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9章 向皇后借錢

第9章 向皇后借錢

朱慈烺站在坤寧宮外,讓吳忠前去通傳了一下,宮裡的規矩很多,他魂穿到剛出生的太子身上,也算是土生土長的明朝人了,早已對這些規矩瞭如指掌。

坤寧宮作爲中宮,很大很氣派,比鍾粹宮足足大了好幾倍。

朱慈烺身爲皇太子,按照規定應該是住在面積不小的慈慶宮的,因爲天啓皇帝的張皇后張嫣曾幫助過崇禎登上帝位,所以崇禎皇帝將原本給皇太子居住的慈慶宮安排給了皇嫂張皇后,以示尊敬。

對此,朱慈烺自然沒什麼表示,這位張皇后端莊美麗,爲人極好,平日對朱慈烺也是照顧有加,朱慈烺對她也是非常尊敬。

不多久後,坤寧宮內傳來太監的高呼聲:“皇后娘娘傳太子殿下覲見!”

朱慈烺整理了一下硃紅常服,往坤寧宮大殿走去。

周皇后是位美麗端莊的女子,皮膚潔白如玉,今年僅二十五歲。

按照大明祖制,皇家后妃一律從小戶人家中選入,必須經過全國八輪海選。

八輪海選,比後世的選秀還難,可想而知大明皇帝后妃的姿色,可不是滿清那些大驢臉能比的。

“太子來了。”周皇后迎了上來,天家的規矩讓他們母子這兩年來很少相見。

“長子慈烺問母后殿下坤安。”朱慈烺一本正經的長揖作禮。

“好不容易來一趟,別做的這麼嚴肅,叫母后就行。”周皇后笑了笑,微微彎腰擡手,將他扶着。

朱慈烺也是笑了笑,發現已經很久沒有見面的妹妹和弟弟也在坤寧宮,他們都還尚小,可以經常呆在坤寧宮。

妹妹坤興公主朱媺(měi)娖(chuò),比朱慈烺(lǎng)小一歲,也就是後世辮子戲裡的長平公主,九難師太,獨臂神尼。

三弟朱慈炯今年四歲,後世康熙王朝裡朱三太子的原型,朱媺娖和朱慈炯都是與朱慈烺一母同胞。

朱慈烺落座以後,二人也上前向他行禮,朱慈烺再一一拜回。

朱媺娖和朱慈炯行完禮便在一旁玩耍,朱慈烺與周皇后則是坐下聊着這些天來發生的一些事情,大多數是關於學業和生活上的事情,一時間氣氛融洽。

最後,朱慈烺找到了機會,終於開口對周皇后說道:“母后,孩兒想從您這裡拿點錢用,不可母后手頭可方便?”

周皇后聽後,怕兒子生活上開銷大,委屈了自己,二話不說就去錦盒裡拿出了一些金銀。

朱慈烺還在納悶呢,怎麼這位漂亮皇后也不問自己要錢幹什麼用呢,準備好了的說辭都沒有了,這也太大方了吧。

當朱慈烺接過周皇后遞過來的金銀一看,估摸着就幾百兩銀子,頓時有些傻眼了,這夠幹什麼用的,連塞牙逢都不夠呢,也就夠給人打小費用的,正事一個也辦不了。

朱慈烺眨巴眨巴眼,道:“母后平時挺爽利的人,怎麼一到錢上也這麼小氣了。”

周皇后一聽,翻了翻美目,道:“身爲儲君,花錢可不能大手大腳的,說吧,想要多少。”周皇后這次表現的很大方。

朱慈烺聽後,小聲說道:“母后,怎麼也得四、五千兩吧。”

周皇后一聽就急了:“你個臭小子,要那麼多銀子幹什麼去?”

朱慈烺看了一下週皇后,又接着說道:“皇兒如今接掌了勇衛營,勇衛營作爲天子親軍,都是父皇陛下的內帑出錢養的,如今父皇內帑沒錢,皇兒只能向母后借了。”

朱慈烺自然不敢說我拿錢是用來啓用錦衣衛發展情報監察大臣的,如果這樣說,傳到皇帝老子的耳中,估計崇禎皇帝肯定跳起來大罵:老子都不敢監察大臣,你小子倒是厲害,想翻天嗎?

周皇后聽後,沒有說話,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丈夫的難處,自從去年流寇四起,朝廷已經沒什麼錢了,連內帑的錢都基本掏空了。

周皇后沒有說什麼,只是回身,將自己所有的私房錢連帶金銀手飾全部拿了出來,放在了朱慈烺面前,說道:“母后全部家當都在這裡,你全拿去吧,母后知道你從小就聰明懂事,將來是個做大事的人。母后只說一句話,萬事小心,凡事可爲則爲之,不可爲則退之,不可強求。”

朱慈烺聽完周皇后的話,有些感動了,只聞史書記載周皇后賢惠,沒想到如此大義,捐出了所有財務。

朱慈烺不做作,讓吳忠接過這些財物,認真道:“母后放心,用不了幾個月,皇兒一定要您這些物件一個不少的還回來。”

周皇后看着他一臉正經的模樣,笑道:“皇兒出息了,怪不得你父皇陛下說你長大了呢。”

朱慈烺見她有些不信,也不解釋,只好陪笑。

朱慈烺又和周皇后聊了一會兒,才起身告退。

周皇后臉上的笑容很快就凝固了,有些遺憾道:“母后本想留你一起用晚膳的。”

朱慈烺見母后面色不佳,連忙道:“母后寬心,皇兒改日再來覲見。”

