提高人民羣衆藝術素養。這對於發展藝術教育和營造健康的藝術生態具有很強的指導和推進作用。當今中國,市場經濟不斷完善、社會體制深刻轉型、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中外文化交流激盪,文藝也發生重大變革,文藝理論體系、文藝價值觀念和文藝實踐深刻變化,新的文藝類型、文藝羣體和文藝組織不斷涌現,文藝評論面臨許多嶄新的課題。推動文藝評論繁榮發展,既需要從戰略上做好“頂層設計”,又需要從理論、組織、陣地、人才等各方面紮實推進工作。特別是從學術體制角度,推動“文藝評論學”學科建設,更是當務之急。
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文學家、藝術家。歷史上,從來沒有哪一個時代給人們提供瞭如此宏闊、如此複雜、如此深刻的人生實踐和生命體驗;也從來沒有哪一個時代對人類未來命運所提出的挑戰如此尖銳、如此根本、如此緊迫。我們只有以開放的胸襟,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人類文化前行的方向,才能找準中國藝術的定位,創造出豐富多樣的中國故事、中國形象、中國旋律,爲世界貢獻特殊的聲響和色彩、展現特殊的詩情和意境,以文藝的燈火照亮中華民族前進的精神道路。
蔣家平:文化自信:不竭的動力源泉
【編者按】2016年11月10日《中國教育報》刊登了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安徽農業大學副校長蔣家平撰寫的《文化自信:不竭的動力源泉》一文。文章認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既爲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也爲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獨特貢獻。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及“文化自信”這個命題,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這些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文化自信對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具有的重大意義,深刻揭示出文化自信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不竭動力源泉。
文化自信是對自身文化歷史充滿敬意。中華文化是人類歷史長河中最爲悠久和燦爛、最爲博大精深的文化形態之一,爲人類文明的演進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弘揚與創新,中華文化已經成爲深深根植於中華大地、牢牢印刻在中華兒女靈魂深處的共同信念和核心價值追求,成爲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力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七屆世界華僑華人社團聯誼大會代表時所說的,“我們的同胞無論生活在哪裡,身上都有鮮明的中華文化烙印,中華文化是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基因。”
無論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觀,還是“協和萬邦”的國際觀,無論是“和而不同”的社會觀,還是“人心向善”的道德觀,也無論是“民爲邦本”的治理觀,還是“孝悌忠信”的倫理觀,中華文化中的這些核心價值追求,不僅可以爲個人的修身、家庭的和睦相處提供精神滋養,也可以爲社會的治理、國家的發展提供經驗和啓示,還可以爲如何處理國際關係和人與自然的關係提供中國式智慧。可以說,我們今天的改革開放成果和社會治理體系,與中華文化的發展與演進是密不可分的,而中華民族未來的創新發展,乃至人類文明的發展與演進,也必將繼續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養分。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之所以能夠堅定文化自信,正是源自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滿敬意,對其核心價值、創造能力和未來前途抱有堅定的信念。
文化自信是對不同文化交融充滿自覺。在積極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我們還要清醒地看到中華文化所固有的不足,從而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面對不同文化的碰撞與交流。事實上,在經濟進入全球化時代的今天,各民族文化不僅面臨着如何對待外來文化的問題,也面臨着如何處理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關係的問題。我們必須明白,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是不可割裂的,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交流與碰撞也是不可避免的,人類文明越向前發展,就越是需要增強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
以中國歷史爲例,無論是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還是魏晉以降儒道釋的此消彼長,無論是明清之際的思想啓蒙,還是鴉片戰爭以後對西學與中學的“體用之爭”,也無論是“新文化運動”對傳統的批判,還是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的尊崇,乃至1980年以來對西方文化的批判性吸收,說到底都是中華文化在不同學派、不同思想乃至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碰撞中實現對自身文化糟粕的揚棄和對外來文化優秀部分的吸納,從而在自覺或不自覺中展開自我批判和價值重構,使得中華文化能夠伴隨着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而與時俱進,不斷獲得新的滋養。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之所以能夠堅定文化自信,正是源自對中華文化勇於自我批判與價值重構這一優良傳統的高度認可和充滿自覺。
文化自信是對文化未來前景充滿信心。改革開放近四十年來,中國社會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中華民族重新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一輝煌成就的取得,既得益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更得益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我們黨和人民在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革命文化和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百年曆史進程中,堅韌不拔而又與時俱進地進行文化建設、文化創造、文化積累、文化提升的歷史性成果。歷史已經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既爲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也爲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獨特貢獻,已經成爲全世界共有的精神財富。
面向未來,我們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不斷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特別是要堅持文化自信。要對中華文化的未來與前景充滿信心,堅信中華文化將同其他各民族文化一起爲人類對更美好的精神生活的追求提供中國智慧,堅信中華文化能爲人類社會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