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碩特部的昆都侖烏巴什、圖魯拜琥、色棱哈坦巴圖爾、布顏哈坦巴圖爾;準噶爾部的哈喇忽喇、墨爾根諾言、薩哈勒圖;杜爾伯特部的敏珠;土爾扈特部的和鄂爾勒克、墨爾根特木納;輝特部的諾木達萊等王公貴族們擠滿了拜巴噶斯汗的大帳。
“諸位,本汗召集大家來烏魯木齊開丘爾幹會議,是想議一議喀爾喀蒙古和託輝特部入侵一事。這一次,碩壘烏巴什這條瘋狗裹挾着烏梁海部傾巢而動,據說還得到了札薩克圖汗、土謝圖汗、車臣汗的支持,總兵力達八萬之衆。我們若不團結起來共禦外侮,恐怕衛拉特蒙古便不存在了”,拜巴噶斯汗的聲音低沉而悲涼,極富煽動力。
“大汗,我願率全族男兒與他們拼了!”
“是啊,大汗,對那些喀爾喀強盜沒什麼好說的,就一個字:打!”??
大帳內戰意高昂,一百多年的血海深仇讓這些臺吉們都欲和喀爾喀人決一死戰。即使諾木達萊聽了兒子的勸,想在這次戰爭中保存實力、借刀殺人,可在這樣熱烈的氛圍中,也裝模作樣地扯着喉嚨,喊了幾句口號。
“諸位,準噶爾人已經與和託輝特部交上了手,還是請哈喇忽喇琿臺吉介紹一下喀爾喀人的情況吧,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嘛”,杜爾伯特部的敏珠開了口。他是代表達萊臺什來的,各部自然都要賣他幾分薄面。
拜巴噶斯汗微微點頭,目光轉向了他的老戰友、準噶爾部的琿臺吉哈喇忽喇,“哈喇忽喇,你談一談敵軍的情況”。
當年那個一人就敢硬撼喀爾喀大軍的“孤膽英雄”,如今已成了中年大叔,唯一不變的是那鷹一般的眼神。哈喇忽喇沉吟了一會兒開口說話:“此次碩壘烏巴什統率的軍隊中,和託輝特本部軍四萬,他們的附庸吉爾吉斯軍一萬,烏梁海部的軍隊兩萬,札薩克圖汗、土謝圖汗、車臣汗派來的援軍一萬。他們不僅數量多,而且裝備也好,披甲率高於我軍,還有大量從斡羅斯得來的火器,戰鬥力很強。我準噶爾部和他們交了幾次手,吃了不小的虧”。
“喲,咱們衛拉特的大英雄也有害怕的時候?居然把敵人說得如此厲害?”土爾扈特部部長和鄂爾勒克出言譏諷道。哈喇忽喇性格狂妄自大,導致準噶爾部與土爾扈特部不合,所以和鄂爾勒克出言譏諷於他。
“我只是陳述事實,並非畏懼敵人”,哈喇忽喇氣得臉色潮紅,忽然朝着和鄂爾勒克冷笑道:“我聽說你和達萊臺什派了使者向斡羅斯人求援,怎麼樣?他們的大皇帝答應了嗎?長生天的子孫居然要向外族求援,可笑啊可笑!”
“你!”
“大膽!”
此言一出,不僅得罪了土爾扈特人,也得罪了杜爾伯特人,敏珠、和鄂爾勒克、墨爾根特木納等杜爾伯特、土爾扈特的臺吉均對哈喇忽喇怒目而視。
爭取得到沙俄的支持、共同對付喀爾喀和託輝特部是達萊臺什與和鄂爾勒克共同商議的一招“妙棋”。他們派出使者去莫斯科,受到了米哈伊爾沙皇的接見。巧的是,和託輝特部的首領(俄方稱阿勒坦汗)碩壘烏巴什也派了使者去莫斯科,約俄國人一起討伐衛拉特蒙古。
米哈伊爾沙皇雖然年輕,卻極有政治智慧。他故意同時接見達萊臺什和碩壘烏巴什的使者,利用雙方都想得到俄國支持的心理,要求他們臣服。沙皇巧妙利用雙方的困境,的確有效。作爲一種策略手段,雙方都向莫斯科表示了口頭上的臣服,
以爭取斡羅斯的支持,至少減輕外交上的壓力,解除側翼的威脅。事實上,狡猾的俄國人從未給任何一方以實際支持,而是表面上“不偏不倚”,以取得坐山觀虎鬥的實效。這一過程反覆了好幾次。
在口頭上向沙俄稱臣,一直是達萊臺什與和鄂爾勒克的恥辱,今日哈喇忽喇重揭傷疤,自然引起了杜爾伯特人和土爾扈特人的不滿。雙方劍拔弩張,眼看局勢就要失控。
“夠了!大敵當前,難道你們自己倒要先打一仗嗎?難道衛拉特人的血流得還不夠多嗎?”盟主拜巴噶斯汗威嚴的一聲大喝,鎮住了雙方。
這位大汗,有很多缺點,比如酗酒、好色、貪財等等,可有一樣,打起喀爾喀人從不含糊,因而被視爲衛拉特人的“民族英雄”,在衛拉特擁有着崇高威望。
有他掌舵,丘爾幹會盟的重心迅速由互相鬥嘴轉到共同對付喀爾喀人的入侵上。大家一致同意,共同出兵十萬與喀爾喀強盜血戰到底。蒙古是全民皆兵的民族,十二歲至七十歲的男子均要服兵役,對人口超過百萬的衛拉特蒙古來說,湊出十萬甚至更多的大軍並不難。但是,戰爭並不是人多就能打贏的,還得看士兵戰鬥力的高低。
各部商量好了各自的出兵人數,便開始正式會盟了。盟主拜巴噶斯汗率領着大大小小的臺吉們對着長生天盟誓:
“蒙古血統的人不要讓他做‘綽和爾‘”。
“貴族出身的人雖降爲庶民也不能讓他去幹下賤活,不能讓他去作’因濟‘(王公女兒出嫁時的陪嫁人),不能讓他做‘綽和爾‘,不能將他給非貴族血統的人,不能讓他流血”。
“其他的事就按蒙古丘爾幹議定的執行”。
這是一場成功的大會,成功調動了衛拉特各部對喀爾喀蒙古的仇恨。
可對輝特部大臺吉諾木達萊來說,最憎惡的人並不是那個什麼碩壘烏巴什,而是自己的兩個弟弟諾顏烏巴什、布顏布爾罕。他早已聽了兒子蘇勒坦的建議,想借喀爾喀人的刀剷除這兩個禍害。
於是,剛回到裕勒都斯草原,他就在一次狩獵中落馬摔傷了,傷得很重,起不了牀。
“二弟呀,愚兄本想親自出徵,可不想卻受了傷,統帥大軍的事,只能交給你了”,他躺在牀上,握着二弟諾顏烏巴什的手感傷不已。根據約定,輝特部應出兵一千六百人,諾木達萊不肯徵發自己的本部,而是令諾顏烏巴什、布顏布爾罕、鄂羅哩克和碩奇、納木佔四位臺吉各出兵四百。
諾顏烏巴什本不想去,又捨不得軍權。思之再三,勉強願往,卻留下了布顏布爾罕看家。
諾木達萊心裡冷笑,這一千六百士兵都是輝特部四大割據勢力的部下,連自己都指揮不動,索性便借喀爾喀人的手消滅他們。
風蕭蕭兮,諾顏烏巴什率一千六百名輝特勇士加入了針對喀爾喀蒙古的反侵略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