離開了坤寧宮,朱慈烺還是比較開心的,現在手裡有錢了,周皇后給的金銀起碼價值五千兩白銀。

朱慈烺讓徐盛帶去了三千兩白銀,並傳話給李廷表,讓他優先調查成國公朱純臣和兵科給事中光時亨。

這兩個狗才狼狽爲奸,給自己下絆子,是時候搞他們一波了。

僅僅兩天時間,朱慈烺又接到李廷表傳來的消息,說成國公朱純臣經過他們的暗中調查,發現了不少猛料。

比如成國公仗勢強納小妾,搶人莊田,收受京營軍官的賄賂等。

其中最猛的是朱純臣吃空餉,做假賬,還暗中勾結兵仗局的幾個大太監,偷工減料,貪污製造火器的款項。

讓朱慈烺更加驚訝的是,李廷表居然把賬冊都給搞到手了。

“這老錦衣衛還真是可怕。”朱慈烺心中震驚,他想起了後世關於錦衣衛的描述。

傳聞在洪武年間,錦衣衛作爲特務監察大臣,大學士宋濂在家宴客的菜餚名單、國子監祭酒在家生氣的樣子、甚至有的大臣在家與妻妾玩麻將丟失的一張二萬等瑣事,朱元璋都瞭如指掌。

“不過,我喜歡!”

作爲當權者,朱慈烺自然希望手裡握着這樣一張王牌,可以看到對手手中的牌。

手中有成國公朱純臣的犯罪證據,該怎麼處理呢?朱慈烺腦袋飛速轉動,思考着各種後果。

交給崇禎皇帝幹掉朱純臣?朱慈烺搖了搖頭否決了,如果這樣做了確實解恨,然而後面呢?京營能順利讓他接管?恐怕朝中還有人會阻止。

還有,朱純臣的家產怎麼辦?被皇帝老子抄家的話,他可是一個子都得不到的,朱慈烺現在可是非常的缺錢的啊。

朱慈烺右手摩挲着下巴,忽然眼睛一亮。

※※※※※※※※※※※※※

注:有人說朱媺娖生母爲王順妃,這種說法實爲1996年臺灣作家林佩芬所寫的《天問·明末春秋》一書中的杜撰情節,但後來卻被多次引用。

清初,纂修明史的翰林院檢討汪楫撰在《崇禎長編》記載:“崇禎三年(1630年)庚午十月甲戌,皇第一女生,中宮出。”

這章有幾個生僻字標記了拼音,不是怕大家不認識影響閱讀哈,大家不要誤會,就當是我不認識,標記一下吧

哈哈哈嗝

(本章完)

998.第993章 死傷狼藉413.第411章 皇家集團1058.第1052章 刷新了世界觀(補更)1058.第1052章 刷新了世界觀(補更)671.第668章 在下朱一帥(加更)583.第581章 浩瀚軍威461.第459章 返回南京755.第752章 拉動消費729.第726章 孫之獬170.第170章 剝皮實草1314.第1308章 軍國秘技399.第397章 取證 動手269.第267章 請戰 誓言385.第383章 皇太子入城483.第481章 巡視浙江950.第945章 結盟293.第291章 再度潰逃777.第774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1323.第1317章 思變535.第533章 突發狀況1278.第1272章 宣傳戰984.第979章 登陸下關332.第330章 絕情的祖大壽127.第127章 天雄軍564.第562章 無恥之徒1076.第1070章 打臉!(補更,求訂閱)143.第143章 提刀砍御史597.第595章 美人計156.第156章 東廠的手段1249.第1243章 聯姻帝室12.第12章 大明火器1302.第1296章 七國聯軍880.第876章 給臉不要885.第880章 最後通牒129.第129章 破營902.第897章 錦衣衛現身說法685.第682章 飛鴿傳情637.第634章 遭遇圍殺487.第485章 迎接世界大潮660.第657章 文武分治974.第969章 技術革新414.第412章 奪位之爭(加更還盟主的債)374.第372章 誅十八族1335.第1329章 老將餘威967.第962章 日本局勢118.第118章 清軍會師1174.第1168章 戰死645.第642章 戰利品405.第403章 這是給父皇的養老金1032.第1026章 大決戰212.第211章 水雷炸太子854.第850章 當漢奸,要有覺悟434.第432章 大型翻車現場680.第677章 欺負孤兒寡母477.第475章 史上最狠暴君968.第963章 文化的力量702.第699章 堅硬的王八殼子595.第593章 代天執法874.第870章 飛剪船1267.第1261章 非凡的一年294.第292章 誘敵深入360.第358章 人至賤則無敵746.第743章 艱苦的道路(第四更)711.第708章 滅國1288.第1282章 惡毒計策1283.第1277章 駙馬陣前罵三桂935.第930章 主子來了739.第736章 詔獄新客1223.第1217章 謠言614.第612章 敗局已定359.第357章 大清要和親了896.第891章 投降1227.第1221章 太子黨急了901.第896章 清算760.第757章 使團入京64.第64章 城中騷亂816.第813章 清廷的恐慌174.第174章 駕臨中都704.第701章 打爛王八殼子916.第911章 廢除太監製度?123.第123章 襲擾808.第805章 黨爭1244.第1238章 駙馬1295.第1289章 激烈376.第374章 排隊槍斃574.第572章 任他幾路來,我只一路去862.第858章 東方殖民者1366.新書《煌明》已發佈883.單章感謝1352.第1346章 牛頓與牛筆1156.第1150章 不要慫,就是幹!658.第655章 大公主抓週628.第625章 西征蒙古304.第302章 皇太子萬歲446.第444章 吏治變革658.第655章 大公主抓週34.第34章 干擾訓練781.第778章 龍元478.第476章 宏大的藍圖947.第942章 廢除農稅